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总是为一定的追求、希望而活着。没有了希望,没有追求,活着就会失去意义。我们的希望在哪里?在“四化”实现的明天。然而明天怎样到来?美好的明天需要我们去拼博,去创造,这就是艰苦奋斗。  相似文献   

2.
法国青年人在想些什么?他们希望得到什么?法国“人口观察学会”受兴业银行之托,就如何看待金钱的问题向一批十五至二十四岁的年轻人作了调查。得出的结论是:厌恶消费社会的年轻一代已不复存在,今天的青年已与社会完全融合在一起了。“人口观察学会”会长雅克·佩特拉评论道:“现在这一代青年是非常现实主义的,他们懂得我们面临着经济长期困难的局面,为此他们也作好了思想准备。”今天的青少年谈到金钱时并不感到难为情,他们希望有钱。然而,如果问他们生活中最需要的是  相似文献   

3.
“创意产业”(Creative Industry)又叫创意工业、创造性产业、创意经济、文化创意产业等,其概念是在上世纪90年代由英国最早提出,当时为了鼓励和提升英国经济中人的原创力和贡献度,英国首相布莱尔组织成立了“创意产业特别工作小组”,并将创意产业定义为:源自个人创意、技巧及才能,通过知识产权的生成和运用,用潜力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  相似文献   

4.
潘燕 《瞭望》2006,(32)
迅速发展且变化复杂的中国经济,某种程度上也在丰富着我们判断形势的语汇。上半年10.9%的GDP增速出来后,温家宝总理一句“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不仅令很多人对经济大势茅塞顿开,也使“偏快”和“过热”两词以鲜明的层次差异,走进中国经济的表述“语库”。何渭“偏快”?何谓“过热”?两者的界限在哪里?笔者就此详细地请教了权威人士和研究者,得出结论如下:即“偏快”与“过热”的最根本区别,在于经济运行是否处于良性状态。“偏快”是在经济总量大体平衡、没有明显的结构性失衡及增长约束不明显背景下的较快增长,其所建之的平台是相对  相似文献   

5.
猜猜全球第一个绿色城市会诞生在哪里?答案是阿联酋的首都阿布扎比。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正在从构想变为现实,一座名为“马斯达尔”(阿拉伯语“源头”的意思)的全球首个零碳排放“太阳城”正在从图纸上搬到沙漠中。  相似文献   

6.
杨琳 《瞭望》2003,(19)
“非典”病毒在我国的传播,已经影响到了社会生活的各方面。作为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之一的投资,会受到怎样的影响?“非典”会否撼动海内外投资者的投资信心?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投资研  相似文献   

7.
创意产业浪潮正在中国悄然兴起。北京、上海、杭州、深圳、广州等地出现了规模不等、风格各异的创意产业基地。创意产业将催化经济转型进入2006年,创意产业成为京沪“两会”代表议论的热门话题。北京市市长王岐山提出,北京市将重点发展六大文化创意产业。已将大山子艺术中心(“798”艺术区)、中关村创意产业先导基地等列入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 其中位于亦庄西部的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将投资100亿元,准备引进迪斯尼等旗舰  相似文献   

8.
编者寄语     
《瞭望》1989,(5)
“滞胀”,经济生活中又一个热门话题出现了。 经济增长停滞、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70年代在西方国家出现的这一“滞胀”现象,曾一度使资本主义经济陷入困境。目前,在我国是否也会出现“滞胀”呢?不少人为此担心。如何正确认识我国目前降低  相似文献   

9.
目前,全党正在认真纠正新的不正之风。这几股歪风到底“新”在哪里?除了时间先后这个意义上的“新”之外,主要恐怕“新”在钻改革的空子和危害程度的严重上。老的不正之风,如拉关系、走后门、多占房子、安插亲友等等,多半表现在个别人身上,众目睽睽,  相似文献   

10.
如果不在概念上兜圈子,我们不妨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 单单港台歌星,再加上国内的流行歌手,是否能构筑起中国的音乐“圣殿”? 交响乐、歌剧等所代表的人类音乐文化的最高成就,难道就听凭它在中国衰落? 已经嚷得纷纷扬扬的“严肃音乐”危机,究竟因何造成?社会对此,难道束手无策? 问题在哪里? 办法在哪里? 前途在哪里?  相似文献   

11.
《瞭望》1984,(21)
目前正在北京召开的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发出了一个时代的强音:改革! 改革,是中国的“大趋势”。改革,是四化的希望所在。改革的春风正在吹遍祖国大地。“春江水暖鸭先知”。当这一股改革的春风正在蓬勃兴起的时候,一批全国知名的改革者于五月上旬在合肥召开了一次新技术革命和体制改革学术讨论会。这些改革者,大都是在经济、科技、教育体制改革方面的先行者。他们交流改革经验,纵论  相似文献   

12.
大庆采油七厂党委紧密围绕经济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坚持按照“积极疏导、配套服务、共闯难关”的指导思想,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切实化解了矛盾,促进了经济发展。为保证经济工作畅通无阻,采油七厂党委本着“职工思想在哪里出现问题,思想政治工作就到哪里去发挥作用;行政命令在哪里受阻。党组织就到哪里去工作;生产经营在哪里遇到困难,共产党员就到哪里去冲锋陷阵”的指导思想,始终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了经济工作的全过程之中。 1987年以来,该厂推行了劳动、人事、分配制度等12项改革,使部分职工的既得利益受到些损失,影响了他们的工作情绪。为理顺这部分职工的思想,厂党委充分利用厂  相似文献   

13.
早在80年代邓小平同志就高瞻远瞩地指出:“下一个世纪是高科技发展的世纪。”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也明确指出:“世界变化很大很快,特别是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进步深刻地改变了并将继续改变当代经济社会生活和世界面貌。”“要充分估量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在社会生产、生活领域的广泛普及利用,正在改变着我国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人们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无疑也会给党的思想…  相似文献   

14.
地处云贵高原腹地的乌蒙山区是全区闻名的贫困地区。这块当年工农红军万里长征中留下光辉足迹的地方,脱贫致富的出路在哪里?1988年6月9日,国务院批准建立贵州毕节地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希望探索在这类贫困山区如何遏制人口增长、阻止生态  相似文献   

15.
《瞭望》1981,(5)
从清朝道光、成丰年间就因别具风味而轰动天津的“狗不理”包子,出于多种原因今天已有所“减色”,或者难以“寻味”了。虽然,这里、那里,还挂着“狗不理包子铺”的招牌,人们仍然觉得“狗不理失踪了”,不免要问“狗不理在哪里”?希望能吃上真正的狗不理的包子。 不久以前,新华社记者孟子君在天津听到上述议论  相似文献   

16.
猜猜全球第一个绿色城市会诞生在哪里?答案是阿联酋的首都阿布扎比。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正在从构想变为现实,一座名为"马斯达尔"(阿  相似文献   

17.
对教育事业造成严重灾难的“文革”已过去十年,而“读书无用论”又重新抬头,中小学学生辍学严重,大学学生、研究生厌学风正在蔓延。问题出在哪里?记者与一些正在攻读学位的研究生进行了交谈。 不合理的价值导向 记者:现在人人都承认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四化建设也的确需要更多的知识和人才。然而,在改革不断深入并且取得很大成绩的今天,学生反而不愿读  相似文献   

18.
历史在发展,时代在前进。政治生活如此,社会经济生活如此,就业问题也是如此。 1999年11月,国际劳工局理事会推荐18项劳动力市场主要指标(KILM),对作为劳动力市场状况比较的依据。这些指标旨在回答下列问题:人们从事何种经济活动?劳动力队伍的规模和构成情况如何?人们工作多少时间以及他们因此工作挣多少工资?多少人没有工作和正在寻找工作?存在哪些类型  相似文献   

19.
1986年秋末,福建电视台及《福建青年》杂志分别在黄金时间和显要的位置报道了三明钢铁厂小高炉青年联谊会的事迹。一时,许多记者争相前来采访,一些家长纷纷来信要求“代培”他们的子女。一个小小的青年联谊会,为什么会引起人们广泛地关注呢?事情还得从头说起。“小高炉”是福建三明钢铁厂最大的福利区,共有1.5万多职工家属。这里远离市区,文化生活比较单调,是全厂最不稳定的地方。从第一次“严打”以来,有20多名犯罪青年受到了法律制裁,其中5人被判处死刑,250多个青年在公安机关“挂号”。于是,人们把“小高炉”看作是“是非之地”,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因难户”、“重点户”。怎样才能迅速改变这种状况呢?总厂领导经调查后队为,由于青年人阅历、经历不同,气质、爱好、特长不同,对人生的思考也不尽相同,但他们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  相似文献   

20.
本刊将在《农民企业家》这个栏目里陆续向读者介绍一批当代农村的风云人物——农民企业家。这是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农村商品经济发展而崛起的一代新人,是中国农村经济振兴的希望。就整体而言,我国农村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还处于萌发阶段,这些带头的农民企业家的作用十分突出。有人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当今农村一些地方的商品经济可以说是“能人经济”。这个说法不无道理。 农民历来被看作是“泥腿子”、“乡巴佬”;农村,历来被看作是保守、落后的地方。怎么会在这样短短的几年之间,就产生了这么多精明强干的企业家呢?这是由于党在城乡推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经济政策,神州大地出现了百业俱兴、生机勃勃的局面。束缚农民的种种绳索逐步解开,他们的聪明才智逐步发挥出来了。一部分农民勇于创新、善于经营,兴办起各种事业,开始是一村一乡的专业户,进而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农村企业家。他们象一颗颗土封尘埋的珍珠,拂去了尘土,立刻焕发出耀人眼目的光彩。 这些农民企业家是怎样同传统观念决裂的?是怎样艰苦创业的?怎样在崎岖不平、条件各异的乡土上开辟成功之路的?他们是怎样在市场竞争的惊涛骇浪里经受锻炼的?他们经营致富之后又是怎样扶持周围较为贫困的乡亲?他们的活动在今天的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