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我国民法理论上,通说认为侵权责任归责原则包括如下三项: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公平责任原则。这三项归责原则是处理侵权纠纷的核心依据,但由于侵权纠纷纷繁复杂,如何适用归责原则成为实践中的难题。在学生伤害事故的处理上,这一难题也困扰着审判人员、律师等法律工作者。对此,笔者以两个案例为线索,提出适用归责原则的不同情境。  相似文献   

2.
《公安研究》2011,(10):89-89
魏振瀛在《中国法学》2011年第2期撰文认为,违反民事义务的性质决定了民事责任方式与归责原则。归责事由与归责原则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侵权责任法》规定了多种侵权责任方式,其归责事由与归责原则应当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赔偿损失一般适用过错责任,法律有特别规定的,适用过错推定责任或者无过错责任。恢复原状是赔偿损失的特殊方法,...  相似文献   

3.
卢进伟 《人民论坛》2012,(26):106-107
学生伤害事故是学生在学校教育活动中所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学生伤害事故可分为学校责任事故,第三责任事故和学校意外事故三类。学校伤害事故的责任认定包括适用过错责任原则的情形,适用公平责任原则的情形和学校不承担责任的情形三种情况,理清并明确事故中的法律责任,对于维护各方成员的正当利益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试论知识产权侵权的归责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才斌  王华 《前沿》2005,(7):151-154
知识产权侵权的归责原则应当针对具体的责任形式而定,知识产权的物权保护应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债权保护则应以过错责任原则为基础,公平责任原则为补充。  相似文献   

5.
《侵权责任法》是侵权责任的专门法律规范,归责原则是其核心和灵魂。在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过错推定责任、严格责任和公平责任等归责原则多元化状况下,过错责任原则是侵权法归责原则的本质,只有坚持过错责任原则才能更好地促进行为自由。过错责任的确立有利于侵权行为的预防和促进行为自由。过错责任原则在侵权法中具核心地位,无过错责任面临式微和分离的状况。我国侵权法采取私法自由的立场,旨在保护行为自由的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6.
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是在民事责任的归属与承担方面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基本准则。归责原则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出现和发展的,它经历了结果原则阶段、过错责任原则阶段和无过错责任原则阶段。根据不同的民事责任,归责原则可以分为三类: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和不履行其它民事义务的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登记行为的性质、保障权利人利益角度出发,认为应该将《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21条中的登记机构的赔偿责任认定为民事侵权赔偿责任。同时,按产生错误登记的不同情形,不动产错误登记侵权责任形态应该被分为自己责任、不真正连带责任、按份责任。就归责原则而言,在解释论上对登记机构的归责仍应适用一般的过错责任原则,但在立法论上该归责适用过错责任原则中的过错推定规则更为妥当。  相似文献   

8.
侵权法归责体系建立在归责原则的基础上,归责原则的区分则建立在归责基础的区分之上。过错责任概念直接说明了责任基础在于过错,而无过错责任概念只表明责任基础不是过错,但并未揭示责任的基础。损害(或法益侵害)是无过错责任的归责前提而不是归责基础。无过错责任的归责基础在于异常风险注意义务之违反。异常风险注意义务违反的标准并非一般理性人标准,而是特别标准。  相似文献   

9.
赵桐 《人民论坛》2012,(36):72-73
高校校园伤害事故常发,已引起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处理好学校责任认定问题,对于保护学生及学校的利益非常必要。结合《高等教育法》及《侵权责任法》,探讨高校在什么情况下应承担法律责任,应当依据何种归责原则来确定高校的责任,并对高校伤害事故发生的预防提出建议,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二元式是过错责任归责原则与无过错责任归责原则,两层次就是侵权层面和责任认定层面。在侵权层面上对侵权行为的认定采用过错责任原则与无过错责任原则,在责任的层面即损害赔偿的承担上采用无过错责任归责原则。二元式两层次归责原则有强大的理由作为支撑,在未来的知识产权侵权实践中可发挥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1.
儿童模仿影视作品相关情节造成他人或自己伤害,影视作品的制片人是否承担侵权责任,应采取"两分法"分析:在媒体发布的信息涉及表达自由时,适用宪法有关表达自由的归责原则;在不涉及表达自由时,援引民法侵权责任之归责原则。媒体发布受宪法保护的暴力或危险信息时,其归责原则采取"煽动标准";媒体发布非商业性信息时,采取"实际恶意标准";媒体发布"商业性"信息时,援引"过错责任"原则;媒体发布"不受宪法保护的信息"时,适用"严格责任"原则。  相似文献   

12.
吴琼 《传承》2011,(27):86-87
2010年新修订的《国家赔偿法》的归责原则对旧法中的过错责任原则作了修改,引入了结果责任归责原则,具有多处亮点。但也存在着对(狭义的)刑事赔偿程序的归责原则和追偿程序的归责原则依旧没有作出区分,结果责任归责原则尚缺进一步的可操作性的规定等不足。应当将国家赔偿法中刑事司法赔偿程序分为两个程序:赔偿程序和追偿程序,对赔偿程序适用结果责任原则,对追偿程序适用结果责任原则。  相似文献   

13.
公平责任原则是独立的侵权责任归责原则,是对过错责任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的必要补充,体现民法的公平原则,适应现实需要。本文阐述了公平责任原则的价值,并就其适用条件、适用范围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过错原则与违法责任原则能否作为行政责任的归责原则,这是一个有争议的理论问题.行政法领域的过错责任原则说可以分为狭义的过错责任原则说与广义的过错责任原则说,二者皆不能成立."违法责任原则"的提法不仅本身有欠妥当,而且具有重大理论缺陷,不能作为行政责任的归责原则.  相似文献   

15.
王伟 《理论月刊》2003,(9):90-92
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出现了新趋势,即从权利的限制走向权利限制的反限制,全面扩大权利人的权利。我国现行的知识产权侵权责任归责原则全面采取过错责任原则。适应TRIPS协议及世界性潮流的要求,我国未来修订知识产权立法时应适时引入无过错责任原则并相应划定适当的适用范围,扩大过错推定形式的过错责任原则适用范围。通过一系列制度构建,建立一个与世界潮流基本相符的知识产权侵权责任归责原则体系。  相似文献   

16.
钟奇江 《湖湘论坛》2006,19(1):51-53
后合同责任与缔约过失责任、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相区别,是一种独立的民事责任;后合同责任的理论基础是诚实信用原则和交易习惯;后合同责任的构成须具备四个方面的要件,其归责原则是过错责任原则;承担后合同责任的方式有赔偿损失和实际履行,其赔偿范围是依据违反后合同义务而造成的实际损失。  相似文献   

17.
行政执法责任的归责原则的设计与确认是行政执法责任的核心和基础。正确理解行政执法责任的归责原则,有利于正确理解我国行政执法权行使的原则和目的,对于执法和司法实践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国行政执法责任应构建以违法责任原则为主、以过错责任原则为辅,兼顾无过错责任原则、过错推定原则、行政不当原则等归责原则在内的多元化归责原则体系。  相似文献   

18.
陈昕 《传承》2010,(33):99-101
高校学生人身伤害事故的处理事关重大,然当前实践中各高校仍多采取给付高额补偿金的方式来处理善后,这不仅违背了法律的原则,也给高校自身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通过分析人身侵权伤害的基本法理以及高校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应承担的作为义务,探讨高校在学生人身伤害事故中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9.
廖焕国 《求索》2010,(4):128-130
2003年最高人民法院《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解释》第6条对安全保障义务进行了规定,《侵权责任法(草案)》第37条对此加以继承和发展,顺应了时代潮流。该草案第37条在安全保障义务的归责原则、适用范围、适用主体及利益保护范围的界定方面仍存在可进一步探讨的空间。安全保障义务的归责原则应纳入过错责任范畴,其适用范围和义务主体均应适当扩展、保障的利益范围也应适当界定,以因应理论和实践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我国关于产品责任归责原则有五个代表性观点,即过失责任说、过错推定说、视为说、严格责任说或无过错说、综合责任说。我国产品责任归责原则应当是以严格责任为主,过错责任为辅,绝对责任为例外的综合归责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