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霞 《工会论坛》2009,15(2):111-112
本文以改编的SERVQUAL量表为基础,通过文献回顾和焦点访谈技术对高等专科教育大学生顾客感知价值维度进行定性探查,构成初始量表。然后通过实地调研和数据收集,使用因子分析等统计技术得到我国高等专科教育大学生顾客感知价值的维度,包括:有形性、可靠性、发展性、情感性、经济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关未来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现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将“企业服务补救”理论引用到政府部门,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政府服务补救、民众感知公平、民众满意度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政府部门进行有效的服务补救对提高民众的二次满意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而这种作用主要是通过影响感知公平进而影响民众的满意度,其中,互动公平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分配公平,最后是程序公平。  相似文献   

3.
对高等教育顾客满意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前,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新技术革命和知识经济的到来,对高等教育的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如何提高高等教育的顾客满意度,以更高的人才培养质量去巩固扩招结果,并进一步促进高教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是当前摆在高等教育领域的重大实际问题。为此,要构建高校顾客满意度测评体系,并通过提高顾客的感知质量、增加顾客的感知价值、实施服务补救等措施,来提高高校顾客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价:基于DEA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数据资料包络分析法(DEA)为工具,合理选取指标,实证分析了我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事业的投入产出效率及其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研究认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需进一步加大投入和扩大产能;西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亟待加强,以弥补和东部在公共文化服务绩效上的差距;部分东部文化产业较发达地区要进一步提高公共文化产出供给能力,特别是增加文艺团体和文艺场所的演出活动。  相似文献   

5.
公共文化服务既是城市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基层公共服务系统的重要内容。文章以成都市Y区为具体个案,调查分析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优化路径:强化顶层设计,完善符合城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未来发展方向的体制机制;夯实基础,提高并规范公共文化服务资金投入;梳理历史文化资源,注重乡邦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发展;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数字化建设;形成多元共治的公共文化治理格局。  相似文献   

6.
新公共管理顾客导向理念主张政府以顾客需求为导向,以顾客满意为目标。现代干部教育培训理念则提倡以学员为中心,以干部培训需求为导向,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处。运用好顾客导向理念,对提升现代干部教育科学化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要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就应重视公共教育制度建设.“公共教育”不等同于公立学校制度,它是现代国家建构的基本教育制度.“公共教育”以现代国家为主体,是调整公共教育关系、规范公共教育行为的根本制度.“公共教育”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集中体现着现代教育事业的公共价值,对于其他教育制度具有总体性的规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国家实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战略的大背景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成为各级政府的工作重点。但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省域内也同样存在区域差异,而且这个区域差异会直接反映为农民公共文化服务需求的区域差异。课题组通过对H省内不同区域农民的问卷调查表明,区域人均收入的差异,会直接表现为不同区域农民对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文化设施项目的需求差异。所以,为了提高财政绩效,各级地方政府在提供具体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时,需要以区域农民需求为导向,用公共文化服务的差异化供给,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  相似文献   

9.
10.
公共支出的增长效应源自政府生产性支出的连续投入与非生产性支出的资源重置的有机结合,其增长绩效亦与公共支出规模扩张、公共支出结构优化二者显著相关。受制于财政支出的国民经济功能定位,其助推经济增长存在明显的期限结构和区域差异。本文通过搭建包含公共支出短期生产效应与长期福利效应的双重转化框架,利用全国与川浙两省1980—2010年的经验数据估计了公共支出增长效应的期限结构及区域分异,并在财政分权内生条件下考察了生产性支出与非生产性支出的结构优化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贡献。研究发现,公共支出规模与结构对地区经济增长能够产生正向拉动效应,贡献率差异体现在期限结构分异上,过高的公共支出规模和生产性支出不利于城乡差异遏制。财政分权为地方政府提供了强大的制度红利,并从利益均衡上促进了地方公共支出竞争的实现,有利于政府实现公共产品供给均衡化。  相似文献   

11.
财产私有制是美国社会结构的基础,但政府仍可以通过公共权力如国家征用权的行使对私有财产权进行桌些实质性限制,如何对联邦宪法修正案中的“公共使用”进行合理解释,美国法院总是力求依据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政策发展需要,在政府与私有财产者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通过近年来关于“公共使用”判例的梳理与介绍,可以得出“公共使用”应以“公益性目的”标准来衡量,“公共使用”并不意味着政府征收的财产只能用以公用或给一般公众使用,而是指政府行使权力的目的是出于公众利益的考虑,以造福于公众的健康、安全、伦理及福利.  相似文献   

12.
通过笔者的调查发现,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满意度不高,主要反映在过度医疗、非医疗服务、医生医术、就医过程中医护人员的关心等诸多方面,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准确了解到了影响医疗服务满意度的各个因素,研究的结论表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该在原有的服务现状上,继续加强对医疗服务态度和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视。笔者通过研究发现,卫生资源分配不均,全科人才的不足,服务功能定位不准确,服务意识的尚未转变、忽视医疗需求的多层次化是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尝试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是未来一个时期内的重要任务。它不仅要求我们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更需要政府转变职能,在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深刻的变革。教育公共服务领域面临诸多问题,需要我们从利益主体关系、教育公平与资源配置机制、社会评价机制、政府与市场关系、问责制与绩效管理、相关配套制度等方面加以研究和解决,以提供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14.
本文旨在研究中国大陆居民的媒介使用对政府公共服务满意度的影响,并探究居民的阶层认同在二者关系中的作用。本文采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2015),对9619份问卷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阶层认同在大众媒介使用和政府公共服务满意度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而在互动媒介使用与政府公共服务满意度间发挥遮掩作用;大众媒介使用、互动媒介使用与阶层认同皆呈正相关;阶层认同与公共服务满意度呈正相关。该研究说明不同类型的媒介使用都会提升居民的阶层认同感,即我国的媒介环境在塑造居民整体较高的阶层认同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从学生视角对专业感知质量进行研究可以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本研究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例,依据SERVQUAL量表构建了感知质量度量模型,并以武汉地区三类高校382名本科生的调查数据为依据,对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感知质量由专业愿景、学生参与、师资队伍、课程教学、实践环节、学习资源、管理机制7个维度构成。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上世纪70年代末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英国作为行政改革的先行者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政府绩效管理与评价的经验,先后经历了从以最佳价值绩效指标为基础的综合绩效评价到后期以国家指标体系为基础的综合区域评价的模式变迁,而其地方政府公共文化服务作为其评价的重要板块也在此框架下经历了不断的完善与重塑。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也在政府绩效管理改革中借鉴和吸收了不少国外先进经验,但根植于不同的行政文化与传统,此种学习与移植中的观念曲解、制度异构和行为偏移也使得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评价探索呈现出迥异于英国的本土特征。相较于英国实践对于评价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平衡兼顾,我国评价探索的政府本位、目标导向和供给(过程)偏好则使得评价应然的平衡走向了对于工具理性的过度倚重,应需以价值理性实现再平衡,真正使得公共文化服务评价发挥应有的工具-价值双导效应。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务院连续10年召开会议,对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进行决策部署,强调持续优化政务服务是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内在要求,其内容蕴含了丰富的行为公共管理学思想。由于政府服务供给的行为过程与公民需求体验之间具有双向选择、动态反馈的动力机制,在复杂的互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公民体验不佳、政策创新受阻的问题。本文主要从行为公共管理学的视角,分析政务服务“政民互动”特定情境中由于认知偏差、压力辐射、政策评价等行为因素导致的政务服务创新效果低于预期问题,最后构建强化以需求为导向的服务理念、创新流程再造高效的服务形态、加强监督和考评的合法化机制三个方面持续优化政务服务政策创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公共行政人员在处理公共事务过程中,存在多价值冲突现象,导致了行政责任的不明确性和行政活动的不道德性。造成公共行政人员多价值冲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解决公共行政人员多价值冲突问题,就必须以政府"公共人"的伦理价值定位,提高公共行政人员对公共性的认识,正确引导与树立公共行政人员的伦理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9.
2012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4.28%,这标志教育事业发展步入了后4%时代,但仍面临教育经费总量不足且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解决的关键是完善公共教育财政制度。根据制度改革的方向和综合改革的需要,可从完善筹融、理财、分配、拨付、监管等制度入手。以筹融保持经费总量并优化来源结构;以理财实现教育经费持续增长;以分配提高社会总资源在教育领域的配置效率;以拨付确保经费在教育内部的使用效率;以监管对筹融和理财过程中各主体的行为进行规范,对分配和拨付过程中经费的低效与浪费问题进行评估并问责。  相似文献   

20.
基于河南省Y县的实地调研发现,现有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需求识别方法存在缺乏理论基础、缺少整体性和系统性分析不足等问题。为了更好地识别农民的需求,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需契合度,对现有的需求识别方法进行优化显得十分必要。通过引入KANO模型,得出如下结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必备型需求为对文化活动室、体育健身设施、文化大院的需求;期望型需求为对广场舞培训、有线电视、文化工作宣传栏、农家书屋的需求;魅力型需求为对有线广播、送戏下乡与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需求;农村电影放映属于无差异型需求。根据识别出来的需求的不同属性,政府可以制定差异化的供给策略,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KANO模型对于现有需求识别方法的优化。同时,政府还应引入农村社会组织参与其它类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加大对文化建设配套资金的落实力度,把识别农民对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纳入政府工作绩效考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