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恐慌     
安宁 《廉政瞭望》2013,(15):74-74
某天找一本旧书,无意中翻出一张纸来。上面密密麻麻地,竟是写满了父亲在某天假若突然离去后对于家中财产的处置。我觉得有些好笑,对于父亲的杞人忧天。他不过是个才过花甲的男人,身体康健,头发尚黑,耳聪目明,没有丝毫会患病的征兆。  相似文献   

2.
正笑笑不说话》我妹夫在银行上班,听他说,某天,一男士拿着50美元到柜台兑换。妹夫拿过来看了看说,兑换不了,又问他钱是哪儿来的。男士说,我捡的为什么兑换不了。妹夫一本正经地说,这个钱在阳间花不了,只能  相似文献   

3.
《廉政瞭望》2018,(13):88-88
笑笑不说话 我妹夫在银行上班,听他说,某天,一男士拿着50美元到柜台兑换.妹夫拿过来看了看说,兑换不了,又问他钱是哪儿来的.男士说,我捡的为什么兑换不了.妹夫一本正经地说,这个钱在阳间花不了,只能去阴间花,大道上捡来的也得看清楚真币假币吧!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夏明翰烈士诞辰105周年。近日,在九江市委老干部科同志的引见下,笔者见到了夏明翰烈士惟一的女儿——78岁的夏芸老人,她跟我谈起了她的家庭。父亲牺牲时我还不到半岁,但父亲的信仰和品行却影响着我的一生我的父亲性格直爽、坚毅,为人真诚,牺牲时的那四句诗概括了他的理想和信念。临刑前,当国民党的执行官问他有什么话要说时,他镇定自若,并大声说:“有,给我拿纸笔来!”于是就写下了“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父亲写这首诗时是顺手而来,一气呵成,这都是他的真心话,没有半点做作,完全代表了他的性格、脾气。192…  相似文献   

5.
王国军 《党课》2009,(4):101-101
打从我工作开始,父亲就很少到我这里来。父亲老说,路太远,一把老骨头经不起折腾。我知道,那是父亲的托词,他是不想影响我的工作而已。久了,也就习惯了,没有父亲唠叨的日子,我的生活照样多姿多彩。  相似文献   

6.
2010年12月6日中午,青岛人王国栋(微博名“青岛横枪立马”)在新浪微博上传了一份遗书。遗书说,他是青岛四方区的一名拆迁户,由于拆迁程序明显违法,补偿不合理,他坚决抵制拆迁。交涉、投诉、上访、起诉,该做的都做了,但是依然改变不了命运——他收到了强拆令,勒令他12月17日前搬出。“强拆就要开始,故留下一份遗书。”  相似文献   

7.
杨庆春 《唯实》2000,(10):72-72
两个人面对一个苹果 ,一人要得到一份 ,还不能分出你多我少的扯皮后果 ,这一个苹果如何分出两份呢 ?公正的程序是由你分我先拿或者我分你先拿。假如现在是一些人要分一个蛋糕 ,公平的划分是人人得到平等的一份 ,什么样的程序将给出这一结果呢 ?明显的办法就是让一人来划分蛋糕并得到最后的一份 ,其他人都被允许在他之前拿。他将想方设法平等地划分这蛋糕 ,因为只有这样 ,他才能确保自己得到可能有的最大一份。哲学家罗尔斯在《正义论》中指出 ,这个例子说明了完善的程序公正的两个特征 :一是对什么是公平的分配即实质正义有一个独立标准 ,二…  相似文献   

8.
希望     
突然成长是因为父亲突然的衰老。自小就觉得父亲就是一头健壮的牛,一座雄伟的山,一块坚硬的石头,从没有什么头疼脑热的事和他有过关系。生病的往往是母亲和我们几个孩子,父亲只有照顾我们的份。上初中以后大多数时间在外上学,陪在父亲身边的时间不多。即使在一起,对父亲的健康也一直是忽略的。直到大学毕业的那一年暑假,我回到家,父亲笑着迎出了门,他抑制不住的笑走漏了他的一颗门牙,  相似文献   

9.
深情告慰父亲这封沉甸甸的遗书中,王德三首先深情地表达了对父亲养育之恩的谢意。从21岁离家外出求学,此后辗转南北参加革命,王德三就再也没有回到过样云老家,他渴望见父亲一面。但深知"恐难与父亲见到最后一面!"写到这里,身在狱中的他心里是怎样的难受?父亲心里又是怎样的难受?他只好劝慰父亲:"儿己处此境地,如果要偷生苟活,那就要做出些无廉耻的事情,那时你的儿子又有什么脸活在人世上?儿现时只有拿定主张,把身子献给人类了。"  相似文献   

10.
他曾经是一个很有名气的"阴阳先生",骗人的勾当干了20多年?后来,他又成了一个很有名气的"柚子大王",带富了方圆几十里的众乡亲?他的人生感悟是--我是四川省郫县三道堰镇程家船村人。我的父亲解放前就是有名的阴阳先生,经常被村民请去“捉鬼”。为了让我有一门谋生的手艺,父亲每次都要带上我,时不时教我一些“东西”。父亲去世后,不到20岁的我便继承了父业。什么“化水祛病”、“过关”、“捉鬼”样样都来。其实这都是些骗人的鬼把式。就说“捉鬼”吧,哪家的大人、娃儿长期生病,往往怀疑是被鬼缠上了,就把我请了去。我先拿个空坛子放…  相似文献   

11.
刘季 《云岭先锋》2020,(2):56-56
1928年9月27日,赵柞传在为党组织筹措活动经费返回昆明时,不幸被捕入狱。他经受住敌人的百般折磨,在就义前一天,分别给父亲、岳父母、妻子、兄妹、儿子留下了5封遗书,"我为主义而牺牲,为民众而牺牲……我心很坦荡安然","然为国牺牲,算死得其所",表达了视死如归的革命豪情。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从赵祚传烈士留下的5封遗书中可以看到,他所秉持的是一种信念坚定、无私奉献、勇于担当的革命情怀。  相似文献   

12.
微弱的强音     
一股几乎要夺眶而出的泪,被我硬是挡回去了。那一刻,父亲一句微弱的“交党费”令我肃然起敬。在纪念建党八十周年之际,省委、市委专门拨款慰问老党员、老干部,我便在双休日回家将老党员慰问金转交父亲。当把烫有“中共山东省委”、“中共淄博市委”金字的红信袋递给父亲时,父亲伸出仅能行动的右手,紧紧地把信袋子攥在手里,生怕别人给抢走似的,浑浊的双目一下有了神采,久久地盯在信袋上。我问父亲还认识上面的字吗,“认得!”父亲脱口而出。但用手指着信袋上的字让他念时,他却不吱声了。不一会儿,父亲将信袋置于胸前,用手指着凳子上的慰问画:“拿过来我看看。”由于此画是卷着拿回来的,  相似文献   

13.
中午下班的路上,手机突然响了,拿出来一看是父亲打来的,心想是不是家里出什么事了?在我印象中,父亲除了家里有急事很少主动给我打电话,况且我每次给父亲打电话,他总是问我和媳妇工作都还好吗,问我儿子的学习情况,再就是说家里一切都好,没有事不要经常打电话,浪费电话费,说完就挂了.  相似文献   

14.
一我的父亲是一位没有经过长征的"长征干部"。"文革"期间,我陪着父亲写了一年的各类检查。父亲被审查的历史问题之一就是:为什么逃避长征?有一天,他气不打一处来:"什么逃避?他们是突破重围跑出去的,要我们坚守根据地,说他们很快会打回来。我怎么会知道,主力红军已经撤走了,我们还以为自己是在主战场的主力红军呢。"  相似文献   

15.
标兵     
正飞驰的火车上,列车员小宋正在拥挤不堪的车厢里查着票。一个50多岁的中年人站起身,小声跟他说:"是宋成吧,我是刘全的父亲,去省城看病的。"小宋明白了,眼前的这个人是同在客运段工作的同事刘全的父亲,他没有买票,想让小宋照顾一下。小宋迟疑了一下,随后从自己钱包里掏出100块钱,放进了工作用的补票钱夹里,并打印出了一张车票,笑着说:"刘叔,给您补了一张票,您拿好啊。"  相似文献   

16.
王锦慧 《党建》2012,(8):58-60
再过几天,就到了老舍先生舍身反抗"四人帮"迫害的忌日——8.24。为追念这位文化大师,我来到他的儿子舒乙家。对于世人而言,大师是一个神话。但对于儿子来说,大师无论多么令人高山仰止,他永远只是父亲。老舍先生死后,舒乙陪伴父亲度过了一个漆黑的雨夜。他摸了父亲的脸,拉了父亲的手,把泪洒在父亲满是伤痕的身上,他把人间的一点热气当做爱回报给父亲……舒乙回忆道:我真正懂得父亲,是在他去世之后的日子。我看了他的全部著作,采访了他的很多朋友。我发现大家之所以敬仰他,不光是因为他写出了许多优秀作品,更因为他炽热的平民情怀。  相似文献   

17.
有谁不狰狞     
正作为一名甚少陪孩子玩耍的失职父亲,我其实还是惦着早期教育这事的。某天我在剥水煮花生,问儿子吃不吃,他扬起肉乎乎的小脸说吃,我说你数数有几颗花生,数对了才能吃。儿子照例捣蛋,乱数一气,我平静地把花生扔进自己嘴里,他愕然。再剥一颗,他仍乱数,我继续自己吃,他顿时哭得响彻云霄。往后再剥花生,他一次都没数错。老婆在一边说:没见过这么残忍、这么狰狞的老爹。  相似文献   

18.
父亲的毛驴     
正假日里的北京动物园如同故乡逢大集的街道一样,人头攒动,看猴子的人自然比猴山上的猴子密集多了。我和近70岁的父亲就出现在这个动物园的人流中。我是要让第一次出远门、第一次来北京的父亲好好开开眼界,近距离地看看他只在电视里见到过的凶猛的老虎、威风的狮子、丑陋的河马、笨重的大象、美丽的孔雀……我相信父亲看到这些他从来没有见过的动物时一定是惊喜和开心的然而,父亲的表现并没有我所预想的  相似文献   

19.
有谁不狰狞     
刘原 《廉政瞭望》2014,(7):79-79
作为一名甚少陪孩子玩耍的失职父亲,我其实还是惦着早期教育这事的。某天我在剥水煮花生,问儿子吃不吃,他扬起肉乎乎的小脸说吃,我说你数数有几颗花生,数对了才能吃。儿子照例捣蛋。乱数一气,我平静地把花生扔进自己嘴里,他愕然。再剥一颗,他仍乱数,我继续自己吃,他顿时哭得响彻云霄。往后再剥花生,他一次都没数错。老婆在一边说:没见过这么残忍、这么狰狞的老爹。  相似文献   

20.
正我的父亲、伯伯和叔叔都是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可以说,我是在一个有着良好家庭教育和党的熏陶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有着一些别人不曾有的优越感。但在我的成长历程中,为实现自己入党的愿望,我苦苦等待了多个年头。我老家在乡下,父亲是一名乡镇干部,很小的时候,我就随父亲到集镇上求学。父亲是个严肃且很有原则的人,对自己要求十分严格,对我们兄妹几个就更不用说了,近乎苛刻。他还时常教育我们要做个诚实守信、对社会有用的人。我叔叔是一名军人,同时又是一名共产党员,是全村人的骄傲。父亲便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