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5 毫秒
1.
王一鸣 《党政论坛》2008,(22):18-18
在经历了过去五年“高增长、低通胀”的经济繁荣后,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的均衡关系逐步发生变化,经济运行总体上表现为“经济增速回调、物价高位运行”的特征。今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0.4%,同比回落1.8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7.9%,同比提高4.7个百分点,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将高于去年4.8%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总体上看,2003年我国价格总水平运行出现了持续上升的态势,且上升幅度前低后高,虽然价格总水平的变化相对于经济增长有所滞后,但价格的变化趋势与经济加速增长的态势基本一致。首先,居民消费价格出现持续小幅回升态势,零售物价降幅减小l~10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8%,涨幅比上年同期提高1.6个百分  相似文献   

3.
徐连仲 《求知》2011,(7):17-19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已经进入价格总水平温和上涨阶段,这与上个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前期我国经济高增长、高通胀的运行特点不同,也与90年代后期和本世纪前几年我国经济高增长、低通胀的运行特点不同,价格总水平温和上涨将是现阶段我国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价格涨幅在3%至5%将是正常的运行态势。  相似文献   

4.
我日前曾代表国家统计局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今年经济生活中“最突出的问题是物价涨幅居高不下”。在这里,我还想补充通货膨胀的几点成因: 一、我国经济连续三年快速发展,而经济快速发展与高通货膨胀率几乎永远是一对“孪生兄弟”。中国通胀问题不可与美国简单类比,美国经济实力强,其经济成长超过2—3%时,政府就必须高度警惕了。中国属发展中国家,物价基数低,在经济连续三年以两位数增长情况下,物价  相似文献   

5.
张立群 《求知》2006,(1):19-20
一、2005年经济运行的基本特点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物价涨幅明显降低,消费需求继续保持比较旺盛的势头,投资继续较快增长但增幅趋稳。进出口贸易持续快速增长,顺差继续扩大。总体上看.处于经济增长的稳定期,其基本特征是高增长与低通胀并存,即经济较高增长时,供求总量保持在平衡点附近运动。一方面,需求特别是消费结构升级引起的源头性需求拉动仍然比较强劲,这就决定了经济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水平;  相似文献   

6.
“高增长低就业”现象及原因分析改革27年来,我国经济以平均9.4%的速度增长,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六位。但是,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就业增长却相对缓慢。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呈下降趋势,形成“高增长低就业”现象。在改革初期,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会带动约0.4%的就业增长,但到了2000年,这一拉动作用降低到只有0.1%。这几年,这种情况还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高增长低就业”现象的形成,一方面反映了工业化进程中,劳动密集向资本与技术密集转变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也有着深刻的体制机制原因。一是在发展思路上,没有把经济增长与就业增…  相似文献   

7.
沈艳兵 《求知》2005,(7):38-39
1.服务业增长速度加快,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提高。“九五”时期,我市服务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4%,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2003年我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8%,比上世纪80年代服务业年均增速6.7%的水平高出5.1个百分点。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0年的33.5%上升到2003年的45.5%,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六五”时期的33.2%提高到“九五”时期的54%。服务业已经和制造业一起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8.
中国宏观调控新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燕 《瞭望》2005,(45)
持续两年的宏观调控,明年仍将继续,承点将是防止投资反弹,扩大消费需求。“高增长、低物价”的宏观环境,将是解决许多中长期问题的机遇经济增长大势已定的2005年还剩下最后的两个月。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正在筹备之中。而在此之前公布的中国三季度统计数字,已经让人预感到,经历了两年多的宏观调控后,中国经济如同天气的乍寒还暖,也走到了一个最难将息的节骨眼上。9.5%的高增长,2%的低通胀,令人欣慰。用中国社科院经济所所长刘树成的话说是“中国经济正按宏观调控的预期目的行进”。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依然高达27.7%的增长率,却又让不少研究者忧心忡忡。这一增幅,已经与出现局部过热的2003年、2004年时的水平大致相当。“被压抑  相似文献   

9.
张立群 《求知》2012,(3):14-16
2012年是中国构筑新一轮经济增长基础的关键之年。2011年宏观调控成效预计将继续显现,房价、食品价格和物价总水平同比涨幅预计将明显降低;出口、投资增幅预计也会下降,经济增长率预计将继续平稳降低,但受世界经济和国内房地产市场调整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也存在发生较大波动的可能。稳定经济增长水平、稳定物价涨幅成为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这也将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创造有利环境,促进经济增长新基础的构建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从一季度情况看,投资和消费增幅将主导今年经济,预计今年中国经济将呈“前高后低”的增长态势,上半年GDP增长可能超过9%,下半年受出口、投资增长回落的影响可能增长8.5%左右。全年GDP增长接近9%。  相似文献   

11.
火山口的危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单粗放,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和低效益(简称“三高一低”)为显著特征的工业化发展在推动经济增长同时也加速了资源的浪费与环境污染。初步估算,将我国所有污染对经济造成的损失汇总起来,每年污染造成的损失会在GDP的7%左右:这一数字,刚好接近我们近些年经济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12.
韩国1998年的经济走势被概括为“四高、三低、一减少”。“四高”为:高物价、高失业、高利息和高税收;“三低”为低增长、低投资、低消费;“一减少”为经济项目收支赤字减少。韩国上自总统政要,下至一般平民百姓都知道,从此要有一番艰苦的日子要过了。最近,韩国民间团体掀起了“献金爱国运动”,在韩国各处的住宅银行里,随时可以见到拿着金首饰和金制纪念品的人,排着长队准备献金。1月7日,记者曾到新村住宅银行,亲眼目睹了这一感人场面。一位年约50岁的家具店老板,拿着一枚幸运金钥匙。他告诉我,昨天他的夫人已经把家中珍藏的金…  相似文献   

13.
《瞭望》1998,(1)
稳中求进一九九八年中国经济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编者按:1997年,中国经济自成功实现“软着陆”以来运行相对平稳,正处于一种高增长、低通胀的有利状态中。这是1998年我国经济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的有利因素。但在新的一年里,宏观经济运行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  相似文献   

14.
经济形势看好 克林顿政府把“重振”美国经济作为首要任务,近两年来,其短期经济计划虽在执政头一年就夭折,但其长期经济计划经与国会妥协后却得以最终实施,并取得了一定成果,美国整体经济形势已明显好转。表现在:生产从缓慢复苏转向较高速度的增长。1993年美国经济增长3.1%,今年头3个季度增长年率分别为3.3%、4.1%和3.4%,预计全年将增长约3.7%。显然,这比90年代前3年年均增长不到1%要好得多。工业生产也连续10多个月上升,制造业设备利用率已达84%以上,为过去10年来的最高点。就业状况得到改善。过去两  相似文献   

15.
粤沪江浙鲁5省市一直以中国经济发展前锋的姿态引领中国经济的高增长。在今年首季我国经济活力重现的过程中,5省市当仁不让地继续了这一“火车头”作用,GDP增长分别达到13.0%、11.8%、13.6%、13.3%和12.3%,都实现了“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并驾齐驱的良好局面。特别是  相似文献   

16.
当前对宏观经济形势是通缩还是投资反弹存有判断差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张立群为此进行了五点分析经济增长由上升期转入稳定期,加上各方在“十一五”开局之年的发展积极性, 使得今年经济将继续保持“高增长低通胀”的态势,全年GDP增长继续保持在10%左右。具体分析全年走势,得出如下判断:  相似文献   

17.
199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8%,基本实现了政府预期的经济增长目标。但从历史上看,1998年是1992年以来第六个下降年份。这表明中国经济还将持续保持下降态势,1999年的经济增长率预期为7%,经济形势仍然不容乐观。一、1998年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分析由于多年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就,中国经济实现了“软着陆”,产品供给明显增加,无论是生产资料还是生活资料均形成了买方市场。这一方面为今后的改革深化奠定了良好的基  相似文献   

18.
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特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高增长、高膨胀、低失业率”,变化为“低增长、低物价、高失业率”的状态,也就是从短缺经济突然变化为有效需求不足状态。经济形态的巨大变化给经济学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课题。中国政府也采取了积极的宏观政策来适应经济形态的变化,自1998年以来所实行的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取得了明显成效:在面临东南亚金融危机严重冲击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仍保持了相对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然而,经济形势的发展表明,中国政府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以维持经济增长的能力,正在…  相似文献   

19.
潘燕 《瞭望》2004,(15)
时至今日,“热还是不热”仍在牵动着大部分经济研究者的神经,而这根神经,从去年一季度9.9%高增长之后,至今已整整牵扯了一年。 一个高智商人群,就一个宏观判断居然争辩一年,且至今愈演愈烈,让你不得不感慨研究者视角之迥异,以及今日中国经济运行之复杂。 争论是分阶段和主题的。如果说去年初的焦点是“该为驶出经济蓝灯  相似文献   

20.
《瞭望》1998,(36)
引言: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从1992年的142%降到1997年88%,今年上半年则为7%。随着这条增长曲线的变化,人们的心情也趋于复杂。为什么经济增长脱不出下行轨道呢?无疑,“软着陆”是个一目了然的原因,但如果就此全部说成是政策性因素使然,远不足以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