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牛皮肤乳头瘤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以多发性皮肤疣为特征的慢性增生性传染病,许多产牛国家都有发生。本病可直接影响皮张质量,并可间接影响生长发育或继发感染而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贵州省历史上无本病的正式记载,1982年4月,我们在绥阳县发现一头1岁黄牛全身皮肤密布疣样赘生物,经临床及病理学检查为皮肤乳头瘤病,在贵州为首次病例报道。现述于后,以引起有关兽医业务部门对本病必要的重视。 临床检查 此例为绥阳县红旗公社龙泉大队黄鱼生产队一位社员喂养的1岁本地公黄牛,1982年初畜主发现该牛皮肤上出现疣样赘生物,并逐渐缓慢地增大和增多。同年4月到县畜牧兽医站诊治。检查发现该牛体况中等,反刍、精神、食欲无明显异常。体温(38.7℃)、呼吸(38次/分)、脉搏(70次/分)均在正  相似文献   

2.
来稿摘登     
治疗牛乳头皮肤疣一例兰州市东岗镇个体养牛户丁某1头干奶期乳牛,乳头皮肤上长一疣求诊。症状一直径约2cm、高约1.5cm的皮肤疣,长在右前乳头中、下部偏前外侧,表皮呈灰黄色,顶端干枯硬化呈菜花状。患病乳头比其它乳头粗,手捏乳头感觉乳管已成一条硬索状。治...  相似文献   

3.
乳头状瘤是乳牛的常见疾病,俗称疣,为牛乳头状瘤病毒引起,该病于1929年被发现,现在世界各地均有报道。作者通过对武汉市10家奶牛场调查发现,本病发病率很高,尤其是乳头上生长有乳头状瘤时,不仅影响病畜的生长发育,而且影响挤奶操作,导致奶产量下降,饲料报...  相似文献   

4.
笔者对11例(其中水牛8例,黄牛3例)的多发性皮肤疣患牛,试用手术摘除初发(一般是最大)的一个疣,其余的不作任何处理的治疗方法获得成功,方法是在疣的基部周边切皮肤至真皮层,摘除疣体,皮肤创口稍加处理(其中1例压迫止血、2例烧烙、8例涂5%碘酊)。手术后10~45天其余疣体则见逐渐  相似文献   

5.
牛合胞体病毒为逆转录病毒科、泡沫病毒属。其传播方式与牛白血病病毒相似。可从病牛淋巴细胞和胎儿及胎儿血液中分离病毒,并常与牛白血病病毒混感。该病毒致病性较强,可能是牛淋巴瘤的病原。  相似文献   

6.
为建立牛细小病毒的快速检测方法,以牛细小病毒VP2基因为靶基因,设计了1对双启动寡核苷酸(dual-priming oligonucleotide,DPO)引物,建立了牛细小病毒DPO-PCR快速检测方法。退火温度不敏感试验、特异性试验和灵敏度试验的结果显示,与常规PCR方法相比,DPO-PCR方法在41~65℃退火温度范围内均能够高效地扩增出目的基因,表明DPO引物对退火温度不敏感;该方法的最低检出量为3.94×10~3copies/uL;通过对牛细小病毒、牛轮状病毒、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进行检测,只有牛细小病毒的检测结果为阳性,且无非特异性扩增。结果表明,建立的DPO-PCR方法同传统PCR方法相比,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为牛细小病毒的快速检测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蓝舌病是绵羊、牛、山羊和许多野生反刍类动物(如鹿和其他单蹄兽等)的虫媒病毒传染病。马、狗、猪、猫不感染蓝舌病(Howell,1963)。牛往往成隐性感染,长期带毒。 本病在非洲各国流行。美国也呈地方流行性,存在于南方一些州,其他如日本、巴基斯坦、葡萄牙都报告有此病发生,近几年,伊拉克(1978)、澳大利亚曾报告出现蓝舌病;澳大利亚分离出新型蓝舌病病毒(St.George等,1978)。 病毒的特征和传播方式 (一)蓝舌病病毒的特性 蓝舌病病毒是双股RNA病毒。Borden等人建议将虫媒的双  相似文献   

8.
牛白血病是以淋巴细胞异常增生为主要特征的肿瘤性疾病。我国江苏、上海等地区发现此病。作者为了明确牛白血病病毒的病源性,自1980年以来进行该病毒对绵羊感染及传代试验,应用临床诊断、血液学和血清学诊断确定为牛白血病病牛,或经电镜观察在淋巴细胞培养物中见有C型病毒的牛的病料,作为牛白血病病毒材料接种绵羊。经三年来的试验,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疙瘩皮肤病是由痘瘤病毒科、疙瘩皮肤病病毒(Lumpy skin disease virus)所引起的牛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本病1929年发现于赞比亚和马达加斯加,随后迅速传播至非洲南部和东部及世界其他地区。 我们于1987年9月在河南省扶沟、通许、民权、尉氏等地发现黄牛以皮肤上出现许多大小不同的结节、坏死、化脓等病状为特征的牛皮肤溃烂病流行,经对该病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病原学检查,认为该病主要是由牛疙瘩皮肤病病毒所引起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10.
为建立检测牛细小病毒的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方法,本研究通过提取牛细小病毒(ATCC VR-767)核酸,扩增NS1基因片段(大小约为171 bp),将NS1基因片段克隆到pMD19-T载体中,并将重组质粒p MD19-T-NS1/DH5α作为标准样品,用于建立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研究结果显示,扩增基因片段长约171 bp,符合目的基因大小,经鉴定所构建的重组质粒正确。用该质粒测得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最低检测量为53.3 copies/uL。用该方法检测牛细小病毒、牛轮状病毒、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和猪细小病毒,结果显示,只有牛细小病毒可以被检测到,而其他病毒均未被检出,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重复性试验结果表明,批内和批间重复变异系数均小于1%,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基于NS1基因的牛细小病毒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灵敏性、重复性,可用于牛细小病毒感染的检测。  相似文献   

11.
应用xMAP液相芯片技术原理,以原核表达的重组牛白血病病毒gp51蛋白为抗原,建立了检测牛白血病病毒抗体的LiquiChip液相蛋白芯片检测方法,并进行了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与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牛白血病病毒阳性血清检测阳性,对其他常见牛病毒阳性血清检测阴性,表明特异性好;液相蛋白芯片方法对牛白血病病毒抗体的检测敏感性可达119.7ng/μL,对多份牛白血病病毒阳性血清的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的检测敏感性与商品化ELISA试剂盒无显著差异;对3份牛白血病病毒阳性血清进行4次重复检测,批内、批间的变异系数均低于10%。所制备的偶联微球芯片保存3个月,其检测结果无显著差异。采用该方法对169份临床牛血清样品进行检测,检出阳性率达57.4%,该检测结果与瑞典进口ELISA试剂盒检测结果的符合率为94.67%。本方法为牛地方流行性白血病的进出境检疫、疫病监测和流行学调查研究提供了一种特异、敏感的新型快速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从北京分离的牛流行热病毒的北76AMH毒株(牛沉鼠毒适应在BHK_(21)细胞系上的毒株)的主要特性。证明该病毒是RNA型,在宿主细胞质内装配,以出芽方式从细胞中释放并成熟。成熟病毒粒子呈典型弹状,大小为85nm×170nm。毒粒外面有厚11nm的囊膜及囊膜小体。病毒对有机溶剂和胰蛋白酶敏感,能耐受反复多次的冰冻—融化处理而不降低其感染力。初步测定了保存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病毒的灭活情况。根据上述特征以及流行病学资料,该病毒与国外报道的牛暂时热病毒是一致的,而与某些在临床症状上相似的牛流行病病毒如牛蓝舌样病毒、牛鼻气管炎病毒和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却有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13.
为建立一种快速检测牛蓝舌病病毒抗体的免疫层析方法,本研究通过胶体金标记蓝舌病病毒VP7蛋白,以兔抗牛IgG作为检测线,抗蓝舌病毒VP7蛋白单克隆抗体作为质控线,采用间接法制备了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结果显示,该胶体金试纸条在蓝舌病病毒抗体阳性血清稀释度为1∶64时仍可检出;该试纸条与牛结核病、牛布鲁氏菌病、牛病毒性腹泻、牛巴氏杆菌病、牛地方流行性白血病的阳性血清均无交叉反应;与国外商品化试剂盒相比较,该试纸条检测结果与ELISA检测试剂盒(IDEXX)的符合率为92.7%(51/55)。结果表明,本试验初步建立的牛蓝舌病病毒抗体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稳定性,整个检测过程可在10 min内完成,能够快速检测样品血清,适用于现场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4.
牛精液中的病毒,可使母牛发病,影响精液的质量和公牛或母牛的繁殖能力以及胎儿的发育。从牛精液中分离的病毒,有口蹄疫、蓝舌病、牛白血病、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牛病毒性腹泻、流行热和多瘤皮肤病等的病毒。还分离出肠道病毒、副牛痘病毒(副痘苗病毒),以及若干个尚未确定的病毒。精液中这些病毒是依据各种动物接种试验和细胞培养法来确定的。保持病毒感染性的理想条件是冷冻精液,它的广泛应用成为将病毒传播给未感染牛群和地区的重要媒介物。这就使精液的国际交往受到限制。为了提高认识和研究观实的预防方法及改进精液中病毒的检查方法,就其有关问题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为了检测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本研究建立了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SYBR Green I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通过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病毒基因,将扩增的目的片段(119 bp)连接到pMD19-T载体中,构建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作为阳性标准品,用于SYBR Green I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结果显示,特异性引物扩增的目的片段约为119 bp,符合预期的大小,经测序鉴定所扩增的目的片段正确。敏感性结果显示,用该方法检测阳性质粒标准品的最低限度为3.04 X101 copies/mL,是Nano-PCR的10倍。将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牛副流感病毒3型与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进行特异性检测。结果显示,只有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被检测到,其他病毒均未有特异性的扩增曲线,表明该方法的特异性良好。批内和批间重复变异系数均小于1%,显示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用建立的方法对20份疑似IBRV的临床样品进行检测,并与Nano-PCR检测方法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本方法的阳性样晶率高于Nano-PCR检测方法。本研究建立的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SYBR Green I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特异性好、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的检测。  相似文献   

16.
口蹄疫(FMD)是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疾病,一般呈大规模爆发,但有时也呈散发流行。其特点是专性危害偶蹄动物,表现为口及鼻孔外部粘膜、蹄叉及蹄冠上缘皮肤形成水泡和糜烂,也常见于乳头及猪的鼻镜部。临床上酷似水泡性口膜炎,猪水泡病和水泡疹。(一)病原及其分布 FMD病毒最早分离于1897年。分类学上属小核糖核酸病毒科口疮病毒属。病毒中心是一条单股正链RNA,由约8000个碱基组成,具有感染性。病毒外壳为对称的二十面体蛋白。完整病毒直径约为23nm,沉降系数为146S。FMD病毒现有7个血清型,即O、A、C南非-Ⅰ(SAT-Ⅰ)、南非-Ⅱ(SAT-Ⅱ)、南非-Ⅲ(SAT-Ⅲ)和亚洲-Ⅰ型(Asia-Ⅰ)。用补体结  相似文献   

17.
牛白血病病毒在成熟阶段,是以单层膜位于宿主细胞膜直下,此点与通常所说的C型粒子的“出芽”形态不同,C型粒子是以双层膜样结构位于宿主细胞膜直下。 牛白血病病毒核芯多为圆形,但也有杆型等其他种形态。整个病毒粒子直径平均为100nm,同时也存在150nm以上的粒子。这些病毒粒子大致由纤突、病毒膜、  相似文献   

18.
为快速检测牛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的牛白血病病毒(bovine leukem ia vir,uBsLV)前病毒DNA,选取BLVenv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和TaqMan-MGB探针,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检测牛白血病前病毒DNA的荧光PCR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评价及实际样本的验证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重复性,最低检出限为每个反应可检出3个拷贝数的阳性标准质粒对照。在175头BLV抗体阳性牛中,用该方法共检出127头BLV感染牛。在262头BLV抗体阴性牛中,用该方法检出2头BLV感染牛,该方法与套式PCR之间检测结果的符合率为100%。上述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可用于BLV感染牛的确证。  相似文献   

19.
牛放线菌肿是由伊氏放线菌、牛放线菌经皮肤粘膜或破损皮肤侵入深部组织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传统的治疗方法多以手术为主,笔者曾以非手术方法治疗牛放线菌肿,方法简单,效果明显。症状牛颊部有一鸡蛋大小肿块,界限明显,触诊坚硬如石,牛无其他不良反应,确诊为牛...  相似文献   

20.
牛病毒性腹泻弱毒活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保护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弱毒株的安全性及其免疫保护效果,将致细胞病变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驯化培养,接种MDBK细胞,优化病毒增殖条件,并将其免疫牛,评价其安全性及免疫保护效果。结果显示,优化后的病毒效价可达107.5TCID50/mL。动物试验结果显示,1月龄牛接种该弱毒株后,体温正常,白细胞数量没有下降,无任何临床异常表现。免疫牛用BVDV强毒株进行攻毒;结果表明,免疫保护效果良好。表明该毒株可以作为弱毒活疫苗研究的候选毒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