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仰的力量     
刘岳 《北京党史》2014,(5):64-64
正什么是共产党人的信仰?大家熟知的革命烈士夏明翰在刑场这样写道:"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为之抛头颅、洒热血的信仰就是共产党人的信仰: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为了坚守共产党人的信仰,夏家一门5烈士。七弟夏明霹是衡阳游击斗争领导人,在夏明翰牺牲前一个月被捕,敌人对他施以酷刑,割掉脚筋、铁丝穿手心,仍没有使他屈服,1928年2月28日英勇牺牲,不到20岁。五弟夏明震牺牲前任中共郴县中心县委书记,1928  相似文献   

2.
《湘潮》2016,(3)
正灿英吾爱:亮东奔西走,无家无国。我事毕矣。望善抚吾儿,以继余志!此嘱。临死郭亮寥寥30余字,是27岁的郭亮留给他妻子的最后一封家书,也是郭亮家国情怀的最后表达。被毛泽东称为"有名的工人运动组织者"的郭亮,因其个头矮小被人昵称为"郭矮公"。他从小关心民瘼,心系家国,14岁带领同学反对中日  相似文献   

3.
1928年3月29日,共产党员郭亮在湖南长沙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残忍的敌人割下郭亮的头颅,挂起来示众,企图吓退人民革命。鲁迅得知此事后,愤然挥笔写道:“革命被头挂退的事是很少的。”郭亮,又名靖嘉,湖南长沙人,1901年12月3日生。1915年秋,郭亮以优异成绩考入长沙长郡联立中学。  相似文献   

4.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革命烈士夏明翰的这首无产阶级正气歌,久久地响彻神州大地,教育与影响了几代人。世纪伟人毛泽东十分钦佩烈士这种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并高度赞扬“夏明翰有一个好母亲”。夏明翰的成长,浸透着他母亲的满腔心血。正是她———夏母陈云凤以身作则,循循善诱,把子女一个个引上了革命的道路。她有4个子女———夏明翰、夏明衡、夏明震和夏明霹前仆后继,壮烈牺牲在国民党反动派的屠刀下,为着阶级和民族的解放,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相似文献   

5.
<正>我国古代有许多重诺守信的故事。《史记》记载了一个春秋时的人物,他的名字叫季札。这位季札有把宝剑,季札拜访徐国国君时,徐君非常喜欢季札的宝剑,季札心里明白,想出使它国回来后赠送给他,不料他却先去世了。季札没有忘记心中的诺言,他在哭祭徐君之后,把宝剑挂在徐君坟墓的树上。在历史上还有以性命践诺的。《汉书》上有一段短短的文字记录了一个小人物的故事:"尾生,古之信士。与女子期于桥下,待之不至,遇  相似文献   

6.
《党史纵览》2006,(6):53-53
1928年初,中国革命进入低潮,武汉三镇笼罩在一片血雨腥风的白色恐怖之中,国民党到处疯狂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被中央派往中共湖北省委参加领导工作的夏明翰刚到汉口,就不顾个人安危,与新任湖北省委书记郭亮一起研究决定取消不顾政治形势而盲目冒险的两湖年关暴动计划,并迅速通知各县农民武装转移,保存革命有生力量.  相似文献   

7.
夏明翰是我党早期的革命活动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他的生命虽然短暂,但在中国革命史上铸造了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凝聚成一种伟大的夏明翰精神.夏明翰精神超越时空,至今仍闪耀着真理的光芒,给新时期共产党人保持先进性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正半截铅笔写家书"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这是著名革命烈士夏明翰光耀千秋的就义诗。这首诗气吞山河,声震中外,半个多世纪以来,早已家喻户晓,传颂不衰,成为共产党人的正气歌。它惊天地而泣鬼神,昭日月而遗后昆,成为千千万万的革命者为争取解放、视死如归的战斗号角,也教育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鲜为人知的是,夏明翰不仅仅是侠肝义胆、豪气铮铮的钢铁汉子,同时也是一个重情重义、  相似文献   

9.
提起夏明翰,人们自然会想到他那首被著名诗人萧三称为“最好的一首革命诗”、后来被编入大型歌舞史诗《东方红》的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是的,诗如其人,这首诗一字千金,字字带血,笔笔是心,完全是夏明翰烈士崇高的思想品格和纯洁党性的写照.透过他的家庭、婚姻与爱情,也可窥见一斑.  相似文献   

10.
正闻君就义汉江城,慷慨高歌主义真。气吞山河遗篇在,血溅沙洲浩气存。白骨推波卷巨浪,丹心永照"后来人"。喜见今朝乾坤赤,英魂含笑看朝晖。这是新中国诞生后,郑家钧同志专程到汉阳凭吊她的爱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革命烈士夏明翰同志的忠魂而作的一首七律。夏明翰同志不仅有着坚强的革命意志和可歌可泣的献身精神,而且有非凡的写诗才能。他的诗,尤其是他的就义诗,充满革命豪情,饱含着对党对人民的赤胆忠心,鼓舞着  相似文献   

11.
《党建》2020,(8)
正1928年3月20日清晨,共产党人夏明翰被押往汉口余记里刑场,当国民党反动派问他还有什么话说时,他挥笔写下气壮山河的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随后壮烈牺牲,年仅28岁。夏明翰,字桂根,1900年出生于湖北秭归。夏家几代为官,是当地的名门望族。尽管家境优渥,但夏明翰从不以"夏府少爷"自居,还时常帮助家里的佣人、同情贫苦的百姓。  相似文献   

12.
盛义良 《湘潮》2006,(3):54-55
1928年初,中国革命进入低潮,武汉三镇笼罩在一片血雨腥风的白色恐怖之中,国民党到处疯狂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夏明翰刚到汉口,不顾个人安危,与新任湖北省委书记郭亮一起研究决定取消不顾政治形势而盲目冒险的两湖年关暴动计划,并迅速通知各县农民武装转移,保存革命有生力量  相似文献   

13.
邹艳 《湘潮》2021,(2):55-55
第一任中共湖南省级组织负责人是毛泽东。1921年8月中旬,毛泽东开始在湖南共产党早期组织基础上筹建湖南地方党组织,先后发展夏明翰、郭亮、夏曦等革命青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0月,湖南党的早期组织成员已达10人,根据《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规定,建立中共湖南支部的条件成熟了。  相似文献   

14.
夏明翰故居     
《新湘评论》2020,(10):F0003-F0003
夏明翰故居位于湖南省衡阳县洪市镇明翰村,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距今已有280余年,故居内陈列着夏明翰烈士的铜像和诗稿等近400件文物,还收集了何叔衡、郭沫若等为夏明翰题写的挽联和诗词。"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烈士就义前所写的这首诗气壮山河,一直广为传颂,他的忠诚、勇敢、坚毅和坚守的"主义"也影响着无数的"后来人"。夏明翰故居先后获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3A级旅游景区等。  相似文献   

15.
夏明翰:砍头不要紧1920年秋天,夏明翰在母亲的帮助下,冲破封建官僚家庭的桎梏,开始了革命生涯,并很快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以后,夏明翰先后担任中共湖南省委委员、常委兼组织部长等职,并负责农委工作。在敌人的白色恐怖下,夏明翰把自己的亲兄弟派到最艰苦、最危险的地方去工作。他的五弟夏明震是广州农讲所第一期毕业生、中共党员。夏  相似文献   

16.
今年是夏明翰烈士诞辰105周年。近日,在九江市委老干部科同志的引见下,笔者见到了夏明翰烈士惟一的女儿——78岁的夏芸老人,她跟我谈起了她的家庭。父亲牺牲时我还不到半岁,但父亲的信仰和品行却影响着我的一生我的父亲性格直爽、坚毅,为人真诚,牺牲时的那四句诗概括了他的理想和信念。临刑前,当国民党的执行官问他有什么话要说时,他镇定自若,并大声说:“有,给我拿纸笔来!”于是就写下了“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父亲写这首诗时是顺手而来,一气呵成,这都是他的真心话,没有半点做作,完全代表了他的性格、脾气。192…  相似文献   

17.
正亲爱的夫人钧:同志们常说世上唯有家钧好,今日里才觉你是巾帼贤。我一生无愁无泪无私念,你切莫悲悲戚戚泪涟涟。张眼望,这人世,几家夫妻偕老有百年。抛头颅,洒热血,明翰早已视等闲。"各取所需"终有日,革命事业代代传。红珠(指夏明翰赠与郑家钧的一颗红珠——编者注)留作相思念,赤云(指夏明翰的女儿夏赤云——编者注)孤苦望成全。坚持革命继吾志,誓将真理传人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这是中国共产  相似文献   

18.
夏明翰是我党早期的革命活动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他的生命虽然短暂,但在中国革命史上铸造了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凝聚成一种伟大的夏明翰精神。夏明翰精神超越时空,至今仍闪耀着真理的光芒,给新时期共产党人保持先进性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正>日前的一天,一位和我在初中、高中都是同班的老同学来我家做客时,当他在我的摆有千八百本各类书籍的书橱前游览一番后,拿出一本书问我:"这本没书皮的书你咋还保存着?"我从他的手中接过一看,见是《革命烈士诗抄》一书,就说:"我的这本书的来历你是清楚的,而且当年在高中读书时  相似文献   

20.
内容:邰忠利同志是驻我省边防某团三连士官、班长、代理排长.20HD9年8月9日,他在边防执勤返回途中,奋不顾身搭救呼玛县一名落水群众而壮烈牺牲,年仅23岁.省军区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记一等功,授予"革命烈士"称号.党支部应组织党员认真学习他的英雄事迹,特别是要学习他在光荣的一生中所体现出来的"忠诚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