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定金是合同之债中债的担保的一种独特而重要形式。在具体司法实践中,定金之债的认定与适用是研究定金问题的关键所在。文章结合我国当前相关法律规定对定金在认定与适用中的几个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并提出了作者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商品房认购书中定金罚则适用的困惑与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认购书中的定金纠纷在实际生活中日渐增多 ,但定金罚则自有其适用的规则。文章从分析认购书的法律性质和效力入手 ,探讨认购书中定金的性质及定金罚则的适用条件 ,以期规范商品房预售行为 ,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3.
定金属于担保债权法的范畴,与保证、抵押、质押、留置等特别担保不同,它是一般担保.定金包括违约定金、立约定金、成约定金和解约定金等种类.违约定金的适用条件主要有主合同有效、定金实际交付和定金数额符合法律规定等.违约定金未支付不能作为双方合同履行中的抗辩理由,不履行债务是适用定金罚则的前提,不适当履行债务不能适用定金罚则.违约金与定金出现竞合时仅能择一适用.  相似文献   

4.
认购书中的定金纠纷在实际生活中日渐增多,突出表现在开发商借势压人,滥用定金罚则,损害购房人的利益。要正确的适用定金罚则,首先应明确认购书的法律性质。文章从分析认购书的法律性质入手,探讨认购书中定金的性质及定金罚则的适用条件,并提出相应的法律规制措施,以期能规范商品房预售行为,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5.
试论违约责任中定金、违约金、赔偿损失的竞合与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违约责任的一般理论入手 ,着重论述了违约责任中定金、违约金、赔偿损失责任形式之间的关系 ,旨在解决现实生活中三者如何具体运用、能否一并适用等法律问题 ,分析了在适用三者的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论合同定金的性质及适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合同定金的性质及适用郭明瑞一、关于定金的性质在不同时期,对不同国家及当事人来说交付定金的目的,定金的性质有所不同。概括起来有以下5种:1.立约定金。这是指为保证正式订立合同而交付的定金。2.成约定金。此种定金是以其交付为合同的成立要件,即定金交付,...  相似文献   

7.
在实践中对订立商品房买卖合同前所交付的款项的用语不同,对其性质的判断应依《合同法》第125条关于合同解释的规定探究当事人的真实意思来确定。认购书中的定金具有立约定金和违约定金的性质,因当事人的约定也可具有解约定金的性质,其责任应适用定金的规定。  相似文献   

8.
商品房认购书是开发商与购房者在签订正式房屋买卖合同之前所订立的预约合同,其中大多对定金也作了约定,但我国法律对此规定得还不完善,导致商品房纠纷逐年增多。文章对认购书及定金的性质、认购书中定金罚则的适用,以及开发商和购房者的权利和义务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定金是指合同当事人一方以保证合同履行为目的而于合同成立时或者未履行前 ,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双方当事人约定由一方向另一方支付一定数额的款项。定金制度 ,是世界各国民商法普遍予以认可的一项债权担保制度。我国现行法律也分别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等法律、法规中 ,明文规定了这一制度。但法律条文的概括性规定 ,毕竟是法学理论多年研究成果的升华和结晶 ,对法律条文精神的领会及具体案件处理中的应用 ,在司法实践中因认识的不同 ,必然会导致适用结果的不同 ,最终必然违背法…  相似文献   

10.
定金的担保效力是定金的基本效力 ,也是定金目的的根本体现。定金的担保效力可以从两个方面看 :一是以定金的丧失或双倍返还给债务人以心理上的压力 ,迫使债务人履行债务 ;二是 ,在债务人不履行合同时 ,债权人一方可取得定金或者要求双倍返还定金 ,以定金的取得来保障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失。但是 ,在现实生活中 ,迟延给付或部分交付定金的情况大量存在 ,在迟延给付情况下 ,如何正确认识定金的法律属性 ?当事人双方可采取哪些救济措施 ?各应承担何种法律责任 ?本文拟抒己见 ,进行探讨。一、定金担保关系存在的条件定金是法定担保形式之一 ,是指…  相似文献   

11.
我国《担保法》规定.担保的方式有保证、抵押、质押、留置和定金五种。定金担保是一种金钱担保方式。定金担保的标的是金钱。定金担保具有双向性、象征性、惩罚性、实践性及灵活性、简易性的特点。定金担保力较其他担保方式的担保力弱,但其在社会实践中被广泛运用,因而应在《担保法》中对其予以保留。  相似文献   

12.
违约责任制度是合同法理论中的核心内容,根据《合同法》的规定,违约责任形式包括继续履行、损害赔偿、违约金、定金责任、其他补救措施等,违约责任形式的功能也不尽相同,而我国的违约责任的主要功能是补偿性,这就决定了各责任形式之问的适用规则是不同的,对这个问题的厘清,有助于司法实践部门对法律的正确适用.同时精神损害赔偿在合同法中...  相似文献   

13.
对定金性质的认定,是近几年一直讨论的焦点,众说纷纭,莫衷一是。(1)当事人对定金性质有约定时,则在所约范围之内,应依当事人的意思来确定定金的性质并对当事人产生拘束力;(2)若当事人未约定定金的性质,则应依定金的基本性质加以认定,并同样对当事人具有拘束力。若当事人无另外的约定,则该“性质”所包含的功能就对当事人当然具有法律效力。定金是精神因素的对价,定金所违之约是意志之合约,定金的性质是违约定金。  相似文献   

14.
担保是保障债权实现熏救济债权损失的法律手段,是重要的民事法律制度。关于《担保法》解释适用中三个重要的问题:正确理解担保合同的诉讼时效;正确理解担保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定金罚则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5.
我国经济合同法第14条规定:“当事人一方可向对方付给定金。经济合同履行后定金应当收回,或者抵作价款。” “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合同的,无权请求返还定金。接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合同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我国《民法通则》第89条第三项也作了相同的规定。几个单行的合同条例,如:《工矿产品购销合同条例》、《农副产品购销合同条例》、《建筑工程勘察设计合同条例》等,也都有类似的规定。是我国定金法律制度的主要立法依据。 几年来的实践证明,我国法律规定的定金制度还不  相似文献   

16.
违约金与损害赔偿的关系涉及到合同双方的当事人是否能订立纯粹惩罚性的违约金 ,或者说违约金是否可以是一种独立的违约责任的形式 ,即赔偿损失是一种补偿性的违约责任 ,而违约金是惩罚性的。笔者是支持惩罚性的违约金 ,只要惩罚不是过分的。也就是说 ,违约金与损害赔偿可以同时适用。首先 ,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 ,即契约自由。只要法律没有明文禁止的 ,当事人可以自由设定权利和义务。在新的合同法中 ,第 1 1 6条明文规定违约金和定金只能适用一个 ,并没有一个条款禁止一方在赔偿损失后再支付违约金 ,可以说这样的规定没有违法。其次 ,当事…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一定金合同纠纷作为楔入点,从三个不同视角对支票支付款项行为的法律效力进行透视.笔者认为,支票的交付、移转占有,仅是票据债权的移转,而非支票所载款额的移转;支票从定金支付之债的债务人移转到债权人手中,已完成定金合同的代物清偿;票据债权的移转已使定金之原因债权归于消灭.  相似文献   

18.
定金是担保的一种方式。它是主从合同成立的依据 ,主合同履行后 ,定金应抵押价款 1或收回 ,当事人违约时 ,须承受罚则 ,不同违约情况 ,罚则力度也相同  相似文献   

19.
公益条款是立法者的公益理念在法律中的体现;但立法者在法律条文中所表达的公益概念是非常抽象的,这需要发挥司法活动的创造性与能动性,赋予法官较大的自由裁量权,由法官在具体个案中对公益条款进行具体的适用与解释.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法官对公益条款的理解和裁量应当与立法目的相吻合,但是实际上存在很多偏差.因此,分析法官适用公益条款偏差的产生原因,探讨法官适用公益条款时应考虑的因素以及公益条款在司法活动中得以合理适用的对策,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留置权的成立条件及具体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留置权是传统民法中担保物权的一种具体形式 ,它与抵押、质押一起构成了传统民法担保物权体系的主要框架。关于留置权问题的立法在世界各国立法及司法实践中都不一致 ,具体适用中也互有不同。此情况在我国民法中亦然。因此 ,对留置权成立的条件及其具体适用应进行深入探讨 ,以利于解决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