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4月9日,历时16天的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胜利闭幕。在这次会议上,我国一项重要的基本法——《民事诉讼法》,经过与会代表的认真审议和修改,顺利获得通过。 试行9年作用巨大 民事诉讼法是一部极为重要的法典。1982年3月8日,经过认真的起草制订和修改,  相似文献   

2.
刘海涛 《民主》2012,(9):19-22
民事诉讼法是国家的基本法律,是规范民事诉讼活动的基本规则。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是1991年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2007年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对民事诉讼法审判监督程序和执行程序的部分规定作了修改。总的看,  相似文献   

3.
简化诉讼程序,提高诉讼效率,减轻当事人的诉累是民事诉讼的发展趋势.在多元化的社会纠纷解决机制中,民事简易程序作为一种高效、快捷的解决机制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从民事诉讼简易程序的概念和简易程序修改的法理基础出发,简要评析《民事诉讼法》中关于简易程序的修改,并就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民事简易程序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全国人大常委会2007年10月28日通过关于修改民事诉讼法的决定,并于2008年4月1日起开始施行.此次修改的民事诉讼法努力实现中国民事诉讼法的先进性、公正性、逻辑白洽性、可预见性和稳定性.针对民众反映强烈的"申诉难"和"执行难"问题作出了新的规定,使民事司法更接近人民、更有利于保护人民的实体权利以及提升司法的公正度与权威度.  相似文献   

5.
杨洪泽 《学理论》2012,(35):276-277
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体系,改革课程的教学模式,是高职院校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环节。通过借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项目教学的经验,结合高职《民事诉讼法原理与实务》课程的教学实践,对《民事诉讼法原理与实务》课程模式分别从课程定位、课程的整体设计、课程的教学组织三方面进行探讨,以探索我国高职《民事诉讼法》课程改革之路。  相似文献   

6.
2012年修改的《民事诉讼法》将原本只作用于民事实体法领域的诚实信用原则正式以诉讼法原则的形式确立于民事司法领域。入法后的诚实信用原则得到广泛关注,但焦点多集中于诚实信用原则对当事人的具体适用上,而有关该原则对法院的影响却缺乏系统性研究。首先从理论上对诚实信用原则的适用主体范围进行界定,在肯定诚实信用原则同样适用于法官的前提下,进而从实践的角度对诚实信用原则之于法官的具体适用及适用的法律后果进行探讨,以期对司法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3,(31)
2012年8月31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本次修改中新增了对出庭证人进行经济补偿的规定,体现了立法机关对于证人做证难、出庭难问题的重视。但要构建完善的证人权利保障体系,还需进一步对经济补偿权出台可操作性规定。  相似文献   

8.
张秋滨 《学理论》2013,(8):132-133
新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主要涉及对60个法条的修改,包括文字上的修改、法条增减款项等,部分法条的修改对我国公证行业也产生重要影响。除了新规定的电子证据、公益诉讼有助于公证机关办理保全证据公证之外,还表现在:涉及公证的第67条变更为第69条,删除了"法律行为"的规定;公证证据保全公证仍未能登入民诉法证据保全之"堂";对公证机构出具强制执行证书产生影响,可能造成公证机构办理赋予债权文书强制效力公证案件数量的减少。作为公证人,有必要深入了解民事诉讼法主要修改内容,以便更好地做好公证服务。  相似文献   

9.
吕清  李贯成 《学理论》2010,(21):75-76
2008年4月1日,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正式实施,原民事诉讼法第185条中规定的检察机关抗诉的四种情形被扩充为上述的13项加一款,拓展了检察机关可以提出抗诉的情形,其表述更为科学和准确,也解决了实务中的一些困境,但在司法实践中依然存在对“新的证据”理解与适用不一的现象,因此有必要加强对修订后的民事诉讼法第179条的“新的证据”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4,(31)
2012年修改的《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了我国民事专家辅助人制度。在社会专业分工细致化、多元化的趋势下,专家辅助人制度的引入有利于裁判者准确认定案件事实,同时推动诉讼双方的诉讼对抗。遗憾的是此次立法的规定过于笼统,为了使专家辅助人制度发挥实质的作用,有必要对其法律功能进行分析,并从其诉讼地位、意见性质以及资格方面对其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1.
深圳市人大常委会于今年3月通过并实施的《关于加强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在全国司法系统引起强烈反响,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好评。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黄松有在接受《人民日报》专访时对深圳这部特色立法作出高度评价;全国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座谈会也要求各地法院借鉴深圳的做法,推动同级人大制定类似决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最近通过的修改《民事诉讼法》的决定,有关执行部分也吸收借鉴了深圳执行立法的几个条文。本文可使读者就该项决定的立法背景、主要内容和实施以来的实际效果等,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3,(1)
2012年8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民事诉讼法》的第二次修订草案。新《民事诉讼法》增加了小额诉讼程序作为第162条,此规定有着现行法律制度所不能具有的优点,是我国程序立法的一次重要创新。分析法条可知,从制度构架上来看,小额诉讼程序属于简易程序的一种;法条对于标的额的限制采取了一种更具科学性与合理性的标准;但"一审终审"的规定仍然存在缺陷,不符合我国民事审判实际,仍难以保障当事人的救济权。  相似文献   

13.
戚婵 《学理论》2013,(11):112-115
小额诉讼程序以方便大众为目标,具有诉讼门槛低,审理时间短,便捷经济等特点,不仅减轻了法院办理案件的负担,也是以人为本,为民司法的体现。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新增小额诉讼制度,但没有具体的制度设计,给司法实施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应当尽快完善小额诉讼制度,以期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4.
周丹 《学理论》2015,(2):74-76
环境公益诉讼的适格提起主体问题在《民事诉讼法》修改后成为各方争议的热点。环保组织甚至公民个人究竟是否能够提起环境公益诉讼?与此同时,法院却在司法实践中坚持较为保守的态度。以中日环境诉讼的提起主体对比为切入点,分析中国环境公益诉讼目前存在的具体问题并对法条规定加以评述,以期为中国环境公益诉讼的适格提起主体问题给出一个合适的答案。  相似文献   

15.
再审程序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法院诉讼活动公正与否的最终社会评价.2007民事诉讼法的修订对再审程序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改,但修改后的再审程序仍有许多规定值得商榷.鉴此,有必要对修订后的再审程序进行进一步的完善.  相似文献   

16.
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设定了我国的执行异议制度的基本框架,但由于规定过于简单、笼统,实践中出现了诸多问题.旨在通过一则案例的评析对该类案件的几个问题进行深入阐述,以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5,(26)
2013年修正的《民事诉讼法》确立了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使该制度有了法律依据,2015年又相继施行了新修订的《环保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然而,对于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资格问题,现行法律之规定都不够完善。为了完善该制度,将对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资格做进一步的完善如下:赋予检察机关原告资格,否定环保机关原告资格;完善公民个人环保公益诉讼原告资格。  相似文献   

18.
完善民事诉讼法起诉条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事诉讼法的起诉条件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公民在纠纷发生后能否获得司法保护.现行民事诉讼法由于将起诉条件和诉讼要件相混淆,导致了某些起诉条件并未真正体现其作为条件的作用.立案庭对某些起诉条件的审查既难以获得合法性又缺乏正当程序的支持.完善民事诉讼法起诉条件的主要途径是:将民事诉讼法起诉条件中属于诉讼要件的条款分离出去,取消现行的受理制度,将负责审查起诉的立案机构改为民事案件登记性质的机构.  相似文献   

19.
汤维建 《团结》2005,(3):12-13
我国现行《宪法》没有规定人民陪审员制度是一种缺憾在诉讼中实行陪审制度是各国诉讼法的共同特征,我国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对此都作了规定。实行陪审制度是司法民主和司法为民的体现,有利于司法独立和司法公正的实现,是司法与社会公众建立联系的桥梁,对普通公民而言,也是生动的法制宣传教育过程。当然,陪审制度也有其弊端,如诉讼成本加大、诉讼过程延长,尤其是,如果陪审员不能有效地行使职能,还给人以一种形式主义、陪而不审的印象。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共同纲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院组织法》对陪审员制…  相似文献   

20.
黄靓雯 《学理论》2013,(8):112-113
当事人程序选择权规制的完备程度直接影响小额诉讼程序的运行状况,而与他国相比,我国新《民事诉讼法》对此问题的规定仍过于原则。通过借鉴他国的立法规定,明确并细化当事人的程序选择权并赋予被告适当的异议权,将有利于我国小额诉讼程序更趋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