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是个残疾人,叫李引红,又是山西省阳城县残联的理事长,22岁时因公致残,双眼双手遭严重创伤,在生活道路上拼搏了30年。1997年调到县残联,开始为残疾人的事奔走呼号。 我是残疾人,我要求自己时刻想着残疾人的疾苦和利益。董封乡郭马村残疾人刘燕锁,左上肢缺失,爱人自小双目失明,育有一子一女,家庭生活十分困难。我多次专程到他家慰问,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帮他的儿女完成学业。残疾人孟彪、陈露瑶需要康复治疗,我和  相似文献   

2.
《干部人事月报》2010,(12):55-55
HR来信: 我公司原来一直与某人力资源公司有劳务派遣合作关系。现该公司提出,根据本地有关规定要求我公司缴纳本年度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原因是该公司历年一直受到市、区残疾人劳动服务中心的大力支持,减免了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但从今年起该免缴待遇取消,为此,该公司向我公司提出必须支付本年度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我们想请教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3.
《中国残疾人》2013,(9):31-31
严兰兰女,42岁,汉族,现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区残联理事长。"倾尽全力来为残疾人服务,这是我对自己的要求,更是我一直的信念。"2000年4月,因为工作需要,严兰兰调到了克拉玛依区残疾人联合会。一转眼,她在这个岗位上已经工作了13年,随着时间的推移,她深深爱上了这个工作。她觉得为残疾人工作,不仅是政府工作的需要,更是她和残疾人的缘分。做好残联带头人严兰兰常说,作为一名基层残疾人工作者和党员干部,不但要对残疾人有感  相似文献   

4.
我是江苏省沭阳县统计局副局长,在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中,我担任沭阳县调查队副队长。做统计工作32年了,职责要求我必须一丝不苟,容不得半点疏漏或马虎。经过努力,我们沭阳县圆满完成了抽样调查任务。被评为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先进县,我也被评为全国先进个人。  相似文献   

5.
我是2007年8月成为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积玉桥街中山社区一名残疾人专职委员的。从此,社区里的58名各类残疾人变成了我的服务对象。他们有这样那样的困难,如何面对他们,如何面对陌生的工作岗位,这让我感到茫然,不知所措。还好社区要求我们做到“三必到、五必访”。于是,通过一个月的走访,我摸清了这些残疾人的家底,心里总算塌实多了。我们社区原来有位重度肢体残疾人叫王青甫。  相似文献   

6.
残联干部应该与残疾人血肉相连,我任残联理事长已经3年多了,但是我还依然记得当年那位残疾人亲属来到我的办公室有事找我时,站在那里也不坐下,足足有一个小时说不出自己是来干什么的情景。这件事给我的震动太大了,它让我意识到,我们残联干部是为残疾人服务的,可是在残疾人的眼里,我们是当官的,我们是陌生的,我们和他们有很大的距离,因此他们紧张得说不出话来。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在抓残联的队伍建设中,要求每一  相似文献   

7.
《中国残疾人》2007,(10):61-61
办好2008残奥会,既是党和国家的要求,也是广大残疾人的愿望。时值北京残奥会倒计时一周年之际,中国残联残奥工作办公室与本刊将联合开展"我与残奥"有奖问卷、征稿活动。希望各级残联、各专门协会组织广大残疾人群众和残疾人工作者积极参与本次活动。  相似文献   

8.
差不多从1989年《中国残疾人》创刊时,我便开始做残疾人工作。我去过好多地方,采访或调研,了解残疾人工作和残疾人的状况。在基层,我交过不少残疾人工作者和残疾人的朋友。编辑部经常收到基层的来信,其中当然有反映基层工作的困难和残疾人困苦生  相似文献   

9.
欧阳主编:您好!我是一名基层的新闻工作者,我很健康,但我非常关注身边的残疾人,也曾写过许多有关残疾人的报道,同时我也十分关注《中国残疾人》杂志,在《中国残疾人》杂志出刊200期之际,我想以一个读者的视角提点个人的看法:在我看来《,中国残疾人》理所当然应更多地体现“残疾  相似文献   

10.
我的家乡是浙江省的丽水市,不久前,我因探亲的原因回到家乡.期间正逢浙江省直机关工委部署和省残联机关党委要求结合本职工作开展回乡调研,为此我选择了当地一个农村并进村入户,对农村残疾人的就业、培训及社会保障等进行了调研,在此将我的所看所想记录下来,希望能为我们农村的残疾人就业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又一位残疾人接受我的采访,我又一次与残疾人面对面.将近20年了,我采访残疾人的最大感受,是尊重采访对象的感受,而且这个尊重必须是发自内心的. 15年前,我采访一个辅具中心,正赶上一位肢体残疾人在装配小腿假肢.陪同我的残联同志走过去,掀起他的裤腿给我讲解,和对方连个招呼都没打,而对方也是木木地由着他说、由着他摆弄.我心里特不是滋味. 我们的工作是宣传残疾人事业,要经常采访残疾人.  相似文献   

12.
我叫李立新,2005年底有幸参加新城区韩森寨街道残疾人专职委员的选聘,幸运的成为一名残疾人工作者。我感激政府给我这次就业的机会,同时,圆了我多年愿意献身残疾人事业的美好心愿。  相似文献   

13.
在为数不多的残疾人刊物中,我钟爱《中国残疾人》。我不知道《中国残疾人》创刊的具体日期,但是,她和我相逢相伴已有十七个春秋了。  相似文献   

14.
2007年1月,我被临江市残联招为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残疾人的岗位对我是既陌生又熟悉,陌生的是,新的工作和如何做残疾人的工作还是个门外汉,熟悉的是,我本身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残疾人,觉得和残疾人好沟通.  相似文献   

15.
董超 《中国残疾人》2011,(12):41-41
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是衡量残疾人事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展示残联形象、提升服务残疾人能力的重要载体,更是构建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战略支点。我就任理事长以来对如何加快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调研。通过调研,我也对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作了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16.
日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中国残联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残疾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对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开展残疾人职业培训工作进行全面部署。通知强调,大力开展残疾人职业培训,是国家就业发展的整体要求,是帮助残疾人适应就业市场变化的根本要求,是促进残疾人就业的必然要求。通知要求,要针对残疾人的需求与特性,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推行就业导向的培训模式,鼓励残疾人就读职业院校,大力开展社会化培训,加强实  相似文献   

17.
我叫陈树仪,是辽宁省朝阳市文化社区的一名残疾人专职委员。也许是因为本身也有残疾的缘故吧,我对残疾人的感情远过于亲兄弟姐妹。身为残疾人的我格外珍惜这份工作。  相似文献   

18.
郑功成 《中国人大》2012,(19):32-32
过去将残疾人叫作“残废”,这个词很恶毒,实际上残疾人是残而不废的。近几年,我关注残疾人多一点,到很多地方去调研,(我发现)绝大多数残疾人都有着某方面特别的天赋,只要开发得好,都是宝贵的人力资源。因此我认为,不能把残疾人保障仅当作是满足残疾人简单地维持生存或者获得简单医疗。建议相关部门把残疾人当成国家未来宝贵的人力资源来开发,将残疾人的能力提升摆到优先位置。  相似文献   

19.
这次政府换届后,国务院让我联系中残联,分管残疾人方面的工作,为残疾人事业服务。我第一次来安徽,很高兴和大家见面,这便于今后工作上的联系。今天上午我去了芜湖聋哑学校,看了那里的残疾人特殊教育情况,使我很受感动。刚才又听了邓成标同志对安徽残疾人工作的简要介绍。我感到,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关心和重视下,安徽的残疾人工作做得是好的,残疾人事  相似文献   

20.
2008年12月,我成为了北京市团结湖街道一名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从此,我与社区的残疾人结下了不解之缘。我从小爱好书画,跟随著名画家学画至今已有20年。我想何不利用自身的这些优势办一个残疾人书画班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