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宋修见 《前线》2016,(4):90-90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指出,文艺工作者"只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真正做到了以人民为中心,文艺才能发挥最大正能量。"文艺评论工作"要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继承创新中国古代文艺批评理论优秀遗产,批判借鉴现代西方文艺理论,打磨好批评这把‘利器’,把好文艺批评的方向盘"。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育德思想研究》,为广大文艺工作者进一步学习马  相似文献   

2.
从全球文学的角度看,二十世纪被许多人称为批评的世纪。但是就中国文学而言,话还不能这样说。特别是九十年代以来,当代中国文坛出现了批评的失语与缺席,这与当代文学发展的复杂态势相比,显得很不协调。我认为,就总体而言,中国当代文艺批评存在着三种缺失,这些缺失妨碍了当代文艺批评的健康正常发展和所能取得的成就。 (一)受百年中国文学内在总体结构的影响与制约,当代文艺批评缺少建基于中国文学文本之中的中国范式的批评理论与话语。众所周知,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文化和文明的组成部分,因此它是一种具有独立的价值系统和话语…  相似文献   

3.
对于外国文艺理论的译介,构成了中国文艺理论建设的重要资源,60年来中国文学理论的发展始终是与国外文学理论著作的翻译联系在一起的.如果说20世纪50年代的翻译受到政治理性的指引,80年代的翻译活动是在启蒙理性的统领下进行的,而90年代末开始的新世纪的翻译工作则是受学术理性的驱动.这些外国文艺理论资源对于当代中国文艺理论思维方式、概念范畴、话语系统和批评方式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理性与文学     
正确理解文学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的关系,对繁荣文艺创作、健全文艺批评,建构富有时代感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理性是指人为了追求和达到自己的预期目的,通过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对客观对象所获得的规律性的体认和感悟。从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中概括出来的理性既具有现实的确定  相似文献   

5.
王国维《红楼梦评论》是最先采用西方哲学与美学理论解读本土古典小说的文艺批评专论,在我国文艺批评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首先采用"阐发研究"方法,不仅引领了20世纪中国比较文学研究潮流,而且为现代文艺批评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框架,成功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学的现代转型。但《红楼梦评论》尚存不少失误,主要有对中国文学悲剧质素认识不当、立论所据《红楼梦》版本不善、全盘接收叔本华理论、以及"阐发研究"模式话语权丧失等。前辈学者对《红楼梦评论》之"得"多有赞誉,对其之"失"少有批驳。文章试图在总结《红楼梦评论》得失的基础上,侧重补论其"失",并对"阐发研究"模式提出一点反思。  相似文献   

6.
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译介传播,并对我国本土文学以及文学理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回顾中国文艺理论百年历程,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不断借鉴、改造、吸收现代西方文艺理论并与中国文艺实践相结合的历程,在一定意义上也是曲折前进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历程.大力推进马列文论中国化,不仅对于我国当代文学、文艺理论和美学的学科建设有着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而且对于保证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艺术事业健康,蓬勃的发展也有紧迫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付秀荣 《求实》2014,(4):76-7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离不开文化话语体系从方式到内容以及模式的转换。在话语方式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体系需要实现从"革命文化"到"建设文化"的转换,这一转换是通过关注中国问题、解决中国问题的方式实现的。在话语内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体系需要实现从"汉话西说"到"会说汉话"的转换,这一转换需要依靠文化的"中国创造"。在话语模式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话语模式要实现"以经济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的转换,这一转换的实现必须立足于满足中国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服务中国人民,才能增强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  相似文献   

8.
韩书堂 《理论学刊》2012,(3):117-122
民族性话语作为一个充满多义性、矛盾性的话语系统,面对具体的实践操作往往会充满某些尴尬.中国文学理论的民族性话语代表了特定历史条件下自卑与自强的民族矛盾心理,亦决定了文学理论发展上或激进或保守、或中或西、或传统或现代的方向性及资源选择.近代以来,民族性话语呈现出“虚在”与“实存”的三种历史存在形态,事实上展示了由显到隐、走向消弭的发展演变轨迹.在21世纪新的历史语境下,宽广中和的胸襟已经展现,偏激保守的民族性话语必然被中外融通、古今转换的发展路径所取代,进行中西文学理论深层结构的沟通和对接成为中国文学理论建设的价值目标和建构模式.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三十年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理论发展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理论取得重大进展.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逐渐从政治化和载体角色中游离出来.网络话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话语、社会变迁中所形成的话语已成为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理论内涵拓展的重要构成性资源.然而,话语间性的多样性、现代性变革,交往方式的日益复杂化、虚拟化,以及西方话语霸权的渗透,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面临许多新的挑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必须推进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现代性转换,推动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创新,而话语描述论转向将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微观领域拓展和话语创新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0.
<正>"西强我弱"的国际话语格局必将终结,中国的发展优势必将转化为话语优势。中国的话语自信首先源于中国道路的成功,中国道路的成功是中国话语自信的深厚基础。中国模式相较于西方模式的巨大成功使我们有资格理直气壮,有信心发声亮剑。其次,中国的话语自信源于中国共产党人的独特理论创造。我们党的独特理论创造赢得了世界的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发展,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紧紧相连。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秉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弘扬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批判、实践批判与自我批判精神,在批判中创新,以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进程的深入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2.
朱德发 《理论学刊》2003,2(6):136-140
仅仅以“回归文学本体”的视野考察中国新文学史的构成 ,是难以揭示其本真面貌的 ,只有与“社会—历史批评”模式相结合 ,方可认清新文学史的个性主义、民族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三大社会文化思潮与多次历史变革双重叠影的复杂结构形态。  相似文献   

13.
朱寿桐 《理论学刊》2012,(1):115-119,128
丁芒集诗人、词人、曲学家、小说家、理论家、书法家于一身,这种综合才能所体现出的对于汉语文艺的独特把握和追求,成就了一个独特的研究对象.在当代文学和文化史上,具有如此综合性的艺术实践并获得卓越成就的人不多.这与他一直不断寻求汉语文艺之自由境界、追索艺术精神之自由境界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延安整风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内部深刻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自我教育运动,是五四运动革命精神的继承和发扬,整风运动所提出的正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针、重要方法及原则为中国共产党提供了思想和方法指导,提高了全党的思想理论水平,实现了思想教育与党性教育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5.
文学对情爱问题的关注是与文学自身的特质分不开的。新时期之初,小说中的情爱叙事融汇在宏大叙事之中,虽引起广泛反响,但基本是在非文学意义上,人们只是借小说来讨论爱情价值观。“情爱”和“叙事”一旦结合,就不只是直观的社会人生的问题,而是一个重要的文学课题,优秀的情爱叙事小说往往能够超越具体的时代伦理命题,而指向一种更普泛的人类精神现象。采用多种文学研究方法对当代小说中的情爱叙事进行多维度的透析,有助于我们领略情爱叙事的多重文学境味。  相似文献   

16.
仪平策 《理论学刊》2007,(6):108-113
中国古典文艺美学思想发展的基本历程主要分五大阶段:一是以《尚书》所提出的美学话语作为历史的(也是逻辑的)起点阶段;二是以先秦至东汉为中国文艺美学思想的奠基阶段,标志是产生了作为中国文艺美学思想之根基的儒、道两家学说,初步确立了中国文艺美学的特有概念、命题及其话语模式;三是以魏晋以降为中国文艺美学思想的自觉阶段,标志是出现了较为专门而独立的文艺美学思想形态,将关注的焦点从文艺的伦理功能转向文艺自身的审美意义;四是以唐宋之际为中国文艺美学思想的成熟和深化阶段,体现出由综合而成熟、由转型而深化的两大特点;五是以元明清为中国文艺美学思想的近代蜕变和古典总结相互碰撞交织的阶段。  相似文献   

17.
大众文化的崛起与文化产业的兴盛带来了许多理论话题与现实问题.西方有影响的文化理论与批评话语引进新中国后,刺激了中国大众文化批评的开展,也解决了一部分中国的大众文化现实问题,至今仍是我们走向中国大众文化理论所必须汲取的话语资源.但我们要警惕和防止以"他者"的文化眼光来遮蔽中国本土的问题情况,或把西方社会的文化问题硬性移植到中国而变成"假想敌".  相似文献   

18.
马立新 《理论学刊》2007,(3):118-121
“现代性”改造问题是现代中国文学理论和创作实践始终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一个核心,由此造成了现代中国文学发展中的三大突出问题:第一,现代中国文学这一称谓并没有名副其实;第二,文学主体的现代思想与现代意识的欠缺是造成文学客体现代质素稀薄的根源,而文学主体现代性意识的构建又不是短期内可以实现的;第三,在当下意识形态多元化的现代社会中,现代性意识形态相对薄弱,由此造成了现代中国文学发展的巨大困境。当然,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包括自由、竞争、民主、平等、人本等现代质素的日益培育成长,这些条件为现代中国文学的复兴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9.
大众文化的崛起与文化产业的兴盛带来了许多理论话题与现实问题.西方大众文化理论的先后引进,刺激了中国大众文化批评的开展,也能解决一部分中国的大众文化现实问题.但要警惕和防止以"他者"的文化眼光来遮蔽中国本土的问题情境,或把西方社会的文化问题硬性移植到中国而变成"假想敌",所以,必须结合中国实际将西方文化理论"再语境化",结合中国当前的"后革命"特色坚持适时而积极的文化批评.  相似文献   

20.
高旭东 《理论学刊》2004,7(12):107-110
梁实秋文学批评的核心概念是“人性论”。过去一般将这种人性论等同于“资产阶级人性论” ,而事实上 ,梁实秋的人性论是从白璧德那里来的推崇理性控制的古典人性论。在与左翼文人论战期间 ,梁实秋人性论的内涵逐渐由理性置换为情感 ,由开始否定阶级性、时代性到肯定阶级性、时代性 ,只是同时更强调人性。这显得更接近真理 ,也更接近五四文学的传统。但是梁实秋的人性论强调的是喜怒哀乐的纯粹形式 ,这就使他的人性论与动物性很难区别 ,而他要注销“人”的词汇 ,又使他自我颠覆了他的人性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