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相关信息数据搜集,利用数学建模构建了适用于高校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认定指标体系,并通过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确定各指标权重以及贫困指数,并基于机器学习与深度算法开发,得到相关系统的架构与一定基数的信息数据库。本文搭建的认定平台改善了以往认定工作中存在的学生家庭贫困身份难核实、贫困标准难制定的问题,实现了大数据人工智能与高校资助工作的有机结合,并达到了对市场上运用的相关分解器的优化,具有认定标准系统化、人力资源利用高效化、后台监督管理动态化、与大数据时代海量数据结合适应的特点,对于高校资助工作的精准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贫困生资助理念需要更新:应由"单一资助"向"多元资助"转变,由"他助"到"自助"再向"助人"转变。学校要注重提高贫困生的能力,政府要增强在学生资助工作中的责任意识,从而实现全方位的"立体式资助"。  相似文献   

3.
当前,高校贫困生资助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它关系到高校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关系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本文试图列举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索问题的根源所在,并据此提出符合国情并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的更具操作性的对策,以更好地解决贫困生的资助问题,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原则的实现,进而推动社会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当前,高校贫困生资助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它关系到高校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关系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本文试图列举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索问题的根源所在,并据此提出符合国情并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的更具操作性的对策,以更好地解决贫困生的资助问题,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原则的实现,进而推动社会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高校贫困生资助管理体系的优化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得到不断完善,初步建立起由奖学金、学生贷款、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学费减免和"绿色通道"等内容组成的贫困生资助体系。高校贫困学生资助制度的改革与创新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一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国家不断加大对高校贫困生的资助力度,构建了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以“奖、助、补、减”为辅的贫困生资助体系,也取得了很大成效。为进一步搞好这项工作,应把好贫困生资格认定关;完善现有贫困生资助体系,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混合型资助体系;建立与完善贫困生资助工作监督体系;实施精神资助,践行高校育人功能;增强资助工作管理人员工作的主动性,加强管理队伍的职业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7.
高校贫困生认定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困生认定是高校资助的基础,是公平、公正、合理分配国家资助资源的前提条件。本文针对当前认定方法存在的缺陷及在实践中遭遇的困境,提出贫困生生源地认定办法,构建了新的高校贫困生认定体系。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收费制度改革及高校的不断扩招,高校贫困生问题日益突出.目前,仅靠政府及高校的经费支持很难完全解决贫困生问题,需要社会资助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在分析了国内高校贫困生社会资助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从国家和高校两个层面,提出了国家应发展公益性融资项目和社会服务计划、学校应实行灵活教育机制和有偿合作教育等创新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高飞 《党史文苑》2012,(18):78-80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触及人性,涉及爱心、诚信,蕴涵着以人为本、公正平等、促进发展等伦理理念,要求相关主客体遵循相应的伦理道德规范。为此,我们必须从关怀伦理视阕出发,对高校贫困生工作存在的伦理困惑、所追求的伦理价值重新进行审视,并对当前高校贫困生资助的伦理框架进行重新建构。  相似文献   

10.
段俊磊  肖迪  唐润葆 《世纪桥》2011,(13):145-146
贫困大学生是我国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在学习、生活和心理方面都有其特有的一些问题。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高校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对贫困生的资助也逐步形成了以"奖、贷、勤、补、免"为主体的资助体系。资助工作实施的效果,不仅影响到贫困生的学习和生活,还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心理健康成长,关于贫困生资助体系分析与完善的讨论将在解决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上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罗灿 《山西青年》2023,(4):48-50
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将数据价值推向了新的高度,数据挖掘、云计算等大数据技术为高校教育变革带来新的机遇,也为高校精准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但由于受到教学资源、数据素养和伦理道德等问题的掣肘,阻碍了精准教学效能的提升。本文从现代化教学资源、教师理论素养和数据素养、数据使用的安全性和精准教学模式等方面出发,为大数据视域下精准教学的实现路径提出相应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辛勤 《世纪桥》2010,(21):144-144
贫困大学生做为一个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倍受关注。正确认识我国现有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存在的不足,积极吸收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建立一套能够充分发挥政府、高校、社会和贫困生个人的作用的资助体系,是解决贫困大学生问题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3.
贫困生既要肩负着家庭的经济压力与期望,同时又要刻苦学习专业文化知识,并且还要处理好人际关系、个人情感等一些复杂的问题。贫困生所承受的心理压力远远超出作为一个普通大学生所能承受的范围,严重影响贫困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因此,有必要准确掌握当今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现状,及时为贫困生提供科学的心理援助和心理疏导,要引导贫困生正确的审视自我,加强理想信念与感恩教育,促使贫困生全面健康的成长。  相似文献   

14.
资助育人精准化包括精准认定育人对象、积极创新育人手段方法、丰富育人内容、加强育人成效考量等方面,重在让每一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提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与素质,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新时代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应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经济资助全覆盖的基础上,立足精准识别,结合思想引领、学业成长、素质提升,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分类识别、分类施策、分类帮扶,坚持发展化资助、个性化资助、适时化资助,探索精准资助和精准育人相结合的发展型资助工作新模式。  相似文献   

15.
大数据时代的资助育人在实现资源共享、提升个人话语、突出"靶向"效应等方面呈现新特点,需要用变化了的资助育人新思维、新方法来适应大数据时代的新要求。适应大数据时代的特征,高校资助育人应确立大数据思维,搭建资助育人的协同共享平台;探寻教育规律,提升资助育人数据系统的价值密度;强化数据安全意识,实现资助育人数据应用与隐私保护之间的平衡;避免数据绝对依赖,实现资助育人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高校扶困助学工作存在"重资助、轻育人"现象,许多方面亟待加强和改进。高校应革新资助育人工作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把扶困助学与思想引导、素质提升有机结合,充分挖掘高校学生资助体系的育人功能,努力构建立体化的高校贫困生教育资助模式。  相似文献   

17.
教育部提出要提高国家资助政策的精准度。精准资助工作机制的提出要求科学、准确地做好贫困生的认定工作。民族高校少数民族贫困生的认定工作中存在着资助对象群体界定不明确,贫困程度认定不准确的实际问题。其原因在于缺少量化的认定标准指标、认定指标单一,认定技术平台滞后、认定名额不合理、人为因素的干扰。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将硬性界定与管理和柔性教育与引导相结合以提高民族高校少数民族贫困生认定工作的精准度。  相似文献   

18.
一、建立完善的高校资助体系的目的和意义高校的学生资助体系是教育部高度重视的一项高校建设工作,尤其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虽然目前大部分高校已经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奖、助、贷、勤、减、免"一体化资助体系,  相似文献   

19.
大数据信息技术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准化变革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教育对象学习需求的精准识别、教育效果的精准评估及教育资源的精准推送都为教育的精准化变革提供助力。但高校思政课教师缺乏大数据治理理念、高校缺乏相关的数据平台建设、精准化教育评价受数据壁垒的阻碍及数据信息安全风险的存在,严重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精准化变革的实现。因此,高校应重视教师数据治理理念的培育,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建设完善的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和安全保障机制,为应用大数据技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精准化变革的实现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关于高校贫困生精神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贫困生群体因精神教育的欠缺而引发的精神贫困问题日益突出,甚至影响他们的学业和生活.本文结合高校实际提出了高校贫困生精神教育的内涵、教育原则及教育体系基本模型,以期促进贫困生精神世界的发展,提升其精神生活质量,实现贫困生与自身、与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