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个人收入分配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这是我们党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在社会主义分配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它突破了社会主义分配原则只能是“按劳分配”的传统观点,把“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泊9政策与按劳分配的原则相结合,为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提供了一个总体把握的尺度。可以这样说,“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是我国社会主义分配体制的深层次变革。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要不断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形式。在理解江泽民同志讲话时,要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一)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形式共同存在。十四大以来,特别是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目标出发,对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进行了深刻的论述。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在个人收入分配中必须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按劳分配是…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有利于优化资访配置,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这就是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是坚持单一的按劳分配原则,而必须坚持分配方式的多样化。这是因为:(-)公有超经济形式的多样化决定了分田方式的多样化玛克思认为,生产关系决定分自关系D从生产关系决定分配关系的原经失者基‘由于我们开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受生产力水平的制约,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主席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这段精辟的论述不仅丰富、完善了社会主义市  相似文献   

5.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的基本原则,也是我国所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分配原则。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所有参与社会商品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和劳动者个人,都按其提供的劳动进行分配,这就是按劳分配。它是我国收入分配的基本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这一点是不能动摇的。动摇了它的主体地位,就会改变分配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  相似文献   

6.
《党风党纪月刊》2001,(11):44-44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后.剥削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经被消灭。不但国家财产归全体人民所有,而且劳动者也拥有了个人财产。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这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的完整概括。我们必须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不断提高对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劳动力要素优先分配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五大报告提出的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分配制度,是对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分配理论和实践的创新,符合我国实际及广大人民的利益、愿望和要求,必须长期坚持。要坚持这一根本分配制度,就必须真正弄清它的内涵和本质。为此,研究和确立劳动力要素优先分配的观点,是十分必要的和有意义的。笔者在此谈几点个人浅见,以就教于同仁。一、经济和分配的市场化过程,与劳动力作为劳动者的首要获利能力,成为劳动者参与收益分配的第一要…  相似文献   

9.
一、实行按劳分配和接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1)坚持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新的分配方式。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相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以利于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目前在我国实行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消费资料的分配必然是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制度,决定了必须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这是因为要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  相似文献   

10.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改革和完善我国的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通过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实现社会主义的物质利益原则,促进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通过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生产力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建立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决定》指出:“个人收入分配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1、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收入的分配应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这是因为:第一、社会主义公有制在我国经济结构  相似文献   

11.
在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的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原则基础上,党的十六大报告又进一步指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笔者认为,当前公有制企业要贯彻按劳分配的原则,就要在分配中既要体现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又要体现按劳动贡献分配,这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企业坚持按劳分配制度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2.
杜光 《新视野》2001,19(5):25-27
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我国实行的等级工资制就是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方式。 笔者认为:有必要重新认识按劳分配的涵义。一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方式。对这种分配方式最早作出阐述的是马克思。他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生产者的权利是和他们提供的劳动成比例的”,“每一个生产者在作了各项扣除之后,从社会方面正好领回他所给予社会的一切。”“他以一种形式给予社会的劳动量,又以另一种形式全部领回来。” 马克思在这里说的生产者全部领回来的、也就是社会分配给他的,是他所生产的产品价值中的哪一部分呢?我们可以从…  相似文献   

13.
顾明进 《唯实》2001,(4):20-25
党的十五大报告第一次以党的文件的形式明确提出,在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础上,“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重点强调“技术”要素也要参与收益分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技术要素参与分配的特点与原则如何,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技术股份的价值如何实现,本文探讨以下问题。 一、技术要素分配的特点与原则 (一)技术要素分配的特点 按生产要素分配,就是根据各生产要素在商品和劳务生产中的投入比例和贡献…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按劳分配思想从分配起点、分配原则和分配结果三方面体现了收入分配的公平性。面对当前我国社会分配不公问题,重新认识马克思按劳分配思想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社会分配不公问题根源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没有真正做到以按劳分配为主,表现在劳动报酬低、劳动要素参与分配权重小等方面。因此,有必要采取具体的政策措施以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原则,实现社会公平分配,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15.
分配方式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方式不可能是单一的。我们必须坚持的原则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它分配方式为补充。”这段话高度概括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方式的基本特征,也为分配方式改革指明了方向。本文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若干认识。一、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的特征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等著作中对此进行了科学的论述。他指出,在以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为基础的社会条件下,社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与之相应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分配领域中如何处理按劳分配和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关系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地提到了我们面前:是坚持按劳分配的一花独放,还是用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取代按劳分配?是以所有制为标准,在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之间划出楚河汉界,二者分而治之;还是不管什么所有制均同时实行按劳分配和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是  相似文献   

17.
分配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重要环节,与国家利益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合理的社会分配对社会经济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直接关系到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稳定。本文试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个人分配制度进行一些不成熟的探讨。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个人分配要坚持三个基本原则 (一)坚持效率与公平有机统一的原则 在个人分配中,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这是社会主义分配原  相似文献   

18.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张呈祥《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个人收入分配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这反映了我们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制度认识的深化。正确认识和处理公平与效...  相似文献   

19.
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分配制度,允许和支持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以利于全体人民和各个地区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的主要內容之一,也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按劳分配的理论所作的创造性发挥。一、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是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奋斗目标,允许和支持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是达到这一目标的一项战略性措施。邓小平同志最近指出:“共同富裕的构想是这样提出的: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有的同志对这一新观点认识不深,误以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资本等要素参与分配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因而心存疑虑。对此,有必要从理论上予以澄清。思考之一: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是否违背马克思的分配理论当前,我国随着所有制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生产要素市场的培育和发展,出现了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方式相结合的新格局。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