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谷佳媚 《前沿》2011,(24):220-222
思想政治教育沟通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行为过程,对它进行系统研究才能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在新时期具有的重要意义。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时代功能包括个体性功能和社会性功能两个层次。个体性功能有调适个体心理平衡性、增强个体社会性、提升个体主体创造性三方面;社会性功能有政治整合与统一功能、社会稳定与团结功能、文化传承与发展功能。  相似文献   

2.
如何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充分实现和发挥高考的选拔和教育功能,是深化高考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透过农村学生高考弃考现象,研究发现公平是教育的内在价值诉求,是高考弃考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3.
邓李赟  史向军 《前沿》2008,(4):111-113
历史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社会现实服务,即通过各种渠道采用不同方法向全社会普及历史教育和历史观念的过程。通过它,历史的社会功能和作用才能得以发挥。本文叙述和分析历史教育的现状,功能和作用,以及如何实现这一功能和作用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励功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激励是价值创新的重要手段,社会的进步离不开对人的激励,激励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最直接、最现实、最本质的功能之一,它蕴涵在具体的激励方式之中,本文从信仰、理想、道德、奖惩、榜样、情感及艺术激励的角度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励功能进行了初步挖掘。  相似文献   

5.
前段时间,我参加了一个讨论我国高中教育改革的会议,与会者从很多方面对高中教育进行了思考,其中关注最多的就是高考改革,认为高考不变,教育难兴。但是,高考变了,教育就能兴吗?我们的高考其实也一直在努力变革。我认为,招生改革比高考改革更重要,因为不管怎么考试,学生总有应对办法。大学招生如果没有专业化的改革,那么,高考改革就只是隔靴搔痒。  相似文献   

6.
网络趣缘群体与青少年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趣缘群体是网络上最多的群体群,它是人际趣缘关系在网络领域的表达。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群体,它具有社会化功能、情感功能、教育功能等社会功能。青少年结成或参与的网络趣缘群体,具有初级群体的性质和作用,对青少年的发展造成复杂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铁路最近开展的货运组织改革,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人们思考的一个问题是:铁路改革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本文认为,所有这些改革措施,都要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来分析:铁路的定位和发展模式。传统的铁路定位是侧重于社会功能的实现,发展模式主要是高投资高负债,造成企业功能的缺失。改革的目的就是要突出铁路企业功能的实现,走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改革成功的标志是实现铁路企业社会功能和企业功能的平衡。一、企业功能与企业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8.
社会冲突的双重功能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毕天云 《思想战线》2001,27(2):110-113
社会冲突存在于每一个社会中,辩证地认识社会冲突的功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社会冲突具有双重功能一方面,它能促进社会发展,加强群体和社会的整合,发挥社会安全阀的作用;另一方面,它又损失社会资源,破坏社会秩序,伤害社会心理,产生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9.
"高考移民"的失规和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各地客观存在的高考“分数差”和不同的录取率,高考移民现象应运而生。实质上,它是历史传统、文化价值观等目标规范所提出的社会期望,与实现这种目标的手段规范的结构性缺失所相互矛盾的产物。因此,本文从教育公平入手,具体分析了高考移民失范的社会结构性因素,并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规范化思路,认为弱化政策性的教育准入限制,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增加高校的自主招生权,最终实现教育大众化,乃是根治良方。  相似文献   

10.
农村集体经济的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丰凤  廖小东 《求索》2010,(3):46-47,67
本文从政治、经济以及社会三个角度来研究农村集体经济的功能。在政治上,它维护农村地区的社会稳定;在经济上,它增进农民增收并促进中国农业现代化;在社会上,它提供农村公共产品并重建乡村生活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教育是崇高的社会公益事业, 高考是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在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 坚持以“三个代表”、“两个务必”的思想指导高校招生工作, 构建和谐社会和办人民满意的高考, 就必须树立依法治招、执政为民的理念, 推行“阳光工程”, 严格招生, 规范招生, 阳光招生。一、推行“阳光工程”, 要充分肯定高校招生改革的成果新一轮高考改革以来, 我省高等教育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2004年全省下达生源计划 82410名,考生总量达到 16 2万人, 录取率达到 50 7%, 招收新生总量相当于 1998年的 5倍。省属学校也有了长足的发展, 省属…  相似文献   

12.
<正>今年是恢复高考40周年。对于高考制度,很多人都有一个评价:这是目前"最不坏的"制度。其涵义是,虽然高考制度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它用高考分数维护了基本的教育公平和高考公平,而且,是每个人都能看得见的公平。对于这看得见的公平,需要理性的分析。因为如果没有科学的公平观,那看得见的公平,或许并非实质公平,也会制约高考随社会发展而改革。从恢复高考至今的40年间,高考录取的基本模式都  相似文献   

13.
两会开幕前,在各主流媒体推出的两会热点调查中,作为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和保障,"教育公平"持续成为关注度最高的话题之一。作为民生关注的焦点,教育改革一揽子措施的实施,如何才能落到实处?教育公平如何更大层面地惠及学子?高等教育改革怎样才能更加稳步地推进……作为高考大省,高考改革的话题,自然也成了住豫全国政协委员们热议的焦点话题。  相似文献   

14.
赵晓飞 《前沿》2004,(4):89-91
基础教育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后有了很大的发展,其中高考的恢复无疑起了非常大的作用。然而随着改革的深入、社会的发展。作为向更高一级选拔人才手段的现行高考,越来越凸现出它的缺点和不足,这也是众所周知的。可以说,高考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阻碍,如何突破高考给基础教育带来的负作用,已经是摆在每个从事基础教育人员面前的问题。一、高考曾经有过的辉煌与面临现实的尴尬高考作为一种考试制度,自清末民初即已形成,但那时国家民生刁弊,教育落后,高等院校只有寥寥可数的几所,而且都在大城市,考试招生都是由各院校独立完成,考生…  相似文献   

15.
单位制度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社会重组的产物,是计划经济和行政权渗透到社会细胞层面的一种基本形态。单位制度在巩固新生政权方面曾经发挥了作用。但在市场经济时代它的许多方面已表现得越来越不能适应,因此面临重大改革。深圳在改革方面较全国稍前行一步,单位制度的许多功能正在并将继续大大弱化。但我们也可以看出这种改革并不是专门的“单位体制改革”带来的,而是行政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所共同造成的。  相似文献   

16.
陈涛 《前沿》2008,(1):232-235
社会系统内部既不存在单一的正向功能,也不存在单一的负向功能。人民公社制度在促进国家积累、维护土地改革成果、规模经营与集中生产、保护弱势群体、规避风险、引进先进生产工具、促进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农田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正功能,同时具有盲目计划、滥用劳动力资源、脱离生产实际、忽视经济建设、形成城乡二元格局和效率低下等负功能。对人民公社的评价与考察必须要深入到当时特定的社会背景中。  相似文献   

17.
周启红  黄平 《理论月刊》2002,(9):122-123
校园文化是由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和行为组成的有机整体,它的载体是学校的师生员工。校园文化的主要功能是教育激励功能、导向规范功能、约束支配功能、辐射示范功能。  相似文献   

18.
壮族习惯法及其特征与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壮族习惯法是广西壮族民间强制性的准法规范。它作为一种巨大深厚的社会存量,被特定的社会群体所选择、收纳、共享,成为壮族共遵共循的行为准则。本文着重阐述了壮族在集体生活、社会治安管理、保护人身安全、婚姻家庭、财产继承等方面习惯法的主要内容。并对壮族习惯法的审理、处罚进行了论述。认为壮族习惯法突出呈现出植根的乡土性、内容的生活性、管辖的地域性、运作的强制性、法规的不成文性、程序的不完善性等特征。并在壮族社会生活中发挥着维系功能,理顺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稳定;调整功能,排解纠纷,协调关系;制约功能,规范行为,惩诫恶行;传承功能,传递民族文化,宏扬民族精神;教育功能,寓理于法,培养社会角色。  相似文献   

19.
创新国家教育考试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涛 《当代广西》2008,(24):51-51
国家教育考试(高考、成人高考、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研究生入学考试)是衔接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中间环节,它不仅是教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具有实现选拔的功能,同时,它又具有评价教育和教学、营造科学的教育环境、促进教育健康发展的功能。近年来,很多专家、学者都在探索考试科学性的理论和技术,借助现代统计分析方法和计算机技术,逐步实现考试命题和考试实施的科学化、标准化,提高考试的公正性与公平性。  相似文献   

20.
阮博 《青年论坛》2013,29(3):75-79
思想政治教育思维方式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认识模式、思想理路和观念程式,它以思想政治教育者为思维主体,以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为思维客体,以思想政治教育者特定的语言、知识、观念和方法为基本内核,自成一个有机的系统。思想政治教育思维方式具有突出的主体性、典型的中介性、鲜明的时代性和相对的稳定性,发挥着选择功能、整合功能、转化功能和调控功能。社会环境、文化传统与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结构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思维方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