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毒品犯罪案件中,毒品数量的计算直接关系到被告人的定罪量刑,值得司法人员高度重视。虽然普通毒品犯罪案件中毒品数量的计算不存在太大疑惑,但是在部分特殊毒品犯罪案件中,对于某些毒品的计算和认定则并存有较大争议,尤其是对已灭失毒品数量和共同犯罪案件中毒品数量的计算,司法实践中存在一些偏差,值得认真研究和归纳总结,以对毒品犯罪案件办理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规范意义上的毒品指国家规定管制的、使人形成瘾癖的、具有滥用危害性的药用类与非药用类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正确阐释毒品内涵并对外延合理划分,是开展禁毒工作的先决条件。毒品的成瘾性、危害性和违法性是传统公认三大定义要素特征,其中,成瘾性是物质作为毒品列管的必要条件,违法性是毒品定义的核心要素,危害性是隐含要素。危害性包含了毒品的滥用性,滥用潜在性也是国家列管毒品时须考虑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受国际毒潮多元化影响,在海洛因等传统毒品尚未得到彻底遏制的情况下,新型毒品违法犯罪活动日益猖獗,形势不容乐观。山东因其所处的独特地理位置,新型毒品违法犯罪活动呈现出明显的地域特点,具体表现为:毒品案件总量大幅上升、大案频发;毒品来源广、贩运通道多;毒品制贩的网络化、智能化程度加剧;新型毒品滥用群体日渐扩大;犯罪场所隐蔽化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4.
《毒品犯罪发展趋势与对策》对2005年直至2010年的毒品犯罪进行了中期、长期预测,现有禁毒数据表明这些预测是基本准确的.但从发展趋势来看我国毒品犯罪并没有像预测的那样趋于平稳而是在2010年之后却出现了明显的反弹,其原因主要是对毒品犯罪的国际性特点、毒品自我扩张的特性以及新型毒品的泛滥趋势等因素研究重视程度不够.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毒品犯罪的特点与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禁毒工作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毒品来源多元化、毒品滥用多样化和制毒贩毒一体化日趋明显.必须充分认识到禁毒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从而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宏观处着眼,微观处人手.使禁毒工作取得新突破.  相似文献   

6.
针对当前我国毒品犯罪呈现出的新特点,我们应该有的放矢地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一是广辟线索来源,发现毒品犯罪;二是采用多种手段,侦控毒品犯罪;三是选择破案时机和方式,打击毒品犯罪;四是注重收集证据,固定毒品犯罪.  相似文献   

7.
毒品犯罪极强的隐蔽性特点决定了此类案件的侦破难度较大,司法实践表明犯罪分子的立功是破获此类案件的非常重要的线索和来源。现行法律和相关法规对毒品犯罪中立功适用没有考虑到毒品犯罪的特殊性,有必要扩大毒品犯罪中立功的成立范围。  相似文献   

8.
运输毒品的行为往往是其他毒品犯罪的辅助行为,运输毒品罪往往与其他毒品犯罪存在交叉和竞合.认定行为人是否成立运输毒品罪,必须认识到运输毒品行为的本质--在国(边)境内,转移明知的毒品的地理位置.运输方式的不同,影响着该罪的既未遂形态.本罪与转移毒品罪和非法持有毒品罪的区别在于行为人主观方面不同.  相似文献   

9.
我国面临的境外毒品形势是:四面包围,南北夹击,多头入境,全线渗透;面临的国内毒品形势是:毒品问题日趋严重,“冰毒”、“摇头丸”等兴奋剂类毒品问题越演越烈,非法买卖、走私易制毒化学品屡禁不止。今后的禁毒对策是:不断深化对毒品和禁毒问题的认识;大力加强禁毒宣传教育;不断提高社会的禁毒意识;要进一步加大禁毒执法力度;继续保持对毒品犯罪活动的高压态势;继续加强国际禁毒合作和交流;结合禁吸戒毒创建无毒社区。  相似文献   

10.
我国新精神活性物质类毒品的列管模式以列举式(清单式)为主、整类列管式为辅。列举式列管充分体现了罪刑法定原则,整类列管解决了某类物质被不断“变造”的问题。两类列管方式在新精神活性物质类毒品还未蔓延扩散的阶段尚能满足禁毒工作需要,但在当前新精神活性物质类毒品高频出现的情况下则暴露出一些缺陷。列举式列管无法应对新精神活性物质类毒品更新速度快带来的挑战,整类列管方式存在制约医疗、科研等事业发展的隐忧,新精神活性物质类毒品列管目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品种目录》和《非药用类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制品种增补目录》在法律效力上存在争议,部分新精神活性物质缺少折算标准以及折算标准有冲突。应增加临时列管方式,树立谨慎使用整类列管方式的理念,合并列管目录或制定《新精神活性物质管理条例》,制定统一的《毒品数量折算表》,同时加强毒品替代物的管理,以完善列管模式为着力点推动禁毒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毒品犯罪死刑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刑事立法对毒品犯罪死刑的规定比较原则,刑事司法实践在毒品犯罪死刑适用中对立法意图缺乏理性的思考和科学分析.为体现死刑基本刑事政策,实现刑法罪责刑相一致的基本原则,在一些"严重的毒品犯罪"中保留死刑的前提下,在刑事立法中,运输毒品罪不应保留死刑.在有必要对缴获毒品进行定性定量鉴定分析的同时,为在司法实践中规定统一具体的量刑尺度,实现毒品犯罪死刑案件裁量刑罚标准的统一和平衡,应制定我国的《毒品案件量刑指南》.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吸毒人数中青少年吸毒人数所占比重较大,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危害."一日吸毒,终生戒毒",因此,对青少年进行毒品预防教育变得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青少年吸毒的危害及其原因,指出毒品预防教育是青少年禁毒工作的"治本之策",并具体阐述了对青少年进行毒品预防教育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3.
毒品问题应引起全球关注的几个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滥用毒品对身体造成的严重危害和家庭及社会的巨大破坏力,已是触目惊心. 由其带来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越来越引起现代医学界和社会各阶层的高度关注,随着毒品问题的不断演化,新的动向又向人们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与毒品问题相关的艾滋病的传播流行,“毒品合法化”逆流的鼓吹,成为全球共同关注而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采用GC/MS法对近几年办案中海洛因毒品及“摇头丸”毒品进行成分分析,除确定海洛因及苯丙胺类主要成分外,着重分析毒品添加剂成分。结果发现毒品成分有变化,外观呈浅灰白色的“海洛因”毒品新加了退热净和朴尔敏成分;“摇头丸”毒品首次发现加入2C-B成分。这些数据的积累有助于毒品产地与来源的推断。  相似文献   

15.
根据武汉市毒品犯罪发展蔓延的趋势,必须采取相应的打击毒品犯罪的战略战术对策,而毒品犯罪查缉是其中的首要环节。针对武汉市毒品犯罪的规律和特点,毒品犯罪的查缉对策包括:一、加强专业缉毒队伍的建设,提高专业缉毒队伍的数量和素质;二、改进和完善查缉毒品犯罪的手段;三、强化毒品犯罪情报调研工作,学握缉毒工作的主动权;四、防微杜渐,防止毒品原植物非法种植的蔓延,切实加强制毒配剂的管理;五、打击零包贩毒,切断毒品来源。  相似文献   

16.
运输毒品罪的法律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输毒品的行为往往是其他毒品犯罪的辅助行为,运输毒品罪往往与其他毒品犯罪交叉和竞合。为了更准确地定罪,必须认识到运输行为的本质是:在国(边)境内,转移明知的毒品的地理位置。对于该罪的既未遂形态,应当根据运输方式的不同分别认定;与转移毒品罪和非法持有毒品罪的区别必须依赖于行为人的主观方面;运输毒品罪与走私毒品罪的根本区别在于移动毒品的地理位置的不同。  相似文献   

17.
公安机关在毒品案件侦查中面临着诸多难点。毒品种类繁多,对侦查人员专业知识要求高;毒品制造、运输、交易极具隐蔽性,侦缉难度大;毒品违法犯罪分子对抗侦查能力增强;部分侦查策略困境未解;办案力量保障与区域协作存在现实困难等。  相似文献   

18.
对贩卖毒品案件中的使假问题,应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对为吸食毒品者代购毒品行为定性处罚,以是否牟利区别对待;对未查获毒品实物的案件,在审查时要特别仔细;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收获后私自保存,应以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定罪;吸食、注射毒品行为也应规定为犯罪.  相似文献   

19.
毒品犯罪的发展趋势主要有毒源种植地和生产地不断扩大;吸毒人数和毒品贸易猛增,社会危害越来越大;毒品种类与日俱增和新型毒品不断涌现;毒品贩卖形式多样化、系统化、现代化.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毒品犯罪案件高发,对社会有着较大的负面影响。在司法实践中,对毒品类犯罪案件在处理过程中往往在案件的证据方面呈现出证据困境,从而导致对行为人的定罪量刑存在一定阻碍。通过分析毒品犯罪类案件证据困境的根源,以提出解决证据问题应当坚持的原则和具体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