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蔡戎  赖德成 《政协天地》2012,(Z1):44-46
福建土楼永定客家土楼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后,作为永定县"文化舞动土楼"战略的成果之一的歌剧《土楼》于去年8月在福建大剧院上演,引起很大反响。春节放假之际,记者在热心的赖德成同志带领下,尽情领略了永定县培丰镇民间文化活动的丰采。  相似文献   

2.
跫响东洋楼     
唐宝洪 《福建乡土》2012,(5):40+42-40,42
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福建土楼包括永定县的初溪土楼群、洪坑土楼群、高北土楼群、衍香楼、振福楼,南靖县的田螺坑土楼群、河坑土楼群、和贵楼、怀远楼,及华安县的大地土楼群。上述"六群四楼"因被加冕为"世界文化遗产"而招来四面八方的游客青睐时,地处新罗区雁石镇苏邦村的东洋楼在日出日落、云卷云舒中淡泊而恬静地守望着跫音。东洋楼始建于清顺治七年(1650年),前后历经98年之久才竣工,迄今有348年历史。此楼占地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由内外两重方土楼组成,似鱼网形,俗名网形楼。  相似文献   

3.
在福建省永定县境内,分布着闻名遐迩的客家土楼群。土楼之乡的湖雷镇蓝屋村,生活着几十户姓蓝的人家,故事的主人公蓝招衍就生长生活在这里。  相似文献   

4.
闽西永定土楼建筑,历史悠久。据档案史料记载:西晋以后,中原南迁的客家人,就在永定聚族而居、世代相传,逐渐形成有“客家”独特形式的山村土楼住宅,直到今日仍在继续居住,客家土楼因此也成为中华民族古代建筑文化的活化石。土楼主要有圆形、方形两种,仅闽西永定县就有方楼4000余座,圆楼360多座,其中圆形土楼最富有客家传统色彩,远远望去如同从地下冒出的巨大蘑菇。198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顾问史蒂文斯·安德烈专程到闽西考察后,认为“客家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乡村建筑模式”。当我们走进这古老的圆形土楼,发现楼中有楼,环环相套…  相似文献   

5.
福建土楼之都,客家故里永定。永定建县500年,是著名的老区、侨区、矿区、土楼集中区、客家人聚居区。永定县位于闽粤两省边界线上,是福建西部进入改革开放前沿广东省的战略要冲,是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中心点,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就业与保障》2010,(11):49-49
土楼是东方文明的一颗明珠,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村民居建筑,是中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它以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等特点立于世界民居建筑艺术之林。民宅散布在闽西的永定、武平、上杭及闽西南的南靖、平和、华安、漳浦等地,其造型、装饰和建造工艺世所罕见。土楼,俗称"生土楼"。因其大多数为福建客家人所建,故又称"客家土楼"。  相似文献   

7.
周松 《人民政坛》2014,(10):F0003-F0003
<正>【摄影报道周松】走进永定县湖坑镇南江村,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幅优美的客家乡村画卷,清澈溪水穿村而过,分层迭坝,层层迭水,2()多座形态各异的土楼屹立两旁,休闲长廊犹如"白色玉带"沿溪相伴,游步道、护岸石墙廊道、拱桥都让游客体验人在水上走,水在脚底流,小桥流水人家的感受南江村地处永定县、平和县两县交界处,平均海拔5()()多米,居南溪"土楼沟"景观中心,距离集镇8公里,是闽西著名的革命基点村全村林地面积32S.7公顷,森林覆盖率6().2%。青山绿水的自然风景、传统的客家风情,吸引着全国各地游客  相似文献   

8.
2008年11月21日上午,永定县政协5楼会议室座无虚席,政协委员们认真听着《客家文化与永定客家人》的讲座,并不时记录着。会后,委员们纷纷向主讲人、县政协学习宣传与文史资料委员会副主任苏志强提出意见和建议。11月28日,他将带着永定县政协的重托,远赴新加坡讲述世界文化遗产福建(永定)土楼与永定客家的渊源。  相似文献   

9.
两头大肥猪换来10个野鸡蛋在福建省永定县境内,分布着闻名遐迩的客家土楼群。土楼之乡的湖雷镇蓝屋村,生活着几十户姓蓝的人家,故事的主人公蓝招衍就生长生活在这里。蓝招衍,1984年从福建中医学院毕业后,分配在县医院工作。由于工作努力,很快就成为医院里的一块招牌。其弟蓝招宝1988年高考落榜后,立志创业,先是种药材,接着养鱼、办工厂,  相似文献   

10.
"福建土楼"是中国传统民居的瑰宝,其"天圆地方"的建筑形态独一无二,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福建人民智慧的结晶。省人大常委会通过立法,努力为"福建土楼"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法制保障。  相似文献   

11.
土楼一夜     
傅翔  韦凌影 《福建乡土》2010,(4):8-10,38
到过永定多次,每次都要见那圆圆的土楼,每次都是匆匆忙忙地楼上楼下瞎转一圈,然后留下土楼孤孤单单地站在那里。说孤单,是因为它作为民居太大了,太高了,而里面的人实在太少了。每次急匆匆走过,心里总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这次又到了土楼,有了一次货真价实的土楼之夜。  相似文献   

12.
闽西南土楼,被誉为"世界上最优美的山地建筑模式"、"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葩",早已蜚声中外。因其深厚独特的文化内涵,2008年7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13.
《统一论坛》2010,(5):F0003-F0003
土楼是福建的一种大型夯土民居建筑。主要分布在福建西部的永定、武平、上杭及福建西南的南靖、平和、华安、漳浦等地。因其大多数为福建客家人所建,故又称“客家土楼”。  相似文献   

14.
土楼在每个人的眼里、心里都有不同的解读。土楼无疑是美丽的,倘若说女人的美可以用千娇百媚来形容,那么土楼的美则只能用万种风情来描述。土楼的大气是毋庸置疑的。以福建省内同类建筑中单体最大的二宜楼为例,占地6.35亩,建筑面积3308平方米,直径73.4米的一个圆型城堡,首先在整体外观上就给人以宏伟壮观的视觉效果。从前听过一个笑话:  相似文献   

15.
面对土楼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不断地有机会与土楼谋面,并曾几度夜宿土楼,聆听着它经过一天喧闹之后的娓娓倾诉。站远一些观望,子夜里的土楼,沉静肃穆,愈加清幽神秘,威严逼人。躺在振成楼四层冬暖夏凉的卧室里,  相似文献   

16.
很早就听说它了,它不叫黄素石楼,它叫黄素土楼。 土楼是什么?圆形的土堡,方形的土堡。我们熟悉的、见得最多的大概是漳州土楼了。泉州也有土楼,只是很少听说,  相似文献   

17.
在这莺飞草长的5月,我和小周陪同远道而来的客人陈君到土楼采风。从县城经霞寨到崎岭有37公里的路,到崎岭时,眼见天色渐晚,我们都决定原路折回县城。同行的小周建议说,他老家南湖村有几座土楼,就几步远,何不前去看看。  相似文献   

18.
意外的收获我原计划从福建省漳州市出发,向西前往土楼分布最为集中的永定。去长途汽车站的路上,拉人力三轮车的老师傅告诉我:如果要看最有代表性的土楼,应当去华安县仙都镇,那里的一座大土楼最被专家看好。我不放心地问:“不是说永定的土楼最出名吗?”他反问:“你是要看多,还是要看特色?”  相似文献   

19.
在福建省永定县的青山绿水、滴翠田园中,错落分布着300多座圆形土楼和600多座方形土楼。这些土楼是一千多年前客家先民为避战乱由北方南迁到福建山区后,陆续建造的居住和防御功能兼具的建筑群体。 土楼的造型多样,形制独特。除常见的圆形和方形的以外,还有多边形、方圆混合型,殿堂式、府第式。走马式、吊角式等多种类型。  相似文献   

20.
两岸土楼情     
南靖是福建土楼的故里,共有大型土楼15000多座,主要分布在书洋镇、梅林镇等。其中田螺坑土楼群、河坑土楼群、怀远楼、和贵楼于2008年7月7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6处世界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