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这些重要讲话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既从理论层面丰富和发展了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也从实践层面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5,(13)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如何将生态文明理念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已经成为研究热点。本文通过探讨生态理念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系,分析了将生态理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提出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遵循以学生为本、开放性和动态平衡的原则,以期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就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把脉定向,先后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守正创新、固本铸魂,努力开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教育摆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从“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出发,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更高的目标。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要全面准确深刻领会十八大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大提出的各项任务,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5.
刘远靖 《学理论》2014,(2):273-274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这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塑造功能、文化传播功能,以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文化渗透功能决定了思政课是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阵地,而要顺利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从受教育者的特征出发,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等多个重要会议,立足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要高度,深刻回答了事关高等教育事业长远发展的一系列方向性重大问题,深刻阐明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光辉和科学力量,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对于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黄婉珺 《学理论》2013,(3):249-250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2012年11月8日—14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在十八大工作报告中,提出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并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大学生工作中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在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要得到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现状,分析其面临的局面:被边缘化、思政课教材冗杂重复;深入探析以上局面产生的根源:思想政治教育的"孤岛效应"、网络的冲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编制。最后优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学科建设规范化、教材要"做减法"、占领网络教学平台等措施,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工作。  相似文献   

9.
刘小茵 《求知》2013,(11):43-45
党的十八大报告高瞻远瞩、总揽全局,为我们今后一个历史时期指明了前进方向。报告中提出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内容的高度凝练与概括,反映了社会主义最基本、最核心、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及价值目标和价值追求。高校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重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高校责无旁贷。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重点强调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要将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现代化。这样的思想理论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通过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融入十九大精神内容的研究能够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促进当代大学生更好地理解十九大精神,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更加完整。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3,(1)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应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应该注重人文关怀,提高其说服力,增强其影响力,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既要教育人、引导人,又要尊重人、关心人。要根据大学生的实际需求,从单纯的注重思想政治教育,逐步转向既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又要注重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2.
梁晓理 《学理论》2015,(4):229-230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全党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作为培养未来社会主义建设中坚力量的高校,应不断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需要,深刻认识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三个自信"的关系,并通过创新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把"三个自信"贯穿其中,不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是一项宏大的历史性工程。通过在高校研究生党支部建设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运用,能够坚定高校研究生的理想信念和政治立场。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党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公共政治课堂上,而应该通过包括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在内的多种方式,与其他党建工作相结合,实现二者协同共进,在提升高校党建工作成果的同时,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高校研究生党支部建设过程中,应该转变思想政治教育观念,更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丰富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与方法,使二者的目标协同实现。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于建设一支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执政骨干队伍”。高等院校干部队伍是推动高校事业发展的骨干力量,是高校核心竞争力体系结构中的关键环节之一。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高校的管理水平,对贯彻和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对促进高校办学水平、办学效益的提高、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打造培养一支思想新、能力强、作风正的高等院校干部队伍,为高等院校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转型发展、特色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15.
张丹  张弋 《学理论》2014,(32):261-262
高等学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要主动学习和掌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理论知识,不断寻求科学的方式、方法、载体和途径,积极运用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开展工作。举办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旨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推动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最大优势,是党的全部工作的生命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采取一系列有力举措加以推进。五年来,国有企业积极贯彻党中央的相关部署,着力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为企业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促进改革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中  相似文献   

17.
信任社会资本是社会资本的一种类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进行信任社会资本的培育,能够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增进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沟通协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然而,当前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培育信任社会资本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如信任社会资本培育存在自发性,高校进行党的信任社会资本培育受到外部环境的干扰,信任社会资本在高校中的群众基础薄弱等。因此,需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功能强化法规和道德教育,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功能增强党的信任社会资本,注重发展学生社团组织培育信任社会资本。  相似文献   

18.
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到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看望干部职工,强调要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这条主线,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系统的积极作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刘奇葆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和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善于运用思想政治工作推动党的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蔡红武  洪儒  陈卓 《学理论》2013,(18):156-157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教育体制改革产物的民办高等教育,要在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中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必须加强党的思想建设,"领导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明确办学理念,促进教育教学,创新实践载体,以保证民办高校健康、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0.
林艺 《学理论》2013,(12):23-25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高校作为培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级专业人才的特定场所和知识创新的基地,正在不断地受到腐败问题的侵蚀和困扰,高校腐败具有相对集中、隐蔽性强、团伙犯罪不多、人们关注相对较少、危害的深层次性等特点。惩治高校腐败必须准确定位,消除误区;加强教育,筑牢防线;健全制度,堵塞漏洞;全面监督,强化制约;严惩不贷,加大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