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藏路无悔     
李春宁 《求贤》2013,(10):62-62
时间过得飞快,三年的援藏工作已经接近尾声,直到援藏结束我依然是40余名援藏干部口中的小老弟——因为我是一个“80后”。  相似文献   

2.
韩光远 《求贤》2014,(6):63-63
2013年8月,作为天津市第七批援藏干部,我们54名同志带着天津市1200万人民的重托,踏上了雪域高原,来到了“藏东明珠”昌都,开始了新一轮的援藏工作。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一晃来昌都快一年了。一年来,我和许多援藏干部一样,经历了许多个人生第一次。  相似文献   

3.
《天津支部生活》2014,(1):41-42
做好援藏干部选派工作,既是一项神圣的政治任务,也是锻炼培养干部的一条重要途径。近年来,河东区委高度重视援藏干部选派工作,大胆创新实践,不断探索工作新路径。2013年在选派第七批援藏干部工作中,区委坚持严格“三项标准”、把好“六道关口”,真正做到好中选优、优中选强。  相似文献   

4.
行走白玉     
<正>"海拔三千",是武侯区、崇州市第二批援藏工作队的QQ群名称。2012年7月,40名援藏干部肩负使命,千里驰援平均海拔3500米的甘孜州白玉县。两年间,援藏干部用青春热血、勤劳智慧和激情实干,辛勤耕耘着这片渴求发展的热土。两年间,援藏的经历让他们在感动  相似文献   

5.
以海平面为标准可比线,海拔越高的地方离太阳越近。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西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我们曾肩负着历史使命向那里走去,来到离太阳最近的地方……1998年6月,我和鞍山市其他五名同志一起,受市委、市政府的派遣,参加第二批援藏工作。6月23日,全省42名援藏干部和省、市陪送团的领导同志,集结于成都府南河畔的西藏驻成都办事处第二招待所。6月25日早上,天刚微明,我们辽宁、浙江两省的援藏干部和陪送团的领导共一百多人,在成都双流机场登机起航,飞往拉萨。走进藏北以念青唐古拉山脉为界,分藏南藏…  相似文献   

6.
申洪利 《求贤》2014,(10):56-56
治虫如救火 情系种菜人 2013年8月,我作为天津市第七批援藏干部来到西藏昌都地区丁青县,来到我工作的地方——丁青县农牧局,从事设施蔬菜病虫害防治及相关技术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7.
<正>丹棱县住建局总规划师罗云国被组织选派到金川县任县住建局副局长,两年的援藏经历注定成为他人生中最深刻的段落与记忆,苦与乐、得与失,使他感慨很多,但他最想说的是:援藏——我无怨无悔。2012年7月6日,罗云国与40名干部一起踏上了援藏征途。进入藏区,一切都得从头开始。虽然早有思想准备,但是高原反应还是让罗云国一时难以适应,鼻腔出血、嗓子干痛、皮肤干裂、头发脱落。高原的道路往往危险重重,堵塞、爆胎司空见惯,一边是悬崖峭壁,一边是万丈深渊,每次行驶在路上都是胆战心惊。  相似文献   

8.
心愿未了     
李勇 《求贤》2014,(12):55-55
“国家正需吾,西行义无顾。卸下春日服,随时上征途。”——当我被河东区区委组织部批准为天津市第七批援藏干部的那一刻起,激动之情溢于言表,我的援藏梦开启了。 体验,感知真生活 在藏期间,我在昌都地区实验小学担任教导室主任兼数学教学工作,天津援藏教师党支部副书记。克服着剧烈的高原反应,面对简陋的生活条件,自己只有一个信念:工作上耍积极努力。  相似文献   

9.
一转眼,离开西藏已经5年了,那个曾经的家园,多少次让我魂牵梦绕。2001年5月,作为济南市第三批援藏干部,我们一行7人,肩负着家乡人民的重托,奔赴雪域高原,来到了西藏日喀则地区白朗县。一年多以后,中央又给山东增加了  相似文献   

10.
冯玉龙 《奋斗》2005,(10):10-11
援藏干部在西藏参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旨在提高党员素质,加强援藏干部队伍建设,服务西藏群众,促进援藏工作深入有效地开展。  相似文献   

11.
考察慰问活动就要结束了,我们的采访工作也将告一段落。在藏的日子,最令我们骄傲和自豪的是我省援藏干部无私奉献的拼搏精神,最令我们感动的是藏族同胞的真诚,这真诚恰又来自对我们援藏干部的爱戴和赞誉。为此,我们专门采访了西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中共日喀则地委书记平措同志。下面是记者和平措同志的对话。记者:平措书记,我们是山东省党政慰问团的随团记者,想了解一下我省援藏干部的工作情况,你能否根据你掌握的情况对我省第二批援藏干部作个总体评价?平措:欢迎山东省委、省政府考察慰问团的到来。同时我也非常高兴接受诸位的采访。山东省第二批援藏干部赴日喀则工作两年多来,在地委、行署的领导下,在总带队徐学武同志的带领下,牢记山  相似文献   

12.
<正>上海市贯彻落实1994年7月召开的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全面开展对口支援西藏的工作,已经整整20年了。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制定了"分片负责、对口支援、定期轮换"的援藏工作方针,确定上海市作为对口支援西藏日喀则地区的省市之一。根据中央的战略部署,上海市委在1995年5月,从3500余名应征志原者中遴选出49名中青年干部,作为首批援藏干部,分赴西藏日喀则地区的江孜县、亚东县、拉孜县、定日县以及地区机关,直属单位任职,至今上海已经派出了5批援藏干部。  相似文献   

13.
2016年8月,刚结束了为期两年的援藏生涯,我又要和家人告别.乐山市选派首批援彝干部人才,我毅然决定再次申请,随后我进入了对口帮扶美姑县工作组.我把录取的消息告诉了妻子,她第一句话就是":这是好事啊,你放心去那儿吧,家里有我呢,不要太担心."简单几句话让我鼻子一酸.我的妻子是一名护士,平时工作繁忙.援藏两年为了让我安心工作,她主动挑起家里的重担,里里外外的事都没让我操一点心.这次自己又成为了援彝队员,家人也很支持,就让我越发感激和愧疚.  相似文献   

14.
达州市全面实施援藏干部人才关怀行动,切实为援藏人员提供特殊政策,给予特殊待遇,授予特殊荣誉,为援藏干部人才在藏区开展工作、发挥作用、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15.
正"把事情做到藏区百姓心坎上。"这是我省第二批援藏干部人才的心声。两年来,全体援藏干部人才克服困难、主动作为,有效推动了藏区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那么,我省组织部门是怎么强化管理、坚持以制度管好人、以制度用好人,实现援藏干部人才工作好、生活好、成长好的呢?对口支援援藏干部是支撑记者:我省经过几年的援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省委组织部门在选派干部人才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相似文献   

16.
王秀文 《求贤》2013,(4):63-63
2004年,因为有了充分的思想准备,我毫不犹豫地报名援藏,经过层层筛选,我最终有幸使成为天津第四批援藏干部中的一员,任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教育局副局长。  相似文献   

17.
有幸成为全省首批援藏干部,从遂宁来到红色名城甘孜州泸定县挂职锻炼。经过近段时间的工作和思考,有颇多体会和感悟。个人认为,作为援藏干部,要真正领会组织意图完成好工作任务,不辜负组织期望、人民期盼和自己无悔的选择,首先就要脚踏实地。  相似文献   

18.
张霞 《求贤》2014,(7):56-56
2013年6月,当我得知被区委选中成为天津市第七批援藏干部的那一刻起,喜悦之情就始终在心中荡漾。支边援藏是我的梦想,梦想即将实现,怎能不充满喜悦?然而,内心又多了些不舍和惆怅,因为即将离开家人、同事和朋友,阔别生活工作了近四十年的故乡——天津,远赴西藏的五百多个日日夜夜的牵挂和眷恋谁能轻易放下?  相似文献   

19.
苗振立 《求贤》2014,(5):56-56
2013年6月,我接到了援藏任务。当时我的孩子仅1岁半,爱人也是忙于工作,双方老人都已年过七旬,需要我们照顾。但是,为了完成光荣的援藏任务,个人再大的困难也要克服。  相似文献   

20.
邹澍宣 《求贤》2013,(11):58-58
2012年3月,我作为第六批天津援藏干部,告别家乡,踏上了昌都这片高原红土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