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秀秀的火车     
她曾被拐,后来她又为儿子拐了一名3岁的童养媳。儿子夭折后,童养媳成了她的养女。20年后,养女被列车唤醒久远的记忆,在追寻记忆中,却将抚养自己20多年的养母送进了监狱的大门。  相似文献   

2.
戒指的故事     
默默 《观察与思考》2008,(16):58-59
他和她在山上呆了一辈子。生了六个子女,他在一次打猎时,救下一个寻短见的童养媳,收做干女儿。他和她就有了第7个孩子。  相似文献   

3.
李洪喜  陈光远 《春秋》2010,(1):12-15
大梦先觉创包产 李云河.惠民县惠氏镇桃王村人。1931年4月出生在一个多子女的苏姓农民家庭.原名苏风亭.堪亲讨过饭.大姐15岁当童养媳.因劳致疾早亡。父母无力抚育6个儿女.在9岁时将其过继给一李姓贫农当儿子,从此改名李云河。  相似文献   

4.
诗人艾青     
大堰河,是我的保姆。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 她是童养媳, 大堰河,是我的保姆。这是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开头的一节。此诗在20世纪30年  相似文献   

5.
英格丽 《现代领导》2004,(10):44-44
安妮是一个出生在英国的孟加拉血统女郎。她从伦敦大学MBA毕业后,就顺利地在一家日本银行做了经理助理..三个月后,她失去了工作。很快,她又找到了新的工作,三个月的考察期一到,她又失去了工作.在两年之内,她被解雇了  相似文献   

6.
婆婆住在乡下,很普通的一位乡下老人。婆婆小时候家里很穷,八岁便做了公公家的童养媳。当时家境一直没有起色,但婆婆特别健康,就靠着几十只鸡蛋和两只公鸡,她居然能将儿子奶得白白胖胖,非常可爱。这段历史成为婆婆终生的骄傲,而更令她骄傲的是,她目不识丁却培育了一个出色的大学生,这个大学生还给她娶了个更加出色的大学生媳妇。于是每一次我们下乡去看她,她便会像要举行重大的庆典一样,提前几天就开始打扫房子,并不厌其烦地一遍遍向乡邻们播发这一喜讯。  相似文献   

7.
20 0 3年 7月 1 6日 ,惊悉邓六金老大姐因病不幸逝世的消息 ,心不禁忽地一沉 ,一位坚强勇敢的红军老战士、一位亲切慈祥的革命老妈妈永远地离我们远去了 !翻看着和邓大姐的几张合影 ,她的音容笑貌 ,她的谆谆教诲 ,不断浮现在我的脑海里。记得第一次见到邓大姐是在 1 997年的秋天。那时 ,我刚从部队转业到国管局离退休干部局工作不久 ,一天上午 ,侯局长对我说 :走 ,我们去看看邓六金大姐。谁是邓大姐 ?在去邓大姐家的路上 ,局长向我讲述了大姐的革命经历 :她 1 91 2年生于福建上杭的一个贫苦农家 ,因生活所迫 ,从小被送做童养媳 ,历尽苦难 ,1…  相似文献   

8.
红颜“硬汉”丁毅也许是父母料定自家女必胜须眉,才给她起了这么个刚烈的名字:丁毅。她,1984年警校毕业分到孟津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一干就是整整8年。孩子长到7岁了,谁家的饭没吃过?谁家的炕头没睡过?不是娃娃不恋她,是她忙得顾不上家。1994年夏季严打...  相似文献   

9.
<正>贾春英,传奇女侠,在湘鄂赣苏维埃大家都称她为"春姐"。贾春英1912年出生于阳新县陶港镇,13岁时,身为童养媳的她跟随表哥罗冠国投身革命,15岁加入中国共产党,18岁担任鄂东特委妇委书记(直属中共中央),领导十几个县的妇女运动,20岁担任湘鄂赣省委巡视员,管辖三十几个县的革命运动。新中国成立后,这位一度"威震湘鄂赣"的女英雄却归隐乡里,辞去一切职务,回到丈夫故居,在湖北筠山脚下  相似文献   

10.
在2001年APEC妇女领导人会议上,我结识了厦门经济特区盛达进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长傅泰慧女士,她那举手投足间显示的中国传统知识女性的优雅风度,以及她坎坷艰难却充满灿烂辉煌的人生道路,强烈地吸引着我,于是,我们做了一次长谈。(一)傅泰慧出生在福建的一个小山村,由于家境贫寒,8岁时被卖给人家当童养媳。解放后,南下服务团的同志来到她的家乡,一位名叫白凤的阿姨成为她人生的第一位启蒙老师,教导、鼓励她要读书,要学会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并帮助她解除了卖身契约。从此,“妇女要解放”、“自己养活自己”、“为人民服…  相似文献   

11.
《群众》2021,(12)
正邓子恢是我党农民运动的卓越领导者,在农村工作方面有过巨大贡献。邓子恢一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一心为农民谋利,成为我党著名的"农民问题专家"。央视近年播出了电视剧《邓子恢》,剧中主题歌唱到:"放不下农民的衣食,忘不了父老的情谊。让百姓过上好日子,才是我人生全部意义。"这几句歌词,既是邓子恢不忘农民本色的真实写照,也是对他革命生涯的最高褒奖。  相似文献   

12.
父亲的诺言     
西流 《人民公安》2010,(14):64-64
<正>父亲对母亲说,晚饭后你到电影院门口等我,我请你看电影。父亲是偷偷对母亲说的,母亲闪了父亲一眼,脸一下子就红了。她装作没有听到跑开了。这是十几年后母亲告诉我的,母亲当时还是个姑娘。那天晚上母亲早早地就吃过了饭,她一反常态地在镜子前多停留了几分钟,然后就趁着夜色出了门。  相似文献   

13.
珂影 《中州统战》2003,(9):28-30
胡大白是一个传奇人物,无论对事业而言,还是作为一个母亲而言。她30元起家创办了中国第一所教育部批准的本科民办大学———黄河科技学院。如今,经过18年的滚动发展,学校已经成为一所资产近5亿元、面向全国招生的综合性大学。她有4个孩子,两个儿子北大毕业后,又赴美攻读博士学位,两个女儿也都事业有成。4个孩子中,神经性失聪的杨保中在她的教育下,也成了一个极其优秀的孩子。  相似文献   

14.
李铮 《今日广西》2014,(10):33-33
一 “来,多吃点,迎弟最漂亮了。”每到吃饭点时,她就会对躺在床上的女儿兴高采烈地说出这句话,然后就开始不厌其烦地把饭一口一口地咀嚼碎,再小心翼翼地一口一口喂到女儿的嘴里,尽管女儿对她说的话置若罔闻,有时候内心烦躁,甚至会把她喂到嘴里的饭都喷出来,并得她满脸都是,她也毫不生气,依旧笑容满面,连哄带骗地哄女儿把饭吃下去。  相似文献   

15.
提到老一辈影剧明星王莹(1913-1974),很多人会觉得陌生吧。王莹是芜湖人,幼年母亲去世,高小毕业后被父亲和继母许配给当地一家富商当童养媳。她以优异成绩考入芜湖安徽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婆家虽应允她继续读书,却设置了种种障碍。婆婆精明强悍,尖刻刁钻,王莹度日如年,曾经悲愤至吞鸦片自杀,幸而死里逃生。  相似文献   

16.
心无事     
黑岛 《人民公安》2010,(17):59-59
不知道是60年还是61年,我娘,那时已经嫁到姥爷村里.也就是我的家,父亲在宁晋县医院学医生。她自己总是去姥爷那里吃蹭饭.那时候都是从大食堂把饭拎回家.西红柿打卤面已经是奢侈的梦想了,这一天,快到中午的时候,我娘怀着西红柿的梦想去了姥爷的家,只见姥爷的脸色特别难看,不知是在外面受伤害还是嫌我娘又去吃蹭饭.  相似文献   

17.
《小康》2016,(10)
正近日,有微博网友曝出了任正非食堂排队打饭的照片。照片中,任正非和华为普通员工一样,在华为食堂中排队打饭,领到餐后,任正非又一个人端着盘子去吃饭。一个身家62亿元的老总,却在食堂排队打饭,这样低调的举动,令人敬仰点赞。作为一家知名企业老总,任正非的一举一动都备受瞩目,这也是其排队引发关注的原因所在。在很多人眼中,这  相似文献   

18.
在祖国的西南边陲,有一块碧绿的宝石——梁河县河西乡,副乡长赵东芬就生长在山青水秀的阿昌山寨。山的胸怀水的清纯给了她纯朴、坚韧的性格,尽管日子是用酸把掺饭打发,但她在学习上却从来不肯懈怠。她始终坚持这样一条原则:踏踏实实做人,扎扎实实做事。1984年,经群众推荐,进入而立之年的赵东芬担任了河西乡劲来村的副村长。寒来暑往,10几个年头转眼过去,她从一名普通的阿昌族妇女成长为一名党的干部,为边疆稳定,民族团结,经济繁荣作出了贡献。梁河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县,傣、阿昌、景颇、傈僳、德昂、侗族等少数民族占全县总人口…  相似文献   

19.
许飞 《当代广西》2004,(14):18-18
今年90岁的莫本升老太太是百色市田阳县百育镇那贯村人,在百色起义期间曾为小平同志煮过饭。如今,她还珍藏着小平同志当年用过的拴马铁链,她对这铁链视如生命,曾有人出高价购买,她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她说,要留个纪念,纪念小平同志,感谢小平同志给我们带来的好生活。  相似文献   

20.
夏雪 《传承》2009,(11):30-31
原兰州军区司令员韩先楚上将,1913年2月生于湖北省黄安(红安县)一个叫吴家嘴子的小屯。童年时期父母双亡,跟着当童养媳的姐姐长大。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