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政治文化:分析党内参与的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伟丽 《理论导刊》2007,2(4):48-51
“政治文化”是指“作为被内化于该系统居民的认知、情感和评价之中的政治系统。”用政治文化的概念和相关理论来分析日益高涨的中国共产党的党内参与,有助于深入理解党员参与行为发生的社会环境和心理环境,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政治价值。从政治文化的视角来分析党内参与,可以从对党员的政治取向及行为分析和对党内参与的政治文化的社会分析两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七大报告和十八大报告都强调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提出和强调不仅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也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提供了一个新的路径。因此,准确理解和认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作为一个政治命题的科学内涵,对于我们研究如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养生先养心     
潘朝曦 《党政论坛》2011,(12):57-57
中华养生有一句名言,叫做“善养乍者养心,不善养生者养形”;又说:“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所谓“内”,也是指心,那么何以养心昵?所谓心,非指心脏,而是中国文化中最常用的概念,即思想、意念、心理、情感的总称。养心的标准是把人的思想、情感、心理等调整到最佳状态。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调整好情志。  相似文献   

4.
随着改革的深化,我国社会的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都在发生变化,城乡差距、贫富差距、文化和教育的差距也进一步拉大,一系列社会矛盾集中爆发,信访案件迅速增加,群体性、暴力性上访、非正常越级上访案件时有发生,信访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问题。将心理疏导引入信访工作,运用一定的心理技术,对信访对象实施心理干预,帮助其进行心理调适,  相似文献   

5.
文之峰 《学理论》2009,(19):174-176
艾森斯塔得在《帝国的政治体系》中曾提出“有限分化”和“文化取向”两个的概念,这两个概念特别是“文化取向”的概念对于更好地理解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一书中的“万历立储事件”提供一个很好的视角。明代在出现了“有限分化”的社会背景之下,产生的相对独立的官僚集团。他们以“文化取向”作为主要武器,最终对万历皇帝的立储决策产生决定性影响。这种“文化取向”使得明代的统治者更侧重于对于文化秩序的维系,而难以采取更为积极的各种社会、经济政策来推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社会主义和谐文化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敏 《学理论》2009,(2):20-23
目前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研究的问题主要集中于:和谐文化的概念、内涵、特征及与先进文化的关系问题;建设和谐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问题;和谐文化建设中如何处理各类文化的关系问题。总的看来,当前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研究存在着如下特点:政策宣讲有力,学理研究有待加强;传统和谐文化研究深入,世界其他文化的和谐资源研究不足;一元指导的口号很响,但其和谐资源的理论转化研究不足。  相似文献   

7.
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不仅是事关国家乃至世界文化生态和谐发展的重大问题,而且也是民族复兴、文化转型乃至社会转型的先决条件。当前不少人对“中华文化”范畴的理解存在片面化、定式化的倾向,以及存在许多对于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等重大认识问题上的误解与偏见,势必影响到了人们对中华文化的完整认知与文化自信心理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目前国内心理咨询使用的概念、理论、技术和方法几乎都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下建立起来的,并不完全适合中国本土的文化和中国人的心理。因此,分析中国人的典型的社会心理特质,建立以中国的社会文化为基地,符合中国人的社会心理特点的本土化心理咨询理念与方法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腐败成因:一种社会文化心理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社会文化心理是腐败形成的重要心理气候条件和文化生态环境,也是现阶段我国腐败现象屡禁不止的深层社会心理根基和思想文化温床。与腐败形成关联密切的社会文化心理主要有封建思想遗毒、社会文化失范、腐败社会认同和人情裙带观念等。因此,反腐倡廉需要从社会文化心理入手,开展文化建设和心理建设,尤其是开展深入的文化反思和深层的心理分析,才能从源头上消除腐败滋生的土壤与温床。  相似文献   

10.
崔海波 《学理论》2009,(20):31-33
父权制概念和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可谓几起几落。从家庭领域的“家父权”向社会生活领域扩展,从“父权制”向“社会性别”的转变,不同研究者站在不同视角对父权制理论进行改造和重新建构。到目前为止,对于很多女性主义研究者来说,父权制理论依旧是分析性别关系的一个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3,(2)
中苏关系是20世纪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中苏同盟则是中苏关系史上的重要问题。中苏关系的破裂是多方面的,不同文化和民族心理对中苏关系的发展有重要影响,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象征,作为一种民族文化,它影响着人的心理决策。作为历史产物的民族文化,对民族的心理习惯,思维定势和观念有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后来人的观察与思考。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中华民族和俄罗斯民族不同的文化和民族心理深深地影响了赫鲁晓夫时期中苏两国领导人的思维和决策。  相似文献   

12.
社会文化心理对政策执行有着深刻的影响。当前我国社会文化心理环境既有对政策执行有利的一面,如有较强的认同和服从政策的文化心理传统;同时也有不利的一面,如人情关系经常导致政策执行走样。优化社会文化心理环境,提升我国政策执行力必须在政策制定上整合社会群体的心理需要,必须大力建设公众参与的执行文化,必须通过政治社会化促使人们形成正确的政策执行态度和行为倾向。  相似文献   

13.
徐学福 《理论视野》2004,(5):43-44,46
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作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个方面的内容,是党领导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项根本指导方针。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中要真正把这项方针贯彻到底,不仅要求各项具体文化事业紧密围绕“先进”二字作文章,多出具有社会发展导向性的催人向上的文化精品,更重要的是要在社会有机体中着力营造先进文化生态系统,建立先进文化生态链环,造就先进文化作为社会主导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运行机制。 一、营造先进文化生态系统的理论假定 生态本是生物学概念,是指生物在生长过程中与周围环境所形成的互补互摄、对立统一的有机自然系统。生态的形成既是一种适应,更是一种选择。把生态概念上升为哲学,  相似文献   

14.
布哈林作为俄共(布)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创造性地提出了"意识形态性劳动"概念,拓展了意识形态概念的思考维度,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纵观布哈林意识形态思想,马克思的精神生产劳动理论、物化理论以及列宁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是其主要理论渊源;意识形态概念与特征论、属性与存在论是其主要内容。不断进行意识形态理论创新、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断引领整合多样化社会心理是布哈林意识形态思想的重要当代启示。  相似文献   

15.
“蚁族闹蜗居,神马驾浮云”,“给力”,“我爸是李刚”,“蒜你狠”等,从虚拟世界到现实生活,“词传播”已经成为一种醒目的社会现象和文化存在,其影响越来越难以忽视。网络热词这么“热”,深层原因何在?它折射出了怎样的社会心理和意识?2010年12月2日《人民日报》刊发文章认为,  相似文献   

16.
姜宏军 《党政论坛》2008,(24):60-60
中医情志疗法是根据我国传统文化和民族心理,运用朴素的古代心理学思想和情志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来进行治疗的方法。情志疗法在明清时代得到广泛应用,甚至一些文学作品都有反映,如吴敬梓《儒林外史》中记述的“范进中举”:范进因过喜而连口“我中了”,呈癫状,其岳父胡屠夫打他一记嘴巴而治之.就是运用“恐胜喜”原则的例子。随着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形成,社会要求我们加强对富有自己特色的中医情志相胜心理疗法等的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我国社会出现一个生活遭受挫折后无信心希望、无法纪意识、无精神信仰的“失意群体”,这类人群极易走向极端,危害社会。我们应该及时将“失意群体”的生存状况问题提到日程上来,采取综合性措施,全面打造、完善失意群体“心理疏导机制、利益诉求机制、收入分配机制、社会保障机制”四位一体的保障平台,全面改善他们的生存状态和身心健康水平。这其中很重要的是加强对“失意群似的情感教育,借助思想政治教育,健全心理疏导机制,来逐步实现对这个群体的消融。  相似文献   

18.
蔡静  李艳  范选娇 《学理论》2014,(2):172-173,176
由于大学生独特的心理特点和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使朋辈辅导员成为大学生获得社会支持的重要力量。在传统的朋辈心理辅导体系中,借助团体心理辅导实施方便、见效快的优势,在优化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方面创新性地引入团体心理辅导的形式,并将团体心理辅导方案与社会支持理论进行整合,取得了良好的收效。  相似文献   

19.
政治文化研究兴起的背景及其思想渊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认为,在西方虽早有人尝试通过分析文化因素来解释政治现象,但专门的政治文化研究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在政治学界慢慢地兴起。首先,政治文化的研究是随着对民主及其过程的认识不断深化而兴起的,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民主的乐观情绪与现实并不相符,对此,美国政治学家们放宽了眼光,深入到政治现象背后研究经济、文化等因素对民主制度的影响,许多其他社会科学家也从自己的专业角度进行研究,为政治学研究提供了广阔的视野和丰富的思想资源。其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比较政治学的迅速发展是政治文化研究兴起的直接学科背景。政治文化研究的思想渊源主要是韦伯—帕森斯的社会学理论和文化人类学及心理分析理论。政治文化研究在如下方面超越了前人:其一,提出了“政治文化”概念,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思考问题的新角度;其二,突破了以往文化研究中的文化同质性假定  相似文献   

20.
通过重新考察葛兰西意识形态理论的概念谱系和解读其逻辑构架,彰显出葛兰西对发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作出的重要贡献。葛兰西的意识形态理论对于认识当今全球资本主义时代的重大现实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它依然是当今文化研究中的热点理论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