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警察社会化是指新警员或警察学员学习警察文化,养成警察职业群体的社会个性,内化警察职业群体的思想、价值、行为规范,获取并担当警察社会角色的过程。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适时实现警察社会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和谐社会构建时期,警察社会化主要包括警察基本生存方式和技能社会化、警察政治社会化、警察行为社会化、警察个性和生活目标社会化以及警察角色社会化。  相似文献   

2.
公安院校警察角色培养有效化途径之社会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宏歆 《公安教育》2005,(10):50-52
当经济发展速度日益加快,国际国内形势变化不断,犯罪现象出现新情况之际,如何使公安院校学生尽快适应社会,有效发挥其打击与预防犯罪的战斗作用,出色地扮演好警察角色,是公安院校乃至每一个未来的警察角色扮演者应当思考的问题。公安院校作为人民警察的摇篮,肩负着警察角色社会化的使命,是决定警察角色行为实现的重要过程。警察角色培养的有效化,取决于角色社会化过程中的教育模式、科学的内容体系与多维度的教育途径。一、教育目标与模式选择警察职业群体目标是通过其群体构成——警察角色行为实现的,警察角色行为取决于其角色社会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在党的先进性建设中,必须加强思想教育,应该着重解决党员队伍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这就是党员角色与党员社会职业角色的统一问题;党员的权利与义务的统一问题;党员的执政意识与党员的执政能力的统一问题。一、关于党员角色与党员社会职业角色的统一当前,在党的先进性建设中,思想教育必须把政治形象塑造与社会职业形象塑造统一起来,把加强党性修养与提高道德水平统一起来。共产党员在社会生活中的身份可以分为两种:一是与工人阶级先进分子身份相联系的党员角色,一是与公民身份相联系的社会职业角色。为此,就有了两种形象:党员形象和社会职业…  相似文献   

4.
所谓职业道德,就是人们在从事的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规范及其必备的道德品质,是一般社会道德和阶级道德在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职业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的形成和发展是与社会分工的发展相联系的。在人类历史上,随着个体手工业和商业的出现,分工和交换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职业道德也就产生了。职业道德作为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它的形成和发展,又总是同人们的职业内容和职业生活实践相联系。人们在实际生活的各个领域内所从事的职业活动,就是各  相似文献   

5.
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特殊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公务员职业道德,是指国家公务员在行使公共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所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作为社会分工的产物,公务员职业具有特殊重要性。与其他职业相比,公务员职业具有地位突出、角色多样、对象特殊、责任重大等四个主要特点,承担着对整个社会...  相似文献   

6.
警察职业、职业警察与警察职业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警察职业是在社会分工出国家这一组织形式的时候,为适应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的需要而产生的。但有了警察职业,并不意味着职业警察就产生了。职业警察,是适应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和社会的需要建立新型警察制度时出现的。职业警察的产生标志着警察走上了职业化发展的道路。对照一般职业化和世界警察职业化发展的要求,我国警察还存在着职业化程度不高的问题。为此,我国警察必须坚定不移地走职业化发展的道路。警察职业化是警察正规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警察角色作为一个特殊而具体的社会角色,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同时受制于警察自身的角色处理能力和技巧。为促进人民警察更好地进行角色扮演,首先要树立警察角色成功扮演的标准,明确警察的"角色要求",进而找出现阶段警察角色扮演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最后提出建议,既要对警察角色进行合理和清晰的定位,又要尽量减少周围环境的不利影响,最重要的是要提高人民警察素质和处理角色紧张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公安基层民警是面临高强度压力的职业群体。警察角色压力严重影响着警察个体的身心健康和工作质效。通过对"角色压力"理论的阐释并以此为视角,分析基层警察角色压力源,探讨基层警察角色压力应对的策略,提出符合基层民警资源有效管理措施,以提高基层民警工作绩效和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党员是一个特殊的角色,是大学生群体中的先进分子和骨干.长期以来,这是大学生精英的代名词和象征.但在各种思潮的冲击,大学生党员的角色意识越来越淡薄.而其角色意识的强弱关系到他们能否在政治思想、意识观念、道德品质、日常言行等方面保持党的先进性,起模范带头作用.因此,应通过加强角色规范制度建设、深化理论学习、提高主体意识等途径增强学生党员角色意识.  相似文献   

10.
公安队伍职业化:研究视域与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职业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劳动分工的大规模出现而发展起来的,职业化则是由社会分工形成的具有标准化、制度化的职业工作状态及达到这一要求的演变过程。对警察职业内涵的讨论可以从社会角色和职责功能等多视角来进行,其产生多与经济、政治和社会等因素相关联。警察是一种专门的职业,警察职业化建设应该有特殊的要求。公安队伍职业化建设必须具备相应的发展条件、理论支撑和构成要素,公安队伍职业化建设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公安队伍职业化建设的路径选择可从坚持政治建警、培育职业价值等五个方面来考虑。  相似文献   

11.
边缘文化人:当代青年知识分子就业中的角色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体制改革及社会分工的细化为青年知识分子提供了更多的体制外就业机会,但同时也导致了其边缘角色认知困境的出现.本文通过参与观察和个案访谈,对此类边缘文化人的特征及其角色实践进行了分析,指出边缘文化人是转型期社会结构生态多样性的体现,其出现缘于青年知识分子在个人及群体职业角色建构过程中社会认同的匮乏.相关部门应该针对其形成机制采取正向干预,通过对内部报酬、外部报酬及角色支持的调整,化解青年知识分子就业中的这一角色困境.  相似文献   

12.
周林刚 《人大研究》2001,(11):34-35
角色理论为研究政治问题提供了广阔的前景。政治角色是由人们对于处在政治过程中的人的行为期待而构成的各种政治行为模式。从角色理论出发 ,我们可以这样下定义 :所谓腐败 ,是指政治角色 (主要指掌握政治权力和社会权力的人 )在公共权力行使过程中 ,为了个人或小集团利益 ,而违反各种法定或公认的社会角色规范的一种越轨行为 ,它是一种严重的角色扮演失败。对于角色理论来说 ,角色的扮演过程十分重要。一般而言 ,角色的扮演要经过三个阶段即角色期望、角色认同和角色表现。如果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了故障 ,那么角色扮演过程就会出现失调现象…  相似文献   

13.
西方的警务理论研究与实践表明社会服务是警察的重要角色之一。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基层警察承担了大量的社会服务工作,并深受社会服务角色张力的困扰。基于角色张力理论的警察社会服务角色压力-张力模式为验证警察社会服务角色的张力及产生因素提供了理论框架。对我国某市派出所的180位社区巡逻警察的问卷调查表明:警察社会服务角色压力及六个要素与警察社会服务角色张力显著正相关。公安机关可以采取梳理社会服务角色期望、适度减少工作量、加强技能培训、与上级领导及同事和市民沟通协商、营造积极的工作环境和建立激励奖惩制度的综合性措施应对警察社会服务角色张力带来的困扰。  相似文献   

14.
警察违法暴力心理原因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警察暴力一般是指具有警察身份的人实施的违法暴力行为。其原因较为复杂 :滥施暴力的警察一定有自身的心理素质问题或心理疾病存在 ;警察暴力与警察的职业背景有一定关系 ;警察的职业使他们比普通人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社会的阴暗面 ,经常面对的不良刺激很容易对警察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  相似文献   

15.
赵明 《中国妇运》2009,(4):29-31
“角色”原是戏剧中的名词,指演员所扮演的剧中人物。20世纪20—30年代,美国芝加哥学派将此概念引入社会学研究中。一般认为,“社会角色”是指与社会成员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社会成员的行为期望,构成社会群体组织的基础。只要是社会成员,都会承担并扮演某种社会角色。  相似文献   

16.
钱晓红 《公安教育》2007,(10):27-29
<正>一、民警培训专业化的必要性与现实性警察作为一种职业,具备职业的所有特征,即目的性、社会性、稳定性、规范性、群体性等。专业是职业发展的高级阶段,是指需要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职业。社会学  相似文献   

17.
龚钰淋 《重庆行政》2013,14(3):68-69
高校在社会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具有多重性,在不同方面具有不同的法律身份,即作为行政主体的高校、作为民事主体的高校、作为行政相对人的高校,高校在不同身份中具有不同的权利义务。本文主要是从高校作为行政主体的角度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8.
警察在社会上扮演着一定角色,在西方国家,警察角色逐渐由打击犯罪的战士到服务社会的公仆演变。我国的法律规定:警察承载着打击犯罪、社会服务和社会管理的三重角色。近年来开展的十大警察评选活动,折射出公众对警察的角色期待是党的好儿女、神探、贴心人、学者和修行者。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大众心目中期待的警察角色,与通常的定位及法律的规定基本耦合,但也存在差异与冲突,总的倾向是大众期待的范围更广、要求更高。对耦合的方面应发扬,对冲突之处应分析产生的根源,并予以消解。  相似文献   

19.
党的执政道德是指党在执政活动中处理与其他主体关系的行为规范体系,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一般道德相比,党的执政道德具有自身的特点。首先,执政道德属政治道德范畴,是关于党执政活动的行为规范。其主体是执政党,包括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其核心是执政活动中的执政取向问题,解决执政为谁服务的问题。其次,执政道德是对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先进分子的道德要求,同对一般的社会组织、社会成员的道德要求相比,其道德要求相对较高。再次,作为一种道德要求,执政道德是执政党的党法,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对于党的组织和党员个人…  相似文献   

20.
<正>警察职业道德是指人民警察在公安工作和社会生活中应该遵循的与自身职业特点相适应的行为规范,它是人民警察履行职责、进行社会治安管理、打击违法犯罪的最基本的行为准则。一、开展警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开展警察职业道德教育是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