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新一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已进行数年,学界对新医改绩效的评估,主要有主观指标和客观指标两种不同的路径。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在评估新医改绩效时,也应当把"获得感"作为核心指标之一。通过以北京市为例进行验证,发现医改获得感评估指标体系能够准确地评估医改绩效。基于北京市的数据发现,2009年以来,北京市患者的医改获得感处于较高水平,"强基层"等一系列政策缓解了"看病难""看病贵"的医改困境。北京市进行试点改革的医院,患者的医改获得感平均得分高于非试点单位,表明医改政策显著提高了医改获得感。  相似文献   

2.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前所未有地以1015字的篇幅诠释了中国的医疗卫生改革;在刚刚闭幕的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上.委员们共提交了426件医疗卫生方面的提案,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这个"顽疾"建言献策.医改已经成为民生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形成“看病难、看病贵”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冷明祥  赵俊  唐晓东 《唯实》2007,(7):84-87
要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首先必须对形成这一顽症的原因进行剖析,才能对症下药。其主要影响因素来自医德、医技、医价和医改。因此,解决"看病难看病贵"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上述四方面进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4.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考察核心价值观构建的中国经验,对于指导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通过考察,我们发现,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是围绕价值本质进行的,中国封建宗主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是围绕"以宗主为本"的价值本质进行,中国封建地主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是围绕"以君主为本"的价值本质进行,而资本主义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则是围绕"以资为本"的价值本质进行的。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应该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本质进行,把"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本质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从而形成强大的物质改造力量。  相似文献   

5.
陈竺  张茅 《求是》2012,(9):33-35
随着医改的顺利推进和成效的初步显现,改革逐步进入"深水区",加快公立医院改革成为"十二五"深化医改的重要任务。取消"以药补医"机制,推进医药分开,是确保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进一步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6.
张培影 《红旗文稿》2012,(10):33-34
早在1995年,全国实施职工医疗保险改革试点,开始了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尝试与探索,这一轮医改是以医保体制改革为轴心,在解决看病难、看病贵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而新一轮医改,则  相似文献   

7.
廖志诚 《探索》2015,(2):155-15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灵魂,是引领人们日常行为的价值指南。应当通过构建科学的文化认同机制,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使其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同。这种机制必须优化整合文化传播过程的四个要素,即"文化传播者可信度和专业性、文化传播的艺术、方式和方法、接受者原有的态度和各种人格因素及当时的传播环境状况",最终构建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说服力为前提、满足人民群众自身的价值需要为目的、活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方式为媒介、营造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社会氛围为条件"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认同机制。  相似文献   

8.
《江淮》2007,(10)
近几年来,安庆市立医院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己任,不断深化医院改革,着力提升医疗水平,为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作出了积极探索和不懈努力。"三新项目"提升医疗水平安庆市立医院始终坚持把加快医院发展,提高医疗水平作为缓解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的一项重要举措。其中,新设备、新技术、  相似文献   

9.
"回归公益性"是医改的核心理念.医改提出各项重点改革,主要出发点就是减轻百姓的负担,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等难题. 王天蓉是成都市成华区八里小区的居民,因为感冒到附近的社区医院就诊.尽管是寒冬季节,早上9点,这家社区医院门诊部已有几十个人候诊.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社会的核心价值理念,理想信念是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和集中体现,二者都属意识形态范畴,两者的内在统一性具体表现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性、"以人民为中心"的先进性、根植和服务于实践的现实性。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坚定理想信念是相互助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也是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引领全国人民实现“中国梦”的迫切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三个倡导”高度概括了国家的价值目标、社会的价值取向和公民的价值准则,是全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规范.作为一名基层党务工作者,笔者认为,要做好宣传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和自觉行动,应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2.
《党课》2014,(8):6-6
医改是重大民生工程,是经济社会领域一项重大改革。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深化医改,坚持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的基本理念,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探索出破解医改难题的中国式办法,有效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3.
正"看病难、看病贵"是全世界医改共同面临的难题。通过长期的医改探索实践,我国医药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公共卫生整体实力和疾病防控能力显著加强,但我国医改仍然面临着服务逐利性、管理陈旧性、发展失衡性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国医改工作已进入深水区、攻坚期,必须加强党对医改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医药卫生事业公益性基本定位,落实政府办医责任,着力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充分调动广大医务人员积极性,不断满足人民  相似文献   

14.
杨兴林 《新视野》2012,(4):16-20
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以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为基本站位。具体有三个方面的重要内涵,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必须建立在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上,二是多重视角地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注意以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来统摄,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必须以有效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大价值导引,更是党和国家制定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党和国家各级领导干部正确行使公共权力的强大价值导引。深刻认识这一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前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导引,但首先更应当是党和政府的价值导引.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三个倡导”旨在肯定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的初步成果,不能认为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终确定.立足社会主义社会自身逻辑及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在逻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范畴似应以多重为宜,字数上也应以四字为佳.  相似文献   

16.
<正>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价值追求和文化理想的精髓,能激励全体人民为共同的美好愿景而戮力同心、不懈奋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丰富、系统完备,体现了当代中国发展在价值取向上的"最大公约数"。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2013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来,  相似文献   

17.
“回归公益性”是医改的核心理念。医改提出各项重点改革,主要出发点就是减轻百姓的负担,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等难题。  相似文献   

18.
正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根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性质和基本方向。因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引领地位,自觉地将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价值观和道德观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树立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价值导向和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19.
杨兰  付凌艳 《党史文苑》2012,(24):59-60,67
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点在于确立提炼的依据。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理论依据,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客观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孕育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既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又指导了实践,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一个系统的价值观整体已经深入人心。"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内涵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丰富。  相似文献   

20.
山西精神是山西人民文化心理、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以及理想信念的凝练表达,蕴含着深厚的价值观基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山西地域文化中的个性化表达,对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目前,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的不合理、网络时代的"信息崇拜"以及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等,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山西精神在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作用的发挥。因此,要以合理开发利用山西精神为资源依托,以走信息化道路为宣传渠道,以密切结合实践为教育方式,进一步发挥山西精神在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