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重创了日本经济。分析日本泡沫经济的历程有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日本资产泡沫形成的表现、原因以及泡沫破灭的影响,从而为我国经济发展与宏观调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田莎莎 《法制与社会》2011,(26):186-187
"飞特族"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产生后,随着日本泡沫经济兴起,又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与日本经济结构的巨变中发展,成长。"飞特族"所代表的非正规就业劳动者为当今日本经济带来重要支撑力的同时,产生了"社会收入差距拉大""少子化"等一系列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如何从制度上解决这些问题,促进"飞特族"等劳动阶层的健全发展,是日本政府及全社会今后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20世纪80年代爆发于日本的泡沫经济给日本带来的是长达十年的经济萧条。目前,我国的宏观经济领域出现的流动性过剩问题同当时的日本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深入研究日本泡沫经济的产生原因、表现及造成的影响对我国缓解流动性过剩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4.
欧鲲 《法制与经济》2008,(6):89-90,92
20世纪80年代爆发于日本的泡沫经济给日本带来的是长达十年的经济萧条。目前,我国的宏观经济领域出现的流动性过剩问题同当时的日本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深入研究日本泡沫经济的产生原因、表现及造成的影响对我国缓解流动性过剩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5.
谢小璐 《江淮法治》2012,(20):50-50
在日本,性骚扰事件充斥着社会每一个角落。在所有的性骚扰事件中,最令女性不安的也许就是回家时被人跟踪了。因为这种骚扰不仅是一次,也许会是几次甚至几十次。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那么,这些经常被骚扰、被跟踪,却又不知该如何反抗的日本女性,怎样防  相似文献   

6.
沈臻懿 《检察风云》2014,(23):62-63
何为“过劳死”问题“过劳死”(karoshi)一词的最初诞生,即源自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社会。当时,日本泡沫经济的破裂,使得上班族们承受着超负荷的工作压力,甚至在工作中出现了猝死或者因不堪工作压力而以自杀方式结束自己生命的现象。从彼时起,日本媒体在报道这一特定问题时,就开始使用“过劳死”这一名词。与此同时,“过劳死”的英译“karoshi”亦证实,其本身即是一个完完全全源自于日语的英语外来词。  相似文献   

7.
本书主要对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出现的一种奇怪的消费现象——“厌消费”进行分析与解构,其实现在的中国,也已经有了这样的苗头:年轻的一代会因为没团购就不吃大餐,会坚持租房而不买房,会因为停车位的收费和交通堵塞坚持不买车。泡沫经济破灭后的日本,出现了主力消费群体(80后群体)大面积的厌恶消费现象,并且这种现象呈现出即使收入增加,消费也没有随之增长的反常结果,  相似文献   

8.
日本自上世纪90年代初泡沫经济崩溃以来,就出现了巨额的不良债权。在此背景下,日本出现了严重的金融危机和信用危机,金融机构接连破产,"银行不破产"的神话彻底破灭。在巨额不良债权的压力下,日本各银行普遍出现了"惜贷"现象,日本经济受到严重的影响,陷入了10年的长期停滞。日本的不良债权问题是日本经济重新启动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胡文涛 《河北法学》2012,(1):162-163,164,165,166,167,168,169,170
伴随着泡沫经济崩溃金融系统问题爆发,日本经历了从出台特例措施应对金融机构个别破产事件,到制定和完善法律,以使金融机构破产处理走向制度化的过程。通过完善存款保险金制度,充实资金援助机制,确立金融整顿管财人、继承银行等金融机构破产处理的常规措施和专门的金融危机应对措施,《存款保险法》使金融机构破产处理制度得以恒久化;而《金融机构重组程序特例法》为行政处理手法之外,提供了金融机构破产处理的司法程序。这些制度适应了金融机构破产处理措施所要求的尽早预防、业务继续、保护存款人、集团处理以及责任追及等特性,显示日本金融机构破产处理法制已基本完善。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泡沫经济崩溃金融系统问题爆发,日本经历了从出台特例措施应对金融机构个别破产事件,到制定和完善法律,以使金融机构破产处理走向制度化的过程.通过完善存款保险金制度,充实资金援助机制,确立金融整顿管财人、继承银行等金融机构破产处理的常规措施和专门的金融危机应对措施,《存款保险法》使金融机构破产处理制度得以恒久化;而《金融机构重组程序特例法》为行政处理手法之外,提供了金融机构破产处理的司法程序.这些制度适应了金融机构破产处理措施所要求的尽早预防、业务继续、保护存款人、集团处理以及责任追及等特性,显示日本金融机构破产处理法制已基本完善.  相似文献   

11.
日本商法的变革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前言 日本的商法修改,现在迎来了明治时期以来未曾经有过的、重大变革的契机。这一契机的背景,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这就是:第一,必须走出1990年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经济的长期景气低迷;第二,必须与世界性的公司法制变革的步调相一致;第三,必须适应经营环境的大幅度变化;第四,必须适应由于通过计算机所进行的大量情报处理而引发的IT革命所带来的巨大变化。但是,根本性的要  相似文献   

12.
《法治与社会》2012,(5):12-14
如今的人们,或许早已忘记了当年西方走过的曲折道路。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英国伦敦烟雾事件、日本水俣病事件、日本骨痛病事件、日本米糠油事件、印度博帕尔事件、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剧毒物污染莱茵河事件,这些从上世纪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在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仍然存在着贸易顺差过大、信贷投放过多、投资增长过快、证券市场和房地产市场过热等问题,对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形成了很大的阻碍。回顾历史,日本也有过类似的经历,以史为鉴,本文先从导致日本泡沫经济的产生的政策原因中去探询问题,再得出保持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 一、日本行政法的地位(一)当代日本社会与行政法日本号称"经济大国",但同时又是一个法律繁多的"法治主义"的资本主义国家。而行政法在日本法律中又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正象日本法学家所评论的那样,"生活在当代日本社会的人,与行政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就是说,日本人几乎不能在日常生活中与行政有所分离。换言之,行政活动的存在方式,对一般国民日常的经济、社会生活,都已经给予了极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首先,日本为泡沫经济后的重建,对民事相关法进行了立法及修改,内容涉及与金融援助有关的法制、与担保法有关的法律,企业复苏与公司法制现代化、消费者保护法,以及法律现代语化、信息化法与司法援助;其次,日本最近几年在刑事立法上也有新的动向,内容包括刑法、刑事诉讼法、刑事政策以及其他刑事关联立法;最后,日本培养法律工作者也实行了新制度,具体包含司法考试、司法研修期、法科大学院等的变革.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随着泡沫经济的崩溃,日本经济陷入了持续长达十余年的萧条与衰退,亦称"平成萧条".它不但表现为居高不下的不良债权、庞大的财政赤字及通货紧缩,更深刻地反映了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体制的危机.日本近代以来的发展道路对我国有着深刻影响,了解日本政府的应对政策,汲取其教训,将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世纪之交日本司法改革的述评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泡沫经济的浮躁和荣华消逝后 ,90年代的日本社会一直弥漫着浓厚的世纪末情调。这十年来 ,人们固然为银行的巨额呆账、制造业的空心化、景气的低迷以及失业率的上升而感到不安 ,然而更深刻的忧虑则来自先后推行的各种改革措施都未见其成效的事实。记得 1 8世纪的英国保守主义政论家伯克 (EdmundBurke)曾经说过 ,“无法改革的国家将也无法存续下去”。这句名言最适合用来描述当前日本有识之士的心境。正是在上述时代背景和社会氛围下 ,小泉纯一郎首相的口号“改革无禁区”居然可以使内阁支持率从森喜朗执政时期的 9%飙升到近 90 …  相似文献   

18.
一、环境法制借鉴的意义众所周知,曾以“公害列岛”著称的日本,早在30年代就出现了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振动、地面沉降和恶臭,即所谓典型七公害。在战后经济高度成长时期,日本发生的公害远远超过了30年代,给环境造成的污染与破坏和对人的健康和生命危害的严重程度,是30年代所不能比拟的。震惊世界的日本四大公害事件,即富山骨痛病事件、新泻水俣病事件、熊本水俣病事件和四日市烟害事件,就是发生在经济高度成长日期。  相似文献   

19.
自从20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崩溃以来,人们在剖析日本经济体制弊端的同时,开始从知识经济时代新的视角对日本企业终身雇佣制进行反思。日本企业独特的雇佣制度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在知识经济时代到来时,暴露出了种种问题和弊端。笔者将在分析日本式终身雇佣制特征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和探讨21世纪日本式终身雇佣制的新变化及新对策,最后分析和借鉴对我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的管理与改革的一些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一、导言:沉寂中的骚动众所周知,日本的刑事立(修)法,自其现行刑法于1907年颁布伊始至20世纪80年代泡沫经济的崩溃为止,历经了相当长时间的沉寂期。其间,虽悉数有过约10次的小幅修正,但此等修正实为“只更其表而未变其里”的细节增补。一如部分学者所言,“日本的刑事立法如金字塔般沉默,遂判例则如斯芬克斯像一般,傲然矗立于金字塔之前”。((1))之所以会存在这一形象的描述,除日本于彼时极度吝惜对于刑事立法资源的大幅动用这一事实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