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49-1954年是新中国的初创时期,这一时期的中央行政体制并非一般意义上的"议行合一"制.而是非典型的带有分权色彩的"议行合一"制.此外,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并非是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而是当时的政务院,1954年以后改称国务院.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那段历史.  相似文献   

2.
博览之窗     
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不是国家元首1954年宪法颁布后,中国的国家领导体制发生了深刻变化,即国家元首——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设立。《共同纲领》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曾设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一职。人们普遍认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就是当时的国家元首。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共同纲领》规定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一职的职权为“主持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的会议,并领导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的工作”,因此这无疑是当时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最高行政机关的领导人。但是,从立法角度来讲,国家最高领导人,却并不等于就是国家元首。国家元首,应当是在宪法中明文规定的…  相似文献   

3.
李格 《党的文献》2001,(6):58-63
三、 1 94 9- 1 952年中央人民政府党的领导系统的创建  中央人民政府建立后 ,政府中党的领导系统主要分为“党委”和“党组”。前者在共同纲领时期变化不大。中央人民政府内党组系统的最高领导是“政务院党组干事会”。①党组是中央人民政府中党的领导机构 ,在政治上领导党委 ,主要任务是保证党中央对政府的领导及中央政策的贯彻执行 ,成员由在中央人民政府内担任领导工作的中共党员组成。共同纲领时期 ,党组系统变化很大。 1 949年 1 0月 - 1 952年 8月 ,党组主要分成三个层次 :政务院及其所属的各委、部、会、院、署、行等机关分别组成…  相似文献   

4.
“议行合一”作为完整词语,最早出现在1949年的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草案的总纲的说明中,由董必武提出。“议行合一”根源于中国共产党人一直以来的实践探索与理论总结,尤其是在由董必武担任主席的华北人民政府时期进行的积极的制度实践。这些实践从规范和经验两个层面影响着新中国制度形态的建构:规范影响的是从应然角度提供的制度可能性,而经验影响的是从实然角度进行的制度选择。从某种程度上说。经验对制度形态的影响更加直接。  相似文献   

5.
“议行合一”论曾峻“议行合一”是对社会主义国家政治权力关系的一种概括,作为一项基本原则,它是中国人大制度的基础。近年来,学术界就“议行合一”展开了广泛的讨论,但总的倾向是对它提出质疑和否定。本文拟将“议行合一”放在一个较为广阔的背景下来考察,以表明笔...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政府事务规模的增长与行政集权化的发展,行政权力在现代国家政治系统中的主导地位越来越突出,建立健全行政监督体制的吁求也因此越来越强烈。从法理上讲,在我国“议行合一”的国家政权体系中,行政机关只是立法机关的执行机构。但在实际政治生活中,行政机关发挥着非常活跃的统治和管理功能,在所有国家机器(人大与“一府两院”)中居于重要地位,承担着大量的行政立法、决策和执行功能。行政机关在从事大量社会经济活动的同时,行政权也从授权立法、兼行部分准司法权、扩大自由裁量权等方面得到了实质性的扩展,表现出广泛性、主动性的特点。因此,加大行政监督力度、改善行政监督结构、增强行政监督实效以保障行政机关准确、全面、高效地依法行政,是我国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李永忠  董瑛 《廉政瞭望》2013,(21):48-49
“议行监合一”权力结构和等级授职制用人体制,是苏联模式的两大核心标志,也是苏共亡党的两大根本性原因。在“议行监合一”权力结构和从上到下层层任免干部的等级授职制的强力控制之下,前苏联形成了各种既得利益群体。这些既得利益群体在苏共亡党中扮演着各种角色。  相似文献   

8.
1949年至1954年是中央人民政府建立与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新中国在此时期建立并实行了中央人民政府下辖政务院的二级政府体制。自1952年6月至1954年《宪法》颁布前,在经济、体制、毛泽东个人因素和偶然因素等共同作用下,中共中央对包括党政机构在内的中央行政体制相继进行了两轮调整。以中央人民政府向中央请示报告制度的确立和五口通商经济管理体制的建立为标志,最终从体制上根本确立并保证了中共中央对政府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使中央行政体制在组织结构和运行方式上发生了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9.
关于新中国的成立日,本已有定论,但却又不断成为学界探讨的一个话题.有人认为这一天应该是1949年9月21日,还有人认为是9月30日.其实,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政府成立的标准是公布施政纲领和宣布就职行政.1949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宣布就职并开始施政,这一天才是新中国的成立日.“九二一成立说”、“九三0成立说”都源于人民日报记者的误导,这是由于记者没有注意到新政协只是为成立新政府立法,不是新中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的开幕、闭幕不能作为新中国成立的标志.中共参照旧政协建政模式来解决新中央政府的成立问题,因而赋予新政协以组织新政府的职权.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一旦经由新政协全体会议选举产生并开始施政,就代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相似文献   

10.
孟红 《党史纵览》2009,(12):11-14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是从1949年10月1日共和国建立到1954年9月15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的最高国家政权机关。包括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和由它任命并受其领导的政务院、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署等机构(1952年11月15日增设中央人民政府计划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存在的5年中,举行过34次会议,通过了一系列法律,决定了国家建设中的许多重大事项。它与后来的中央人民政府即国务院在性质、组织、职权、作用和在国家机构体系中的地位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区别。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创立了议行合一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中国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毛泽东早期在"湖南自治"浪潮中主张的多数人的民主政治的思想实践,与马列主义的国家学说和民主理论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是其追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思想基础。土地革命时期关于苏维埃制度的实践、宪法大纲草案的起草、对于全国工农兵会议(苏维埃)作为最高政权的坚持,是毛泽东追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践的基础。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实行的"三三制"政权形式,确保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人们的权利,抗战后期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阐释了民主集中制的政权组织形式,至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理论上已经成熟。与新中国成立几乎同步,毛泽东督帅全党,在全国范围内开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和初步试运行,在中央通过新政协成立了中央人民政府,在地方则通过军管会接管与人民代表会议参政相结合的方式,初步运行乃至正式产生了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为人民代表大会在全国的最终创立开辟了道路。1954年9月一届人大一次会议正式通过了著名的五四宪法,标志着议行合一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新中国的根本制度得以最终确立。这之中,毛泽东的贡献无疑是最大的。  相似文献   

12.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仅要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更重要的是用科学的方法去破解难题,创新体制机制,从根本制度上保障国家的长治久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经历了“政社合一”-“行政依附”-“逐步分离”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兵团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中遇到最大的问题是兵团特殊的体制如何与市场经济体制相兼容,寻找兵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屯垦戍边的实现形式,完成国家长治久安的伟大战略使命。 一定的制度决定一定的体制,一定的制度可以有多种体制与其相适应。屯垦戍边是国家政治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制度内容是在边疆广袤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边境线长,接壤国多且极易动荡的地区,动员组织大批职工安营屯田,寓兵于民,寓军于企,劳武结合,平战结合。其组织形式是“党政军企”合一,职能是战斗队、工作队、生产队,任务是维护祖国统一,巩固边防,稳定边疆,发展经济。实现这种制度目标可以有多种体制,如军屯、民屯、军民合一的体制,也可以是军事体制或整体准军事体制,也可以是仿政府管理,局部是企业管理体制。在  相似文献   

14.
一从 1 949年新中国成立至 1 996年 ,我国曾进行过多次政府机构改革 ,其中比较大的有六次。1 949年 ,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 ,规定由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组织政务院 (国务院前身 ) ,政务院为国家政务的最高执行机关。根据这个法律 ,政务院设置了 35个工作部门 ,管理国家行政工作。建国初期 ,由于人民民主政权刚刚建立 ,对国家机构的设置 ,尤其是对政府部门机构设置缺乏经验 ,国家又面临着实现全国财政经济统一 ,稳定市场物价 ,争取财政经…  相似文献   

15.
田兆阳 《新视野》2001,1(6):38-3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政府系统和一些事业单位逐步实行了行政首长负责制的领导体制,给国家、社会生活事务和经济文化事业的管理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探讨政府在这种新的领导体制下如何坚持集体领导,发挥领导集体的整体合力和群体优势,在理论和实践上已日益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一、 行政首长负责制是兼备委员会制优点的首长制马克思指出:“行政是国家的组织活动。”[1]行政管理是有组织的国家管理活动,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权对国家和社会事务所进行的管理活动。因此,在行政组织中,人们根据最高行政权的归属,将政府首脑体制即…  相似文献   

16.
英国地方自治的丰富经验,正是我国解决村民自治痼疾的良方。二者具有内在的相似性:在宪法地位上,二者均产生于宪法规定,具有宪法调整"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本质,且均处于上级政府与选民之间;在自治组织上,英国地方政府与我国村民自治组织均是广义上的"议行合一"体制;在自治原则上,二者均遵循依法自治原则。基于英国地方自治的启示,我国村民自治应当完善自治的法律规范,为依法自治提供保障;应当引入竞争选举、方便村民选举,保障村民选举的权利;应当规范乡村事权,各司其职;应当将村委会工作与其报酬匹配,激励人才参与村民自治。  相似文献   

17.
人类社会正处在新旧更替的世纪之交,世界各国政府的行政管理大都进入了改革的时代,从英国的“撒切尔主义”到贵国总统克林顿提出的“重塑政府”,乃至日本的“小政府,大经济”,表明行政改革已成为世界潮流,越来越多的政府正在反思他们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以及如何做,有作为的政府首脑都把行政改革作为追求的政绩.许多朋友都知道,当今中国社会正处于全面改革时期,而任何一项改革都涉及到政府行政管理模式,都与政府体制改革相联系.中国的历史把行政改革推向了各项改革的最前沿,成为整体改革中最为关键的部位.这种地位的重要性使行政体制改革能够成为各国朋友了解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窗口.1、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行政改革虽然是各国政府共同面临的课题,但由于各国的具体国情不同,其具体内容有所不同.行政体制是国家行政机关的管理体制.在我国,国务院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是最高国家权力  相似文献   

18.
二十五年纪检体制改革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巡视来监督省委书记,用派驻来监督部长,应该说这与此前既不及时又不到位的监督相比,的确有明显的进步。我个人认为,对于发展党内民主和强化党内监督来说,真正的“上策”,应该是对党委“议行合一”的领导体制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权。  相似文献   

19.
《湘潮》1994,(4)
建国以来党领导军队体制的演变建国伊始,成立了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作为统一管辖和指挥人民解放军及其他武装力量的最高统帅机关。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隶属于国家中央军委。自从国家中央军委成立后,中共中央军委实际上即已停止工作,党对军队的组...  相似文献   

20.
张帆 《求实》2001,(Z1)
法的渊源的分类问题直接涉及立法体制和法的实施 ,目前这方面存在不少问题 ,本文拟就此作些探讨。一、关于遗漏①无论哪家观点 ,都按“宪法、法律、最高国家行政机关的行政法规和其他规范性文件……”的顺序来概括表述正式法源的分类 ,但都没有说明为什么要在“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后加“其他规范性文件”而不在“法律”后加“其他规范性文件”。显然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发布的决议、决定中 ,有一些是规范性文件 ,这些文件当然是正式法源 ,据此 ,“法律”可改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的法律和其他规范性文件”。为什么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