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践》2021,(9)
正作为我国最早成立的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内蒙古成为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践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典范,被誉为"模范自治区"。在内蒙古118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涌现了"人民楷模"草原母亲都贵玛、"七一勋章"获得者廷·巴特尔等一大批民族团结先进典型,书写了"最好牧场为航天""齐心协力建包钢"等历史佳话。进入新时代的内蒙古,要继续呵护好"模范自治区"崇高荣誉,守望相助、团结奋斗,把祖国北疆民族团结的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  相似文献   

2.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和20世纪70年代初,邓小平先后两次来到抚州。这两次抚州之行,都是在他身处逆境、受到不公正待遇的时候。  相似文献   

3.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和20世纪70年代初,邓小平先后两次来到抚州。这两次抚州之行.都是在他身处逆境、受到不公正待遇的时候。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的开国将帅们最后的岁月,个人命运依然与祖国的命运紧密相连。本刊将连载的开国元帅和大将,他们先后故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和70年代、80年代、90年代。不论这些巨星陨落在哪一段历史时期,其光辉业绩都将永存史册……  相似文献   

5.
一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与社会关系西方现代国家体制建立于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在20世纪中叶达到炽盛,国家以不同的形式、从不同的向度对市民社会进行渗透或侵吞。到20世纪70年代以来,现代国家体制出现了自身无法克服的种种危机:国家权力日益集中,普通民众被排斥在政府决策外;凯恩斯主义试图通过国家干预刺激有效需求来缓解经济危机的努力遇到了严重的挫折,西方国家先后出现了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发症;西欧各国的社会福利政策因财政危机而难以为继,现代福利国家陷入危机之中。面对这样严峻的现实,人们对单纯依靠国家机制来解决社会经…  相似文献   

6.
中国工业化目标是建国初期"一五"期间提出来的,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一次"起飞"时期,称为初始工业化时期.  相似文献   

7.
张新民 《学习月刊》2012,(18):94-95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的小说是指自20世纪70年代末("文革"十年动乱结束)至80年代85"新潮"小说全面涌现前的七八年间的小说创作。对这个时期的小说创作思潮我们的文学史和有关研究都这样描述其过程: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实际上,这种简单的线性描述不能完全概况这个  相似文献   

8.
秦川牛 《共产党人》2009,(13):47-48
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毛泽东先后亲自批准处死的"贪官"有7名。这些"贪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为党、为人民曾做出过突出的贡献,是革命的功臣,他们分别是谢步升、左祥云、唐达仁、黄克功、肖玉壁、刘青山、张子善。  相似文献   

9.
《实践》2017,(5)
<正>内蒙古作为我国最早成立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在70年的发展变迁中始终保持民族团结、边疆安宁、社会稳定的政治局面,先后被周恩来总理、胡锦涛总书记誉为"模范自治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光辉典范"。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又给予了"长期以来民族团结工作做得是好的"的高度评价。内蒙古之所以能够一直保持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很重要的经验就是内蒙古打造了一支对党  相似文献   

10.
陆苗耕 《湘潮》2010,(3):4-7
<正>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我有幸涉足非洲北、西、中、东、南地区20余国,并在4个国家常驻使领馆工作,所到之处,非洲人民见到我们总是笑盈盈地竖起大拇指连声说:"China"(中国)、"毛泽东"、"周恩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70年代,美国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几次调整其对中对苏战略,形成了由"一压一和"到"双和"再到"和中抗苏"的变化轨迹。受其影响,中苏关系呈持续对抗状态但避免了大战,且两国在严峻的武力对峙态势下也酝酿、积蓄着改善关系的积极因素。美国制定外交政策的战略基点在于如何从中苏关系的现状中渔利,这就决定了美中关系的正常化在20世纪70年代迟迟得不到实现,既使在实现了关系正常化后也仍是在低谷中徘徊。  相似文献   

12.
郭春宁 《求实》2005,(Z1):46-47
一、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与社会关系 西方现代国家体制建立于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在20世纪中叶达到炽盛,国家以不同的形式、从不同的向度对市民社会进行渗透或侵吞.到20世纪70年代以来,现代国家体制出现了自身无法克服的种种危机:国家权力日益集中,普通民众被排斥在政府决策外;凯恩斯主义试图通过国家干预刺激有效需求来缓解经济危机的努力遇到了严重的挫折,西方国家先后出现了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发症;西欧各国的社会福利政策因财政危机而难以为继,现代福利国家陷入危机之中.面对这样严峻的现实,人们对单纯依靠国家机制来解决社会经济问题的效能产生了严重的怀疑,同时对国家权力膨胀和国家干预扩张的政治后果开始警觉起来.从80年代开始,市场化和民主化成为席卷西方社会的潮流,从而极大地改变了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曾经有过三次较大规模的对外经济引进,可以用“156、43、78”三个数字作为代表。“156”,是指20世纪50年代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引进苏联援助的重点工程,简称“156项”;“43”,是指20世纪70年代初期向西方国家引进预定43亿美元成套技术设备。  相似文献   

14.
地处巴尔干半岛的阿尔巴尼亚,曾在新中国的外交领域中占据特殊的地位。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共同的意识形态和政治诉求曾令两国建立起亲密无间的友谊;而到了70年代末,世界政治形势的变化,又使双方分道扬镳,甚至濒临断交的"冰点"。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村合作医疗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初,发展于60年代,鼎盛于70年代,80年代出现严重萎缩。从90年代起,我国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村合作医疗事业发展道路,采取"以个人投入为主,集体扶持,政府适当支持"的办法,尝试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进入21世纪后,我国把"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确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经过试点探索、全面推进、基本覆盖三个阶段六年时间的努力,在2008年基本建立起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相似文献   

16.
正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末,全国各地兴办了1600余所"五七"干校,用来安置下放劳动的几百万干部与知识分子,对他们进行劳动改造、思想教育。1968年,黑龙江柳河干校命名为"五七"干校,成为中国第一个以此命名的干校。此后大批"五七"干校在各地开办。"五七"干校由此也成为了中国  相似文献   

17.
世界体系论的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产生的"新马克思主义"流派,沃勒斯坦是该流派的创始人。他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作了理论把握,揭示了社会主义作为社会理想、意识形态、反体系运动和世界体系等四个形态的理论内涵及其演进特征。  相似文献   

18.
<正>20世纪70年代,一部名为《闪闪的红星》的电影轰动全国。因为这部电影,人们记住了电影的主人公——"潘冬子"。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潘冬子"的原型竟是传奇将军许世友的长子许光。作为新中国成立后我军第一批拥有本科学历的海军军官,许光33岁就告别军旅,回乡替父行孝,扎根基层。2013年1月,影响了中国几代人的"潘冬子",因病走完了84岁的传奇人生。2014年10月,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先后讲述了许光为老区奉献一辈子的事迹。  相似文献   

19.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个人要成为学习者,企业要成为学习型企业,国家要成为学习型社会已经形成共识.早在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明确提出了创建"学习型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专业学者认为,列宁虽然也像马克思、恩格斯那样没有明确地提出和使用过"全球化"的概念,但是却不仅有世界历史理论,也有全球化思想,而且还极其丰富.要准确理解列宁人类社会发展世界联系的思想即全球化思想,就要首先分析列宁提出这些思想主张的背景和条件.列宁全球化思想的形成离不开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帝国主义时代第二轮全球化发展的总体世界经济政治格局.19世纪70年代兴起的第二轮经济全球化浪潮到20世纪初达到高潮促使列宁主义及其全球化思想的产生和发展,而20世纪20年代初"两制并存"的新世界格局则导致列宁形成一整套有关俄国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融入全球化的全新思考,即"列宁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