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本文通过分析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关系 ,着重说明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关注的都是对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 ,但二者在批判的着眼点和策略上都有明显不同。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在当代相遇 ,凸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后现代意蕴 ,同时也促使我们进一步思考如何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4.
Kenneth R. Stunke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olitics, Culture, and Society》2003,17(2):237-259
Skeptical postmodern claims about the viability of authorship and meaning in literature are contrasted in historical persepective with Rabindranath Tagore's views on the power of literary art to illuminate reality and enrich feeling. Consequences of postmodern methods and theories are explored with reference to his defense of art and life as a unity that entails unique knowledge and insight. Although influenced by Western culture, he distrusted theory applied to art. For him, durable meanings are an imperative of life for which literature is a vehicle. A post-Nobel Prize attempt to promote Eastern wisdom as a corrective to Western rationalism and materialism did not succeed. 相似文献
5.
6.
7.
8.
我国古代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政策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尽管我国古代没有明确提出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政策,但“恤幼”思想和宗法伦理却如现代的刑事政策一样, 直接影响着未成年人犯罪的定罪量刑。在“恤幼”思想的指引下,我国古代法律在刑事责任年龄、刑事诉讼等方面对犯罪未成年人给予一定的特殊照顾。同时,为了维护家族内部的“尊卑有序”,宗法伦理要求对违背家族内部等级秩序的行为予以严惩,据此,我国古代法律设立“不孝”罪、“准五服以治罪”等制度,它们虽不仅仅指向未成年人,但却是古代未成年人特定犯罪定罪量刑的重要准则。 相似文献
9.
施特劳斯重建的西方理性主义与中国传统智慧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比较:人类灵魂的等级及其政治含义、微言大义,以及政治与哲学的关系。施特劳斯无意之间把西方政治哲学推进到一个不同的层面,由此能够对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进行全新的理解,并且有可能推动这两个伟大传统之间富有成效的对话。但有一个问题阻碍了施特劳斯对中国传统智慧的接近,那就是他对是的本质的理解。他坚持,是就是永远是,这使他严格地停留在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框架之内。施特劳斯的这一立场来自于他超越相对主义的需要。但是,中国传统智慧似乎提供了一种可能性,使人们在对人与事持一种开放性理解的同时,能够坚守某些确定的道德原则,这一点恰恰是施特劳斯没有意识到的。 相似文献
10.
古代中国既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也是一个多民族政治实体组成的国际体系。古代中国体系内存在着不断发展变化的多种政治实体,包括中央王国、独立的诸侯国家和少数民族政权实体等。这些不同的政治实体之间的互动形成了华夏体系、华夷体系和天下体系等子系统。古代中国体系与近代以来以民族国家为中心的国家体系不同,是一种以王权为中心的等级制国际体系;古代中国体系强调政治权威的重要性,观念分配对体系的稳定和变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仁政”思想与我国古代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仁政”思想是我国古代最为重要的政冶法律思想之一,其对我国古代刑法的制定与实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我国古代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政策。在“仁政”思想的影响下,我国古代法律在刑事责任年龄、逮捕、审讯、收赎、监狱管理等方面给予犯罪未成年人诸多宽待,同时还通过强制性的规定推动宗法家族对未成年人的教化和犯罪预防。 相似文献
12.
支配古代东亚国际秩序的基本原理是“角色原理”。这是一种与“单位平等原理”不同的国际秩序原理,它源于核心行为体亲属集团内角色的自然差别,对行为体行为的评价基于对角色的预期。适用于中国人人际关系三个圈子中的三种文化,即“亲人文化”、“熟人文化”和“生人文化”也同样作用于国际行为体之间。与“单位平等原理”相比,“角色原理”对行为体有更高的道德要求,并且内化这种原理基本不触及行为体的身份认同问题,这是“天下”国际秩序及其原理得以高度内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15.
在亚洲大陆的东西两端,曾孕育了人类历史上璀璨的古老文明;两大文明摇篮之间,曾开拓了彼此交流融合的人间奇迹——丝绸之路。当人类跨入21世纪,信息、技术把整个地球连成一个“村落”,古老土地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呼唤着新的交流与合作。正是和着这样的时代呼唤,2003年10月,应阿曼苏丹国国家委员会、塞浦路斯政府和叙利亚阿拉伯复兴社会党的邀请,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吴官正对中东三国进行了正式友好访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