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军  刘莉 《世纪桥》2004,(1):23-24
国共两党关系是中国现代政治史的核心问题,也是当前海峡两岸关系的重要问题。“国共两党间的反复的合作与分裂和不间断的又联合又斗争的复杂关系,构成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后近三十年中国政治、军事、文化斗争的主要内容。”纵观国共两党关系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我们  相似文献   

2.
有一所学校培养出多位扬威中外、影响深远的大人物,学校以武立校,从这里走出了许多位战功显赫、声名远播的名将良才,曾一度被誉为"中国的西点"。然而,在特殊时代下,情同手足的同窗好友、相敬相交的师生,因为信仰的迥异,在战场上兵戎相见;但当民族危难之时,在抵御外辱的大是大非面前,他们摒弃前嫌,同仇敌忾,并肩作战……这所学校就是闻名中外的黄埔军校。  相似文献   

3.
台湾自1895年被日本强行割占后直至当今的一百来年间,其历史变迁的实质,一是回归祖国,二是两岸统一.而这与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这两大政党的"合"与"分"是息息相关的.本文拟就台湾被日本侵略者割占及其后百年的历史变迁为背景,从国共两党关系的角度,探讨台湾的历史命运与国共两党关系的相互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4.
一部现代中国政治史,基本上是以国共两党的合作和抗争为轴心而转动的历史。政治运作的焦点历来集中在少数政治领袖身上。周与蒋的较量和交往就生动体现了国共两党的合作和分裂、和好与交恶、以及力量互为消长的过程。本文揭开这纵横捭阖的历史帷幕,探索周、蒋的活动轨迹,从故人的脚印中规划出今人的步履——大陆和台湾的和平统一、国共两党的三度合作乃是历史之必然。  相似文献   

5.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在中国政治舞台上起主要作用的是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这两个中国最大的政党时而分裂,刀光箭影,劫波横来;时而合作,携手共进,笑浪恩仇。但不管是分裂,还是合作,谈判却是贯穿于两党关系的始终。近幼年来,国共两党间的各种级别、各种类型、各种规模的谈判超过千次之多,从国内谈到国外,从城市谈到乡村,从后方谈到前线,从旧中国谈到新中国,其谈判的长期性、曲折性、复杂性、戏剧性,在中国乃至世界近现代政党关系史上是罕见的。因而其历史经验是丰富的,教训也是深刻的。认真总结这些历史的遗产,有…  相似文献   

6.
刘岩 《党史博览》2012,(9):31-35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民党和共产党再度合作,达成共同抗击日军侵略的协议。此时,尽管蒋介石“对共产党关系没有进到真诚合作的程度”,但国民党晋绥地区的老牌统治者、新任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面对日军的步步紧逼,认识到只有借助共产党、八路军的力量,一同“守土抗战”,才可挽救山西危局,因而对八路军进入山西对日作战,持欢迎态度。八路军遵照毛泽东关于“全国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精诚团结,共赴国难”的指示,“对一切友军,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国共两党关系史的研究方兴未艾,短期内就有许多论著问世。但是,有些史实和理论尚有待于深一步的挖掘和研究,国共两党关系的历史特点就是其中之一。中国共产党同中国国民党的关系,作为一国之内的政党间的关系,是独具特色的。它大不同于国内任何政党间的关系,也大不同于任何外国政党间的关系。这种特殊的复杂关系,是半殖民地半封建旧中国的社会国情和70多年历史演变所造成的。认清国共两党关系的历史特点,实际上就把握了现代中国政治发展的规律和趋势,把握了国共两党关系的规律及主要经验。总结70多年历史,国共两党关系呈现出如下一些鲜明特点。  相似文献   

8.
研究福建的大革命问题,绝对不能撇开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福建大革命的发动和发展,是在极其复杂的阶级关系中迅速地发展起来的,刚刚建立起来的中国共产党福建地方组织显然起了重要作用,这是历史事实。在福建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中,无产阶级与民族资产  相似文献   

9.
20世纪20年代,各帝国主义列强在各方面都加强了对中国的控制与掠夺,同时在其操纵下,军阀割据与军阀混战成为社会生活中的突出现象。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社会各阶层强烈的共同愿望。1924年至1927年,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与孙中山领导下的国民党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携起手来,建立了国民革命统一战线,共同担负起领导全国人民开展反帝反封建军阀斗争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全民族抗日战争开始后,国共两党在闽粤沿海共赴国难,合作抗日,在中华民族的抗战史册上写下了可歌可泣的一页。 国共合作,抗日军兴 中国共产党倡导和组织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开创了国共合作、抗日军兴的崭新局面,闽粤两省的国共关系和闽粤沿海的抗战形势随之发生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11.
作为20世纪中国历史舞台上的主要政党和政治力量,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反复较量和曲折发展。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直至成为强大的执政党,而中国国民党由强转弱、由大变小,以至丧失其统治地位。这些历史实事充分说明,一个政党要保持其先进性,就必须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必须不断地用先进思想武装自己,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必须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必须深入研究执政党建设的规律,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相似文献   

12.
随着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加重,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为挽救民族危亡、谋求民族独立,全民族的民族忧患意识和民族责任感,使曾进行了十年内战的国共两党捐弃前嫌,以阶级利益服从民族战争的需要,停止内战分裂,走向团结合作,倡导和组织了以国共两党两军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了历史上的第二次合作,在合作中共商国是,从民族战争的实际出发,开拓创新,制定了正确的军事与政治路线和策略,在战争中共赴国难,充分体现了民族英雄主义和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3.
随着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加重,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为挽救民族危亡、谋求民族独立,全民族的民族忧患意识和民族责任感,使曾进行了十年内战的国共两党捐弃前嫌,以阶级利益服从民族战争的需要,停止内战分裂,走向团结合作,倡导和组织了以国共两党两军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了历史上的第二次合作,在合作中共商国是,从民族战争的实际出发,开拓创新,制定了正确的军事与政治路线和策略,在战争中共赴国难,充分体现了民族英雄主义和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4.
抗战胜利后,摆在全中国人民和各政党各政治派别百前的共同问题是:中国向何处去?中国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抗战胜利后的中国处在两种主要政治势力的争夺下,这两种主要政治势力是:代表中国封建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他们把持着名义上的国民政府,掌握着中国最大的武装力量。他们要用“扩大政府组织”和召开一党包办的“国民大会”的方法继续维持其~党专政的独裁专制统治。与之相对的是中国共产党。他领导中国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其他民主分子,主张“建立一个以全国绝大多数人为基础而在工人阶级…  相似文献   

15.
宋宜山万字汇报蒋介石欲动又止 20世纪50年代中期,国际上,1953年朝鲜战场各方达成停战协议,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又签订了越南停火协议,一度紧张的国际形势有所缓和:而在国内,经过几年的恢复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始致力于社会主义改造和国民经济建设,对台政策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由过去的单纯靠武力解决的方针,改变为立足武力伺机彻底解决和力争和平解放相结合的方针。面对如此国际国内形势,  相似文献   

16.
国共两党领袖人物与黄帝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亦水 《党的文献》2005,(5):89-91
1937年的清明节,对位于陕西省黄陵县桥山的黄帝陵来说,是一个很特殊的日子.经历十年内战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同时派代表共同祭奠祖先.中国共产党方面以中华苏维埃政府主席毛泽东、人民抗日红军总司令朱德名义致祭,祭文是毛泽东撰写的.代表是林伯渠,曾为国民党早期党员.  相似文献   

17.
正欧文·拉铁摩尔是美国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1900年7月29日,他出生在华盛顿,不久随父母来到上海,在中国度过了童年时光。12岁那年,他被父母送到欧洲学习,19岁返回中国,并在天津、上海等地做过助理编辑、商行雇员、保险公司职员等,能熟练运用中文,逐渐产生了深入了解中国的浓厚兴趣。从26岁起,拉铁摩尔开始在中国西北、东北等边疆地区游历考察,为其后来研究中国问题打下了坚实基础。此后,他陆续发表和出版了大量关于中国边疆和少数民族问题研究的著述,对中国边疆和少数民族问题进行了许多开  相似文献   

18.
历史街区营造涉及政府、居民、公众等多个系统层次,需要在政府、公众等多方利益相关者之间建立起一种有效的工作联系。完善历史街区保护的专业支持制度、政府部门协作机制和公众参与机制,有助于形成历史街区保护和振兴的合力。  相似文献   

19.
民国时期的东北大学由奉系地方势力1923年创立于沈阳(时称奉天),最初以为东北培养人才为目的。由于九一八事变的发生与国共内战的进行,该校在创办后的20多年中,大半时间被迫流亡他乡,历尽艰辛。由于以张学良为代表的东北地方势力与该校有深厚渊源,东北大学成为他们关注的焦点。也正因为该校为东北地方势力创办,所以国共两党均自其创办不久就开始在该校活动,期望在此发展力量,争取东北人才。因此.一部民国时期东北大学的历史,既涉及到以张学良为首的东北地方势力的兴衰,又始终伴随着国共两党的斗争。  相似文献   

20.
民国时期的东北大学由奉系地方势力1923年创立于沈阳(时称奉天),最初以为东北培养人才为目的。由于九一八事变的发生与国共内战的进行,该校在创办后的20多年中,大半时间被迫流亡他乡,历尽艰辛。由于以张学良为代表的东北地方势力与该校有深厚渊源,东北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