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过往的处置群体性事件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看重的仅是当时的"应急、处置",一俟事态平息后却疏于检讨、反思和总结,有的甚至"好了疮疤忘了痛",事过之后,故态复萌,一切照旧;不知或不愿在汲取教训、形象重塑、信心恢复和制度重建诸方面下苦工夫,忽略了公共危机管理中防止事件重演的这个最关键的环节。孟连"7·19"事件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其一是事件肇始、发酵和暴发期;其二是事件善后、检讨、恢复期。若论及社会后果,前一阶段是负面的教训。除事件中发生激烈的警民冲突,造成人员  相似文献   

2.
乌鲁木齐"7·5"事件是境内外"三股势力"精心策划和组织的一起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凶残的打砸抢烧暴行,给各族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严重破坏了乌鲁木齐的正常秩序和社会稳定。这一事件发生后,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依靠强大  相似文献   

3.
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人文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中国人文精神的探讨中,我们发现存在着以下三种畸变现象:一是古代中国人文精神的完美化,二是现代中国人文精神的神秘化,三是当代中国人文精神的宗派化。而最近发生的"张悟本事件"、"李一道长事件"和汪晖涉嫌抄袭事件中的"联合签名声援信"等现象,正是中国人文精神畸变的典型表现形式。通过对这些畸变现象的批判性考察,我们应确立真正的或理想型的中国人文精神,这一精神以平等、理性、科学、真理、人格、个性和公平作为自己的基本观念。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发生于基层的群体事件并非单一的群体性质,相当多群体事件都具有"群众性",形式上为"群体"事件,实质则为"群众"事件。"群众"是人民,是大多数,是执政基础,是国家主人,是"人民主体地位"的实践性表现;"群体"则不带有属性判断,单指因某种关系而聚集起来的人群,强调的是参与的绝对数,不一定是大多数,更不一定是主流和主体。"乌坎事件"是一起典型的"群众事件",是基层民主诉求的一种激烈表达形式,是群众对基层干部施政质量的一种"负反馈",带来了很多宪法与法律问题的新拷问。  相似文献   

5.
罗蔚 《公民导刊》2011,(12):42-43
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消费方式,团购正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然而不断出现的欺诈事件却给团购市场的未来敲响了警钟。"政府机构及行业协会要担当起监管角色,发挥监督和管理的职能,促进消费者、网站和商家三方的良性沟通互动。"重庆市消费者协会有关专家如此认为。  相似文献   

6.
在移动互联时代,突发公共事件与网络舆情往往相伴共生,如何在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期间积极引导舆情成为头等重要的大事。突发公共事件中舆情引导的基本原则是信息发布及时公开和舆情引导态度开明;对信息的全方位管辖、对舆情引导的区分化管理、对负面舆情处理的人性化管控,是突发公共事件中舆情引导方式方法的一种创新;打好"主流媒体舆论引导牌"、下好"自媒体主动传播棋"、用好"舆情法治惩戒大棒",是突发公共事件中引导舆情形成良好传播效果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加强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刻不容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是中国社会的多事之年,尤其是2008年以来,不断发生的激烈程度升级的群体性事件,一次次敲击着人们的心灵.从贵州瓮安"6·28"事件、云南孟连"7·19"事件、甘肃陇南"11·17"事件、广东东莞"11·25"事件,到今年广西"靖西民众抗污事件"等,深入探究这些重大群体性事件背后的原因,大多是由于对涉及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项目论证、评估不够充分,或者对重大改革政策出台后果预测不足而导致的.为此,必须建立"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即凡涉及广大群众切身利益、可能因实施产生利益冲突的重大决策、重大政策、重大项目和重大改革都应进行完整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凡得不到绝大多数群众理解、支持的大项目坚决不上或"缓建".这一制度建设应尽快提上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8.
"四个全面"是有效化解当下社会转型时期重大群体事件的根本路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分别从根源、动力、约束、保证等方面,持续深入推动重大群体事件的预防和应对,是当下我国转型时期群体事件有效化解的四个重要维度。从"四个全面"的角度全面分析和把握当前频发的群体事件,积极探索"四个全面"在事件化解中的重要作用与意义,可以为事件的有效化解提供严密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
人类社会进入大数据时代,警务治理也必将整合政府各个部门的资源和社会相关力量,充分利用大数据平台打造一个共建、共治、共享的警务治理共同体,提升警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实现警务治理的良好局面。①近几年时有发生的"邻避"事件②越来越引起政府的重视,本文以发生在××县6·22"邻避"事件的管控工作为例,谈谈对警务大数据在"邻避"事件管控中应用和对策的几点思考。一、××县6·22"邻避"事件概述××县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是该市2019年市政的一项重点项目,因相关职能部门前期工作开展得不够细致有效.  相似文献   

10.
《浙江人大》2012,(10):3
随着"表哥"杨达才被撤职,网上喧闹一时的"名表门"事件暂时画上了句号。如今,留在人们记忆里的或许是"表哥"的那一抹神秘微笑,以及"表哥"狼狈落马的情形。回顾整个事件,人们唏嘘之中,也包含诸多遗憾。"表哥"暴露在社会公众的视野完全是一个"意外"。这,与发生在2008年底,南京市江宁区房产局长周久耕因"天价烟"被网友围观,并导致最终落马的"香烟门"事件如出一辙:同样是沿着"网友爆料、舆论发酵、纪委介入、东窗事发"的路径。当年,"一根香烟"点燃了反腐烈火;如今,"一个微笑"终结了贪官的政治生命。  相似文献   

11.
丁宇 《两岸关系》2010,(11):21-22
<正>10月21日,受台风"鲇鱼"的影响,台湾东部苏花公路多处地段发生严重塌方,造成269名大陆游客受困,其中20人失联后被认定死亡。此次事件是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协议签署以来,大陆游客在台湾发生的最严重的不幸事件。事发后,两岸各界对此高度关注,大陆有关方面立即启动涉台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配合台湾方面进行搜救和善后处理。为详细了解事件情况,11月11日本刊记者采访了刚刚从台湾赶回来的海协会副秘书长张胜林。此前,10月27日,张胜林与两名工作人员前往台湾,与海基会沟通,处理善后事宜;10月30日离台返京。  相似文献   

12.
多义词的多个意义是一个包含中心意义和边缘意义的范畴。就多义动词"开"而言,其概念基底义为"外向型运动",根据性质差异,"开"可以表示位移、开始、出现三类不同运动事件。在典型运动位移事件中,由于位移路径的差异,"开"所表达的位移事件又分为打开、扩散、分割、离开、扩大五个子类。"开"的多个事件语义源于"开"的不同搭配,"开+X"中"开"事件所作用的对象X在空间、状态、生命度、时间特征和物性特征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了"开+X"事件的方式、结果和语义焦点的不同,从而生成了"开"的不同词义。  相似文献   

13.
"梨花体"事件和"羊羔体"事件既是网络时代的"诗歌事件",也是"文化事件"甚至是"政治事件"."梨花诗"和"羊羔诗"被嘲笑为"口水诗"的一大原因是违背了国人已有的诗歌常识."羊羔体"事件源于公众对太"散文化"的"口语诗"、对新诗的知识谱系及知识霸权和对中国大转型时期涌现的腐败现象的不满,即对"知识权威"、"伦理秩序"和"权力局势"的不满."羊羔体"事件呈现的口语写作、中年写作和官员写作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合理性,也有较大的缺点.两次事件都有利有弊,都可能误导诗坛,损害新诗和诗人的声誉;也可能通过全民性的大论争,各种诗学观在既对抗又和解的生态中共生,从而有利于新诗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钟来全 《传承》2013,(6):18
1942年7月9日,国民党江西中统局与广西当局在桂林共同发动了反共"七·九"事件,中共广西省工委和桂林市委遭到严重破坏,10月初,广西省工委书记钱兴决定将广西省工委机关由桂林转移到今天贺州市钟山县英家镇白沙井村。1943年1月继桂林"七·九"事件之后在广西再一次发生玉林"一·一三"反共事件和南宁"一·一五"反共事件。三次反共事件使中共广西地方党组织受到了严重破坏,广西省工委与中央失去了  相似文献   

15.
越狂越本真     
胡柯 《小康》2013,(5):94
邹恒甫这个名字,对大众来说是有点陌生的,其曝光率和知名度,远比不上郎咸平、林毅夫、张维迎、张五常等"知名经济学家"。人们对他的了解,更多是源于"邹张之争"、"北大开除邹恒甫事件"及不久前的"北大梦桃源事件"等公共事件乃至八卦。不过,郎咸平却说:"邹恒甫教授是我在国内最敬重的人,没有之一。"国际经济  相似文献   

16.
陈斌 《传承》2009,(12):96-98
"波士顿倾茶事件"是美国革命历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历史事件。在英国政府何以强硬地对待倾茶事件这一问题上,目前我国学界尚无系统论述。面对"波士顿倾茶事件"的挑战,英国政府为了维护挽救旧有的、殖民地完全服从母国利益的体系而采取了一系列强硬的措施。而这最终又引发了美国革命战争。  相似文献   

17.
2008年9月以来,随着"三鹿奶粉事件"和山西矿难事件的披露,在"问责风暴"中一批高官丢掉了"官帽",企业特别是企业家的道德良心和社会责任成为舆论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在这种背景下读到的诸多文字中,有两则文字颇耐咀嚼和回味,给人启迪,使人深思。一则是  相似文献   

18.
从根本上看,"太湖蓝藻事件"是因太湖水污染问题长期积聚而导致的一场公共危机。它给我们所带来的教训和反思都是非常深刻的。反思一:"太湖蓝藻事件"是天灾,还是人祸?  相似文献   

19.
"三鹿奶粉"事件,影响巨大,牵动全国,是重大的公共卫生事故,我们在谴责不法商人利欲熏心的同时,充分感受到了此次事件中政府的危机公关能力。危机,意味着危险和机会共存,对政府来说,不仅要解决此次事件带来的问题还要通过解决过程树立政府形象、提升政府公信力。"三鹿奶粉"事件爆发以来,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都在第一时间作出了积极的反应,政府的应急速度和重视程度是对全社会最好的回复。本文立足于政府,从"三方面"揭示了"三鹿奶粉"事件暴露的问题,进而提出了政府"解决问题+树立形象"的危机公关"三原则"和"三路径"。  相似文献   

20.
7月5日发生在乌鲁木齐的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给我区安定和谐局面带来了严重的危害,给各族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严重损失,给正常的社会秩序造成严重影响。"7·5"事件是一起在境外"世维会"等"三股势力"直接煽动、策划下实施的有组织、有预谋的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是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