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攻工业创名牌强工富粮求发展叶扬焕近年来,会昌县粮食局紧紧围绕提高粮食经济效益这个中心,抓住机遇,主攻工业,科技兴粮,把发展粮办工业作为振兴粮食经济的支柱产业来抓,加快了粮食经济的发展,提高了粮食经济在县域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重,走出了一条发展粮办工业...  相似文献   

2.
粮办工业作为粮食系统的支柱产业,是粮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经济效益的重要来源。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粮办工业在改革中促发展,在竞争中求生存,由小到大,发展迅速,成绩显著。但是,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粮办工业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制约了企业发展。为此,最近我到聊城、济宁市调查,发现了一些好典型,总  相似文献   

3.
德兴市粮办工业简介改革开放以来,德兴市粮食局大胆探索,积极转换机制,按照"立足粮食求生存,跳出粮食求发展"的思路,调整经济发展格局,主攻工业,以工补商,以工富粮。本着"立足长远,超前兴业"的原则,通过联营、自营等多种形式,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先后办...  相似文献   

4.
会昌县粮食商业经营发展初见成效叶扬焕在粮食统购统销格局打破之后,我局坚持“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方针,主攻工业、发展咱养业、搞活商业、三业齐上。瞄准市场,抓好骨干企业和龙头项目,设法提高粮食经济在县域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具体做法是:一、主攻粮办工业...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粮办工业是计划经济时期实行粮食统管的产物。国家粮食部门1956年起对私营粮食企业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形成了由粮食部门统管的粮油加工、粮油食品、副产品综合利用、粮油机械四个方面的生产专业,拥有1.7万个基层企业,100万名职工的粮办工业体系。但自从1993年粮价放开以来,粮办工业的日子似乎是“王老五过年,一年不如一年”。粮办工业的道路该如何走下去,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一、粮办工业进入历史性转折阶段1998年是粮食体制改革全面铺开的一年。按照国家“四分开一完善”的基本思路,国家今…  相似文献   

6.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江苏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全面落实了省长“米袋子”负责制,初步建立起粮食购储体系、粮办工业体系、储备保障体系、零售服务体系、市场调控体系,全省粮  相似文献   

7.
一、努力实现有效供给与提高农民收入双重目标的统一,把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作为优先目标1、农业是安定天下的产业,保证有效供给特别是粮食供给的稳定增长,不仅是社会安定的基础,也是工业快速增长、抑制通货膨胀的重大举措。但收入预期是农民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依据,没有农民收入的稳步增长,不仅有效供给难以保障,而且小康目标的全面实现也会落空。因此,在农村经济二次飞跃中,如何处理有效供给与增加收入两者之间关系,就是一个带有全局性的问题。2‘湖北国民经济发展的难点在农业,农业的难点在粮食,粮食生产的难点在粮产区,…  相似文献   

8.
正青政办[2021]6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委、办、厅、局:《青海省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工作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2021年1月23日青海省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意见》(国办发[2020]44号)精神,稳定全省粮食生产。现结合实际,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相似文献   

9.
<正>杭政办函[2014]124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为进一步加快发展旱粮生产,提升粮食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旱粮生产的意见》(浙政办发[2013]128号)精神,经市政府同意,现就加快发展我市旱粮生产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总体要求顺应粮食产业发展趋势和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变  相似文献   

10.
各州、市、县人民政府,各地区行政公署,省直各委、办、厅、局: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本”。粮食是国计民生的基础,是安天下的产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省粮食生产得到很大发展,对边疆稳定、社会安宁、经济发展起到极大的支撑作用。但由于人口增加、耕地减少、结构调整和消费需求的增长,目前,粮食总量不足、商品率不高、人均占有粮水平低,产销矛盾日趋突出。为了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满足  相似文献   

11.
以市场经济为导向走出一条粮钱双丰收的新路子卢在权北流县有103万人口,人均不足0.5亩耕地。六十年代后期以来,粮食生产稳步发展,1993年实现亩产吨粮县。在这样的粮食高产大县中,如何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引导农民致富奔小康?这是一直摆在县委、县政府面前...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同志说:“不抓粮食总有一天要天下大乱。”特别是在我们这样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发展粮食生产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个重要的政治问题。而要发展粮食生产,归纳起来只有两条途径:一是从外延扩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二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根据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发展粮食生产应以提高单产为主,但保护和扩大粮食作物面积也不容忽视。而要使现有的耕地和粮食播种面积不再减少.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调整农村经济结构要因地制宜,不再占用耕地和粮地。要在保证耕地和粮地面积不减少的前提下,  相似文献   

13.
<正>杭粮〔2023〕29号各有关区、县(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企业:为加快培育粮食产业主体,推进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建设,保障我市粮食安全,依据《粮食流通管理条例》《浙江省粮食安全保障条例》《浙江省粮食流通“255”工程政策指引(试行)》(浙粮发〔2021〕42号)和《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保障粮食安全的实施意见》(杭政办函〔2018〕127号)等文件,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在征求市财政局,  相似文献   

14.
浅谈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十分重视的问题。“无粮不稳,无粮则乱”,粮食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社会稳定的重要物质基础。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指出:“高度重视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稳定的商品粮基地,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粮食安全体系,确保粮食供求基本平衡”。这是党中央站在世纪之交,高屋建瓴的重大决策。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上人口第一大国,目前已接近13亿,面对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吃饭问题始终是第一位的问题,而且,也是必须首先解决好的问题。一、我国粮食生产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三…  相似文献   

15.
粮食大县在确保国家宏观粮食安全中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由于种粮收益比较低,粮食大县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上落后,基本都陷入了"粮食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的怪圈。对我国51个粮食大县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粮食大县县域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异。究其原因,工业发展水平、农业资源禀赋、城镇化水平以及地理区位是造成县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因素。为此,促进粮食大县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就要依托优势资源,以工业发展带动产业升级;以中心城市带动,促进区域间合作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加大对粮食大县的政策扶持。  相似文献   

16.
粮食大县在确保国家宏观粮食安全中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由于种粮收益比较低,粮食大县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上落后,基本都陷入了"粮食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的怪圈。对我国51个粮食大县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粮食大县县域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异。究其原因,工业发展水平、农业资源禀赋、城镇化水平以及地理区位是造成县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因素。为此,促进粮食大县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就要依托优势资源,以工业发展带动产业升级;以中心城市带动,促进区域间合作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加大对粮食大县的政策扶持。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东部区地处世界黄金玉米带,是自治区粮食主产区。改革开放20年来,内蒙古东部区的粮食生产实现了新的突破。粮食产量逐年提高,目前已形成年产近180亿斤的稳定生产能力。在去年遭受百年不遇的大洪水情况下,粮食总产仍创历史最好水平,总产达178亿多斤,其中玉米占75%以上。多年来,内蒙古东部区粮食连年大丰收,丰收的喜悦被随之而来的农民卖粮难、粮食仓储难、地方外销难的焦虑而冲散。就地加工转化玉米已是摆在内蒙古东部区人面前必须解决的课题。上大型玉米工业加工转化龙头项目、发展内蒙古东部区的玉米加工业,是摆…  相似文献   

18.
(一) 工业行政组织是政府施行工业行政管理的主体和枢纽。如果工业行政组织设置不科学、不合理,就会使工业行政管理偏颇失控,其结果,不是造成区域工业畸型发展,就是窒息工业经济的生机。工业行政组织的设置问题,一直是现代工业管理中的重要问题,特别是在当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形势下,研究探讨县级工业行政组织的设置,尤有现实意义。目前,县一级工业行政管理大部分采取三层二级制,即政府管部门,部门管企业,其中,中间的部门属于政府的工业行政职能机构。主要有:以直接管理预算内国营企业为主的经委,以直接管理县办二轻集体工业企业为主的二轻局,以间接管理乡村工业企业为主的乡企局;另外,还有分别兼管农垦工业、粮办工业、商办工业、供销工业、交通工业、电力工  相似文献   

19.
一、正确估计粮情正确估计粮情,是正确决策、避免失误的前提条件。这是对近年来粮食经济理论和实践反思得出的难忘启示。忆往昔,百家群起,正确估计粮情多么不易。从80年代初叶以来,围绕中国粮食问题展开了一场又一场争论:先是对所谓“大粮食”观点和效法西方采取“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的食物构成的辩论;接着是对“粮食过剩”观点的商榷。特別是1984年粮食总产  相似文献   

20.
襄阳是全省和全国农业商品生产基地大县。我们不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始终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首位,推动了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自1989年以来,全县农村经济每年都上一个新台阶,粮、棉、油、猪、农业产值五项农业指标均进入了全国百强。粮食总产连续四年保持全省第一,油料总产、牲猪和牛饲养量跃居全省前列。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既为全县国民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又推动了工业和乡镇企业及其它产业的快速发展。1994年,全县工农业产值达到91亿元,比历史最高的1993年增长80.3%;乡镇企业产值达到81.5亿元,连续两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