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连是座建市不足百年的年轻城市.最近几年来,大连市委、市政府提出“不求最大,但求最佳”的城市发展战略口号,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加速城市功能的开发和建设,加速改造城市面貌,加大立法力度,绿化、净化、美化城市,为把大连建成现代化国际性都市,塑造东北亚区域中心城市形象,建设社会主义北方香港,奠定了坚实的城市基础.一、大连发展的正确选择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大连市委、市政府从大连地区城市区位和经济发展优势出发,提出了“不求最大但求最佳”这一发展战略,这个提法言简意赅,从大连、中国、世界和历史、现实、未来多维时空坐标中,找准了大连的定位。可以肯定,“不求最大,但求最佳”的模式是大连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2.
把大连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性城市,是大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跨世纪的宏伟目标.这个目标的制定和确立,反映了大连人民奋发向上,走向世界的强烈愿望,受到大连人民衷心地赞同和拥护,增强了大连人民的历史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目前,摆在大连人民面前的课题是如何开拓新思路,增创新优势,为宏伟目标的实现创造条件.笔者以为,树立和强化与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相适应的科学的观念和思维方法仍然是问题的关键.就大连的建设与发展的实际而论,今后应着重进一步树二和强化下列观念:一是开放观念.大连是我国北方沿海开放城市,大连的建设发展和开放息息相关.大连之所以成为东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最有活力、  相似文献   

3.
初秋的北方,天高云淡。就在人们愉悦地享受着酷热后的清凉时,却有一个忙碌的身影往返于沈阳和大连两个城市之间,他就是对辽宁中医学院大连校区建设有重要贡献的张立德教授,一个执着于事业又精钻于学术的人。大胆开拓,勇于拼搏自辽宁中医学院2003年8月与大连高新技术园区签署合作协议起,张立德教授就被委以重任,全面负责大连方面的建设工作。在接到任务之初,一切还只是一个设想,张教授意识到光凭着满腔的热情是不够的,于是静下心来潜心研究中医药发展的现状和前景,并确立了今后发展的目标。目标虽然确定了,却只是万里长征迈出的第一步,一无资…  相似文献   

4.
建设“北方香港”是大连市委在1992年就确立的城市发展目标。怎样才能在“区域共同发展”的过程中真正把大连建成“北方香港”?本大试对此作初步探讨。一、区域共同发展是各地优势的共同发挥1996年6月在市第八次党代会上,市委书记于学祥同志郑重阐述了“区域共同发展战略”,即“正确处理城乡关系,实现区域经济合理布局,促进不同类型地区经济协调发展,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推进大连同辽宁各市、东北和环渤海地区的经济联系与合作,积极支持腹地发展,进一步发挥大连在辽宁对外开放中的‘龙头’作用和东北地区的‘窗口’功能,力争成为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城市。”由此,我们可以认识到这样几点:  相似文献   

5.
二十年前,邓小平同志在一次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这个讲话,成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二十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被得伟大成就的宣言书和动员令。邓小平同志“向前看”的思想,其意义是极为重大而深远的,它过去、现在以至将来,永远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指路明灯。(一)在经历十年文化大革命浩劫的中国,问题成堆,积重难返。如何才能使民族重振元气,使国家再展雄风?是向后看,还是向前看?是搞“两个凡是”,还是拨乱反正?这…  相似文献   

6.
大连市第十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了大连城市定位于东北亚重要国际城市。把大连定位于东北亚重要国际城市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充分体现了中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意图;为我国参与东北亚区域国际竞争与合作构筑战略平台;有利于增强大连的国际竞争力。大连建设东北亚重要国际城市的主要对策:大力实施“开放带动”的城市国际化战略;大力实施“港航立市”的城市发展战略;大力实施“产业兴市”的城市实力战略;大力实施“环境领先”的城市生态化战略;大力实施“文化立市”的城市升华战略;大力实施“区域一体化”的城市辐射战略。  相似文献   

7.
李靖宇  宋洋 《中国发展》2007,7(3):88-97
在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格局中,东北综合经济区能够建设成为全国意义的主体功能区,并且在这一进程中要注重实现大连城市经济开发的引擎效应。为此,应当认定大连城市经济与东北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促进因素与综合优势,必须促进大连采取城市经济开发与东北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举措:开拓对外贸易新局面,带动东北腹地走向世界;努力经营旅游产业,构建东北亚国际旅游中心;拓展金融大市场,打造区域性的国际金融中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不断进步,实现城市经济的跨越发展。只有这样,大连市才能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发挥龙头作用,拉动东北地区重新确立在全国未来经济布局中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8.
大连文化名城建设的提出凸显了文化在大连城市发展的价值与作用.在大连地域文化发展过程形成了本土性、多元性、开放性、保守性和俗有余而雅不足等特点.根据大连地域文化特点和影响因素的分析,可以给大连文化名城定位为"国际性现代时尚文化名城".大连要搞好文化名城建设,应处理好文化名域建设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加快文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做足海洋文化,保护开发好地域文化,扶持发展好现代时尚文化,打造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9.
如果把目光投向如同雄鸡一样形状的中国版图,你就会在鸡喙的位置上找到大连。大连是京津门户和东北亚区域经济中心,是中国重要的港口、工业、贸易、旅游城市,也是中国北方最为开放、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1899年大连设市,1984年中国政府批准大连为沿海开放城市和计划单列市。1999年江泽民同志为大连建市百年题词:“百年风雨洗礼北方明珠生辉”。大连市现辖6区3市1县,总面积1.25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589万。其中残疾人20万,占总人口比例的3.4%。大连依山傍海,气候宜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素有“苹果之乡”、“水产基地”等美誉;而今日的大连女骑警、大连国际服装节等更成为大连标志性的名片,使这个城市极具现代色彩。  相似文献   

10.
大连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港口、工业、商贸、旅游城市.改革开放给大连经济插上腾飞的翅膀,使其成为最开放、最具活力、经济实力最强的城市之一.与此同时,大连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不断登上新台阶,并在长期的改革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具有大连特点的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思路.一、确立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题:“全面提高市民素质、塑造大连人精神”把大连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性城市——“北方香港”,是大连市委市政府制定的迈向21世纪的宏伟目标.实现这个目标,不仅要以繁荣的经济作后盾,还必须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来支撑.为此,市委市政府从大连的实际出发,确定了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题, 即基本方针和基本任务,这就是: 全面提高市民素质,塑造大连人精神”.所谓“大连人精神”,即热爱大连、建  相似文献   

11.
正领了"孺子牛奖"回到郑州的第二天,李燕早早来到福利院,一个房间一个房间地转,孩子们看到她,叫着"妈妈"扑到她怀里。郑州儿童福利院自建设时就提出了"建一流儿童福利院"的目标,从规划设计,到高标准的硬件建设,再到"六个中心、一个体系"的发展定位,十几年来,李燕与福利院、与850多名孩子一路携手向前。不惑之年的她真正"不惑",一是简,爱吃凉皮、挤地铁,出差从不坐出租车;一是明,方向在哪,如何到达。  相似文献   

12.
如果把中国的版图比作一只昂立于世界东方的报晓雄鸡,位于辽东半岛南端的著名海滨城市——大连,恰似雄鸡口中衔着的一颗闪耀的珍珠。说到今日大连,首先浮现在人们脑海的,是大连的蓝天碧海、绿地鲜花、城市广场、体育雕塑、街头女警等,但如果有人问,大连最漂亮的建筑在哪里?大连最时尚、最有活力的区域在哪里?大部分大连人会告诉说:星海湾!  相似文献   

13.
一、如何认识和发挥武汉的区位优势建设“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提法比较空泛,这只能作为长远发展的结果,很难成为目标。发挥武汉在湖北和长江中游经济发展中的辐射和中心城市作用是比较实际的。现代经济的发展,靠一个个城市孤立封闭地运行很难成功,必须发挥经济区域优势。从世界范围看,已逐步形成欧盟、东盟、北美贸易区等区域  相似文献   

14.
正从2011年建设成渝经济区,到2016年规划成渝城市群,再到2020年党中央提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成渝地区发展的定位不断提升、目标不断精准。荣昌地处成渝连接黄金结合点、川渝合作桥头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为国家战略是荣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一、荣昌打造成渝城市群新兴战略支点成效显著荣昌区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荣昌发展定位为"打造成渝城市群新兴战略支点",这是站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跳出荣昌看荣昌提出的目标,是"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的具体实践。三年  相似文献   

15.
开放的大连正进一步走向世界.建设功能齐备的现代化国际性城市已成为既定的目标.实现该目标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科学地造就和使用大连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这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包含了众多的子系统和子目标.其中具有决定意义的目标就是进一步提高专业技术人才使用的整体效益.合理的布局与结构是人才队伍发挥整体效益和功能的必备前提.因此,本文仅就我市人才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作简要分析,在此基础上初步探寻优化我市人才结构的主要对策.从我市的情况看,人才结构的主要问题可归结为以下四个方面:一、纵向能级结构中问题突出表现为高层次人才缺乏且分布不尽合理一个优化的人才体系中,高级、中级和初级三类人才必须保持一个适当的比例,这是人才群体效能得以发挥的重要前提.从1994年底进行的大连市专业技术人员普遍调查和当年干  相似文献   

16.
大连的城市建设,从1992年下半年开始,已步入了一个城市建设历史发展新阶段,这个新阶段与以往的城市建设相比,既有数量上的变化,更有质量上的提高。在指导方针和措施方法等各方面体现了大连城市建设的观念变革和思想飞跃。一、大连城市建设历史阶段划分1.基础设施滞后阶段从大连解放到文化大革命以至改革开放前,大连和全国各大城市一样,由于经济建设大发展,人口迅猛膨胀,城市基础设施。公用设施严重滞后,出现了住房难、吃水难、烧气难、行路难。乘车难等严重供不应求局面,这是各个国家城市化初期所遇到的共性问题。为解决城市基础…  相似文献   

17.
大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是国家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战略任务,是大连、辽宁、东北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与东北亚密切对接,加快融入国际商品(服务)主流市场不可或缺的载体平台.在我国改革开放30年之际,需要我们立足大连,服务东北,面向全国和东北亚,更需要跳出大连看大连,全面审视大连国际航运中心及港航物流产业发展历程与走势.  相似文献   

18.
《创造》2018,(7)
正呈贡是昆明的政治、行政、交通中心,是昆明"两核一极两区六廊"城市发展格局中的"一核",是昆明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核心区域。"十三五"以来,呈贡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科教创新新城目标,抢抓国家"一带一路"、云南滇中城市经济圈和昆明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等重大机遇,以国际化的视野定位呈贡,以现代化的标准建设呈贡,以精细化  相似文献   

19.
大连市城建经济优先发展模式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以增值城市为指针,城建先行、集约发 展、超前建设、市场经营。大连以城建经济带动城市发展,是一种独特的城市发展思路;大连城市建设“不 求最大、但求最佳”,实质上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发展思路;大连超前建设,将绿化、彩化、艺术化和 生态化同步实现;大连采取市场运营方式建设城市、管理城市,在城市建设史上演化出一个典型模式。  相似文献   

20.
把大连建设成富庶美丽文明的现代化国际城市,是中国共产党大连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提出的奋斗目标。这是指引全市人民继续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一面旗帜,一个奋斗方向,也是大连人民的企盼。富庶美丽文明的现代化国际城市,就是要素聚集能力强、投资发展环境优、区域带动作用大的活力大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