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公共政策作为政府对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首先必须考虑公平,将公平作为公共政策的灵魂。本文从价值和利益的相关性入手,以“高考移民”现象为例,通过深入分析,说明利用公共政策来公平分配社会价值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只有公平分配社会价值,才能兼顾各方利益,使公共政策的整体效用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2.
任何一个公共政策的出台,无不涉及到群众切身的利益,其制定也必须充分征求民意,使群众的意见得到切实反映。公共政策是对社会价值在不同社会利益群体中作出的权威性公平分配。政府机构作为公共政策的主体,在公共政策制定及其实施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这种公平分配是通过机构和机制实现的,如果没有公民民主参与的渠道和制度平台,那么,公平公正就变成一句空话。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需要考虑哪些主要因素?政策制定如何充分体现民意?公众如何有效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这些都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3.
公共政策制定中公众的有效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一个公共政策的出台,无不涉及到群众切身的利益,其制定也必须充分征求民意,使群众的意见得到切实反映。公共政策是对社会价值在不同社会利益群体中作出的权威性公平分配。政府机构作为公共政策的主体,在公共政策制定及其实施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这种公平分配是通过机构和机制实现的,如果没有公民民主参与的渠道和制度平台,那么,公平公正...  相似文献   

4.
在人类的发展进程中,国家和政府的出现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在人类不断进步的今天,政府也越来越发挥着更加重大的作用。政府是公众的政府,是全民的政府,这是不争的事实。政府理应为全民服务。政府在进行各项活动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公共政策领域,政府应当秉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并以此为基础作出合理的利益分配。  相似文献   

5.
教育公共政策是最敏感和最受公众关注的一项公共政策,它涉及到自由与平等、公平与效率等重要价值观。当前教育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突出表现为如何规范政府在市场环境中的功能和教育责任,奠定教育公共政策的基本价值。利益分化和多元化并非坏事,是一个现存事实。重要的是要通过程序公正和社会参与的机制,通过有效的利益表达和搏弈制定公共政策,防止利益集团的特殊利益。  相似文献   

6.
社会弱势群体是一个分析现代社会经济利益分配和社会权力分配不平等以及社会结构不协调、不合理的概念。中世纪的社会契约论也涉有对弱势群体保护的理论。公共政策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公共政策必然以社会公正作为自己的价值诉求,因此,政府必须通过公共政策调整,关注并解决弱势群体问题,实现社会富裕文明,保证社会公平公正。  相似文献   

7.
控制阶层差距扩大的公共政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阶层之间贫富差距的扩大是当前中国贫富差距矛盾的一种重要体现,直接关系到社会公正的基本理念。公共政策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公共政策必然以社会公正作为自己的价值诉求,同时公共政策又是政府调节收入差距的最有力的工具。因此要有效地控制阶层差距的扩大化,就要求政府必须积极构建起公正取向的公共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8.
示范作为政府执行公共政策的一种工作方式,在我国被普遍使用,示范村则是新农村建设中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的重要方式。本文基于西北地区某县示范村建设实际情况的个案调研,从政府利益内在性的角度,比较分析了中西方公共政策执行与公共资源分配的方式。本文认为,公众对行政官员没有形成有效的制约,部分地方官员为了产生有显示度的政绩成果,将各种政府项目相对集中地投入到少数示范村,是导致公共政策执行的示范方式失效的主要原因,并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雷青松 《桂海论丛》2010,26(1):84-87
人的问题是公共政策的核心问题。科学发展观内涵中的以人为本是新时期我国公共政策价值生成的核心取向;社会转型期多元利益的出现、公平正义的价值分配要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目标是公共政策以人为本的价值生成动因;构建民众广泛参与的公共政策决策机制、建立公平的公共政策体系是公共政策以人为本价值生成的路径依赖。  相似文献   

10.
公共政策的定义纷杂多样,但无论是“一项含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对全社会的价值作权威分配”,还是“政府选择作为或不作为的行为”,本质上是用来解决纷繁复杂的社会公共问题的重大决策。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公共政策所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各种公共政策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经济政策的出台.不仅要考虑经济背景,更要考虑到政治因素,政治决策亦是如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