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国麟 《当代贵州》2014,(20):23-23
正阅读的过程,就是修炼人格的过程,就是教化自己和修身养性的过程。今年4月,《人民日报》发表《用阅读点亮中国梦》,文章写到,商务印书馆创始人张元济先生晚年叮嘱后人:"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曾国藩对家人要求"耕读为本"。人民大学教授陈先达写有"一世读书抵封侯"的打油诗。读书相当于"封候",是不是冷笑话暂不评论,但读书是安身立命之本,  相似文献   

2.
《党课》2009,(10):109-111
成功是每一个人的梦想。可成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通过不断修炼、积累才能获得。下面这“十商”就是修炼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一句名言:“读书对一所学校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这是不是一所真正的学校。”由此我们联想到,读书对一个教师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这是不是一个真正的教师。从名师的成功来看,虽然各有各的“亮点”,但他们普遍有一个共同的长处,那就是读书。因此,可以毫无疑问地说,读书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修身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是一个自我修炼和完善的过程,顺利完成这个过程,方法与路径尤为重要。坚定修身的志向是修身的前提和成功的动力;学思并重是修身的必经环节;自省、慎独是修身的重中之重;慎言力行是修身的根本保证。同时,能动的自我教育、良好的人文环境营造是抵达修身目标的路径和完成修身的通道。  相似文献   

5.
陈铁雄 《党建》2011,(10):27-27
浙江省台州市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抓手,引领学习型社会建设,大兴"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社会风尚,围绕"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五项修炼内容,精心设计学习载体,以学习促解放思想,以学习促干部素质提升,以学习促实际问题解决。  相似文献   

6.
杨昌儒 《当代贵州》2014,(20):24-24
正读书是建造一个完全属于自己心灵世界的过程。一个人读书越多,就越不会被外在的环境所困扰。大学毕业后,我留校担任教师,在行政管理和教学科研工作之间不断地转换角色,从此,阅读便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阅读是以兴趣为前提的,兴趣通常与所从事的职业相关。正是职业所需,我的阅读分为两类:一类是提升  相似文献   

7.
正读书增长智慧,充实大脑,培养兴趣,修炼心性,砥砺品格。李苦禅说过:"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手执一书,沉坐静品,或纵观古今、或博览四海、或专攻术业,在智者的思潮中全意舒展,开阔眼界,感悟人生。儿时读书如管中窥豹,似懂非懂,多数见其文不明其意,但不知是哪里冒出来的一股劲儿,看见没有读过的书,总会想方设法或借或买,一旦入手便疯狂"啃食",爱不释手,沉醉于文字和  相似文献   

8.
读书的格言很多,我最喜欢的是曾国藩的这段话:"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古之精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关于曾国藩的书籍很多,影响比较大的是朱东安教授的《曾国藩传》和唐浩明先生的三卷本《曾国藩传》。曾在修身、齐家等方面,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内容,其中他特别强调的是人格修炼和提高修养。现在许多人认  相似文献   

9.
郭玉海 《当代贵州》2011,(25):70-70
读书是一种精神修炼,是我们工作学习的“充电”。毛泽东曾说:“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目不读。”就当今的发展形势而言,读书应该是每个基层领导干部必须重视的大事。但是,读什么书?这需要我们进行“过滤”和筛选。我认为,读书要结合社会的实践,不但要读有字之书,还要读无字之书。  相似文献   

10.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是一个人成长必不可少的精神修炼,是“积学”的捷径.是治学与科学研究的起点。课程改革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可以说,课外阅读是学生学习语文最重要的智力背景。教师如能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入手.教给一些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抓住阅读启蒙的机会,让他们自由地接触一些有趣益智的书。学生就必然体验到阅读的快乐,很自然地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如何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11.
吴晗 《前线》1961,(22)
这半年来,各个高等学校的学生,学习积极性大大增强了,图书馆坐满了人,有的还要一早就去排队,实验室也是一样。认真读书和作实验已经成为风气,这是一桩非常可喜可贺的现象随着学生们读书风气的养成,为数众多的青年教师也发奋图强,开始认真读书了。青年教师在钻研中碰到难解的问题,就不能不去请教中年和老年教师,就这样,中、老年老师也非多读书,多作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2.
谈以学修德     
王厚明 《先锋队》2013,(28):52-53
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讲话中指出,必须大兴学习之风,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坚持实践、实践、再实践。学习也是一种修炼,修炼作风,修炼品德,表现在学习上就是一种学风,这种学风,要受得了艰苦、耐得住摔打,经得起挫折;这种学风,贵在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也贵在顽强拼搏,争先创优。党员干部保持良好的学风,很重要的一点是以什么样的学习态度对待困难阻障、自身不足和挫折打击。吃最大苦——与困难作伴侣。"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的治学名联告诉我们,要想在成才上登上顶峰,勤奋是唯一的路径;要想在求知的海洋中走向成功,吃苦是必须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梁漱溟说,人一辈子首先要解决人和物的关系,再解决人和人的关系,最后解决人和自己内心的关系。就像一只出色的斗鸡,要想修炼成功,需要漫长的过程:第一阶段,没有什么底气  相似文献   

14.
人生是一个求知、增才、修心、养性、悟道的修炼过程,定当结缘、存缘、惜缘,方能心有所安,学有所获,业有所精。人生,求知增才与之相生,笃信笃行与之相衬,实践修炼与之相伴。学习的力度决定能力的强度,信念的诚度决定人生的长度,修炼的深度决定境界的高度。为此,修学、修心、修德、修行、修道就成为人生的五门必修课。修学——养成学习思考的好习惯。"学而不已,神明自得。"修学之道在于修典。  相似文献   

15.
“读书明理”。 这个道理人人都懂,但每个人的体会和感受各不相同。我认为,读书的过程是一个吸收知识、增长本领、体会乐趣、铸造思想,最后提升为人生信念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明理”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读书明理”。 这个道理人人都懂,但每个人的体会和感受各不相同。我认为,读书的过程是一个吸收知识、增长本领、体会乐趣、铸造思想,最后提升为人生信念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明理”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正>农八师一四七团工会女工委紧紧围绕"提升素质、奉献企业"的主题,采取多种形式鼓励女职工多读书、会读书、读好书,促进女职工养成每天读书看报的良好习惯,在读书中增长知识和才干。为了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给女职工一个读  相似文献   

18.
读书学习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也是一个常谈常新的问题。十七大以来,多位中央领导同志分别就读书问题发出号召,强调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在读书学习中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素养,锤炼道德操守,提升思想境界。各级领导干部要跟上时代步伐,应对现实挑战,推动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9.
读书学习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也是一个常谈常新的问题。十七大以来,多位中央领导同志分别就读书问题发出号召,强调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在读书学习中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素养,锤炼道德操守,提升思想境界。各级领导干部要跟上时代步伐,应对现实挑战,推动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20.
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是党和人民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肩负时代重任,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当领导干部,不仅要有品德、素养、格局、境界、情怀、智慧、本领、方法,更要把不断修炼作为终身课题。修炼是什么?本义是指一个人修身、炼性,即心理更加积极向上,身体更加强壮健康。领导干部的修炼是什么?是指领导干部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过程,就是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不断锤炼自己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素质,以应对严峻挑战,更好地履行领导职责,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适应新时代党和人民事业发展需要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