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然而在现实中市场机制却往往无法实现帕累托最优。从科斯无关性定理的角度对市场失灵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为政府规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论政府调节的适度性原则黄平林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要不要政府调节,目前持反对意见的人已经很少,但是,政府怎样调节,如何把政府调节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起来,以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试图从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调节的一般与我...  相似文献   

3.
对资本的研究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价值=应付成本,剩余价值=内生利润。“劳动价值”与“商品价值”相对等,商品的价值量=以时间单位计量的劳动量。瓦尔拉斯均衡的假设前提是零利润。“社会的价值体系”、“企业家的价值体系”都指精神层面观念意义上的“价值”,这与马克思设定的生产层面工时意义上的“价值”,实际上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垄断必然造成经济非均衡。在“资本形成”过程中既有利润率变动,也有利润率不变动。“利润率现象”取决于当时市场是非均衡状态,还是均衡状态。非均衡必须变化为均衡,这是平均利润率出现并存在的必要前提。借助概率与统计方法,通过推导得知,利润率总量与积分有关,平均利润率与导数有关。  相似文献   

4.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对经济体制改革的部署,思路清晰,逻辑严密,层层深入,是沿着"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是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政府和市场各自的作用定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样一种思维逻辑进行部署的。  相似文献   

5.
潘梅村 《唯实》2004,(6):36-40
从外部效应的一般理论出发,提出公共经济学外部性问题存在代际影响的观点,在长期宏观层次上讨论了生产和消费的代际之间的外部效应,及其相联系的环境影响、国别影响等方面的问题,对这类外部效应作了扩展的分析,并提出了摒弃GDP统计中不经济部分,以纠正代际影响的外部负效应等理论观点.说明外部效应的研究仅仅围绕市场微观主体之间短期传递的利益外溢或内部成本的外部化,纠正的方法主要通过公共部门的税收、补贴以及法律和管理等手段,存在着一定局限性.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状态应当考虑代际间的外部影响.  相似文献   

6.
郑麟 《廉政瞭望》2004,(2):54-55
80/20法则.又称作帕累托法则、帕累托定律、80/20定律、最省力法则和不平衡原则。1897年,意大利经常学家帕累托(1848-1923)偶然注意到英国人的财富和收益模式,他的研究成果就是后来著名的80/20法则。帕累托研究发现,大部分的财富流向了小部分人一边,被一小部分人所占有。于是他从中归纳出一个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资源配置主体地位的变化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重大理论突破。市场化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取向,从市场基础性作用到决定性作用的定位是市场体制本质属性的回归,也是改革最终的归宿。我国市场化改革的过程就是政府退出的过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就是在政府退出的理论准备和实践探索中建立起来的。然而,在市场化推进的过程中,政府主导的资源配置格局并未发生根本改变,政府对经济活动的深度干预成为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的最大障碍。因此,政府退出是从资源配置主导地位的退出,是为市场发挥作用释放空间的退出。政府退出的核心是放权,政府退出的依据是政府与市场明确的职责边界,政府退出的过程是渐进的平滑过渡,政府退出的制度目标是规制利益主体行为,政府退出的内在逻辑是打造有为政府。  相似文献   

8.
杜威漩 《学习论坛》2005,21(11):28-31
制度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的共同作用不断动摇着矛盾的初始均衡状态,导致制度非均衡状态的产生和加剧。制度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的进一步发展,又不断内生着对制度非均衡状态的否定因素,最后导致新的制度均衡的实现。中国下一步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必将是以强化承包权、明晰所有权、激活使用权为核心内容的农地产权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9.
《求实》2015,(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提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这一创新观点揭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特殊逻辑,同时结束了以往模拟化市场经济的时代,让中国的市场经济更加真实。通过对模拟化市场经济缺陷的深入分析,以及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市场配置资源作用变迁历程的梳理,论证了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是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而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必须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和通过深化要素市场以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代西方,某些自由主义经济学家把市场理想化,强调市场中“经济人”行为的私人意义和社会意义,并否认政府行为在经济活动中的必要性。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也使某些人误以为市场经济的运用中不需要政府的调控。我们认为,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一、市场失效及市场运行的宏观限度 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因素阻碍市场按照理想化的方式来运行,从而使市场机制无法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的理想化状态。这就导致了市场失效。具体地说: 第一,市场过程中存在着外部性即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效应。所谓外部经济或不经济就是指这样一种事件,“它使得一个(或一些)在做出直接(或间接地)导致这一事件的决定时根本没有参与的,得到可察觉的利益(或蒙受可觉察的损失)。”无论这一定义本身是否准确,但是  相似文献   

11.
劳动力市场是典型的信息不对称市场,信息不对称可能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导致市场失灵.斯宾塞的信号发送理论认为教育是劳动力市场的强信号之一,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提供劳动力质量的信息,从而消除劳动力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但信号传递机制有效发挥作用必须以成熟的劳动力市场为前提.在我国不成熟的劳动力市场中,教育信号在解决信息不对称方面的作用是有限的,利用信号发送功能消除信息不对称往往需要耗费很高的成本,信号发送机制的引入有时仍然会存在混同均衡和分离均衡,并且不一定是帕累托改善.  相似文献   

12.
土地发展权是经济法意义上之权,具有公权和私权的二重属性,其所保护的法益为社会公共利益,它有利于实现社会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在构建生态发展区土地发展权转移机制时应坚持经济法的理念和原则,调制的实体内容和程序规范要有法可依,调制行为要符合生态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调制的绩效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在推进生态发展区土地发展权转移时必须定位实施主体,明确职责,建立高效、透明的开发区管理制度,科学合理地设立招商引资门槛,以保障生态发展区的发展机会与发展权利。  相似文献   

13.
高尚全 《前线》2013,(12):34-37
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要求我们必须遵守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使经济社会获得持续健康发展。这对实现“两个百年”的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我们党在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坚持理论创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认识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到“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由“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公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经济”,由“公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经济”到“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进而由“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四次飞跃。  相似文献   

15.
正第一,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市场增进型政府治理机制。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重要论断,一方面肯定了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应当更加尊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天津支部生活》2013,(12):21-32
如何理解“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答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是全会诸多亮点中的最大亮点。  相似文献   

17.
李清君 《奋斗》2013,(12):8-9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强调“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党中央明确了经济领域改革的核心方向就是市场化改革,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与以前提出的“基础性作用”的表述相比,其理论创新在于进一步提升了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8.
《求是》2014,(6)
<正>在简单商品经济向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转化之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就开始发挥决定性作用。这种"市场决定性作用"具有社会历史性。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剩余价值规律使市场的功能弱点得到强化和放大。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决定了追求剩余价值是私人资本唯一的生产目的。为了赚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私人资本所有者不断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从  相似文献   

19.
周绍朋 《前线》2014,(8):20-22
<正>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决定着人们采用不同的手段解决人类社会发展,以及经济学要解决和回答的几个根本问题,即社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和为谁生产的问题。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就是主要由市场本身来决定社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和为谁生产;而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则是从市场的要求出发,由多方面共同决定社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和为谁生产。很显然,在发挥"基础性作用"和发挥"决定性作用"情况下,资源配置的主体和范围是不完全相同的。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仍然是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则为正确处理二者关系指出了方向,并提出了基本目标。  相似文献   

20.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证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企业成为市场活动的主体,特别需要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这是因为: 第一,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