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周婷 《法国研究》2010,(4):55-58
《夜巡》是法国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写下的一部新寓言小说。这部小说具有莫迪亚诺早期作品的典型风格,即现实与臆想的糅合与叠加。本文将从小说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入手,结合作家的成长经历、二战背景和法国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社会思潮来分析探究作家对这部小说的基本创作手法。  相似文献   

2.
朴正元 《当代韩国》2011,(3):99-112
本文旨在研究使用叙述策略解释韩国作家殷熙耕和中国作家曹文轩的成长小说。成长小说是讲述任务成长过程的小说,是描写主人公在其所处时代的文化和人文环境中从幼年期迈向青年期的自我发现和精神方面不断成长的过程的小说类型。两位作者的成长小说的区别如下:首先,曹文轩是以当时的社会和政治背景下以事件为主进行叙述的,而殷熙耕更重视以成长主体的心理变化和发展过程为基础进行的叙述。曹文轩具有以讲述为主的现实主义倾向,而殷熙耕具有以展示为主的现代主义倾向。其次,叙述者的位相是构成成长小说叙述策略的重要部分。掌握成长全过程的叙述者的视线会在运用“叙述性过去”的过程中,在小说文本和读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方面占据绝对位置。再次,《辞格》中所说的“距离”适用于成长小说中的“叙述者一主人公”之间。以心理描写为主进行叙述的殷熙耕成长小说的“距离”较近,借用客观叙述策略的曹文轩小说的“距离”较远。  相似文献   

3.
季成 《当代韩国》2013,(2):67-77
本文选取20世纪90年代韩国最具代表性的成长小说作品《鸟的礼物》和《洪鱼》,以成长小说中的儿童视角、成长母题、成长方式等角度进行文本分析,试推出90年代韩国成长小说的共同特征。  相似文献   

4.
我的老师们     
王安忆 《新民周刊》2012,(26):82-83
作家王安忆最近出版了一本散文自选集,名为《空间在时间里流淌》,收录了她三十年来陆续创作的一些非虚构作品,特别是回忆性散文,讲述童年故事和成长经历,讲述文学之路,读来亲切隽永,也代表了一代人的记忆。本刊选择其中关于老师的一篇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高文婧 《法国研究》2008,(4):106-109
阅读法国作家米歇尔·图尼埃尔的作品,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作家曾将自己的两部小说改编为短小简易的版本,分别是根据《礼拜五——太平洋上的灵薄狱》改编的《星期五或原始生活》、根据《加斯帕、梅尔基奥尔与巴尔塔扎尔》改编的《三王》。  相似文献   

6.
米莱伊?卡勒-格吕贝尔是法国巴黎三大教授、女性与性别研究和法语地区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加拿大皇家学0院士、作家、小说理论家及美学家,发表了大量关于文学、电影以及性差异研究的著作,尤其写了很多评论当代作家如杜拉斯、比托尔、埃莱娜·西苏、克罗德·西蒙等人的著述.她的重要作品有:《法国二十世纪文学史或文学的修改痕迹》、《虚构功能:关于小说假象》、《伟大的时代——论克洛德·西蒙》、《从咖啡到永恒:写作中的埃莱娜·西苏》、《玛格丽特·杜拉斯或性差异的故事》等.她的作品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在国际学界产生了广泛影响.在本访谈中,米莱伊?卡勒-格吕贝尔同时以作家、小说理论家和文学教授的独特视角与美学观点解读作家作品,分析细致精辟,更加突出作品的美学特征和诗学意义.  相似文献   

7.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二十世纪初英国文坛最重要的一位女性作家,还是现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重要先驱。她的作品《一间自己的房间》体现了伍尔夫独特的女性意识和先进的女权思想。法国女作家西蒙娜·德·波伏娃的《第二性》创作于二十世纪中期女性主义运动蓬勃发展的时期,这本书一出版,即被称为"有史以来讨论女人的最健全、最理智、最充满智慧的一本书",还被称为西方妇女解放运动的"圣经"。本文以《一间自己的房间》和《第二性》这两部女性主义作品为例,旨在研究和比较两位女性作家的女性主义观点之异同,并着重归纳了两者的相似观点,从而为读者分析和了解伍尔夫和波伏娃的女性主义观提供一点帮助。  相似文献   

8.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俄罗斯文学进行着新文学的建构,中国传统文化对俄罗斯文学的影响有迹可寻,但中俄学者对此都未曾留意。部分俄罗斯作家或直接塑造,或偶尔提及中国文化英雄,如在《秉烛夜游客》和《回归太白》中对李白形象的塑造,以及俄罗斯作家对庄子和老子的曲解。另一些俄罗斯作家将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俄罗斯文化相拼贴,如"欧亚交响曲"系列小说、《2008》和《阿狐狸》。俄罗斯当代作家通过利用中国传统文化来构建中国形象,从而回归了俄罗斯18世纪末"中国是‘哲人之邦’"的套话。这既具有当下的针对性,又折射出"新欧亚主义"的观念,俄罗斯作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书写有自己的问题意识和出发点,但他们在俄罗斯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不应低估。  相似文献   

9.
《源氏物语》与《蜻蛉日记》两部文学作品之间关系密切,《源氏物语》是《蜻蛉日记》的继承、扬弃与超越。本论从两位女性作家的执笔动机、文论观念、女性意识3个方面推考两部著作的内在联系。两部作品中的若干相同与相似重申了被男性主流文学掠过边缘经典女流文学的价值,正是这一边缘经典文学更为真实记录了当时社会现状、女性思想、男女的情感生活,两位女性作家的叙事才情更是勿容忽视。  相似文献   

10.
法国作家阿妮 .艾尔诺的代表作《地位》和《一个女人》根据作家自己的身世为蓝本 ,以简明深刻、明快隽永、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诺曼底风格写成。本文通过对这两部作品的分析 ,旨在说明艾尔诺作品的体裁既具有自传的性质 ,又包含诸多小说因素 ,是一种作者独创的介乎于文学、历史、社会学、传记乃至圣徒传之间的新型文学体裁。  相似文献   

11.
尊敬的校长女士、校务委员会主任先生、尊敬的教授们、亲爱的同学们、女士们、先生们 :我为今天诸位给予我的崇高荣誉致以衷心的感谢。我将这一表彰视为首先是对中德两国之间以及我们两国人民之间极好关系的高度评价。这种关系是我们共同合作的成果 ,也是我们将来所必须继续为之努力的。这种关系不仅对两国的政治家来说是重要的 ,尤为重要的则是它可以促进我们两国人民携手共进。大批中国学生在德国学习 ,这一点使我非常高兴 ,我认为这对于我们两国之间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恰恰在这所大学获得名誉博士学位 ,使我非常振奋 ,尤其是因为我对这…  相似文献   

12.
王继平 《德国研究》2001,16(1):28-33
统一的货币政策与欧元区各成员国间独立的工资政策的相互影响是关系到欧元未来的重大问题。本文将就两者之间如何作用、其影响和潜在危险如何展开较为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赵光锐 《德国研究》2007,22(2):38-43
欧洲公共领域是一个欧洲范围内超越民族国家边界就欧洲人民面临的共同问题进行意见交流、沟通、讨论、辩论的空间。伴随着欧盟的制宪过程,欧洲公共领域建设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欧盟制宪不仅仅是宪法的制定与表决,从更宽泛的视角来理解,它是包括了一系列议题的复杂过程,涉及到的欧洲政治和社会问题的广度和深度是前所未有的,它对于培育欧洲的公共领域和欧洲公民意识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伍红玉 《德国研究》2006,21(4):62-68
格林童话一直以其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深受世界各地读者的喜爱,可以说是西方翻译和传播领域仅次于《圣经》的世界文化经典之一。虽然格林童话在中国的翻译和介绍日趋丰富和多样,但是迄今为止,还鲜有对格林童话的版本演变及其近代中译作系统论述的中文研究成果。本文详细介绍格林兄弟童话般的人生历程和他们搜集、整理童话故事的经过,分析了格林童话版本演变特征,并发掘格林童话的近代中译历程。  相似文献   

15.
晚清编译德国军事著作活动考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立峰 《德国研究》2007,22(2):59-66
作为洋务中师德军事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德国军事著作的翻译与编纂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以甲午战争为线,晚清编译德国军事著作的活动,大致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从19世纪70年代至甲午海战为前期,以江南制造总局等官办译书机构为主体,出现了大规模翻译德国先进武器书籍的局面,大量的德国原版军器著作涌入译出.甲午战后为译书的后期.此期译书活动的内容由战前的兵器学译著转向德国的军事学等理论著作;译书机构除官办译书馆外,出现了众多由私人编撰的译介著作与教科书.编译德国军事著作活动与晚清政府的自强运动、军事变革相呼应,丰富并促进了中国近代的师德军事教育.  相似文献   

16.
问 :尊敬的总理先生 ,我是同济大学机械学院的一名学生 ,来自上海 ,三天后将赴汉诺威市攻读硕士学位。您刚刚提到了 2 0 10年的世博会。汉诺威市曾成功举办了 2 0 0 0年世博会 ,您曾经是汉诺威市所在的下萨克森州州长 ,您对上海举办了 2 0 10年世博会有何建议 ?答 :非常高兴您提到了汉诺威 ,它是世界大都会之一 ,也可以与上海相比 ,当然不是在人口方面 ,而是在世博会的举办方面。汉诺威从世博会的举办中获益良多。我清楚这点 ,因为那里是我的家乡 ,我的家人至今还居住在那里。通过世博会 ,两件事得到了真正的促进。一项是基础设施的建设 ,包…  相似文献   

17.
李国强 《德国研究》2003,18(1):51-53
文章简要分析德国新一届政府的教育政策实施情况 ,并对今后德国教育发展趋势作出了预测。  相似文献   

18.
陈春春 《德国研究》2001,16(3):75-77
本文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德国特里尔大学图书馆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19.
论中产阶级与德国社会民主党的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存福 《德国研究》2006,21(2):29-35
德国社会民主党的转型与中产阶级的演变发展有着密切联系。马克思的中等阶级理论决定了早期德国社会民主党的无产阶级政党性质;伯恩施坦的中等阶层理论导致德国社会民主党走向改良主义道路;二战后中产阶级的发展壮大促使德国社会民主党由“阶级党”转变为“人民党”;中产阶级的新变化推动德国社会民主党成为“全方位党”和选举党。  相似文献   

20.
德国统一后东部地区的转轨情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论述了东德地区的“转轨”过程 ,并以亲自对当前东部地区有关官员和人士的访问 ,综述了该地区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