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恒足 《前线》2013,(4):87-87
1952年的一天,诗人艾青带一幅画拜访齐白石,请他鉴别真伪。齐白石拿放大镜仔细看了看,对艾青说:“我用刚创作的两幅画跟你换这幅,行吗?”艾青听后,赶紧收起了这幅画,回应道:“您就是拿20幅,我也不跟您换。”齐白石见换画无望,不禁叹了一口气:“我年轻时画画多认真呀,现在退步了。”原来,艾青带来的这幅画正是齐白石数十年前的作品。艾青走后,齐白石整天愁眉不展。一天夜里,儿子发现父亲一直坐在书桌前,一笔一画地“描红”。  相似文献   

2.
"我不敢去你们中国,因为中国有个齐白石。"1956年6月,著名画家张大千拜访毕加索,三次而不得见。当最终被其诚心感动,见上一面时,毕加索二话不说,搬出一捆画来,张大千一幅一幅仔细欣赏,发现没有一幅是毕加索自己的创作,全是临摹齐白石的画。看完后,毕加索对他说:"齐白石真是你们东方了不起的一位画家!  相似文献   

3.
一“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国民政府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实行不抵抗政策,究其原因,除了蒋介石认为“中国武器不如人”、“抗日三天就亡国”和“依赖国联公理裁决”外,一个重要的理由就是“攘外必先安内”.这里的“攘外”即是对日军的侵略妥协退让;“安内”则是压迫各异己力量和民众的抗日运动,“围剿”苏维埃红军,而“剿共”被当作抗日的前提.“攘外必先安内”作为蒋介石不抵抗政策的理论依据,从提出到确立,有个过程.早在1927年春,蒋介石与日本天皇互派心腹密谋,达成默契:蒋介石反共,日本支持蒋统治长城  相似文献   

4.
秋收起义前虎口巧脱险毛泽东落入民团之手后,他心里非常清楚,如果自已一旦被送到浏阳去,生命就有危险。但他仍然沉着冷静,不慌不忙地说:“走就走!我正好要去逛逛县城哩。有些要买的东西,就去那里采买吧!”  相似文献   

5.
《支部生活》2010,(6):51-51
西安事变过去7个月后,对于国共联合抗日,蒋介石仍然难以下定决心。 此时,南京已经是危在旦夕,每天都有日军飞机在南京城上空狂轰滥炸。这一天,冯玉祥风风火火地闯进了总统府,请求辞职。他气冲冲地对着蒋介石说:“人家共产党要求把军队改编为国民党革命军,上前线去打日本鬼子,这有什么不对吗?你为何变着法儿地找理由就是不批准呢?”  相似文献   

6.
笑笑     
退休后,我没事常到市内商业街逛逛。一天中午,我从一家酒店门前经过,突然从对面走过来一个40岁左右的人,看样子像个推销员。他过来拉住我的手说,“啊呀!老厂长,好久不见了。”我一看,这个人根本不认识啊!没等我反应过来,那人就连拉带拽地说:“走,我请你喝酒去!”  相似文献   

7.
1956年张大千曾去拜访毕加索,看到他的画桌上有不少临齐白石的画。毕加索说:"齐白石真是你们东方了不起的一位画家!那墨竹与兰花更是我不能画的。"这位西方最有影响的艺术大师,如此评价齐白石,可见齐白石的影响。齐白石如何从乡间木匠成长为国画宗师?《从木匠到巨匠》一文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同“九一八”事变一样,卢沟桥事变也是日军精心策划出来的。 1937年 7月 7日夜,驻北平丰台的日军以一名士兵 失踪”为由,要求进 “入宛平城搜查。随后,日军在交涉中改变了理由———在日军“军事演习”中,有中国士兵对日军进行所谓 “非法射击”,要求中国军队退出宛平城。改变的原因是,“失踪”的士兵归队了。这个无理要求在遭到中国军队拒绝后,日本侵略军突然向卢沟桥一带的中国驻军发动攻击,并炮轰宛平县城,卢沟桥事变爆发。 当时的日军及战后研究这一段历史的日本学者,都认为是中国军队打响了第一枪,造成了事变的发生。对此,一位中…  相似文献   

9.
艾琳  姚宝林 《共产党人》2004,(18):42-43
1994年6月的一天,在陕两省革命老区定边县的县城里,当部队要招募新兵的消息传出后,有许多小伙子都跃跃欲试。在他们当中有一个年仅16岁,细高个,大眼睛的小伙子,他叫贺生邦,家就住在县城里,由于他满身都透着一股子机灵劲儿,被招兵的人一眼就看中了。当招兵的人问他:“小伙子,你为什么要当兵呢?”贺生邦挺着胸脯大声地回答道:“当兵是我的理想,我要为保家卫国抛头颅,洒热血!”  相似文献   

10.
“擦皮鞋少将”江民声,是抗日战争时期一个传奇人物。当年上海、武汉等地各媒体曾广为宣传他的英雄事迹。 他是山东汶上人,家境贫寒,年青时,在日本人开设的辽宁抚顺煤矿作矿工,由于受不了资方虐待,矿工们发起了一次罢工,一些矿工被矿警殴打,江民声在愤怒之下,打伤了东洋总管,在矿工兄弟的帮助下逃出了抚顺。九一八事变后,江民声加入了抗日救国会(后改名为哈尔滨民众救国自卫军),曾参加马占山领导的抗日义勇军与日军作  相似文献   

11.
“九·一八”事变后,新民第五小学教师张星飞在爱国主义思想支配下,积极筹划抗日三人小组,他的一个要好的同事石海岑从奉天来探望他,指点他:“你应该找共产党,共产党是抗日的。”并告诉他:“我有一个朋友就是共产党,你原意参加我可以给你搭个桥。”张急不可奈石走后第四天,张星飞就接到由奉天皇寺寄来的一封信,叫他去奉天接洽,信上署名李馨华。  相似文献   

12.
1956年张大千曾去拜访毕加索,看到他的画桌上有不少临齐白石的画。毕加索说:"齐白石真是你们东方了不起的一位画家!那墨竹与兰花更是我不能画的。"这位西方最有影响的艺术大师,如此评价齐白石,可见齐白石的影响。齐白石如何从乡间木匠成长为国画宗师?《从木匠到巨匠》一文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齐白石的  相似文献   

13.
齐白石出生于湖南湘潭一个农民家庭,他从一个木匠成为一个画师,从一个偏远地区的画家成为京城的大画家,进而成为在世界上享有一定声誉的艺术大师,曾经历了颇为曲折的艰难之路。这其中有两个人影响并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一个是清末名士陈宝箴之孙陈师曾,一个就是徐悲鸿。在齐白石的朋友中,陈师曾是第一个真正读懂齐白石并真心推介和宣传齐白石画的人;而齐白石又得益于徐悲鸿的尊重和推介,最终成为世界级的艺术大师。  相似文献   

14.
宋静 《新湘评论》2014,(4):53-53
今年的夏天格外热,我给老爸打电话嘱咐他,热了就开会儿空调,别怕浪费电,顺便问他有没有哈需要的,我好给他买了寄过去。 老爸一如往常般地回道:“不用买啊,我啥都不缺的。”后来好像又想起了什么似的,问了一句:“明(我老公的名字)在你旁边吧?”我说:“没啊,咋了?”“你婆婆呢?”“也没有啊!爸,你想说哈说就行啊!”老爸这才“放心”地说道:“要不,你给我买个皮带吧?我这皮带用了七八年了,不大好用了!”我赶忙答应下来:“没问题,这两天就给你买了寄过去啊!爸,你需要啥直接给我说就行的,别管他们在不在我旁边。我孝敬自己老爸,谁也不敢有意见Ⅱ阿!再说了他们也不是那种人啊,你以后可不准跟自己女儿这么见外了啊!”  相似文献   

15.
陈昌喜 《党史文苑》2004,(11):56-56
1937年7月,日军以士兵失踪为由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蓄意制造事端挑起“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那么当事的几个日本军人最后的命运如何呢?田代皖一郎他是日本佐贺县人,1880年出生,“七七事变”时为中将军衔。1937年7月8日凌晨,田代在司令部召开会议,下达进攻命令,日军猛攻卢沟桥及宛平县城。中国驻军奋起还击。7月11日晨,日军统帅部作出向华北派兵的重大决定,还命香月清司中将接替指挥不力的田代为中国驻屯军司令官。田代闻讯后,羞愤交集,于15日突发心脏病暴亡。牟田口廉也事变发生时,他任侵华日军中国驻屯军步兵旅团第一联队联队长。8…  相似文献   

16.
语言的魔术     
语言这东西,大概是世界上最复杂最深奥的一门学问。我们天天说话,也天天都在听人说话,可对“语言的魔术”却懂得很少。往往是不经意间,就被人糊弄过去,有时甚至不明白是自己糊涂、别人糊涂、还是那事情本来糊涂。  比如说,你去买皮鞋,旁边有人对你说:“这皮鞋样式虽然一般,但是皮子好嘛!”你就觉得这皮鞋是可以买的。如果旁边又有人向你说:“这皮鞋皮子虽然好,但样式太一般了!”你就觉得这皮鞋似乎不该买。如果你打不定主意,冷静下来想一想这两个人的话有啥不同时,你会发现他们说的都是合乎实际的,只不过那“虽然”、“但是…  相似文献   

17.
1941年,29岁的陶勇任新四军第一师三旅旅长兼苏中四分区司令员。这年初夏的一天傍晚,他开着一辆从日军手中缴获的摩托车,前往驻扎在骑岸镇的九团检查工作。不一会儿,他便来到九团团部门口。哨兵上前敬礼,并喊了声“首长!”陶勇一怔,怎么这个哨兵说话女声女气,抬头一看,帽檐下露出长发,还有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原来还真是个女的!陶勇顿时火冒三丈:“九团的人都死哪儿去啦,派个女的来站岗!”他很清楚,九团周围很不太平,经常有日伪特务偷偷潜伏过来。  相似文献   

18.
2011年3月2日,吉林省珲春市密江乡边防派出所民警兼解放村党支部副书记杨光,刚走出单位会场,就被等在外面的一个村民拉住说:“村里这几天不太平,你快去看看吧!”杨光立即动身去了解放村。在村民金虎男家,几个凑在一起的村民忧心忡忡,七嘴八舌地议论:“马上要种地了,村里也没有个管事的,怎么办啊!”正在这时,杨光推门进来了。  相似文献   

19.
王艳阳 《世纪桥》2002,(1):33-35
1931年9月18日,日军开始向沈阳东北军北大营和沈阳城内发起进攻。“九一八”事变爆发。由于国民党政府推行“不抵抗”政策,使日本侵略军在不到4个月的时间内  相似文献   

20.
上帝想改变一个乞丐的命运就化作一个老翁前来点化他,他问乞丐:“假如我给你1000元钱,你如何用它?”乞丐回答说:“这太好了,我就可以买一部手机呀!”上帝不解,问他为什么。“我可以用手机同城市的各个地区联系,哪里人多我就可以到哪里去乞讨。”乞丐回答说。上帝很失望,又问:“假如我给你10万元钱呢?”乞丐说:“那我可以买一部车。这样我以后再去乞讨就方便了,再远的地方也可以很快赶到。”上帝很悲哀,这次他狠心说:“假如我给1000万元呢?”乞丐听罢,眼里闪着光亮说:“太好了,我可以把这个城市最繁华的地区买下来。”上帝挺高兴。这时乞丐突然补充了一句:“到那时,我可以把领地里的其他乞丐全部撵走,不让他们抢我的饭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