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现代西方社会,非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基本上可以划分为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两大思潮。与之相较,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传统哲学的集大成者、现代西方哲学的开创者,是完备的、开放的、科学的理论体系。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现代西方哲学中占据主导地位,代表现代西方哲学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赖海燕  徐春林 《求实》2002,(2):47-48
作为现代哲学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渊源于近代西方哲学 ,并且克服超越了近代西方哲学。这种超越是根本性的 ,不是细枝末节式的修修补补 ,从而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摆脱了近代哲学的视野 ,成为我们行动的指南。  相似文献   

3.
现代西方哲学是十九世纪中期以来在西方产生和流行的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哲学派别。 自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来,在西方的意识形态领域引起了强烈的震动,它是人类思想  相似文献   

4.
1、现代学是指十九世纪中叶继近代哲学(资产阶级哲学的古典形式)终结之后产生和流传的各派哲学。它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现代西方哲学和亚非拉地区的民族主义哲学。其中,亚非拉地区的民族主义哲学就其创造力和影响力来看,远比前两派哲学微小,故此存而不论。本文谨就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分化、流变及其关系试作评论。  相似文献   

5.
《探索》2016,(3)
正由刘放桐编著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一书,运用了比较研究方法,高屋建瓴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本质,从马克思在哲学上的革命变更、西方哲学的现代转型、当代哲学走向、西方哲学研究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等诸多方面,对二者研究领域中的重大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整体性的研究,系统阐述了两大哲学的核心内  相似文献   

6.
产生于19世纪中叶的现代西方哲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许多多不同的流派。各种学派观点互不相同,有的甚至针锋相对,表面上看来,现代西方哲学无非是以往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哲学的各种翻版,是没有内在联系的一堆杂乱无章的哲学体系。但是,深究起来,现代西方哲学各种流派之间有其内在的联系,它们都是从西方传统哲学发展而来的,但又同传统哲学有本质的区别,其中最根本的区别是——现代西方哲学以“中介思维”取代了西方传统哲学的“实体思维”,从而使西方哲学从传统到现代迈出了关键的一步。现代西方哲学的其他一些特征,都可以用“中介思维”这一根本特征来说明。  相似文献   

7.
历 史上 ,东西方哲学分别形成了不同的传统 ,这就是西方的柏拉图主义和基督教 ,东方的直觉主义和无神论(严格意义上)。这两种哲学传统在现代之前基本上处于相互隔绝的状态。直到叔本华哲学和王国维学术出现 ,这种情况才发生了改变。是他们二人首先突破了东西方各自的哲学传统 ,真正开始转向对方的哲学传统。这种转向对其后东西方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 ,考察叔本华和王国维的哲学转向对于了解东西方哲学的现代走向具有重要意义。一、叔本华 :从西方到东方《叔本华的哲学》一书的作者布劳恩·梅耶(BryanMagee)说 :…  相似文献   

8.
郑兴凤 《探索》2006,(2):179-182
康德是近代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他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的启蒙思想,并完成了先验哲学的建构,对现代西方哲学的诸多流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代西方哲学在继承康德哲学的同时,对他的新的理性主义独断论也提出了批判。但现代西方哲学的发展由于日益偏离了康德所开出的路向,结果产生了更为严重的危机,我们对康德哲学的反思就显得十分复杂和迫切。  相似文献   

9.
李学生 《世纪桥》2009,(1):91-92
恩格斯曾经指出,休谟的哲学“在哲学的发展上是起过很重要的作用的”。休谟的经验论和不可知论(怀疑论)不仅影响了近代哲学,如康德的批判哲学,而且对现代西方哲学尤其是实证主义、实用主义、逻辑经验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现代哲学实现了从单一主体到交互主体的主体观念的转换,这在现代哲学的两大系统——现象学与分析哲学中都得到了体现。交互主体观在现代哲学中呈现了从意识的交互主体性到行动的交互主体性的转换和拓展。更有意义的是,当代西方认知科学中的具体化研究进路展现了具体化的交互主体性的探索,这印证了当代西方哲学中行动的交互主体性观念。  相似文献   

11.
西方哲学的发展进入近代后,发生了重大转折。它随着人类的自我觉醒而形成,并随着哲学研究中心由本体论向认识论的转移而发展。与此相适应,人们的思维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革。这种变革的烙印,深深地打进了哲学范畴的演变和发展的内在逻辑之中。因此,研究近代西方哲学范畴的历史演进,可以从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来理解近代西方哲学历  相似文献   

12.
张世英 《新视野》2000,(4):65-66
一 20世纪的中国哲学是在西方近现代哲学的融合与冲突中发展起来的。 按照西方现当代一些哲学家如胡塞尔等人的一些大同小异的说法,西方哲学史经历了三次或四次革命。第一次是苏格拉底──柏拉图的转向,即从具体事物中寻找事物之根源转向到在人的“心灵世界”即“理念”中找根源,从而开启了一个形而上学的领域,为西方传统形而上学开了先河。第二次是笛卡尔的主客二元论和主体性哲学,他把柏拉图主义推向明确的“主体──客体”的思维模式。胡塞尔特别把康德哲学提出来作为西方哲学史上的第三次“革命冲动”,其特征是把先验性看成是…  相似文献   

13.
一在西方哲学的发展中,从近代到现代的转折,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由理性主义到非理性主义的转变。这种转折并非偶然,有其哲学自身发展的缘由和深刻的社会根源。西方理性主义从柏拉图开始。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家以“笔和舌”进行反对封建神学斗争的时候,他们手中的重要理论武器,就是以人本主义反对神本主义,以万能的理性对抗神的权威。他们以人的理性之光,驱散了笼罩一千年之久的“黑夜”,迎来了新时代的曙光。近代哲学始祖弗·培根提出的“知识就是力量”,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著名命题,把科学与理性结合起来,推动了近代科学与生产的发展。笛卡尔的命题以人的思维、理性作为衡量事物存  相似文献   

14.
关于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问题,许多学者强调应该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大前提下,根据时代特征和现实生活,对改革开放实践中出现和暴露的新问题进行总结和反思,借鉴中国传统哲学与西方哲学的研究成果,在社会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人、价值、文化以及科技等与现实密切相关的几个维度,构成了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关注的热点,并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黄冬华  韩浩 《世纪桥》2011,(5):45-46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以"实践"为核心概念,克服了近代哲学无法克服的心物、主客二元对立,也对克服现代西方哲学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的二元对立有相当的启示意义,在这个意义上,《手稿》奠定了成熟马克思主义的思维方式,预示着成熟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雏形。通过分析马尔库塞和弗洛姆对《手稿》的曲解,可以一步说明《手稿》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现代西方哲学家在对近代西方人本主义进行深刻地批判与反思中提出了新的理论和见解,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应运而生。它提倡非理性主义,反对思辨形而上学对人的消解,关注人的现实生存状态,强调人的主体性等等。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同时孕育着对自身的变革,在对近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的超越中也有很大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的市场经济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现代市场经济阶段。与之相适应,西方的市场经济理论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西方市场经济理论的观念转换,根本出于现实的经济关系变化。但是作为经济理论观念基础的西方哲学“转向”,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西方哲学,从康德开始,一步步地实现着“哥白尼式的倒转”。此后,人们研究的视点,一步步从客体转向主体;探讨的主题,也由传统的本体论、认识论,一步步地趋向价值论。与此同时,崇尚“实证”的实证主义,也在从事学术研究的人那里,越来越受到青睐。哲学观念的转向,必然会在…  相似文献   

18.
现代西方哲学充满着终结和转向的喧嚣。无论是恩格斯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还是海德格尔的《哲学的终结和思的任务》 ,现代西方哲学家们都在共同宣告着西方传统哲学的终结 ,尽管他们的理论旨趣有着很大的不同。终结之后的西方哲学开始了各种各样的哲学转向 ,试图为哲学开辟新的思路 ,如所谓的“语言转向”、“生活世界的转向”、“文化的转向”以及“人的转向”等等。无疑在这些众多的哲学转向中 ,现代西方哲学家极大地丰富了哲学理论内容 ,启迪了人的理论思维。但是 ,对于大多数西方哲学家来说 ,似乎并没有注意到…  相似文献   

19.
王金福 《理论学刊》2007,1(10):41-45
在现代西方解释学和哲学合流的学术背景下,我国有些学者提出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诠释学"理解,这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解释学化。现代思想史上解释学的哲学化和哲学的解释学化不是解释学和哲学的进步而是退步,解释学的哲学化是解释学的越界,哲学的解释学化是哲学的退缩和唯心主义化。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来看,解释学的哲学化和哲学的解释学化没有逻辑通道,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解释学化会曲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唯心主义化。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开放政策的实施,现代西方的各种社会思潮,包括现代西方哲学大量涌入国内,如何正确看待现代西方哲学,是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邓小平同志早在一九八三年就指出:“属于文化领域的东西,一定要用马克思主义对它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