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当代调解制度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讼者终凶’,老一辈的人都会说:人生有两个地方能不去就不要去,即医院与法院,当然有病还是要寻求医生治疗,早日解决病痛,但是,如果简单的民间纠纷还要诉诸法律,到最后总是落得两败俱伤。调解的目的就是‘息事宁人’,让两造(声请人和对造人,即纠纷双方当事人)免于冗长的讼累。"台湾调解委员会联合总会监事主席林森斌先  相似文献   

3.
近日,笔者有幸随司法部参访团赴台湾地区考察乡镇市调解制度。在台期间,先后与台湾“行政院法务部”、“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和部分地方法院检察署官员进行了沟通,就两岸司法制度特别是司法行政制度交流了情况,并实地参访了台北市信义区公所调解委员会、新竹市东区区公所调解委员会,听取了其调解工作的情况介绍。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法院调解制度在现实中存在着一系列困境。而ADR制度作为解决纠纷的有效手段,既符合我国的传统文化理念,又在解决纠纷方面具有一系列优势。因此本文提出可以借鉴ADR制度来改造我国的法院调解制度:首先,设立独立的调解法官;其次,完善相关的调解规则和程序;最后,建立多样化的纠纷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调解制度的法律社会学思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自本世纪后半叶以来,由于产业之复杂化与经济之迅猛发展,许多国家出现“诉讼洪水”与“诉讼爆炸”现象,法院不胜负荷而致诉讼严重拖延;同时,由于律师代理费、诉讼费过于高昂,致使普通百姓难以接近正义,加之案件类型之多样化使审判常显捉襟见肘,等等。这些都迫使人们开始反思和改革过分僵化的审判制度,并致力于创设和发展审判外的纠纷解决方式,比如德国创立了“司徒加特模式”(stuttgarter Modell),日本在实验“辩论兼和解模式”,美国则于70年代后兴起了ADR(Ac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即“诉讼外纠纷解决途径”之总称),并被加拿大、澳大利亚及一些欧洲国家竞相效仿。诉讼外的纠纷解决方式日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6.
一、研究背景:澳大利亚家事调解制度澳大利亚与我国相似,有调解解决纠纷的历史传统。上世纪70年代,伴随着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ADR)在世界各国的兴起,澳大利亚在《1975年家庭法》(Family Law Act 1975)第19条中明确规定:凡依家庭法进行的纠纷处理,双方当事人及儿童都可以要求进行调解。夫妻离婚前,可先通过家事  相似文献   

7.
在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中,诉讼调解制度作为一种有效的解决纠纷方式,在历经一段时间的衰落后,开始为人们重新重视。本文通过对诉讼调解制度的重新梳理,对诉讼调解的基本理念进行重构,从而使诉讼调解制度可以充分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利,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重估调解制度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报道,2003年11月12日北京市首例律师参与、公安机关公开调解的治安案件调解成功。北京市公安局负责人表示,这标志着北京市公安机关实现了真正意义的对治安案件的居中调解。诚然,该案件的调解解决将引发人们对治安案件公开调解的重视,也将引发人们对传统调解制度的重估。在我看来,此举不仅彰显了行使公权力的执法机关尊重和善待公民调解协商解决纠纷的私权利的姿态,同时也意  相似文献   

9.
李政 《比较法研究》2011,(5):109-120
<正>一、引言调解起源于中国,它不但是中国人解决纠纷的一种方式,更是中国传统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众所周知,儒家文化中核心的一个内容就是"和为贵",在这种理念指导下,"无讼"是儒家的理想境界。因此,调解成为解决各类纠纷的主要方式。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调解作为一种传统文化,不断被传承。  相似文献   

10.
法院调解制度是我国民事诉讼的一项重要制度,作为我国一种重要的纠纷解决方式由来已久,对调和民事纠纷、促进社会和谐起着重大的作用。但是现行调解制度在实践中也日益显出其一些与现实不相适应的弊端。本文在分析现行法院调解制度存在的缺陷的基础上,提出通过构建调审分离、建立诉讼和解,来实现调解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1.
委托调解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调解规定》)第3条规定:根据民事诉讼法第87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可以邀请与当事人有特定关系或者与案件有一定联系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者其他组织,和具有专门知识、特定社会经验、与当事人有特定关系并有利于促成调解的个人协助调解  相似文献   

12.
对民事诉讼法修正案第二次审议稿中第一百二十二条和第一百三十三条第二款有关法院调解的新规定,我有以下几点理解。一、第一百二十二条的规定不明确,也不符合民诉法的原理根据第一百二十二条的规定,当事人起诉到人民法院的民事纠纷,适宜调解的,先行调解,但当事人拒绝调解的除外。第一,先行调解的概念界定模糊,概  相似文献   

13.
2010年,希腊为解决欧债危机引起的案件激增和诉讼迟延等问题,将调解制度引入民事诉讼法律体系,作为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的组成部分。一、希腊调解制度的立法进程2008年5月21日,欧盟颁布《关于民商事调解若干问题的2008/52/EC号指令》(以下简称《调解指令》),其中第12条要求各成员国在2011年5月21日之前将指令内容转换为本国法律、规章或行政规定。  相似文献   

14.
《司法业务文选》2012,(8):25-28
1.2011年9月30日国家电力监督管理委员会令第30号公布2.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第一条为了规范电力争议纠纷调解行为,完善电力争议纠纷调解制度,及时解决电力争议纠纷,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第二条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及其派出机构(以下简称电力监管机构)调解电力争议纠纷,适用本规定。第三条电力监管机构调解电力争议纠纷,遵循下列原则:(一)在当事人自愿、平等基础上进行调解;  相似文献   

15.
试论我国民事调解制度的完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民事调解制度因其在实现社会稳定方面的独特功能而得到新的认可,但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民事调解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势在必行。为此,必须认真总结丰富的调解实践经验,从实行调审适度分离,尊重当事人处分权,建立当事人主义的调解模式,注意与人民调解相衔接等多方面入手,建立顺应当今社会需要的民事调解制度。  相似文献   

16.
仲裁和调解是当事人经常采用的解决现有和未来争议的现两种不同的方式,调解强调的是中立者根据公平、客观和合理的原则促成当事人的妥协以达到友好解决争议的目的。仲裁是解决争议的一种法律手段,当事人同意由中立者根据正当法律程序依法做出终局性的可强制执行的裁决。仲裁和调解之间有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诉讼一直被视为解决纠纷的主要手段,相应地,依法裁决案件也就成为法院和法官解决法律纠纷的主要手段。然而,上世纪70年代以来,法院裁判之外的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ADR)在美国取得了惊人的发展,它由于成本低廉、效率高,解决问题快,被美国前总检察长称之为"适宜的纠纷解决方式"。今天,  相似文献   

18.
韦娌 《行政与法》2012,(10):81-86
建立行政诉讼调解制度是一个涉及行政诉讼制度改革的课题,也是一个很有现实意义的实践活动。构建我国行政诉讼调解制度,应持有谨慎、客观、辨证、科学的态度,体现和谐司法的理念。在研究的方法论上应特别注意四个方面:一是在对待行政诉讼传统理论上,应辨证看待"公权力不可处分"、"利益损害"理论的局限性及合理性;二是充分估计现实社会环境和法制环境对行政诉讼调解制度运行的影响;三是应审慎对待和正确评估行政诉讼调解实现公正与效率平衡的作用,;四是应正确看待调解与诉讼的关系,建立符合我国法律体系的行政诉讼调解制度模式。  相似文献   

19.
韩萌 《法律适用》2012,(7):120-121
一、法院委托调解存在的问题(一)当事人对法院委托调解认识不足由于法院委托调解目前尚属于新兴事物,当事人对法院委托调解缺乏了解,对法院委托调解的程序和效力亦存有疑虑,往往出于考虑到委托调解出具的调解协议的效力和执行力问题,仍偏向于用诉讼手段处理纠纷。  相似文献   

20.
<正>日本受中国法文化和法制度的影响,十分强调民事争议的非讼解决方式。调解作为解决纠纷的重要方式,在日本有着悠久的历史,且深受民众的欢迎,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进入21世纪之后,日本进行了整体性的司法改革,诉讼外纠纷解决机制(ADR)的发展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2004年12月,日本制定了《诉讼外纠纷解决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