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身份权请求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身份权请求权是民事权利保护的请求权体系中的一种。现代身份权完全区别于历史上的身份权,具有现代的特质。基于身份权的现代特质,身份权请求权具有独特而必要的法律地位。身份权请求权包括妨害预防请求权、妨害排除请求权和违反身份权相对效力而产生的身份权请求权,而确定身份权的请求权不属于身份权请求权的内容。身份权请求权在诉讼上表现为给付之诉。  相似文献   

2.
论身份权请求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段厚省 《法学研究》2006,28(5):17-29
身份权应当包括配偶权、亲权、亲属权和监护权四个方面的内容。法律对身份权的保护历史悠久,对身份权的民法保护包括赋予身份权人请求权、确认诉权和形成诉权三种方式。身份权并非典型的绝对权,其在对外的关系上具有绝对权的性质,在对内的关系上具有相对权的性质,故身份权人的请求权只能向身份义务人主张。因此身份权请求权应当分为两种,一种是针对身份义务人的请求权,一种是针对身份关系之外的第三人的请求权。  相似文献   

3.
谢红 《行政与法》2005,(10):115-116
学界对于身份权客体的研究不多,大致有三种说法,本文作者对这三种说法进行了评价,并从分析人身权的客体出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身份权的客体是身份权相对人的人身。  相似文献   

4.
《民法典》第1001条关于亲属身份权参照适用人格权编的规范有利于完善对亲属身份权的保护。基于参照适用这一立法技术在法律适用过程中所体现的法定类推特色,需要对参照适用的可能空间以及参照适用的方式、对象和效果等具体规则进行法解释学层面的厘清。亲属身份权与人格权的牵连及差异分别为“适用”的可能和“参照”的限制提供了理论基础,因此对侵害亲属身份权中配偶权、亲权和亲属权的行为进行规制即为参照适用的可能空间,兜底性适用和适度性适用则是参照适用的妥善方式。经由规范意旨、相似性和体系性标准的考量,人格权编的规定对于亲属身份权的保护存在可以参照适用、部分参照适用和不能参照适用三种区分。通过参照适用,将产生身份权请求权的法律适用效果。基于亲属身份权的绝对权属性和更好地保护身份法益的需求,身份权请求权并不受限于诉讼时效。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行著作权法中规定的"署名权,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与我国著作权法第三次修订草案送审稿中曾拟定的"署名权,即决定是否表明作者身份以及如何表明作者身份的权利"的表述,都以偏概全,名不副实。其实署名权是表明作者身份权的下位概念,表明作者身份权又是保护作者身份权的下位概念。建议在我国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中,将"署名权"改为"主张作者身份和反对损害作者身份的权利"的保护作者身份权。我国著作权法中的著作人身权应当由保护作者身份权、保护作品完整权与发表权共同构成。  相似文献   

6.
论配偶权     
配偶权是一种基本身份权。配偶权植根于婚姻的自然性能和社会功能,经由人伦秩序和道德化提炼,最终成为法律制度。本文试图从配偶权的历史发展和我国现有立法出发,阐述我国的配偶权制度。着重论述如何建立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配偶权制度,包括配偶权的概念和法律特征;配偶权的派生身份权以及侵害配偶权的民事责任等。文章最后对配偶权制度进行了评价,认为建立配偶权制度会对和谐美满的婚姻家庭关系的稳定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论配偶权     
配偶权是一种基本身份权。配偶权植根于婚姻的自然性能和社会功能,经由人伦秩序和道德化提炼,最终成为法律制度。本文试图从配偶权的历史发展和我国现有立法出发,阐述我国的配偶权制度。着重论述如何建立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配偶权制度,包括配偶权的概念和法律特征;配偶权的派生身份权以及侵害配偶权的民事责任等。文章最后对配偶权制度进行了评价,认为建立配偶权制度会对和谐美满的婚姻家庭关系的稳定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众所周知民法中人身权与财产权是最重要的两项权利,而人身权又由人格权与身份权主成。但是,就人身权之研究较之于财产权显得比较被忽视,本文从民法中的身份关系与亲属法中的身份权的界定入手,望对身份法律关系有一个更明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配偶权是三大基本身份权之一,许多国家的立法及理论对其都予以重视,但在我国立法上却没有对其予以明确规定。本文从配偶权的概念、性质入手,强调配偶权的四大性质,即身份权、支配权、绝对权兼有相对权、专属性、权利义务相互性,并以配偶权最基本的身份权-为立足点,主张纯化配偶权的具体内容,明确规定同居权和忠实请求权,然后结合我国当前的立法状况指出我国配偶权在具体内容和救济途径这两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针对该存在的问题从完善配偶权的具体内容和建立配偶权的民事侵权责任制度两方面提出适当的完善配偶权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婚姻家庭法是调整婚姻家庭关系的基本准则,亲属身份性是婚姻家庭法调整的亲属关系的共同特征,身份性是婚姻家庭法的灵魂。我国现行亲属身份权民事立法的伦理性有待强化,设计体系有待完善,立法内容有待健全,因此,在民法典视域下,需要在统一法律体系的前提下,重新厘定亲属身份权,以配偶权、亲权、亲属权三类亲属身份权为主线,重塑亲属身份权制度。  相似文献   

11.
当今社会,生育权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已没有争议。然而对于生育权的性质,是属于人格权范畴还是身份权范畴,却引起了国内学者激烈的争论,对其性质属性的定位将直接影响生育权在我国未来民法典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试论身份权的立法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冒充他人身份损害他人利益、扰乱社会正常经济秩序的现象,现有的法律制度处于近乎空白状况。法律供给的不足,导致法院在面临此类诉讼时,出于公平与正义的考量,不得不采取宪法司法化的举措。笔者认为,在现代科技条件下侵犯他人身份变得更为容易、损害结果更为严重。为此,应尽快立法确立自然人身份权概念和保护制度,防止大量的侵犯身份权的行为可能引发的社会动荡。  相似文献   

13.
姓名权本质变革论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袁雪石 《法律科学》2005,23(2):44-51
单纯认定姓名权是人格权观点存在的缺陷。姓名的社会功能决定了姓名权的本质。等级社会中的姓名具有表明等级关系的功能 ,姓名可以成为身份权的客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姓名用于体现社会评价和指代特殊事物 ,姓名因此分别成为人格权和财产权的客体。先占理论、功利主义理论和人格理论可以成为作为财产权的姓名权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试论贞操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强 《法律科学》2002,(5):60-68
贞操权为区别于身份权性质的配偶权,是男女均享有的以性行为为特定内容的一项独立的人格权。其侵权为一般侵权行为,其损害赔偿仅限于精神上的损害赔偿。  相似文献   

15.
祁焱华 《法制与社会》2010,(30):268-269
夫妻忠实义务是一项以义务形式表现的权利,是具有人格权属性的身份权。我国《婚姻法》第四条对夫妻忠实义务作了原则性的规定,但不具有可诉性。本文作者将简要探讨进一步明确夫妻忠实义务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内容和救济措施作简要思考。  相似文献   

16.
罪犯生育权的性质和权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育权的权利归属存在着争端:生育权属于人格权还是身份权,生育权是否依附于生命权和自由权。在辅助生殖技术的推动下生育权的性质正在发生嬗变,自然权利、人权原则、法律的内在道德、共同兼顾的民主以及法律效果的推导等等,似乎都是对这项权利的人格权属性的证成。  相似文献   

17.
现阶段我国的法律制度对于胎儿权利的保护还相当薄弱,可是侵害胎儿权利的案件却屡见不鲜。因此,本文认为我国应采取概括式的保护主义的立法模式,从胎儿的健康权、身份权、继承权、生命权等四个方面来全面保护胎儿的权利,完善我国的相关立法。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民法典的制定是一个将现有的民法知识体系化的过程,其中人身权法的内容及体系编排争议较大。本文从体系化的角度出发,用价值思考的方式来对我国人身权立法的相关内容作了一些探讨。我认为人身权法的立法价值取向应该体现对人的关怀,在此基础上界定人身权的概念,人身权应该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人身权的主体除了自然人以外应该还包括法人和其他社会团体,人身权在民法典中应该有一个独立的地位,人身权立法体系本身应该具有开放性和可演进性。  相似文献   

19.
第三人间接侵害夫妻性生活权利的法理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夫妻性生活权利是婚姻关系中一项应有而且举足轻重的权利。由于第三人的侵权行为致使丈夫的性功能受损而间接导致了妻子的夫妻性生活权利丧失 ,则妻子有权作为独立的诉讼主体向该致害第三人索赔。丈夫受侵犯的是人格权之健康权 ,而妻子受侵犯的则是身份权的一种 ,进一步可细化为基于婚姻关系而产生的同居权。  相似文献   

20.
郑传卓 《法制与社会》2013,(17):154-155
在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尽管人身权不具有直接财产内容,但却与财产权有着日益密切的联系。传统民法对于人身权的财产化的规定已经陷入了僵局,如何在新形势下保护人身权的财产性利益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本文通过对于人身权中有形人格权、无形人格权以及身份权的分别论述,探讨其财产化趋势,并在借鉴外国有关人身权的财产性保护下,引出我国在人身权中适当融入保护财产性因素的思考,从而在以人为本的浪潮中更加促进民法对人主体的尊重与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