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产业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产业体系日渐成型,战略价值逐渐凸显.但当前我国国内文化产业研究者与经营者在整体产业意识、文化资源有效使用意识和文化产业批评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认真加以应对,以促进这一后起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是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按照中央关于十二五期间文化发展的总体部署,积极推进内蒙古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3.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伟大工程.法治作为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在当前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实践背景下,法治体系建设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法治能力的不断提升是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法治能够有效保障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4.
正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行了全面总结和概括,明确了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要求、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如何正确理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本文从五个方面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5.
发展文化产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文化产业必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从我国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必须从增强综合国力的高度出发,坚持正确的文化产业发展方向,紧紧抓住发展民族文化产业这个关键,积极推进文化法制建设,调整文化产业结构,大力加强文化产业经纪人队伍的培养和建设,才能使我国文化产业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上取得比较优势,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6.
李方菁 《世纪桥》2022,(9):87-90
市域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福州市现代化发展的进程表明,运用战略思维科学擘画发展战略,始终保持战略定力,用实践涵养战略能力对一个城市的长远发展和现代化发展至关重要。因此,通过研究“3820”战略工程思想精髓中内蕴的战略思维,以及运用战略思维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的实践,得出坚持战略思维对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意义和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7.
陈双 《新湘评论》2012,(22):28-29
湘阴县是湖湘文化重要发源地之一。最近我们深入乡镇和文化企业调查,总体感受湘阴县近年来积极推进文化事业建设,着手谋划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不少成绩,也有一些问题。结合调查中总结的实践经验,特别是发展中的共性问题,就如何推进县域文化产业做一些思考和探索。 发展之果:事业建设助力产业觉醒 湘阴区位优势明显,工业发展势头强劲,已跻...  相似文献   

8.
随着文化产业在世界范围内的崛起和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文化产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逐渐显现,发展壮大我国文化产业已日益成为整个社会的普遍共识.文化软实力对国家的形象塑造以及综合国力竞争有重要影响,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有利于经济转型,更重要的是弘扬传统文化、增强国家吸引力.在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的巨大差距下,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具备全球视野,融合经济、政治、文化的要素,努力维持在发展中国家的良好形象,积极应对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入侵,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不断创新文化生产和传播方式.  相似文献   

9.
2009年国务院发布《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标志着我国把发展文化产业确立为一项国家战略,文化产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和引领国家产业创新的重要力量。进一步加快新疆文化产业发展,不仅是有效提升民族文化内涵和群众道德素质的重要手段,更是新疆建设全面小康的基本要求、增强综合实力的重要途径和维护国家文化战略安全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10.
陈双 《学习导报》2012,(22):28-29
湘阴县是湖湘文化重要发源地之一。最近我们深入乡镇和文化企业调查,总体感受湘阴县近年来积极推进文化事业建设,着手谋划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不少成绩,也有一些问题。结合调查中总结的实践经验,特别是发展中的共性问题,就如何推进县域文化产业做一些思考和探索。 发展之果:事业建设助力产业觉醒 湘阴区位优势明显,工业发展势头强劲,已跻身全省经济20强县市。  相似文献   

11.
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确定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现代化问题成为中国当前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国家自主性理论对当下我国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某种的理论依据和思路启示。本文拟从国家自主性的独特视角提出推进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路思考。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创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人文精神内核和价值保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同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的“文化软实力”建设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发展大文化产业是推进杭州文化名城建设的战略举措。要进一步明确大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构建杭州大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体系,继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加强文化市场建设,扶持民营文化企业的发展壮大,以品牌战略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以人才工程带动大文化产业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如何实现党的农村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个重要问题。实现党的农村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发展村民自治、推进农村文化繁荣发展、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公平正义的需要,而更新农村治理理念、推进农村治理体系建设,创新农村治理方式,更需要从群众最关心的基本公共服务做起,这是实现党的农村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5.
戴木才 《前线》2021,(2):4-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大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体现了重大创新,具体表现在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内涵,把党的领导制度建设放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首位,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升为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突出国家治理效能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重要意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主体关系的科学化,确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方式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定位;发展文化产业,是驱动文化强国建设的新引擎。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强国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推进文化产业振兴战略;要增强发展文化产业的自觉性,将发展实绩纳入干部年度考核体系;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要繁荣文化市场,细化促进文化消费的具体措施;要树立国际视野,积极有为推进文化“走出去”战略。  相似文献   

17.
顾杰善 《奋斗》2006,(11):53-54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文化产业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重要的发展阶段。按照《规划纲要》的要求,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产业,就必须不断深化和全面发展大好形势。及时发现和科学总结存在的问题,促进和推进文化产业的良性互动。纠正和防止某些文化产业非良性发展甚至是恶性循环局面的发生,这是我们“十一五”时期面临的重大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8.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因此,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在县级层面上的实践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重要创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政党和国家制度建设和制度执行力的集中体现,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推进国家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和必然要求。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内涵十分丰富。那么,什么是国家治理体系?实际上就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  相似文献   

19.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就是国家治理体系要随社会的发展进步而不断改革调整、国家治理能力要随日益复杂的发展要求而不断优化提升,从而不断适应现代化建设和发展需要的过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民主政治进步、社会治理和参与国际竞争的必然要求.为此,应从不断培育现代治理主体、更新治理理念、完善制度体系、创新治理方式等多方面着手,系统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20.
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是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发展的共同趋势。在我国,文化产业作为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和文化形式,其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合理管制。文化产业的属性要求我国必须正确处理好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市场手段和行政手段三重关系。通过社会治理创新,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