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刘少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向第二次历史性飞跃转变的关键 ,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关系到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的根本问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刘少奇作为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是我党较早地对上述根本问题进行理论探索的先驱之一。他关于社会主义过渡的物质条件、社会主义的历史地位、主要矛盾、根本任务和体制改革等系列论述 ,较为准确地回答了上述根本问题 ,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杰出的理论贡献 ,是第一次飞跃向第二次飞跃转变的理论中介。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根据各国实际实现民族形式才能成为强大的理论武器。《共产党宣言》发表一百五十年来.世界和中国的形势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实践呼唤创新马克思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立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崭新历史条件,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理论主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三次历史性飞跃。  相似文献   

3.
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基本原理同我国国情、宗教教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本土化、民族化,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宗教理论成果。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宗教观,并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得以丰富和发展;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发生在改革开放后,产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伟大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伟大的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治党、立国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5.
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曾经产生了两代成熟的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了两次伟大的革命,在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本文就两次飞跃的。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际相结合 ,实现了两次历史性的飞跃 ,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本文从四个方面对两次飞跃的关系进行辩证分析 ,找出二者共同的理论基础、出发点 ,不同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及二者的逻辑联系。  相似文献   

7.
富于理论创新精神的中国共产党,在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已经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现又正在经历和实现着第三次历史性飞跃,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作为第三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阶段。这一思想是以“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为主题和中心内容的,因而它首先是新世纪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是邓小平新时期党建理论的新发展。这一思想又是一个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多方面地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集中反映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理论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8.
(上接本文第二部分,栽本刊2010年第4期) 三、继承和超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毛泽东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作为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与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既有继承关系,又有超越关系。如果没有继承,就没有“第一次”和“第二次”之分;如果没有超越,就没有“飞跃”之别。  相似文献   

9.
我们中国共产党是具有伟大理论创造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我们党的历史上,以毛泽东和邓小平两位伟人为核心,两代成熟的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了两次伟大的革命,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党经过反复探索,在总结成功和失败经验的基础上,找到了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把革命引向胜利,其理论成果就是毛泽东思想。党的七大把它称之为“我们这个民族的特有的、完整的关于中国人民革命建国的正确理论”。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发生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开始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将延伸到二十一世纪,甚至更远),经过五十年努力地探索实践,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我党开始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其理论成果就是邓小平理论。它是我们这个民族的特有的、完整的关于中国社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是近代中国百年现代化进程中的两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它们开启、构筑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为现代化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走向现代化道路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并善于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紧密结合,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实践,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创立了伟大的毛泽东思想,由此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对以后中国的发展和进步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是各种政治力量争夺的对象,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青三党高校青年工作的实践证明,党的执政地位要不断巩固,基础是要扩大党的群众性。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要对大学生在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基础中的特殊地位进行前瞻性的思考,科学建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提高高校党建工作的吸引力;有效发挥共青团组织的后备军作用,增强高校党建工作的凝聚力;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彰显高校党建工作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13.
怎样向领导干部讲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是当今干部教育中党史教育必须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要把新民主主义革命史讲好,必须回答一些重要的问题:中国为什么要革命?为什么这个革命要由中国共产党来领导?为什么两次国共合作都破裂了?为什么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会发生三次"左"倾?抗战期间,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关系是什么样的?在讲解方式上,应该是分析式的,而不是叙述式的;要做到脉络线索清楚,关键的地方又有一些细节的描写;既要有"史",也要有"人";同时讲课还要做到处处从听众出发。  相似文献   

14.
The rise of English capitalism is a very long historical course, during which the English revolution erupted in 1640 is a crux and critical point for the reflection on the rise of English capitalism. The British have been persistently seeking some rational interpretation of revolution and capitalism since the eruption of the British Revolution about three hundred years ago. The British people attained a set of new perspective to understand and explain the British Revolution and the rise of the English capitalism since the historical method of Marxism was introduced into Britain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 In terms of the hundreds of years exploration by the English, particularly the new left, holism becomes a basic view of reviewing the rise of English capitalism; the historical method of Marxism is a basic mean; the necessary breakthrough is that causes of the rise of capitalism are expanded from simple economic category to social category and taking history as a mirror and connecting tradition with reality is the fundamental aim.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以毛泽东、邓小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过程。它孕育着悠远醇厚的华夏传统文化底蕴,且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契合的生命产物。可以说,中国共产党人以唯物史观批判地传承着中国传统文化,实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悟化认知的划时代的历史飞跃,并丰富、充实和演进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硕果,从而建构着中华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哲理体系的韵味隽永的审美印证。  相似文献   

16.
在对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研究中出现了若干争论。其中,马克思所说的跨越"卡夫丁峡谷"的主体是俄国社会;俄国十月革命是对马克思跨越"卡夫丁峡谷"设想的证实;列宁对俄国苏维埃的社会主义探索、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对马克思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的继承和发展等,是不可否认的。因此,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对东方后发展国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伟大社会革命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我们重新审视、理解和把握伟大社会革命的丰富内涵提供了新的视角,对纠正历史虚无主义等社会思潮关于中国革命的种种误解和错误观点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所继续推进的伟大社会革命,是正义的进步的社会变革,是对社会矛盾运动规律的自觉遵循,是以共产主义为最终目标的社会运动,是“破”与“立”的有机统一,是追求真理的理性斗争。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为指导,以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民生思想为基础,吸收中国历代民生理论的进步思想内容,借鉴西方资本主义民生理论的合理内核,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土壤之中的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问题的科学执政理念、执政方略以及正确的方针政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的核心,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的根本目标,社会建设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9.
略论毛泽东的对外开放思想及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有着丰富的"利用外资"的对外开放思想。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的这一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并付诸了实践。因此,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至改革开放前的20多年里,中国并非完全是"关起门来搞建设",而是有过多次对外经济技术引进。毛泽东的对外开放思想,无疑为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对外开放方针政策的制定起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