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臧安民在《人民日报》发表《人民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深层逻辑》认为,人民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源自马克思主义真理的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确立。在100年波澜壮阔的实践中,中国人民看到了马克思主义是如何深刻改变中国的,看到了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团结带领人民开辟伟大道路、建立伟大功业、铸就伟大精神、积累宝贵经验的,是如何创造中华民族发展史、人类社会进步史上令人刮目相看奇迹的。  相似文献   

2.
刘少奇的群众观,是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基础上,在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创造性提出的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伟大成果。刘少奇的群众观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增添了新的科学的内容,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出了独特贡献,是当代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学习和研究刘少奇的群众观,对于今天中国共产党如何正确树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留下了诸多有益的启示,对党依靠和领导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实现中国梦,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而党员是党的活动主体和党组织的细胞,因此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历史重担和责任离不开每个党员发挥作用。党员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目前一些党员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动摇、不坚定等现象阻碍了中国梦的实现,如何坚定党员马克思主义信仰推进中国梦的实现是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4.
《世纪桥》2017,(12)
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奠基者、先行者和探索者。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它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毛泽东思想中的独立自主思想是站在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无产阶级的高度和立场的独立自主思想。本文对毛泽东的独立自主思想进行研究,主要阐述中国共产党及无产阶级立场、中国人民立场、世界人民立场三个层面的毛泽东独立自主思想。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是具有伟大理论创造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五十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把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建设成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五十年。在一个由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入社会主义社会的东方大国,如何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创立的,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伟大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必然产物,也是社会矛盾发展和人民斗争深入的必然结果。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它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是指引中国人民前进的灯塔,集中体现了共产党人谋求人类解放的“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生动体现,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近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以艰苦卓绝的伟大奋斗,用中国发展的辉煌成就和历史巨变,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真理性和生命力,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之间,具有内在的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历史逻辑。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所进行的理论与实践探索的主线,就是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历程充分表明,党的指导思想之所以会不断丰富,是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历史前进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不断孕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亿万人民改变自身命运的伟大实践呼唤新的理论指导,也必将产生出伟大的理论;一切来源于人民群众的实践、符合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经验总结,也必将上升为理论,进而指导实践的深入发展.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相互推动、不断发展的历史逻辑,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通过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相似文献   

9.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的“四个选择”思想。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是因为党代表中国革命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是因为只有马克思主义、只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才能从根本上为解决中国问题提供理论指导和方法论支持;历史和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因为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历史和人民选择了改革开放,因为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指导着中国和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征程,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1.
杨超 《前线》2023,(4):33-36
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中国共产党坚持“两个结合”,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推动中华民族以崭新姿态行进在强起来的新时代。“三个务必”是中国共产党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政治要求。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使命任务的集中表达。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就是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历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  相似文献   

12.
《党的建设》2022,(2):32-33
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产生的历史背景? 《决议》指出:"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一九二一年七月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产生的历史背景,对于加深理解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初心...  相似文献   

13.
9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并紧紧依靠人民实现了三次伟大的历史性转变。在第一次历史性转变中,中国人民看到了民族解放和复兴的希望,坚定地选择共产党领路指航。在第二次历史性转变中,人民期盼走社会主义道路,必然要选择能担当起历史重任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个党就是中国共产党。在第三次历史性转变中,人民看到改革开放改变了国家贫穷落后的面貌,更加坚定了对党的信任之情。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改革及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一种勇于担当、敢为人先、不懈奋斗的革命担当精神,习近平新时代革命担当精神是对这一精神的继承、丰富和发展,这一精神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志气、底气、勇气、锐气。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具有革命担当的志气,这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彻底性;具有革命担当的底气,这源于站在无产阶级的阶级立场;具有革命担当的勇气,这源于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具有革命担当的锐气,这源自于中国共产党在长期艰苦而卓越的奋斗与抗争。在新的历史时期,更要发扬革命担当精神,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15.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1]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引领实践发展、植根历史文化沃土,指导中国共产党不断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6.
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不断探索并开创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道路,建立了伟大功业,铸就了伟大精神,积累了宝贵经验,创造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人类社会进步史上的伟大奇迹.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开辟的中国道路,植根中国大地、反映人民意愿,承载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信念,寄托着无数仁人志士的夙愿和期盼,凝聚着亿万人民的奋斗和希望,是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走过了救国、兴国、强国的百年道路。当今中国社会各领域取得的一切成果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初心,勇担历史使命。《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文献,深入阐述了无产阶级政党建设原理,是百年大党坚定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的思想来源,指引中国共产党党纲党章的确立和完善。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源自《共产党宣言》中关于共产党人的目标、唯物史观和人民立场的规定。《共产党宣言》是百年大党肩负为民族谋复兴的使命的精神动力,实现"四个伟大"系统工程,需要《共产党宣言》的价值引领,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需要用《共产党宣言》凝魂聚力。  相似文献   

18.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实际出发,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进行艰辛探索,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指导中国人民不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  相似文献   

19.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百年征程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辉煌党史为伟大建党精神的产生奠定了历史根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斗争性、人民性为伟大建党精神夯实了理论基础;坚持创新理论武装、增进人民福祉、投身实践锻炼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指明了实践方向。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的斗争精神凝炼着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优良传统,蕴含着追求崇高价值的自我革命精神,是从国家和民族利益出发的伟大社会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历史转变,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历史进程的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