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外交学是在我国社会科学体系中急待建设的一门学科。早在1949年建国之初,周恩来总理兼外长在外交部成立大会的重要讲话中就曾指出:“关于外交工作,特别是同帝国主义斗争,我们不能说是没有一点经验。抗战以来十多年,我们当然是有些对外斗争经验的,但是经过整理,使它科学化,系统化而成为一种学问,我们还没有开始”。其后,周总理还提出建设中国化的外交学的倡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社会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甫告成立,兼任外交部长的周恩来总理在外交部成立大会上,提出建立新中国外交学的课题。他说:“关于外交工作,特别是同帝国主义斗争,我们不能说是没有一点经验。抗战以来十多年,我们  相似文献   

3.
推荐新出版的《外交学概论》李石生鲁毅等教授编写的《外交学概论》已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兼外交部长早在1949年11月新中国外交部成立大会上就指出:“关于外交工作,特别是同帝国主义斗争,我们不能说没有一点经验。抗战以来十多年,我们当...  相似文献   

4.
黄金祺 《外交评论》2005,(3):100-104
《世界外交大辞典》“外交”条目提供了外交新定义,是在外交学中国化方面所作的尝试。新定义有如下理论特色:1.以中国的立场和观点来研究和表述一般外交学的普遍学理;2.突出主权和外交的关系;3.把“维护本国利益”和“实现对外政策”并列为外交的两大使命;4.把外交采用的方式限定为和平方式;5.兼容“狭义”和“广义”两种含义下的外交;此外还列举了不同含义外交所具有的共同特性。  相似文献   

5.
贾健 《外交评论》2003,2(4):101-105
邓小平理论、邓小平外交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中国外交学科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南,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外交学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代表先进文化是中国外交学科发展的方向。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外交学研究的核心方法,可以归纳为五个方面的内容。历史发展新时期的中国外交实践为中国外交学研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理论指导和依据。  相似文献   

6.
鲁毅 《外交评论》2002,(4):14-18
文章认为为进一步把中国的外交学学科建设好,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把握好外交学是一门独立的、有特定研究对象与研究领域的学科;处理好同相关各门交叉学科的关系;系统总结中国外交实践的丰富经验;参考并借鉴国外外交学研究的积极成果,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外交学学科体系。在学术研究中应贯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使中国外交学学科更加充实、完善,更具科学性。  相似文献   

7.
抗战时期,我国外交学研究机构得以组建,专业期刊杂志纷纷创办,还出现了许多享有较高学术声望的学者。抗战时期中国的外交学研究,既推动了中国外交学的发展,也促使中国人的外交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更为中国的抗战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力量。由于受限于当时极端恶劣的国内国际环境,这一时期的中国外交学也出现了一些缺失,如理想主义色彩浓厚、学术性不足等。  相似文献   

8.
外交学,顾名思义,是指研究外交工作规律、方法、特点、历史及现状的科学。它是对外交工作理论的总结。由于各国的外交理论、实践及外交工作的原则各异,而这又与各国的切身利益和政治制度密不可分,因此在外交学上各国学者观点歧异、众说纷纭是难以避免的现象,不可能也不应该强求一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外交学,重在阐明我国外交的基本原则,总结我国外交的实践  相似文献   

9.
傅耀祖 《外交评论》2000,24(3):25-29
建设当代中国外交学要以毛泽东、周恩来外交思想,特别是邓小平外交思想为理论基础,新中国外交始终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今世界的总体形势和中国外交实践相结合,形成了富有时代精神和中国特色的外交理论和思想,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外交家对当今时代特征,战争与和平问题,中国外交的纲领、路线等方面都有精辟的论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外交理论。中国外交风格和艺术丰富了外交学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
文章强调中国外交学学科建设必须与整体外交工作结合起来,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文章结合我国外交实践的新发展,遇到的新课题,例举了10个方面的问题应作为进一步加强外交学理论研究的重点,例如,对当今时代主题,多极化全球化两大趋势,建立国际关系新秩序的系统的理论阐述;对中国外交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和中长期战略问题的研究;以及外交与树立中国形象、外交与国内建设、外交与安全、外交与非政府组织、外交与大众传媒、外交业务与技术、外交与队伍和机制建设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和理论探讨,使外交学更好地服务于外交,指导外交实践。  相似文献   

11.
2010年8月23日,第九届全国外交学学科建设暨"中国外交体制、运作创新与中国外交研究创新"研讨会在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成功举行。研讨会由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外交学系主办,外交部  相似文献   

12.
民鹏 《外交评论》2006,(2):84-87
适值周恩来逝世30周年之际,“纪念周恩来逝世30周年暨首届‘周恩来外交学’研讨会”在外交学院国际交流中心举行(2006年3月18日),来自外交部、世界知识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外交学院等单位的老大使、专家学者参加研讨,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大使作了主题发言。会议主要就周恩来对新中国外交的影响、周恩来的外交风格与思想内涵、时代价值、周恩来外交学学科体系架构等方面展开研讨,对于周恩来外交学的研究状况,与会者既充分肯定了成绩,又指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并提出非…  相似文献   

13.
西方国家新闻媒体同外交决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国家的“媒体外交”,也就是利用新闻媒介来推进外交政策的方式近来已经成为外交学的新领域。在定义“媒体外交”的基础上,本文主要探讨媒体外交盛行的客观条件,并集中讨论西方国家新闻媒介对政府外交决策的作用以及政府在某种程度上得以控制媒介报道的基础和手段。  相似文献   

14.
学习《周恩来外交文选》令人信服地看到周恩来外交思想的博大精深。周恩来的外交思想是随着新中国外交实践的演进而发展的,它处处显示周恩来纯熟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光彩和力量,对中国外交实践具有根本性的指导意义,对外交学的探讨研究是无价的宝藏。  相似文献   

15.
一、从何着手建立外交学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规定,外交学属法学门类,是国际政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毛泽东同志说过,“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矛盾性。因此,对于某一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种矛盾的研究,就构成某一门科学的对象”。外交学,顾名思义,应是以国家的外交活动这一领域内所特有的矛盾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科学。所谓科学,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外交学也可以说是外交实践经验的总结。  相似文献   

16.
外交谈判是国际交往的重要形式,是执行国家对外政策的重要手段。外交谈判属外交学的研究范围。这里谈谈我对外交谈判的浅见,俾就教于广大读者。一、外交谈判遵循的原则外交谈判是国际交往的特殊形式,遵循特定的行为规范与原则,依笔者所见,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主体原则人们经常使用“国际谈判”和“外交谈判”这两个概念来表示同一国际交往行为,这与外交谈判的主体规定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1989年春夏之交,在我国发生的动乱和反革命暴乱,为我们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深刻的教训,其中非常重要并带有战略意义的一点是:这场风波告诉我们,尽管当前国际形势由紧张趋向缓和,由对抗转向对话,但是天下并不太平,仍然存在着诸多的矛盾、斗争和不稳定因素。某些西方势力没有放弃敌视和颠覆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立场。“渗透与反渗透、颠覆与反颠覆、‘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的斗争是长期的”。我们必须保持高度的警觉。  相似文献   

18.
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是马克思主义的,既没有“左”,也没有右。但是,在各条战线的一些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左”的或右的错误。为了做到和党中央在政治上保持一致,就必须正确开展两条战线的斗争。正确开展两条战线的斗争,要求我们从思想上弄清:什么是“左”  相似文献   

19.
战后近40年国际关系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因素,国际外交活动的范围扩充了,外交的方法也有一些变化。从50年代起就有一些西方学者研究这一变化,他们探讨国际外交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动向,并作出各种不同的解释,形成“新外交学”的理论。1953年英国著名的外交学权威尼科尔森在牛津大学作了题为《外交方法的演进》的讲演,回顾了19世纪欧洲旧外交的传统,剖析了一次大战以来以威尔逊主义为代表的美国新外交的性质及影响,从理论上及历史发展上展望了外交方法演进的前景,这篇讲演同他在  相似文献   

20.
在解放战争后期,毛泽东先后提出了新中国的外交方针,这就是“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这三个基本方针的对象或侧重点是有所区别的。“另起炉灶”主要是对于旧国民政府外交而言,“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主要是对于帝国主义国家在华特权和残余势力而言,“一边倒”则是相对于社会主义阵营而言的。“一边倒”方针是中共中央在系统总结历史经验、综合考量国内外形势和意识形态的斗争、慎重谋略新政权的存在、安全与发展的基础上确定的。“一边倒”方针在当时起了相当大的积极作用,特别有利于新政权的巩固。但是不可否认,由于它是时代的产物,因而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时代的限制,造成了新中国后来一个时期外交战略上的不平衡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