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税收筹划与税收征管经常被认为是互相对立的。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出台,无疑给企业所得税的税收筹划提出了新的难题。但是我们看到,企业所得税的税收筹划与其征管是辩证统一的,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2007年3月16日,我田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该法将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将取代1991年4月9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和1993年12月13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鉴于新法在纳税人、税率、扣除、税收优惠等方面与现行税法有诸多不同,本文特将企业所得税法新旧法条要点加以对比,以备读者比较。  相似文献   

3.
200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正式生效适用,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同时废止。这是中国新一轮税制改革的"开山之作",是我国税收法制建设进程中的一件大事。本文拟对企业所得税法统一的必要性及制度上的创新发表一点粗浅的意见。  相似文献   

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细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称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现就外商投资企业(以下称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固定资产、流动资产  相似文献   

5.
2007年3月16日,全国人大正式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在新的法律中,对涉外税收优惠部分做出了重大的调整,本文将从具体的税收优惠调整及其影响进行分析,探讨新企业所得税法下的税收优惠问题。  相似文献   

6.
张建 《法制与社会》2013,(34):103-104
21世纪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突飞猛进,资本跨国流动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亦日益成为常态,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海外进行直接投资,为实现税负最小化,投资者在进行税收筹划时,一个重要的筹划手段就是在低税国(地区)或在避税港设立受控外国公司来递延税款从而实现国际避税.这一现象的存在严重侵蚀国家税基,2008年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中首次规定了CFC税制条款.鉴此,本文试从我国立法与其他国家税法中CFC税制的征税对象入手,运用综合比较与归纳分析的方法,探讨如何借鉴国际经验以保证我国税收实践中CFC税制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7.
企业税收筹划法律风险的若干基础理论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企业税收筹划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概念混淆,使得许多避税策划甚至是偷逃税的手段被冠之以税收筹划。为避免税收筹划法律风险,有必要对税收筹划等基本概念进行澄清。宜将税收筹划界定为区别于偷税与避税而具有特定内涵的概念,从而构建一个与税收筹划相关且逻辑自洽的概念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探明税收筹划法律风险的内涵。  相似文献   

8.
刘培俊 《法学评论》2007,25(3):41-44
以往学界关于税收筹划合法性与正当性的研究方法和结论,已不足以指导目前变化着的税收筹划实践。税收筹划的合法性不仅直接源于税法规范的明文规定,而且内在地根植于法律特别是税收理念、税法原则、立税精神等更广泛意义上的正当性。因而,需要学术界和实务界冲破先前基于具体技术和特定规范的研究范式,脱出经验主义的窠臼,代之以新的税法学研究视角,对税收筹划行为进行系统考察,站在一定的法理高度,以一个新的分析框架,对税收筹划的合法性与正当性进行多维度识别,以对特定税收筹划行为做出恰当的分析,得出更加理性的结论,从而为及时发现和纠正不当的税收筹划行为,并为创新税收筹划规制制度提供新的理论支点。  相似文献   

9.
涉外税收管辖权的修改、补充和完善是今后一至二年内我国涉外税制改革所面临的主要课题,也是“两法合一”(指《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和《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的合并统一)的基础。本文拟从国际税法的基本理论和各国涉外税收管辖权的基本实践,结合我国近几年来涉外税收管辖权的实际和经验教训,提出一些旨在完善我国涉外税收管辖权的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2008年1月1 日起实施的<企业所得税法>明确规定企业应当按照月度或季度预缴企业所得税.对于该项规定,一些企业往往认识不是很探,或者不够重视.本文从税收筹划的角度出发对预缴企业所得税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企业所得税法》的实施,是我国税收制度的一项重大变革,是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新阶段的一项制度创新。该法的制定与实施遵循WTO体制的基本原则,维护国家税收管辖权,标志着我国税收立法技术走向成熟规范。  相似文献   

12.
<正> 一、涉外税收制度的方法原则和特点涉外税收制度是国家及其授权机关制定的制约具有涉外因素的税收法律、法令、条例、实施细则和征收管理制度、办法规范的总称。它是国家行使税收管理权,向纳税人进行征税的法律依据。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为了适应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新形势的需要,我国先后制定和颁布了三个有关涉外税收的单行法,即《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外国企业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并相应地公布了这三个所得税法的施行细则。除了上述的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以外,我国的涉外税收的税种还有工商统一税、房地产税和车船使用牌照税。此外,在其它一些单行的税收法规和涉外法律中也包含有一些涉外税收的规定。所有这些,连同财政部依法作出的解释规定共同  相似文献   

13.
从上海轮胎橡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沉浮,引出避税和税收筹划的定义,通过比较看出避税和税收筹划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分析了避税和税收筹划之间的关系,指出税收筹划的发展方向最终是达到企业和国家共同利益的最大化,实现双赢的目的,并为税法机关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称税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对外商投资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合并、分立、股权重组、资产转让等重组业务中有关营业活动延续性认定、资产计价、税收优惠和亏损结转等税务处理问题,规定如下:  相似文献   

15.
叶姗 《法学》2013,(9):92-101
我国《企业所得税法》第47条确立了"一般反避税条款",但税法实践中较少适用该条款来启动一般反避税调查。从一起滥用税收协定一般反避税案来看,该条款适用的关键在于如何解释"实施其他不具有合理商业目的的安排"和"有权按照合理方法调整"。一般反避税条款中的两个"合理"可以划定税收筹划权和纳税调整权的边界:"具有合理商业目的"是纳税人行使税收筹划权而节省税收成本的私法上的安排是否得到税法保护的标准,而税务机关行使纳税调整权而否认避税安排的公法上的权力必须适当,其所作出的特别纳税调整决定必须谨守谦抑之本分——"按照合理方法调整",并可受司法之检验。  相似文献   

16.
<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已经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并由主席公布,将于1991年7月1日起施行。为了进一步有效地鼓励外商投资,适应当前发展国民经的需要,合并《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和《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两个法,制定本法是必要的。但是一切法律制定后,都要通过人来执  相似文献   

17.
对于不同行业,涉及的税种和侧重不同,因而税收筹划采用的方法、技巧也不尽相同。本文以房地产开发企业中土地增值税为研究对象,结合税收优惠政策,分析房地产开发过程中一些纳税筹划方法。  相似文献   

18.
孙晓妍 《法学杂志》2012,33(2):159-162
合理的企业并购战略既重新配置经济中存量资源,促进经济发展,还是企业经营迈向成功的契机。随着我国海内外并购活动的日趋活跃,税收已经成为影响企业并购形式、交易成本等方面的重要因素,但并未引起国内学者的重视。本文主要依据美国《国内税收法典》、《1986年税收改革法案》,简要综述国外学者对美国企业并购中涉税问题的研究成果,阐明税收因素对美国企业并购的重要影响,为我国企业并购提供借鉴,也为国内并购交易的税收法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从上海轮胎橡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沉浮,引出避税和税收筹划的定义,通过比较看出避税和税收筹划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分析了避税和税收筹划之间的关系,指出税收筹划的发展方向最终是达到企业和国家共同利益的最大化,实现双赢的目的,并为税法机关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汤洁茵 《现代法学》2012,(5):162-171
我国于2008年开始实施的《企业所得税法》确立了一般反避税条款,并将其作为反避税交易的一般规则,这将对税收征管产生深远的影响。但《企业所得税法》第47条、《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以及《特别纳税调整实施办法(试行)》对一般反避税条款实施的规定存在一定程度的矛盾和冲突,将极大地约束该条款在反避税实践中的适用。一般反避税条款所包含的商业目的要件和经济实质要件在当前立法中的关系如何,在实践中如何予以认定,是该条款获得实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