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吃饭记     
纪平 《中国监察》2009,(15):60-61
我这个人耳垂生得大。小时候,常有长辈一边摸捏着我的耳垂,一边说:“这伢子大耳垂,长大有饭吃。”在我的家乡,“有饭吃”既指不饿肚子,又包含有出息、有福气之意。而耳垂大与“有饭吃”有什么必然联系,为何耳垂大在乡亲们心目中是有饭吃的象征,我不得而知。我只清楚,乡亲们这样说,是出于一种对我的同情和祝愿。  相似文献   

2.
40岁上下的男人是很吸引人的,特别对那些情窦初开的女孩子,一旦爱上了他们,便可能发疯发狂。小洁和大郭就是这样一种情况,但大郭拒绝了小洁的多情。在咖啡厅里,小洁跪在大郭面前,用眼泪诉说自己炽热的爱情:“我不能没有你……”大郭摇头:“我有老婆和儿子。”“我不在乎!我只要  相似文献   

3.
郭大为 《政府法制》2008,(20):18-19
一个区委书记的权力有多大?经常会有朋友问我这样的问题,而我总是告诉他们,你去看看那些落马的区、县委书记,看看他们做了多少违法的事情,看看他们胆大妄为到什么程度,就知道他的权力有多大了。  相似文献   

4.
1.县长办大丧敛巨财 最近,《人民日报》、《农民日报》对河北省阜平县县长为死去的老婆大办丧事和大搞迷信活动的问题,刊发了“读者来信”和“内参”,引起了社会极大的关注。 正在这时,新华社新闻学院的远征来电话说,他有一份这个问题的调查材料,要送给我看看,我让他快来。当我看了材料,大为吃惊。原来是一份群众的告状信,状告父母官县长大人,其中这样写道: 1999年4月上旬,县长之妻医治无效亡故。  相似文献   

5.
这几天发生的最大新闻是中国上海申博成功。喜讯传来的前一天,我还在马来西亚讲学,但当天我还是执意匆匆赶回上海。其实,在国外也能及时知道世博会的申办情况,但我对上海有信心,我想在上海感受那种千载难逢的胜利气氛——这实在是一种十分美妙的感觉。果然,上海成功了!我认为,要成为一座国际大都市,就必须要攀登一个国际大台阶,世博会就是这样的大台阶。我这几年曾经考察过世界上很多著名的城市,发现其中有不少城市在现代的飞跃都和曾经举办过一次世博会有关。譬如巴黎有过古典的辉煌,那座埃菲尔铁塔在古典的建筑中显得那么不协调,但那是巴…  相似文献   

6.
锻炼     
前年,我大学毕业后考入中央国家机关,当了一名公务员。按照国家的规定,像我们这样的公务员是要下农村经受锻炼,接受再教育的。说心里话,我本人对有这样的规定还是挺高兴的,因为长这么大我还从来没有在农村生活过,更何况到那里我还可以得到实际锻炼,增加课堂上学习不到的知识。出于新鲜,更出于好奇,还有点早晚得过这一关的心理,所以我倒希望快一点让我下去。正好,去年冬天我们机关又有了新的扶贫任务,需选派一批不同层次的人员到扶贫点挂职工作。当然,我要积极争取这次机会了。幸好同事们工作都忙,报名的人不多,我便很顺利地…  相似文献   

7.
编读     
◎读者:我的批评我的期待读了《法律与生活》7月上半月的有些文章,总体感觉是“与法律相距甚远”,例如“美女经济”。我觉得《法律与生活》应该多关心一些与法律有关的,而且又是贴近人们生活的话题,这样可读性会增强。例如,前面有几期我比较喜欢的话题:六月下的司法鉴定改规矩,公务员法的修改,五月下的房贷违约金问题、反垄断法的出台等。我比较喜欢关注类的文章,能够给人启发,文章包含的信息量比较大,以后能否多一些关注的文章,可以对每个月的重大事件、重要立法、关键人物等进行关注,同时这些又和法律,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相信这样会引起…  相似文献   

8.
话说某年,从辽国来了一位使臣,大宋皇帝派当时就已经名满天下的苏东坡出面负责接待工作。双方见面相谈甚欢,突然,那位辽国使臣想试试他心目中的这位偶像大师的才华究竟怎么样,便对苏轼说:“素闻苏大学士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我大辽国有这样一句对联,  相似文献   

9.
季伟 《检察风云》2004,(7):22-24
对于女儿(程悠兰)的举动,程维高大加赞扬,在不同场合和不同时间,曾这样说:“我是一个掌握很大权力的大省省委书记,我在官场已经得到了这个地位。我儿女在商场上能取得很大成功,也是光宗耀祖。”  相似文献   

10.
有这样一个贪官,他在被检察机关传唤时是这样表白自己的:“第一,我没有重大经济犯罪问题;第二,我家里的财物都是我个人收入以及我孩子结婚、生小孩时别人送给我的;第三,我可以用党性原则来担保自己没有任何犯罪行为。”就是这样的表白,也曾一时躲过纪检、侦查人员的视线,但最终还是被绳之以法,查出受贿15万余元的事实,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  相似文献   

11.
北京某高校大二学生何天(化名)最近很"郁闷".他先因为说错话.被版主封禁了第一个ID(即所谓"马甲账号"),然后他用第二个ID抱怨,又被封禁.更郁闷的是,版丰把两个ID公示在匿名版面上."总有通过ID认识我的人,这样我特别难堪."  相似文献   

12.
"我想说:‘祖国,我支持您!’"在"藏独"像过街老鼠被热爱祖国的同胞喊打之时,一位可敬的南京市民以一幅大版面的广告抒发了这样的心声。这就是民意。  相似文献   

13.
大茶壶     
张桂松 《江淮法治》2010,(19):60-60
常常在喝水的时候,会不知不觉地想起我中学时代的班主任钱华老师,想起他房间里那把大茶壶。去年夏天,我因工作关系又一次回到了母校,有机会再次来到他的家中拜访。在老师为我沏茶时,我说:"钱老师,我们是喝你烧的水成长起来的。"三十多年前,像我这样的农村孩子,常常是在口渴的时候直接饮用自来水。终于有一天被钱老师看见,他怜惜地拉着我的手:"走,到我房间里去喝水。"  相似文献   

14.
黄蔼云 《法人》2005,(11):58-60
“第一第二年总得先让我干一干。至少,花旗这样的投资者一定相信,我从两平方米 的小亭子开始,在中国这样割据如此厉害的地方把春秋旅游做成如此规模,肯定有招数”  相似文献   

15.
开卷有感     
编辑同志:我接触《江淮法治》的时间不长,作为一名法律爱好者,我为有这样一本法制刊物感到高兴。对读者来说,他们所感兴趣的问题刊物可以深入浅出地解释,他们没有理由不为这样的刊物拍手叫好。我个人觉得贵刊的最大特点便是深入浅出,没有高  相似文献   

16.
刘彤海 《中国司法》2011,(1):101-102
有些同行常对我说,像你这样读书的律师已经不多了,对此我颇为感慨,律师不愿读书也是有其原由的:一是律师生存压力大,忙着挣钱养家糊口,无时间读书;二是律师们很浮躁,读不进去书;三是认为读书无用,书本知识与现实脱节,时下关系比知识重要。律师们不读书或读不进去书有其客观存在的理由,这些无可厚非。但是我认为要想做一个好的律师即称职的律师,  相似文献   

17.
朱伟一 《法人》2006,(8):19-20
我很希望有一天中国有赢得世人尊敬的法官,有霍尔姆斯、布兰代斯和卡多索这样伟大的法官。但我真的不希望有中国的比尔·盖茨夫妇和中国的巴菲特,出钱再多也别有  相似文献   

18.
北京某高校大二学生何天(化名)最近很“郁闷”,他先因为说错话,被版主封禁了第一个ID(即所谓“马甲账号”),然后他用第二个ID抱怨,又被封禁。更郁闷的是,版主把两个ID公示在匿名版面上。“总有通过ID认识我的人,这样我特别难堪。”  相似文献   

19.
我第一次坐飞机的时候,已经三十多岁了。这是人们常说的“爬坡”年龄,方方面面的压力都很大。那几年,为了提高效率,我一直在寻找最快捷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经常是人还在路上的时候,我就考虑到达时该做的工作和该说的话。尽管很多计划往往未能用上,但我总是这样地忙碌,我认为这样才有效率。直到有一天,也就是我坐上飞机的那一天,经历了让我感动的一幕,我才彻底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方式。那天,我因为急着要赶到另外一个城市,去与一位抄袭过我多篇文章的年轻人对簿公堂。临走时,我因为妻子为我收拾行李时表现出的婆婆妈妈和拖拖拉拉而大发脾气,头也…  相似文献   

20.
蒋勇 《中国律师》2014,(10):52-54
2012年年初至今,我几乎每一个周末都用在全国各地的律师培训上,目前只有3个省没有去过了。100多场讲座,3万多名律师参加,往往培训结束几天后,我的微信仍能收到大家的热情留言反馈。这样大的反响,是我始料不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