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生命的圣灯     
春天,去登圣灯山。 沿着一坡石梯走进山门,一手莲花灯肃穆而柔媚。再往前,一汪湖水安静而清澈。湖对岸是一尊白色的弥勒佛,背坐山墙,拈花而笑。  相似文献   

2.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天府四川物华天宝,乐山自古人杰地灵.乐山,古称嘉州,地处峨眉山麓,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流处,依山傍水,景色秀丽,是国务院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首批对外开放的重点风景旅游城市,乐山这一片丰腴的沃土宝地,不仅因山灵水秀、江山如画而令古今游人赞叹,还因孕育出三苏父子和郭沫若这样的旷世文豪而令天下学人仰止,更因拥有峨眉仙山和众多的佛文化胜地而令一切向善爱美之人追慕.这里文物古迹众多,其中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的单位就有四个,即乐山大佛、麻浩崖墓、万年寺普贤铜像和峨眉飞来殿.乐山大佛是世界最大的石刻弥勒坐佛,“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而由乐山大佛所在的凌云山和乌尤山、东岩山组成的“巨型睡佛”更是气势宏大,妙然天成.乐山还有青神中岩寺、夹江千佛岩等九个省级风景区在内的既相对密集、又分布有致的文物遗迹数千处.“古有海通塑大佛,今有姚笛兴弥勒”,曾是著名指掉家,又是商海弄潮儿的香港姚氏集团总裁姚笛先生,笃行“以文促商,以贸养艺,文贸结合,共同发展”的方针,将艺术家的精致和企业家的实力相互融台,  相似文献   

3.
一九九一年五月十二日,整修一新的上海千年古剎——靜安寺爲全國最大的一尊玉佛座像,擧行了隆重的開光典禮。佛門信徒和諸山長者,前來奉持頂禮。  相似文献   

4.
《春秋》1995,(6)
千佛山位于济南城南,海拔二百八十五米,是济南的三大名胜之一。现代诗人郭沫若在一九五九年二月游览千佛山兴国禅寺时写道:「俯瞰齐州烟九点,踏寻崖窟佛多尊。半轮新月天心吐,一片东风扫雪痕。」千佛山古称历山,相传虞舜曾耕稼于此,故又有舜耕山之称。隋开皇年间,佛教昌兴,在千佛山之阴刻石造像,建千佛寺,遂得名千佛山。唐贞观年间重修寺庙,改名兴国禅寺。清代学者翁方纲诗赞千佛山说:「山对济南城,人言帝舜耕。登临记秋晚,几案与云平。曾巩文传久,开皇像凿成。历亭遥望处,寐依栏情。」  相似文献   

5.
《小康》2016,(7)
正流离漂泊在外二十年的北齐佛首最终踏上回家之路,背后有命运的推动,也有两岸人的共同努力河北博物馆曾一直展出三尊汉白玉雕佛像。只是,它们有些特别。这三尊佛像只有佛身没有佛首。佛像分别为释迦牟尼佛、无量寿佛和阿閦佛,原供奉于河北省灵寿县幽居寺。直到今天,刘建华还记得二十年前,自己站在三尊被盗割佛像前的心情。"眼在流泪,心在流血,心痛不已"。  相似文献   

6.
佛下山弘扬佛法,在一家店铺里看到一尊释迦牟尼像,青铜所铸,形体逼真,神态安然,佛大悦。若能带回寺里,开启其佛光,累世供奉,真乃一件幸事,可店铺老板要价5000元,分文不  相似文献   

7.
善于发现     
一位旅行者在岷江北岸拍摄乐山大佛全景,相片冲印出来,发现乐山本身就是一座临江而卧的“睡佛”,“乐山大佛”只不过是其心中的一座小佛而己。这个发现为乐山佛地增添了几份神秘,也为乐山旅游业增添了无限商机。这种发现似乎纯属偶然,但一切“偶然”都存在于“必然”之中。这位先生如果不是旅行者兼摄影爱好者,不是对大自然景色充满热爱、对个人生活充满情趣的人,就不可能有“睡佛”景观的发现。  相似文献   

8.
纳木措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咸水湖。海拔4718米,位于拉萨当雄县和那曲班戈县之间。“纳木措”意为天湖、灵湖或神湖,是藏传佛教的著名圣地,信徒们尊其为四大威猛湖之一,传为密宗本尊胜乐金刚的道场。湖中5个岛屿兀立于万顷碧波之中,佛教徒们传说他们是五方佛的化身,凡去神湖朝佛敬香者,都会虔诚地顶礼膜拜。  相似文献   

9.
佛教的造像手印是佛教的重要组成部分,同一尊佛有不同的造像手印形式,造像手印不仅是受到当时审美的影响,关乎到佛像的整体美感;更重要的是因为它直接指向了佛法佛理或者说是佛本身,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和佛教精神理念是同一的,这关乎到造像者对佛法本身的领会。  相似文献   

10.
他是一尊佛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说:“每个人都是一尊佛”。我感到这话说得太玄乎。作为税官的我,接触的纳税人可多了,有街头卖小吃的店主,有趴在地上擦皮鞋的下岗女工,有坐在副食店里打瞌睡的太婆,有做蜂窝煤的黑脸大哥……为生计劳苦奔波,是那样卑微,那样渺小,也称得上是佛吗?  相似文献   

11.
一天傍晚,陪友人散步的时候,在不经意间,我发现清流东门桥的左前方山上(原县第一招待所后山),有座天然巨型坐佛,极像传说中的弥勒佛!大佛位于龙津河畔,坐南朝北。大山峰是佛的大脑,左右两座小山峰酷似佛的两条粗壮的胳膊,中间一座小山峰俨然就像是佛挺起的大肚,大山峰下的山  相似文献   

12.
焦山是扬子江中一小岛,自古被誉为“东浮玉“,新建成的矗立在焦山之巅的万佛塔,犹如这块浮玉上璀璨的明珠,将焦山点缀得更加秀美。万佛塔前身为焦山镇寺塔,始建于元大德二年(公元1298年),及大德九年(公元1307年)而成,后毁于倭乱(公元1488年)。五百余年来,一直未能复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焦山定慧寺进行了一系列修复和建设工作,寺庙面貌焕然一新。1996年,定慧寺方丈茗山长老发愿重建万佛塔。这一义举得到市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并得到新加坡佛教居士林和李木源先生的大力资助。1998年3月1日,万佛塔工程破土动工。同年5月5日举行奠基仪式。1999年9月11日万佛塔落成。万佛塔总高度42米,七层八面,上有天宫,下有地宫。焦山万佛塔名副其实,一至七层供奉着一万余尊菩萨像和佛像。大致安排:第一层:大原地藏王菩萨2400尊;第二层:大悲观世音菩萨1600尊;第三层:大行普贤菩萨1500尊;第四层:大智文殊菩萨1400尊;第五层:药师佛1300尊;第六层:阿弥陀佛1000尊;第七层:释迦佛860  相似文献   

13.
1月28日,天津武清区举行佛首、佛像捐赠仪式。此次捐赠的佛首、佛像共32尊,净重达4吨多,是在台文物回归大陆史上的第三次,其捐赠数量之大、年代跨度之长为两岸文物交流史之最。这些佛首、佛像是台胞叶景成30年来在台湾收藏所得,经过多年的详细考察,于近期无偿捐赠给天津市武清区。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王富卿,国台办联络局副局长李勇,天津市政协  相似文献   

14.
金陵刻經處     
在南京中山東路一片樓叢中,藏有一所寧靜、典雅的院落,矮牆迂迴,曲徑通幽,宛如一座放大了的盆景,這就是已有一百二十年歷史的金陵刻經處,也是我國目前唯一刻印流通木版佛經的場所。創始人楊仁山金陵刻經處的創始人是清末著名佛學家楊仁山居士(一八三七——一九一一年)。他是安徽石埭人,自幼聰慧過人,十四歲即能詩善文,二十七歲時得佛經《大乘起信論》,遂屬薏佛學。上世紀中葉,楊居士舉家移居南京。他搜求佛典,飽覽經史,立志於佛學研究。由於當時時局混亂,許多佛敎典籍毀於兵火,無經書流通,楊居士乃邀集王梅叔等人發動募捐,於一八六六年創辦“金陵刻經處”。  相似文献   

15.
《两岸关系》2013,(8):36-38
"正阳古佛"回归故乡驻马店7月6日,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举行恭迎正阳古佛回乡仪式,迎接流落台湾30多年的明代武宗正德年间石造佛像"回家"。河南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史济春,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出席仪式。2012年,台湾知名人士叶景成将自己收藏流散在台的32尊佛首、佛像无偿捐赠大陆,由天津市  相似文献   

16.
认识陈子华是在偶然间,缘于一段传奇的小故事。 那时,九寨沟刚刚开放,交通很不方便,误了班车的她,居然背起3岁的女儿,穿上沉重的藏袍,骑上藏民牵来的马,从松潘出发,贴着山涯,临着岷江,穿行7天,到达九寨沟。  相似文献   

17.
正云冈石窟位于大同市城西16公里的武州山南麓,十里河北岸,是我国三大石窟之一。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现存大小窟龛254个,主要洞窟45座,造像5.9万余尊,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宝库、公元五世纪中国石刻艺术之冠、中国佛教艺术的巅峰之作,也代表了公元五世纪至六世纪世界雕刻艺术的最高水平。云冈石窟博大精深,研究资料卷轶浩繁,芸芸众生不可能都有意愿成为专家学者,而只是  相似文献   

18.
商明鑫 《人民公安》2024,(Z1):24-27
<正>他是2022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诗词大会》全国总冠军,以“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诗词情怀,展现了青年才俊的魅力;他是毕业于郑州警察学院的“00后”,以“须知少年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的钻研态度,在学业上一直保持优异成绩;他是济南铁路公安队伍中的新警,以“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的执着信念,踏上了无畏前行的从警之路。他是姜震,济南铁路公安局济南公安处曲阜东站派出所民警。  相似文献   

19.
编辑同志:某设计公司是一家软件设计企业,该公司发现凌云软件公司有六家客户与其相同,认为凌云软件公司侵犯了其商业秘密,并要求凌云软件公司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凌云软件公司认为,某设计公司已在其公司对外网站上公布了所有客户名单,并且这  相似文献   

20.
中岳庙是五岳中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一组古建筑群,也是我国创建最早、规模宏大的道教庙宇。它位于登封市区东4公里处的太室山南麓,背依黄盖峰,面对玉案山,西有望朝岭,东有牧子岗。登高远眺,庙宇四周山峦起伏,山下绿树烟村,岚光霞彩,尽收眼底。俯瞰整个岳庙,翠柏掩映,红墙黄瓦,金碧辉煌。中岳庙与少林寺处于同一山脉,两者一东一西,一道一佛,相互映衬,相映生辉,构成了登封市旅游的两大亮点。中岳庙是历代封建帝王将相祭祀封禅中岳嵩山神的场所,也是我国道教文化发源地之一,它的前身是太室祠。祭祀封神在近两千年的封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