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人为本"不仅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和应有之义。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要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  相似文献   

2.
刊首寄语     
春暖花开,我们又迎来了一个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科学发展的春天。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而以人为本归根到底就是造福人民。人民的幸福是什么?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3.
在唯物史观体系中,人的主体性理论具有重要的基础性地位,它贯穿于唯物史观关于人的本质理论、人的发展解放理论、社会的本质与发展理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理论、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等等重要基础理论之中,构成唯物史观的一条重要理论主线和重要理论支撑。人的主体性理论,又同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是深入理解“以人为本”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理论视角。把握唯物史观人的主体性理论这一重要线索,对于进一步深入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进而扩展到如何正确认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都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人为本”是“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理念,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根本原则。“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实现形式和终极归宿。二者是内在统一的辩证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已经蕴涵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中的社会和谐思想的明确和深化。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要求,统筹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人自身的和谐发展,正是“和谐社会”的理论内涵和实践要求。  相似文献   

5.
学习六中全会精神,贯彻新时期党的民族工作的基本方针,必须结合民族工作的实际,切实把握以下三个方面:一要把握好科学发展观这个指导思想。要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统筹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统筹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统筹民族之间的协调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科学确定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思想和目标,实现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人与自然和谐。  相似文献   

6.
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思想中人性与理性相统一的新人道主义原理和原则,揭示了传统发展观所造成的人的失落.而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价值取向与终极关怀在于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蕴涵着时人的终极关怀的人文价值的重塑,是现代科学发展现实现人的终极关怀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7.
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对唯物史观的丰富和发展。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决定与“历史合力”相统一的观点,强调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要统筹社会全面协调地发展,充分考虑人的主体价值;科学发展观深刻揭示了当今时代人与自然关系所发生的新变化,从人、自然、社会的辩证关系出发,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这是对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科学发展观充分注重到尊重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人的目的需要的重要性,并强调要将两者有机地统一于现代化的实践中,这也丰富和发展了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和人的目的性相统一的观点;科学发展观提出以人为本,并对如何认识和推进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理念,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思想和举措,这对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相统一的思想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观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根本利益,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就是要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生活“全面发展”,丰富和发展生活内涵,提高生活质量,提升社会文明;就是要克服社会关系的“狭隘性”,革除社会关系的“对抗性”,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等社会关系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  相似文献   

9.
赵斌 《政策》2009,(2):11-15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统筹兼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生活中突出矛盾的重要指导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在毫不动摇地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的同时.把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切实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推进环境保护实现新跨越,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发展观是实现经济和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指南。科学发展观的主题是发展,要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坚持“以人为本”,要求做好人口工作,提高人口素质;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是统筹兼顾,要求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11.
发展是社会前进的必然趋势,但发展过程并不一定是合理的,发展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在实现社会发展的合理性时.不仅要协调好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更要协调好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关系,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当前,"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是对发展实践进行反思、寻求发展合理性的成果.  相似文献   

12.
关于科学发展观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唯物史观根据,以及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制度性质对以人为本的制约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对于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中国古代的先贤们早有论述。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所包含的“天人合一”、“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以人为本,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的端倪。笔者试图追本溯源,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探求科学发展观所蕴涵的文化基础,以马克思主义观对其进行解析,进而更深刻地理解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的自由观是在前人思想成果基础之上,第一次把自由建立在现实的基石之上.提出的与以往思想家截然不同的自由理念,深刻揭示了自由的真正内涵.以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全新视角分析"以人为本"思想,阐释"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逻辑要求,对于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安定有序、生活富裕、充满活力、人与自然共同发展的和谐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观是以人和人的发展为中心的价值观,它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与以人为本统一起来,把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与实现社会和谐统一起来。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主题,就是要坚持社会和谐的价值目标,就是要坚持全面、协调、可继续发展的价值路径。  相似文献   

16.
戴德铸 《理论月刊》2007,(10):60-62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定。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必须深入研究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规律,充分认识统筹我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更好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相似文献   

17.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深化了江泽民"代表先进生产力"理论的内涵."先进生产力"应包含人处理与自然关系能力中改造和协调自然的能力、以人为本使人全面发展的能力、使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科学发展观与党要"代表先进生产力"理论是一个有机整体,是对历史唯物主义观的又一新发展.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价值与实践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理论体系。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根本任务,为了妥善解决我国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必须走出种种发展误区,树立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价值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它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是在发展中始终坚持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科学发展观的基石;一是把发展作为社会进步的总体过程,因为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每一个方面的发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发展,城乡发展、区域发展、人与自然发展,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  相似文献   

19.
胡锦涛同志在中共中央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关于构建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和谐社会应该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的核心问题,是科学发展观在现实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民主法治的社会,是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是一个诚信友爱的社会,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是一个安定有序的社会,而且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党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论断,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20.
赵微 《前沿》2012,(24)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和党必须长期坚持的重大指导思想.不断对其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哲学基础和理论依据进行深入剖析和挖掘,对于当前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共产党人正是从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物质生产实践的逻辑起点出发,把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同时从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核心观点和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人的和谐共生的价值目标出发,将以人为本作为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并据此提出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地科学发展,为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