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信仰”一词,由于它本身的多义性,需要人们从多维视角,对它作进一步的辨析。信仰并不限于宗教,它应当包括人生的理想、信念、处世原则以及人生境界之类。因此,就有像爱因斯坦所说“宇宙宗教”那样的“无神论”的宗教。弄清信仰与真、善、美之间的联系,提倡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是我们在讨论科学与信仰关系时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2.
对可知论的哲学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栋华 《唯实》2002,3(5):17-20
长期以来 ,人们对可知论的理解有简单化的倾向 ,其直接表现是夸大认识的真理性、忽视认识的艰难性。可知论只是告诉我们 ,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没有一个不可逾越的界线 ,而且这是就人类认识发展的总体趋势而言的 ,就任何具体的个体或任何时代的群体的认识而言 ,则总是有限度的。迄今为止的全部科学成就 ,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向深层世界认识的工具和方法 ,还谈不上对世界的深层认识。因此 ,对可知论进行反思 ,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进行理论创新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3.
史成志 《理论学刊》2006,12(8):100-102
信仰是指通过奉献、牺牲有限的生命来获得生命的不朽,它具有超直接功利性、超验性、超现实性的特点。儒家信仰与宗教信仰不同,具有自己的特点。儒家信仰虽然具有较少神秘性和较有人情味的优点,但也具有缺乏有效的管束力、缺乏有效的实践方式、缺乏对终极存在的不断探寻等方面的弱点,主要表现在信仰人格的分裂、信仰的实用化、文化心理的模糊性、道德约束力弱化等几个方面。这些弱点对后世人们的信仰以及道德人格的形成都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信仰是人类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柱.道德信仰问题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问题,也是制约人生观成熟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道德信仰是构建和谐社会首先需要的精神动力.本文从道德信仰的内涵入手,深入剖析了道德信仰对于人生的意义价值.  相似文献   

5.
和田是全疆社情最敏感、形势最严峻、任务最艰巨的地区,也是新疆乃至全国反分裂、反渗透、维护祖国统一最前沿的地区之一,一些党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思想迷惘、淡漠、甚至动摇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们深刻体会到党员双重信仰问题的严重性,将对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产生消极影响,在某种程度上助长宗教极端思想渗透,削弱党的基层组织战斗力和凝聚力。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党员的双重信仰问题。  相似文献   

6.
欧洲的文艺复兴否定了神本宗教,从而人文主义者陷入信仰危机。人本主义者企图重建人本宗教拯救信仰,结果又陷入否认宗教与重建宗教的矛盾不能自拔。马克思创立的共产主义学说,既否定了神本宗教,也批判了人本主义宗教,把信仰与科学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7.
浙江宗教状况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浙江宗教历史悠久 ,教徒人数众多 ,宗教活动比较活跃。据不完全统计、我省信教群众人数约150万 ,其中基督教信徒120多万 ,天主教信徒15万左右 ,伊斯兰教信徒9000人左右 ,佛教僧尼约5500人 ,道士、道姑约3500人 ,佛教、道教信徒人数无法统计。近年来 ,我省宗教状况发生了一些变化 ,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信教群众人数从快速增长趋向平稳发展自解放初至今 ,我省信教群众人数呈马鞍型发展曲线。以基督教发展为例 ,解放初期 ,我省有基督教徒27万多 ,占全国总数的1/10强 ,后经历次政治运动 ,信徒人数有所下降 ,特…  相似文献   

8.
信仰是人类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柱。道德信仰问题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问题,也是制约人类人生观成熟发展的关键因素。道德信仰是构建和谐社会首先需要的精神动力。要从道德信仰的内涵入手,深入剖析道德信仰对于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9.
康德的宗教理想是一种理性的道德宗教,“道德信仰”是道德宗教的基础,是以道德为基础的理性的信仰.在宗教中树立“道德信仰”,就是在对终极存在者的虔诚信仰之中突出道德的地位,强调终极存在者的道德位格,并把对道德情感、道德法则乃至道德行为本身的信仰作为宗教的核心要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作者对新时期我国宗教政策进行系统研究,集中阐述其与公民宗教信仰权保障的辩证关系,指出了贯彻党的宗教政策对打击邪教、保护正常的宗教组织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共同的信仰能够把民族中的各个成员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使他们有着深层次的精神合作与精神交流。信仰又更多地与宗教相连。宗教是人类主动寻求精神上的寄托的表现,宗教倡导的美德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动力所在。从某些方面说,宗教与法律是互为条件、互相依存的,二者都共享某种要素——仪式、传统、权威和普遍性。宗教注重对人性的净化,法律注重对规则的完善,二者共铸社会和谐之本。  相似文献   

12.
金一驰 《世纪桥》2014,(6):63-64
近年来,随着对宗教认识的日益多样,社会上和党内出现了不同的声音,对"开禁"还是继续延续传统政策,党员不能信教与宪法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精神是否相违背等,议论纷纷。面对复杂的社会形势,本文即是试图从信仰的边界角度多方面地梳理党员与宗教信仰的联系,从而认识到我党该如何正确处理宗教问题。  相似文献   

13.
吴岚 《世纪桥》2007,(2):42-43
康德道德哲学有三大重要的悬设:意志自由、灵魂不朽和上帝存有。自由保证了一个理性世界存在的可能性;灵魂不朽保证了道德律实施的完整性和促进幸福实现的可能性;上帝则保证了公正地分配幸福的可能性。基于这些假设。康德建立了他的理性宗教。他的理性宗教肯定了人的主体性,肯定了人是目的,肯定了宗教需要理性的参与。并利用基督教的合理内核建立起自己的上帝之国。其宗教现给我们提供了以下启示:无论建设什么样的道德信仰都必须坚持人的主体性地位,坚持以人为本,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本质和核心的原则。此外,正确阐释和宣传宗教中合理的理念,也能对构建和谐社会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省沿海地区部分农村的宗教和民间信仰发展较快,并对该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特别是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产生影响,其原因主要是部分农村党组织在提高群众素质、带领群众致富方面尚较缺乏,把握党的宗教政策还不全面、准确,法制还不够规范、健全,核心领导作用发挥不力,思想政治工作弱等等.针对这一现实问题,本文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若干对策性思考.  相似文献   

15.
宗教是一种信仰体系,通常认为与理性或者说与科学理性相对立。但宗教是否就是非理性的,却不是简单的非此即彼的关系。在西方思想史上,关于信仰与理性关系问题的探讨,是在错综复杂的历史或文化背景下展开的。启蒙运动以来,科学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大行其道,技术理性或者说工具理性成为评判信仰与理性关系的标准,而忽视了理性功能的多样性和理性活动的复杂性,表现在法律形式层面,古代和古典自然法中蕴含的形而上学基础逐渐被以实证主义、实用主义为特征的工具理性所替代,法律沦为一种摈弃了价值判断的纯粹社会治理工具。20世纪以来新自然法学派的出现与复兴,则标志着人类对法律的认知开始向道德理想与实证分析相互融合的趋势之转型。  相似文献   

16.
邹兴明 《唯实》2004,(9):50-52
共产主义信仰不仅具有缜密的科学性,而且蕴含着科学的审美之维,即:合历史发展规律的逻辑真理之美,求真向善的伦理之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意境之美.共产主义信仰的审美之维使其始终充满历史的现实感,激励着人们把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化为现实的共产主义运动.  相似文献   

17.
共产主义信仰不仅具有缜密的科学性 ,而且蕴含着科学的审美之维 ,即 :合历史发展规律的逻辑真理之美 ,求真向善的伦理之美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意境之美。共产主义信仰的审美之维使其始终充满历史的现实感 ,激励着人们把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化为现实的共产主义运动  相似文献   

18.
邹兴明 《唯实》2004,1(8):50-52
共产主义信仰不仅具有缜密的科学性,而且蕴含着科学的审美之维,即合历史发展规律的逻辑真理之美,求真向善的伦理之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意境之美.共产主义信仰的审美之维使其始终充满历史的现实感,激励着人们把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化为现实的共产主义运动.  相似文献   

19.
明清晋商经济的理性化运营中,关公信仰对晋商精神的塑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关公信仰以其特有的精神风格、文化意义与晋商组织行为和管理效用的伦理态度遥相呼应,构成近代晋商普遍的行为范式和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20.
徐俊 《世纪桥》2008,(8):5-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永无完结的历史性工程。在新的时代,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拓宽审视视野、转化理解视角,对于完整、正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真正内涵,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本质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战略性意义,它将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铸就真正体现自己民族特色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