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两岸四地经济合作日益频繁,跨境经济犯罪的数量和种类迅猛增长。跨境经济犯罪突破了地域的限制,已经成为各区域共同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了有效打击和防范跨境经济犯罪的蔓延,两岸四地尝试进行相关警务合作,先后建立了一系列警务合作的制度框架,并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由于跨境经济犯罪涉及各方的法律制度、信息共享等多方面因素,两岸四地在警务合作中也面临着法律冲突、缺乏有效的合作实施机制等困境。打击跨境经济犯罪警务合作制度,应协调各法域的法律制度,完善区域警务合作制度,构建区域犯罪情报信息共享机制,完善区域警务合作的实施机制。  相似文献   

2.
海峡两岸交往日益频繁密切,互涉刑事犯罪问题也日趋严重.然而,两岸警方在共同打击违法犯罪方面尚未建立起有效的犯罪情报交流合作机制,严重制约了双方打击和惩处危害两岸人民利益的跨境犯罪活动的效能.两岸警方要立足现实条件,本着"一个中国"、平等协商、互信互惠、相互尊重等基本原则,加强犯罪情报交流合作机制建设,进一步明确刑事犯罪...  相似文献   

3.
内地和港澳之间的跨境网络犯罪主要包括通过网络实施的传统非跨境犯罪、传统跨境犯罪以及新型经济犯罪。这些网络犯罪主要以牟利为主,数额巨大;犯罪形式多样,有组织化;犯罪成本小,打击难度大。为了惩治跨境网络犯罪,内地和港澳警方采取了一系列合作措施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由于内地和港澳三地在法律、技术和协作程序方面存在缺陷,三地警务合作仍然面临挑战。深化三地警务合作必须缩小各方的立法差距,增强对网络犯罪的调查、取证技术能力,建立跨境网络犯罪的协查机制。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两岸关系实现历史性转折,随着双方人员往来与经贸交流的频繁,两岸司法机构受理的互涉案件不断增多。虽然海峡两岸特别是闽台警方在共同打击犯罪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两岸政治体制、刑事法律方面存在的差异及两地司法部门间缺乏顺畅的沟通配合,双方在共同打击跨境犯罪中存在调查取证难、查处追究难、返还赃款难等问题,影响了两岸对跨境犯罪行为的打击与惩处力度。本文从闽台两地警方打击跨境犯罪活动的实践出发,研究加强两地协作机制建设,探寻两岸共同打击犯罪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跨境电信诈骗已成为海峡两岸最突出的犯罪问题,且呈发展蔓延之势.跨境电信诈骗的源头在台湾,受害者是两岸民众.在两岸警方合作打击跨境电信诈骗中,面临着缉捕难、取证难、追赃难等问题.两岸分治带来的法律问题、跨境警务合作问题和电信诈骗案件本身的侦办难度等是根本原因.根据现实情况,结合两岸未来合作打击犯罪和司法互助的发展方向,建议建立刑事诉讼移管制度、增加派员调查取证和远程视频取证、严厉打击地下钱庄、加强警银深度合作等,以应对和破解两岸合作打击跨境电信诈骗的难题.  相似文献   

6.
《海峡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协议》是两岸合作打击跨境犯罪的法律框架。两岸合作打击跨境犯罪的成效不仅受两岸刑事程序法影响,而且受两岸刑事实体法影响。两岸刑事实体法律差异下的罪名差异、同质异罪、同罪异罚等问题已带来司法互助中的管辖争议、合作懈怠、法公平性的损害等负面作用,并有形成两岸"犯罪洼地"之趋势。应经由"合作范围"去罪名化、商定两岸互涉犯罪之管辖条款以及自由裁量下的刑罚趋近等对策和路径,减少两岸刑事实体法差异的负面影响,以提升合作打击跨境犯罪之成效。  相似文献   

7.
20世纪80年代末,海峡两岸开启互通交流之门后,大陆与台湾的毒品犯罪进入了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状态,尤其在两岸分别加入WTO以及开放“小三通”之后,毒品犯罪伴随着更为频繁的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呈现增长加剧之势,给两岸的社会稳定和治安带来更大的威胁。海峡两岸警方为打击跨境毒品犯罪网络积极寻求合作的途径与方式,并取得了一定的合作成果,但由于缺少直接快速的合作通道和可循的长期合作机制,共同打击毒品犯罪行动面临困境。  相似文献   

8.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不断深入,大湾区经济合作日益繁荣的同时,跨境经济犯罪的种类和数量也随之迅猛增长。为有效防范和打击跨境经济犯罪的蔓延,粤港澳三地尝试建立了相应的警务合作机制,并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由于粤港澳三地不同区域间认识层面及实务层面的法律制度、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文化习俗各不相同,粤港澳三地在大湾区经济犯罪警务合作的过程中难免引发法律冲突。为此,构建共同打击经济犯罪、维护区域经济安全、促进粤港澳和谐共赢的经济犯罪警务合作机制,从协调各法域法律制度、完善区际警务合作内容、建立区际经济犯罪情报信息共享机制、健全区际经济犯罪警务合作的实施机制等方面入手,建设完善的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犯罪警务合作制度成为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9.
随着两岸关系的正常化和常态化,两岸的刑事司法协助也从单一的个案协作发展为具有规范意义的条约化模式以及条约指导下的多层次协作。囿于两岸关系的影响因素较为复杂,对于刑事司法协助的定位、指向以及适用范围自然存有分歧。在两岸交流规模愈发频繁,程度日益加深的当下,毒品犯罪的跨境化已成为两岸司法机关亟须共同面对的问题。海峡两岸面临的毒情形势有较大差异,司法协助的需求内容各有不同,因此,对于加深司法协助与合作的程度,创新司法协助的手段与模式,应当成为两岸合作打击跨境毒品犯罪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为有效打击跨境经济犯罪,维护"两岸四地"经济发展及社会稳定大局,应加强"两岸四地"警务合作。当前,"两岸四地"司法合作协议保障方面还有很大完善空间,合作协议本身多停留在框架层面,配套法律文件的规则制定也需进一步明确、细化。"两岸四地"警务合作在具体执行中遇到诸多操作层面的问题,建议在加强沟通协作的过程中,通过自下而上汇集问题,自上而下解决问题的方式,强化顶层设计。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80年代以来,海峡格局的变迁与经贸关系的发展,在客观上促使两岸警方转向寻求合作,以应对日益猖獗的跨境与互涉犯罪。但由于长期对峙隔绝与尚未实现统一,目前,双方警务协作仍以间接联络、个案侦办为主,且面临着多口介入、机制滞后、法律冲突、信息不畅等突出问题。两岸实务部门应以“FT913”启动与《南京协议》签署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沟通联系,通过规范整合管理、强化应急处突、协调法律适用、落实基础数据,努力推进、持续深化双方警务协作,进而有效遏制跨境与互涉犯罪,切实维护海峡两岸治安稳定。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全球政治、经济、文化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有组织犯罪也呈现出跨国、跨境的趋势,并利用不同国家间、不同法域间的立法、司法的差异与冲突逃避打击。尽管两岸四地警方不断探索打击跨境有组织犯罪警务合作的途径,但是,由于四法域间具有不同的法律制度,在许多方面的合作仍不尽理想。如何在"三法系四法域"的背景下,建立科学有效的区际警务合作制度应是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必然。  相似文献   

13.
活跃在海峡两岸的跨境毒品犯罪既是两岸执法机关高度重视的刑事犯罪问题,也关涉两岸的刑事司法互助。大陆与台湾地区在共同打击毒品犯罪领域进行了积极的尝试。两岸的禁毒执法合作由于特殊的政治因素影响而有别于同其他国家或港澳地区的合作,呈现出多变性与复杂性,除了从战术层面藉由个案协作去解决刑事司法互助的诸多问题外,还有必要将此问题置于战略研究的层面进行探讨。运用SWOT分析法对两岸合作共同打击跨境毒品犯罪的优势、弱势、机会和威胁进行分析,将内外部各个因素进行不同组合,以"发挥和利用优势,克服劣势与弱点,挖掘和捕捉机会,化解和回避威胁"为要旨,提出在不同情势下的策略选择以及可采取的适切对策。  相似文献   

14.
在后ECFA时期,两岸文化交流日益成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点方面。文化的功能属性和两岸文化差异决定了两岸深化文化交流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两岸文化交流具有内在的动力和要求,但也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目前,两岸尽管都重视文化交流的特殊作用,但也都持审慎对待的态度。新形势下深化两岸文化交流,需要制订一个能够涵盖双方立场、有助于双赢结局的两岸文化交流战略,切实采取务实分类渐进的做法,促进两岸文化交流的正常化和机制化运作,巩固并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局面。  相似文献   

15.
双重征税及逃避税是两岸经贸交往中无可回避的问题。由于缺乏税务合作的法律制度保障,两岸税收征管合作实践处于相对停滞阶段。《两岸税务合作协议》为两岸在税收信息交换、税收追索协助、文书送达、双边预约定价安排和税收饶让等领域的合作提供了法律基础。考虑到两岸税收征管合作面临的客观困境,两岸应当尽快启动《两岸税务合作协议》的批准程序,并结合《BPES多边公约》等最新国际条约修改完善《两岸税务合作协议》相关内容,提升两岸税收征管合作的水平和效率。此外,两岸可以考虑以海峡西岸经济区为切入点,推进先行先试,为推动两岸税收征管的务实合作开创条件、积累经验,共同助力两岸经济税收互惠共赢发展。  相似文献   

16.
《海峡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协议》的签署,为两岸之间积极、务实地开展司法互助提供了较为完备的制度框架,直接推动了两岸之间司法互助由个案合作方式向机制化合作模式的转变,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本期以海峡两岸检察实务之研讨为主题,委托福建省人民检察院李明蓉副检察长担任主持人,选取了台湾地区高等法院高雄分院检察署主任检察官施庆堂先生、台中地方法院检察署检察官林彦良先生及福建省平潭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施建清先生撰写的三篇论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全球化的进展虽可促进国际社会互动关系更加密切,但同时也提供犯罪活动向外滋延的有利条件,使得犯罪型态趋向多元化、国际化、组织化。特别是在此两岸经济迅速发展及交流频繁下,两岸的洗钱犯罪明显有扩大趋势,洗钱者利用两岸在司法与管制上的差异,将洗钱活动移往之间,达成漂白黑钱、逃避司法追缉之目的,而目前两岸使用最频繁的洗钱手法,便是利用地下通汇方式,将资金游走于两岸。至于打击跨境洗钱犯罪的困境,便在其"跨境"的字义上,从犯罪人的角度而言,跨境洗钱犯罪的实施,便意味着增加执法机关诉追的困难并降低自己被捕的风险。因此,面对此跨境治理缺口,即"管辖权的缺口"、"参与性的缺口"、"诱因性的缺口"及"功能性的缺口",未来两岸为了有效防制跨境洗钱犯罪,应以全球化治理的观点来检视两岸跨境洗钱犯罪的问题。所以,在立法政策面上,多做沟通、相互学习,并可参照联合国相关公约,完善反洗钱刑事立法,藉以缩小彼此法制的落差,以弥补诱因性的缺口。在司法政策面上,须强化海峡两岸共同打击犯罪与司法互助协议,引入刑事诉追的移转管辖,以弥补管辖权的缺口。在实务执行面上,应建立两岸共同打击跨境洗钱犯罪合作平台,藉以建构防制跨境洗钱犯罪合作网络,以弥补功能性及参与性的缺口,共创两岸人民双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18.
新形势下经济犯罪的打防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 ,经济犯罪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严厉打击经济犯罪、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是公安机关服务经济建设的具体表现。构建经济犯罪的打防战略 ,必须切实把握经济犯罪的主要特点 ,深入分析其形成原因 ,从中找出打击和防治经济犯罪的工作对策。  相似文献   

19.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物、资金、信息等各类要素之间的连接方式从相对固定趋向于动态变化,从相对简单趋向于复杂互联,各类经济犯罪要素据此进行跨时空自由连接、配对,形成一张动态复杂经济犯罪网络,其中任何一个点被打击,都会被其他节点轻易取代,表现出极强的动态适应能力,对传统打防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本文从分析动态复杂网络条件下经济犯罪特点入手,借鉴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从跳出"组织深井"、建立"在线杀毒"、打造"人才高地"、打通"生命线"四个方面提出相关打防建议,从而推进新形势下经济犯罪打防工作。  相似文献   

20.
两岸刑事诉讼法律制度在罪与刑、证据制度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或冲突),导致两岸对跨境犯罪的合作打击工作不力,不利于保障海峡两岸人民权益和维护两岸交流秩序。我国大陆地区应当在适合国情的基础上,有效借鉴台湾地区的有益经验,有效解决两岸刑事法律制度冲突。同时,认真贯彻落实《海峡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协议》,逐步制定《区际冲突法》,加强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协助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