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时事资料手册》2010,(1):50-52
2009年12月25日,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布。这次普查揭示出中国经济的许多新情况,新变化。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08年12月31,时期资料为2008年度,普查对象是在我国境内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  相似文献   

2.
王军 《当代广西》2009,(7):48-49
2004年全国开展了第一次经济普查,取得了重要成果,根据普查结果对广西的GDP总量进行了修正。5年来,广西经济快速发展,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和企业组织又发生了新的变化。今年1月1日开展全国第二次经济普查,这将对于我区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经济普查是和平时期的重大社会动员,涉及数十个行业、数亿从业人员。切实摸清经济家底,对于科学决策及政策更加精益华意义深远根据国务院的通知,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即将于明年启动,这是我国在新时期开展的又一次国情国力调查。随着经济发展及所有制的日益多元,摸清经济家底变得殊为不易。2004年启动的我国第一次经济普查,便将我国2004年的 GDP 总量从13.58万亿元一次性提升为16万亿元,这一重大数据修正,以及有关二、三产业结构及规模的数据变动,引发了一系列政策调整;这次普查还成为十一五规划编制的重要依据,并为此后的宏观调控、经济结构调整等重大  相似文献   

4.
《时事资料手册》2006,(1):58-59
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04年12月31日,时期资料为2004年度。普查对象是在我国境内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者。普查主要内容包括单位基本属性、就业人员、财务状态、生产经营情况、生产能力、原材料和能源消耗、科技活动情况等。  相似文献   

5.
《时事资料手册》2004,(5):58-58
2004年8月1日起.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入户清查工作在北京拉开帷幕。从今年12月31日起,约800多万家的法人单位、产业单位和3000多万个个体工商户都将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经济普查的调查对象。本刊编写此稿,帮助广大读者全面了解这次经济普查及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6.
试论经济普查统计数据质量之保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全国经济普查是我国实施新的周期性普查制度后的首次普查,其涉及领域广、调查范围全,是以往历次普查所不可比拟的,加上又没有可资借鉴的经验,这些客观因素决定了这次经济普查将是极其困难的,因此,在整个普查过程中,如何得到准确、及时、全面的普查数据,确保普查的数据质量,是决定经济普查成败与否的关键。经济普查对数据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本次经济普查所做的准备工作和目前工作的做法来看,这次经济普查数据质量还是可信的。长期以来,中国统计数据的质量问题屡屡遭到海内外人士的质疑,最近一段时间,这个问题又引起高层人士的关注。因此,提高我国统计数据质量,探索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的成因及对策仍然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八面来风     
《今日海南》2006,(1):5-5
全国人大废止《农业税条例》中国延续2600年的农业税宣告终结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2005年12月29日高票通过决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农业税条例》,在中国延续2600年的农业税正式终结。这是中国在缩小城乡差别,减轻8亿农民负担方面迈出的历史性一步,意味着温家宝总理此前承诺的5年内取消农业税的目标提前实现。【部委】首次经济普查数据显示,2004年中国经济总量“增多”2.3万亿元——根据中国第一次经济普查得到的数据,国家统计局12月20日对2004年的G D P进行修正:2004年我国G D P现价总量为159878亿元,比年报数据增多2.3万…  相似文献   

8.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并与国家编制五年计划更好衔接,推进国民经济核算与统计调查体系的综合配套改革,国务院决定,将原定于2003年进行的第二次全国第三产业普查推迟,与计划在2005年开展的第四次全国工业普查和2006年开展的第三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合并,同时将建筑业纳入普查范围,在2004年开展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今后全国经济普查每10年进行两次,分别在逢3、逢8的年份实施。因农业普查周期较长(仍按每10年进行一次),且又非常重要,继续单独进行。现将开展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普查的目的和意义此次经济普查,主要是为了全面掌握我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结构和效益等信息,建立健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415号现公布《全国经济普查条例》 ,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总理 温家宝2 0 0 4年 9月 5日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科学、有效地组织实施全国经济普查 ,保障经济普查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 ,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经济  相似文献   

10.
国务院决定,2008年开展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08年12月31日,普查资料的调查时期为2008年度,普查对象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第二、第三产业活动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  相似文献   

11.
刘铮 《半月谈》2005,(1):42-44
从2005年1月1日起.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进入登记填报的实战阶段。这场动员了上千万工作人员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涉及我国境内第二、第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那么经济普查是怎么进行的?  相似文献   

12.
《山西政报》2008,(18):10-10
国务院决定。2008年开展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08年12月31日,普查资料的调查时期为2008年度.普查对象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第二、第三产业活动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  相似文献   

13.
闽政[2007]36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根据《全国经济普查条例》的规定,国务院决定于2008年开展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国发[2007]35号)精神,现就做好我省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普查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的  相似文献   

14.
《山西政报》2008,(2):26-28
国务院决定,2008年开展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为贯彻落实《全国经济普查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国发[2007]35号)精神,认真做好全省经济普查各项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5.
二○○八年五月二十六日宁政发[2008]99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为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国发[2007]35号)和《省政府关于开展江苏省第二次经济普查的通知》(苏政发[2008]22号)精神,切实做好我市第二次经济普查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普查的重要意义开展全市第二次经济普查,全面掌握南京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规模及布局,  相似文献   

16.
《时事资料手册》2010,(4):65-65
7月15日是,国家统计局发布我国今年上半年经济数据。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7284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1.1%,比上年同期加快3.7个百分点。其中,二季度GDP增速为10.3%,较一季度的11.9%出现下滑。  相似文献   

17.
张政 《当代广西》2004,(19):7-7,22
近10年来,在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全国开展了工业、第三产业、农业、人口和基本单位等项重大国情国力普查,并且都取得了成功。这些普查,摸清了“家底”,深化了对我国基本国情国力的认识;掌握了丰富的基础资料,为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地方各级党委、政府进行科学决策特别是加强和改进宏观调控提供了重要依据;为国民经济核算提供了大量基础数据,为提高核算质量和推进统计调查体系改革奠定了基础,使我国统计工作在与国际一般规则接轨方面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广西如何做好第  相似文献   

18.
为了全面掌握我国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结构、效益状况,为制定“十一五”规划,为优化经济结构,改进宏观调控,开拓新的就业渠道,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全面、翔实、科学的信息,国务院决定在2004年开展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把原来单独进行的基本单位普查、工业普查、第三产业普查合并在一起,并把建筑业纳入其中。我省经济普查是全国经济普查的组成部分,是按全国的统一部署来开展的。2005年底,第一次经济普查圆满结束,我省获得了大量“原汁原味”的第一手数据。根据经济普查资料初步测算的结果显示,我省2004年G D P现价…  相似文献   

19.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国发[2003]29号,以下简称《通知》),对普查的目的和意义、对象和范围、内容和时间、组织和实施、经费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和要求。为了认真贯彻落实《通知》精神,现结合我市实际,就做好我市第一次经济普查工作,提出以下贯彻意见。一、认真学习《通知》精神,充分认识经济普查的重要意义普查是重大国情国力调查。这次全国经济普查,是国务院改革普查制度,把工业普查、第三产业普查和基本单位普查合并,同时将建筑业纳入普查范围的第一次经济普查。认真搞好这次经济普查,对研究制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优化经济结构,改进宏观调控,开拓新的就业渠道,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为加强对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的领导,根据《全国经济普查条例》(国务院令第415号)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国发[2012]60号),国务院决定成立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