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是父亲秦邦宪诞辰100周年,也是他遇难61周年。时光的流逝并未冲淡我对父亲的不尽思念——尽管我从未见过父亲。父亲对我来说是这样的陌生,又是这样的亲近,他仿佛常在我身边。我对父亲的认识、了解是逐步积累,逐步加深的。从孩提到现在,我盼望他、想念他、埋怨他,到逐步理解他、敬爱他、崇敬他。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现代史上,文强算得上是一个经历坎坷、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的一生,经历了泾渭分明的4个阶段。毛泽东是他表兄,周恩来是他入党介绍人,朱德是他的直接领导人,刘少奇是他的同乡,林彪是他的同学,戴笠视他为心腹骨干,杜聿明对他甚为欣赏……  相似文献   

3.
正他是一个康巴汉子。他是儿子、哥哥、丈夫、父亲。他担任过甘孜州外贸局副局长,旅游局长,州委常委、宣传部长……为了这座生他养他的高原,他做过很多事:出口松茸、开发旅游、解决农牧民生活所需、让孩子回到课堂、让文化走近百姓……他活着,是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他走了,却被大家永远铭记在心中。这个人,叫毕世祥。  相似文献   

4.
正他是领导同事心中的“硬汉”,是亲朋好友眼里的“铁人”,从警30年来,他始终战斗在刑侦、禁毒工作第一线;遇到险情,他总是冲锋在前,“不破案,不收兵”是他的口头禅;他不仅勇猛,更善于钻研,是大案要案的终结者,“守一方平安,维护人间正义”是他的信念。他就是青岛市崂山公安分局刑侦大队大队长崔建武。从警生涯中,他先后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二等功  相似文献   

5.
《党建》2008,(4)
憨厚、朴实、诚恳,是他给人的第一印象;技术能手、先进生产者、优秀共产党员,是他的名签;"老黄牛",是工友对他的爱称;全国劳动模范,是他最自豪的荣誉;全国人大代表,是他倍感荣  相似文献   

6.
正一位79岁高龄的老人,居然预见未来十年是他一生中最关键最辉煌的十年。一般人乍听此言,估计即使不当面笑他老人家痴人说梦,内心恐怕多少也会有点不以为然吧。然而,这位信心满满的老人可是一位非常之人。他是开国元勋。他是一代伟人。他是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薄一波曾用三个字评价他:"大人物!"他就是叶剑英。  相似文献   

7.
丁晓宁 《世纪桥》2012,(4):26-28
他是著名的抗日将领,他是无产阶级忠诚的革命战士,他是白山黑水的丰碑。他驰骋疆场、视死如归,他为国为民、鞠躬尽瘁,他就是著名的东北抗日联军将领、杰出的抗日民族英雄周保中将军。  相似文献   

8.
学习梁雨润,应该主要学习他三种精神。一是学习他自觉践行党的宗旨,无私奉献、尽心竭力为百姓办事的公仆精神。二是学习他爱憎分明、不徇私情、勤奋工作的敬业精神。三是学习他迎难而上、敢于碰硬、勇于创新的进取精神。  相似文献   

9.
正他是众所周知的"打假斗士",连珠炮轰,无休无止。他对战过法学界的贺卫方、文学界的韩寒、企业界的罗永浩、医学界的钟南山……最近,他又与崔永元闹得不可开交。他是方舟子。就在他向法院提告的当天,廉政瞭望记者在北京对他进行了独家采访。  相似文献   

10.
2001年9月18日。阳城县河北镇孤堆底村。一大早,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一位已故共产党人的纪念碑揭碑仪式。有市、县的党政领导、普通干部,还有他生前的好友以及四邻八乡的乡亲们。他逝世快20年了。他的名字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人们淡忘,反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更加怀念他、追忆他、纪念他、传颂他。逢年过节,还有许多老百姓自发地在家中、路边、坟前祭奠他。他是谁?他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为什么去世近20年了,还要立碑纪念他?为什么人们一直忘不了他?他就是生前曾在阳城、武乡、屯留三个县担任过县委书记的孙文龙。  相似文献   

11.
丹东市元宝区老干部局局长季凤龙,是一个好人好党员好干部。他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业,也没有众人瞩目的大名声,但一个"好"字,是沉甸甸的崇高,是感天动地的品格,是他朴朴实实、踏踏实实、扎扎实实做人、说话、履职的真实写照。作为一个好人,在同事、群众心目中,他都经得起考验。提起他,人们总是要竖起大拇哥,不少人会仔细地讲述他的故事以及细节。作为一个好党员,他的座右铭是,"是党员就要有个党员的样,不论做什么事  相似文献   

12.
胖有国,是丰台区和义街道东里第二社区党委副书记、居委会主任。说起他的称谓,能吓您一跳:爱人叫他"疯子"、一些人说他是"傻子"、老人们把他当"儿子",而社区群众却夸他是"带头人"。  相似文献   

13.
有这么一个人。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没有拜过老师,也无门无派,却当上了中国美术家协会的副主席;中学没毕业,连留了五次级,后来却成为中央美术学院的教授……他是个"畅销"制造者——他画的猴放到邮票上就成了畅销的猴票;他画的阿诗玛、用泥巴随便捏的酒瓶子也都变成了畅销的烟酒品牌;就连他的身世也成为畅销书的好题材……他就是艺术界有着"鬼才"之称的黄永玉。进入耄耋之年的他是跨画种、跨领域的艺术家,国画、油画、版画、漫画、雕塑、壁画、散文、小说、诗歌、杂文,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中国美协在他80岁生日时颁给他"中国美术金彩奖终身成就奖";著名作家金庸对他赞不绝口,夸他是个全才;还有人称他是天上掉下来的"画神"。  相似文献   

14.
2003年的12月,整个中国处在浓浓的追忆和怀念的氛围之中。在毛泽东同志110周年诞辰的日子里,全中国上上下下,各地各界,又热烈地举行各种活动,来缅怀这位历史巨人。依然是那么真切,依然是那么亲热,依然是那么动人,27年前他离开之时我们说他“永垂不朽”,说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的话,依然是人们深情的、诚挚的愿望。这到底是因为什么?这种人文的、社会的、历史的现象的根源到底在哪里?“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大救星。”——这是最准确的答案。一个领袖的不朽,因为他和他的人格、他的精神、他的终身为之奋…  相似文献   

15.
卷首语     
他走了好些年了。 人们一直都念叨他、想着他、敬仰他! 因为他是一位好人,做了许多好事。他用生命铸就绿色的丰碑,诠释了最美好的事业。 疾病使他倒下了,但他的精神熠熠生辉,人心使他永生!  相似文献   

16.
薄鸿  张茗然 《先锋队》2012,(7):46-47
他一辈子修路,一辈子义务修路。他不是铁路、公路、交通部门或建筑单位的干部职工,也不是腰缠万贯的企业家、大款。因此他的修路都是真正的"修修补补"。但他修补的路,即使不能说"最多",至少也是罕见见的多。他就这样成为省城最感人的修路人。他叫张升。拉石膏养成修路习惯张升修路的习惯是年轻时在山上干活儿的时候养成的。他20  相似文献   

17.
4月30日,是我的父亲张玉诚去世一周年的忌日。此时,我格外怀念我的父亲。 父亲一生严谨做人,谦虚、宽容、诚信是他最大的美德,勤勉、刚毅、百折不挠是他对事业的态度。唯物主义是他的世界观,辩证法是他的方法论,共产主义是他的信仰。他喜欢读书,勤于笔耕,一生中查阅各种专业资料十几亿字,作笔记、心得数千万字。为跑项目足迹踏遍祖国大江南北,饥餐渴饮,披星戴月,三十年如一日。一生粗食布衣,生活简朴,自己小家,无暇顾  相似文献   

18.
高明涛是农五师九十团综合加工厂小有名气的能人,跟他打招呼的人都称他“高铁头”。说他是能人,是因为他庭院经济搞得红火,叫他“高铁头”,是因为他无论干什么都不服输。 在他家,小四轮、摩托车、电话、手机、家电一应俱全,显示着高明涛今天的富裕生活。然而回想过去,他实在不想回忆那些苦日子。当年为了摆脱贫困,高明涛想到搞庭院养殖业,  相似文献   

19.
周凡  张亮  姚怀胜 《学习月刊》2010,(22):123-123
李扬华是一个农民的儿子.从他穿上警服那天起,他就立下了为民服务、执法为民的誓言,而在他从警的10余年里,他心中也确实始终装的是老百姓、想的是老百姓。  相似文献   

20.
周礼 《党课》2013,(14):78-79
惠施是战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辩客和哲学家,也是名家的代表人物。魏王十分欣赏惠施的才学,虽然他是宋国人,但仍将他视为上宾,经常听他讲学,向他请教治国之道,与他探讨天下形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